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23)
2023(14378)
2022(11866)
2021(10724)
2020(8613)
2019(19603)
2018(18822)
2017(34869)
2016(19008)
2015(21175)
2014(20535)
2013(20620)
2012(19513)
2011(18173)
2010(18148)
2009(16438)
2008(16369)
2007(14309)
2006(12918)
2005(11803)
作者
(59232)
(49697)
(49596)
(46736)
(31692)
(23872)
(22136)
(19363)
(19116)
(17548)
(17399)
(16691)
(16213)
(15923)
(15810)
(15207)
(14745)
(14611)
(14448)
(14322)
(12545)
(12537)
(11971)
(11393)
(11248)
(11095)
(10945)
(10709)
(10063)
(10013)
学科
(86609)
经济(86516)
管理(46885)
(46827)
(33885)
企业(33885)
方法(31743)
中国(28891)
数学(28078)
数学方法(27840)
(25153)
地方(22041)
(19463)
业经(19089)
(18902)
贸易(18888)
(18346)
(17401)
农业(17372)
(14950)
(14775)
银行(14717)
环境(14584)
(14464)
金融(14460)
(14366)
(13987)
技术(12496)
地方经济(12289)
(11602)
机构
大学(281550)
学院(279662)
(120852)
经济(118808)
研究(111253)
管理(98860)
理学(84992)
理学院(83799)
中国(83696)
管理学(82305)
管理学院(81799)
科学(70297)
(61738)
(58712)
(58337)
研究所(54069)
(52280)
中心(48255)
农业(46192)
业大(45572)
(41782)
财经(41680)
(39835)
北京(39484)
(39374)
师范(38852)
经济学(38442)
(38206)
科学院(35022)
经济学院(34729)
基金
项目(191078)
科学(150669)
基金(140670)
研究(132764)
(127557)
国家(126533)
科学基金(105453)
社会(87302)
社会科(82829)
社会科学(82811)
基金项目(73900)
(72455)
自然(68437)
自然科(66901)
自然科学(66876)
自然科学基金(65713)
(63453)
教育(59577)
资助(56519)
编号(49772)
(46934)
重点(44910)
(42488)
成果(40313)
(39798)
国家社会(37863)
创新(37477)
科研(36980)
计划(36688)
发展(36612)
期刊
(134761)
经济(134761)
研究(86231)
中国(59636)
(53752)
学报(53607)
科学(48720)
大学(39294)
学学(37333)
农业(37121)
(36442)
管理(36296)
教育(28730)
(27233)
金融(27233)
经济研究(23480)
业经(21836)
财经(20808)
(20573)
技术(20549)
问题(18142)
(18077)
(16517)
世界(15635)
国际(15422)
资源(14571)
(14547)
业大(13910)
科技(13816)
技术经济(13269)
共检索到42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志伟   程云鹤  
基于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各省份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探究共同富裕的空间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最后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区域差异显著,东部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高,西部最低;(2)在考虑空间条件下,本省份共同富裕发展受相邻省份共同富裕发展影响而发生转移的概率各不相同,并且共同富裕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时空惯性和路径依赖;(3)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其中对外开放、数字金融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起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对共同富裕起抑制作用。最后,从区域差异和资源禀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杨小军  
当前,中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为实现“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阶段性目标,测度并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格局、演进规律及驱动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参照人类发展指数的设计过程,从“创富”和“享富”两个维度测度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综合运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莫兰指数对其区域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刻画,并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对驱动因素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总体上呈现出“W”型特征,且近年来上升态势明显,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及其内部差异呈现出明显的分层,区域间差异是全域内部差异的最主要来源;中国共同富裕总体上呈现出微弱的梯度效应和分化态势,绝对差异在减小,但区域内的分化态势明显;共同富裕在地理空间上还表现出比较稳定的“高-高”或“低-低”的集聚特征,且“高-高”型集聚的辐射带动作用强烈、“低-低”型集聚的负向作用在减弱;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受到金融效率、创新创业、人力资本、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各因素的驱动作用具有空间异质性。最后结合经验结果提出针对性建议,为区域协调发展和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帅   林光彬  
对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和动态演变的深入分析有利于实质推进共同富裕。文章基于富裕度与共同度,构建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指数,用2006—202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测算中国省级共同富裕程度,并运用系统聚类、Kernel密度估计、Dagum基尼系数Markov链等方法探讨中国各省份共同富裕的分布动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一是全国和各省份的共同富裕综合水平稳步提升,其中主要得益于富裕度的快速提高,而共同度提升速度缓慢;二是中国共同富裕指数总体差异有所改善,同时区域内相邻省份共同富裕指数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是相关性系数逐渐降低,发达省份的空间辐射作用在减弱,区域内分化现象增加;三是全国省域间共同富裕指数呈现分化趋势,“先富”地区与“后富”地区的分类基本固定,不同类别省份间的平均转移概率低于0.15,这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固化现象。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钰芬  胡思慧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文章基于共同富裕的内涵与特征,构建包含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两个维度共24项指标的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大陆除西藏外30个省域2013—2020年共同富裕水平进行测度,并依次对全国整体、东中西三大区域以及各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展开分析,利用核密度估计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究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及空间关联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共同富裕整体水平尚低但提升明显;三大区域共同富裕水平均呈稳步增长态势,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各省域之间共同富裕水平差异较大,优势和短板各异,且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本研究有助于识别各省域共同富裕实现过程中的优劣势,为各级政府推进共同富裕精准施策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和军  张依  张勇之  
基于共同富裕两个基本维度,分析各省份富裕度与共享度协调发展水平及其空间差异,并探讨制约我国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共同富裕指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东部高—中部与东北居中—西部低”的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其中,北京、上海、浙江为东部标杆,湖南与重庆是中西部共同富裕领先省份;富裕与共享子系统耦合协调度持续上升,但西部地区仍有50%的省份处于勉强协调与濒临失调的阶段;创新动能不足、精神富裕度偏低、城乡和区域教育资源与居民收入差距过大是制约共同富裕发展的关键障碍。因此,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协调富裕与共享的关系,通过优化创新资源布局、强化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联盟建设、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来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投资主体多元化与发展数字文化产业等方式促进文化高质量发展,通过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与城乡融合机制缩小区域及城乡发展差距,以“提低扩中调高”为目标完善就业创业、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以生产生活绿色化和低碳化转型促进生态高质量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玮  刘磊  
本文从医疗、社保、基建、环境、教育、文体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法、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2007—2019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整体表现出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格局;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呈现明显“中部塌陷”;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空间维度的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出“高—高、低—低”型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聚集态势有所减弱;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对差异较区域内更大,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促进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协调各地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秦艳   蒋海勇  
文章基于突变理论,从发展、共享和可持续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测度2010—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指数,并结合冷热点分析法和地理探测器考察其时空演变特征和驱动因子。研究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指数整体上不断提升,并在空间上呈现“东部高、西部低、中部居中”的空间分异特征;冷点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热点区由东部地区逐步向中部地区扩张;城镇化、数字经济、绿色发展、金融和教育5个方面的驱动因子都对共同富裕指数具有正向驱动作用,且各驱动因子间存在交互作用增强现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方琰   张瑶   刘鲁  
文章以2010—2019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旅游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程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实证测度了中国旅游发展水平和共同富裕水平;同时,运用回归模型和门槛模型探究了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影响的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旅游发展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对其不同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旅游发展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共同富裕的共享性、发展性和可持续性将分别上升0.089、0.048和0.012个单位。(2)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具有非线性影响。2010—2016、2017—2019年的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154和0.052。(3)旅游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影响系数呈现出“东北>中部>西部>东部”的特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文章以共同富裕内涵与特征为逻辑起点,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方面,东部地区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大于我国平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科技创新要素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旭辉  王经伟  
统筹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本遵循。采用主客观组合赋权法,从绿色一体化、绿色发展方式、绿色创新三个维度对2010—2020年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在此基础上,借助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方法和QAP方法揭示其区域差距的空间来源、演进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稳步上升,在各子系统中,东部地区均呈现出显著优势,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绿色创新水平不容乐观;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区域差距呈恶化趋势,板块间差距是整体差距的最主要来源,缓解板块内差距的着力点位于西部和东部地区;全国及四大板块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水平的演进脉络各异,但极化趋势均日益加剧并伴随着“优者更优”现象;合理调控科创环境差距与居民收入差距是缓解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区域失衡问题的决定力量,而第二产业占比过高会抑制城乡绿色发展,此外在区域层面各影响因素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梦宇   马晓君   刘明花   陈瑞敏  
文章基于共同富裕内涵,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修正的引力模型、社会网络分析法、Markov模型分析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特征和演进趋势。研究发现:(1)样本期内中国总体和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上升趋势。2021年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高于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但中部、东北、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显著高于东部地区。(2)样本期内形成以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为核心的空间关联网络,此网络通达性较强、等级性较低,网络较为稳定,网络密度上升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3)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空间关联网络呈现明显的“核心-边缘”结构特征,核心区省份数量增加,边缘区之间的网络密度相对较低。(4)省域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是逐步递进的过程,且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鹏杰  杨宏力  韦倩  
共同富裕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在量化测度共同富裕的基础上,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供给和需求两端入手,利用2009~2019年我国20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面促进消费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并进一步针对不同发展水平的城市,对比分析共同富裕与经济增长的路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可以有效促进共同富裕,全面促进消费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主要依靠提升居民消费能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化发展有利于推进共同富裕,外资引进和金融业规模扩张则总体上表现为负向影响。据此,应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多措并举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增强消费意愿,大力推动各地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镇化发展,引导外来资本和金融资本合理布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黎思琦   潘韵婷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共同富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方法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显著的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不过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以及政府干预对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刚  杨德林  杨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共同”与“富裕”两个维度,构建了科学、有效的市域共同富裕评价体系,测算了2013—2020年我国279个地级及以上市域的共同富裕水平,并对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的空间特征、收敛性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存在稳定增长趋势,但共同维度增长速度低于富裕维度;(2)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存在以高值为中心向外递减的阶梯状分布格局,共同富裕与富裕维度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中心,而共同维度存在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北部分地区3个中心,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空间正自相关性;(3)共同富裕及其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收敛特征,呈“越低越快”的追赶态势,且共同维度的收敛速度更快;(4)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化以及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共同富裕的增长速度,在脱贫攻坚政策下,产业结构高级化具有显著的“致富”效应,而“共富”效应不明显,农业依赖度越高则政策的“共富”效应越差,而数字经济发展在现阶段抑制了共同富裕的增长速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