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79)
- 2023(16717)
- 2022(14140)
- 2021(13171)
- 2020(10719)
- 2019(24989)
- 2018(24664)
- 2017(46714)
- 2016(25101)
- 2015(28130)
- 2014(27968)
- 2013(27803)
- 2012(25999)
- 2011(23727)
- 2010(23689)
- 2009(21530)
- 2008(20892)
- 2007(18254)
- 2006(16190)
- 2005(14565)
- 学科
- 济(108039)
- 经济(107931)
- 管理(72281)
- 业(70529)
- 企(57321)
- 企业(57321)
- 方法(43705)
- 数学(37577)
- 数学方法(37230)
- 中国(34407)
- 农(29132)
- 地方(26210)
- 业经(24949)
- 财(23286)
- 技术(21974)
- 学(21240)
- 贸(20882)
- 贸易(20860)
- 易(20252)
- 农业(19857)
- 制(19207)
- 银(17974)
- 银行(17935)
- 行(17367)
- 环境(17205)
- 融(17187)
- 金融(17183)
- 和(16805)
- 理论(16353)
- 发(15660)
- 机构
- 大学(356882)
- 学院(354706)
- 济(149232)
- 经济(146247)
- 管理(140572)
- 研究(126623)
- 理学(121041)
- 理学院(119660)
- 管理学(117889)
- 管理学院(117234)
- 中国(95921)
- 京(77689)
- 科学(76076)
- 财(65712)
- 所(63235)
- 研究所(57608)
- 中心(56213)
- 农(55501)
- 财经(52301)
- 江(51605)
- 业大(50399)
- 北京(50154)
- 范(48487)
- 师范(48075)
- 经(47748)
- 院(46040)
- 经济学(45020)
- 农业(43143)
- 州(42000)
- 经济学院(40520)
- 基金
- 项目(241198)
- 科学(191052)
- 研究(179762)
- 基金(175035)
- 家(152251)
- 国家(150953)
- 科学基金(129722)
- 社会(114808)
- 社会科(108879)
- 社会科学(108855)
- 省(93130)
- 基金项目(92511)
- 自然(81997)
- 教育(81797)
- 自然科(80155)
- 自然科学(80137)
- 自然科学基金(78723)
- 划(78636)
- 编号(72217)
- 资助(71264)
- 成果(59223)
- 发(55214)
- 重点(53959)
- 部(53714)
- 创(53487)
- 课题(50762)
- 创新(49294)
- 国家社会(47682)
- 教育部(46284)
- 科研(45181)
- 期刊
- 济(166994)
- 经济(166994)
- 研究(111314)
- 中国(74574)
- 管理(54288)
- 学报(52933)
- 科学(51360)
- 农(51260)
- 财(46810)
- 教育(44410)
- 大学(40484)
- 学学(37651)
- 农业(36257)
- 融(33072)
- 金融(33072)
- 技术(31544)
- 经济研究(27369)
- 业经(27350)
- 财经(25186)
- 经(21671)
- 问题(21484)
- 业(19851)
- 图书(19426)
- 科技(18848)
- 技术经济(18281)
- 贸(17430)
- 理论(16770)
- 世界(16755)
- 现代(16076)
- 坛(15538)
共检索到5375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宋娜
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未来创新发展的目标所在。文章采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概念模型,识别2011—2020年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总体变化规律,并从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收入水平和居民收入差异三个维度分析具体演变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内,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各维度演变差异较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呈周期波动增长态势,中等收入群体收入水平呈稳步上升态势,居民收入差异呈波动式下降态势。进一步通过演变趋势预判发现,未来十年中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幅度约为上一时期的4倍,各维度演变趋势也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建立居民增收全方位支持机制,健全收入差距适度调控制度体系,打造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方案,稳步推进全民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文章以共同富裕内涵与特征为逻辑起点,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方面,东部地区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大于我国平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科技创新要素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卜凡
文章立足于2010—2022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探究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空间相关性以及驱动因素。结果显示:不同省份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现持续攀升趋势,且表现出显著空间分化趋向,其中,东部地区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较高,中部、西部与东北地区较低。城镇化率、人力资本、涉农技术创新、农业生产补贴、营商环境、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中国式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谢谦 汪雪婷
科学有效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基于2015—2019年中关村海淀科技园企业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模型,从劳资共赢的视角,实证研究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股权激励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其中,采用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方式对企业创新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该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内部管理效应和人才激励效应是股权激励促进企业创新的关键机制,股权激励有助于实现企业创新与员工发展的良性互动,促进劳资共赢,改善收入分配,推动企业内部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发现,衰退期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实施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和劳资共赢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更好地发挥股权激励助力企业在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微观证据。
关键词:
股权激励 企业创新 劳资共赢 双重差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贾玮 刘磊
本文从医疗、社保、基建、环境、教育、文体六个维度构建了公共服务综合评价体系,基于省级面板数据,分别采用熵权法、莫兰指数、核密度估计和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我国2007—2019年公共服务发展水平、空间关联性、时空特征和区域差异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这一时期整体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升,主要驱动力来源于基础设施建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不均衡,整体表现出东西部地区高、中部地区低的格局;中部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呈现明显“中部塌陷”;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公共服务发展具有空间维度的自相关性,主要表现出“高—高、低—低”型的空间集聚状态,但聚集态势有所减弱;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内部的绝对差异逐渐减弱,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区域间公共服务发展的相对差异较区域内更大,是我国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基于此,应坚持分类发展、因地制宜及协同发展的理念,在促进公共服务总体水平提升的同时,协调各地区公共服务均衡化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文章从人民、共享、发展、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省域层面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特征和障碍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分布逐渐固化;空间关系显著地区以“低-低”集聚模式为主。经济发展效率低、分配制度不健全、物质财富差距大是新时代背景下阻碍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地区差异 时空演化 障碍因素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健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破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大战略,这一战略在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目标下被赋予了如区域协调发展的高质量性、人民性和尊重经济规律性等新内涵、新特征。之所以新发展阶段促进共同富裕需要着力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是基于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走稳走实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适用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等现实。但是其在实践中也会遇到各区域行政主体的合作性有待增强、区域间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协同性有待提升和区域协调发展与共同富裕的关联性有待增强等难点,基于此,拟提出如下破解路径:一是,以经济治理的现代化为手段,构建东中西部区域各行政主体协同合作共同体;二是,以中国式经济现代化建设为目标,构建东中西部地区各市场主体利益攸关共同体;三是,以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为价值指向,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成果惠及于民的共享共富共同体。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志伟 程云鹤
基于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测算各省份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探究共同富裕的空间马尔可夫状态转移概率,最后运用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究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的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区域差异显著,东部的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高,西部最低;(2)在考虑空间条件下,本省份共同富裕发展受相邻省份共同富裕发展影响而发生转移的概率各不相同,并且共同富裕的发展存在显著的时空惯性和路径依赖;(3)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影响因素作用强度表现出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其中对外开放、数字金融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共同富裕起促进作用,产业结构对共同富裕起抑制作用。最后,从区域差异和资源禀赋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兆峰 刘路锋
实现居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旅游业作为幸福产业,如何促进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协调共进成为当前研究重点问题。该文以长江经济带为研究区域,构建了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指标体系,并基于耦合协调模型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TWR),考察分析了2011—2020年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长江经济带旅游发展水平研究期内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2020年因受疫情影响而出现跌落,居民共同富裕水平则呈整体逐年上升趋势;两者均呈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但中上游地区旅游发展水平相近。2)居民共同富裕与旅游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重庆和贵州两地上升较快,2020年各省市受到疫情影响有所下降;下游地区高于其他地区。3)GTWR模型表明,人口密度、环境治理投入、旅游收入占比、人均GDP因素存在明显的时空差异,不同时期各因素对地区影响强度和波动方向不同,其中人均GDP影响为正向且影响作用较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柴士改 向书坚
文章紧扣共同富裕的“共同”和“富裕”两大要点以及发展性、可持续性和共享性三个本质特征,基于高质量发展与新发展理念,构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与实现程度指标体系,进而对2018—2021年我国3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进程进行统计监测,研究发现:(1)我国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持续增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富裕程度持续提升;与实现过程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相近,共同富裕实现程度指数也在稳步上升,发展成果共享稳步推进。(2)整体上,不同地区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指数与实现程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由高到低分布。(3)与其他地区相比,东部地区分项指数呈现不同的分布特点,在技术指数、资本指数、创新指数、开放指数方面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人才指数起初较为领先,2019年起逐渐略低于中部与东北地区,并且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共享指数起初显著高于其他地区,逐渐略高于中部地区,直至四个地区无明显差异;绿色指数则始终显著低于西部地区;协调指数四个地区无显著差异。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承佳 李忠祥
文章基于2011—2020年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构建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Dagum基尼系数及Kernel密度估计方法研究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发展与共同富裕协同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地区、城市之间的协同发展水平差异显著;地区差异主要源于区域间差异,且差异逐渐缩小;二者协同发展水平非均衡性逐渐下降,不存在极化现象,但地区协同发展水平呈非均衡性,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地区出现极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