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62)
2023(6897)
2022(5686)
2021(5712)
2020(4467)
2019(10537)
2018(10260)
2017(17922)
2016(9528)
2015(11339)
2014(11007)
2013(10913)
2012(10363)
2011(9618)
2010(9384)
2009(8602)
2008(8369)
2007(6829)
2006(5941)
2005(5669)
作者
(24994)
(21192)
(20780)
(20093)
(13315)
(9915)
(9559)
(8259)
(8200)
(7321)
(7313)
(7086)
(6831)
(6648)
(6627)
(6605)
(6285)
(6043)
(5951)
(5921)
(5395)
(4996)
(4886)
(4856)
(4795)
(4756)
(4588)
(4514)
(4251)
(4157)
学科
(42146)
经济(42093)
管理(22522)
(20361)
方法(18754)
数学(17308)
数学方法(17223)
中国(16952)
(13957)
企业(13957)
(11901)
(11213)
贸易(11202)
(10982)
(8724)
(7831)
农业(7815)
业经(7143)
(7141)
银行(7140)
(7104)
(7059)
金融(7059)
(7023)
教育(6940)
(6293)
关系(6144)
(6126)
收入(5979)
环境(5918)
机构
大学(135608)
学院(132132)
(66334)
经济(65431)
研究(52858)
管理(47651)
中国(42855)
理学(40814)
理学院(40296)
管理学(39748)
管理学院(39483)
(29658)
(28732)
科学(27404)
(25591)
中心(23294)
研究所(23222)
财经(22875)
经济学(22440)
(21247)
经济学院(20125)
北京(20002)
(18930)
师范(18802)
(18763)
(17894)
(17471)
财经大学(17209)
师范大学(15754)
科学院(15707)
基金
项目(86161)
科学(69078)
研究(65942)
基金(65541)
(56861)
国家(56363)
科学基金(48009)
社会(45248)
社会科(42823)
社会科学(42818)
基金项目(33289)
教育(31630)
(28583)
自然(28208)
自然科(27571)
自然科学(27566)
资助(27216)
自然科学基金(27120)
(25557)
编号(25062)
(21797)
中国(21029)
成果(20934)
国家社会(20399)
重点(19779)
教育部(19513)
课题(17997)
(17932)
人文(17792)
大学(17730)
期刊
(73054)
经济(73054)
研究(47811)
中国(31731)
(20383)
管理(19580)
教育(19005)
科学(18683)
学报(17985)
(16316)
大学(14939)
经济研究(14320)
学学(13463)
(13313)
金融(13313)
财经(12179)
农业(11666)
技术(11570)
(10936)
(10663)
世界(10518)
国际(10180)
业经(9440)
问题(9307)
(7992)
统计(6627)
图书(6388)
技术经济(6161)
商业(5995)
资源(5880)
共检索到215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毛中根  贾宇云  叶胥  
中国共产党领导居民消费发展的历史逻辑是伴随经济发展的自发式升级与自觉式消费调控相交融;理论逻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与时代发展命题相呼应;现实逻辑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与消费现实问题相结合。这为促进居民消费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坚持以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依据,推动居民消费持续稳定发展;遵循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推动居民消费动态平衡发展;秉承实现共同富裕的历史使命,推动居民共享消费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中,迈向共同富裕的居民消费发展,其着力点在于:破除"共同"阻碍,推进居民消费均衡发展;增加"富裕"广度,加速居民消费增量扩容;提升"富裕"深度,着力居民消费提质增效。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钰婷  李新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发展已历经百年。百年间,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金融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要继续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历史中可贵的金融实践经验,在保障金融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彩晨  叶子凡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领导。根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不同,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分为开篇奠基、计划为主、计划转向市场、市场主导四个时期,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制度规范引领等宝贵经验。面向未来,随着党对职业教育领导的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新机制将浮出水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将大幅提升,校企合作将进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湛  文魁  
本文分6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为回应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劳动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劳动政策实践的调整过程。党的劳动思想和实践的百年演进史,归结起来,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多维度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优化劳动力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的劳动领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未来需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求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凝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凝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理顺政企关系。那么,百年来经历了怎样的思想演进与实践探索过程?中国共产党对政企关系的建构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相比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政府"守夜人"的角色界定,我国在认识和处理政企关系上是否积累了独特经验?文章基于对国企与民企的综合考察,按照时间线索系统梳理了党领导政企关系建构的百年思想与实践历程,进而提炼了其中蕴含的宝贵经验。研究表明:(1)党和国家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转变与经济体制变迁是推动政企关系演进的主要依据,并使之呈现出革命战争局势下(1921-1949年)以保障生产为主导、工业化战略下(1949-1978年)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市场化改革目标下(1978-2012年)以激发企业活力为主导、高质量发展主题下(2012年以来)以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主导的特征趋势;(2)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我国建立健全政企关系的根本政治保障,党在政企关系问题上遵循"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实践探索"的基本路径,发挥着"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领导核心作用;(3)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注重"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形成"党-政府与市场-优化企业外部环境"的建构逻辑,有利于推动政企关系健康发展;(4)坚持国企与民企共进发展,充分发挥党在企业内部的利益引导和平衡作用,不断探索党的建设与企业发展有效结合的实现途径,有利于建构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政企关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玮  吴次芳  游和远  李冠  黄雪飞  
研究目的:系统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实践的历史变迁,总结建党百年以来党的空间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空间治理重点和治理手段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百年空间治理历史经验为:主要矛盾与空间治理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空间治理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空间治理主体结构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空间治理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平衡空间治理中的多元取向,优化衔接空间战略布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苏京春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从救中国到发展中国,一直致力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继而也致力于为全人类进步的宏伟蓝图而奋斗。党领导的财政工作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事业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历经供给型财政、生产建设型财政、改革开放后的分权型财政的演变,又进而明确提出构建公共财政和服务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现代财政制度的创新目标。中国共产党领导财政工作的基本经验有在理论层面可总结的"四论":基于"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人民中心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经济—财政系统论";基于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宇宙观的"财政发展阶段论";以及基于共产党人"吸收人类文明一切积极成果"宽广胸怀的"财政工作专业论"。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将在继往开来中更为成熟、坚强、卓越地作为"核心力量"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代化事业,在供给侧改革主线上继续深化改革,在新时代坚持与贯彻大局意识和系统思维,促进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并以中国特色"大国财政"结合创新型"数字财政"支持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贯彻落实和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内嵌于党的事业的国家财政事业的蓬勃健康发展,不断增进中国人民与人类社会的福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雄  付冬梅  
经过百年实践,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现代化道路为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探索形式多样的贫困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关键。脱贫成绩固然令世人瞩目,但认清现代社会贫困背后的不同逻辑,更有助于对中国减贫实践进行正确定位。在普遍交往日益密切的现代世界,不同类型的贫困往往相互交织,只有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认清中国社会贫困的逻辑,才能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钦池  贺丹  张许颖  张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理论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发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是关于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是中国人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李晓华  杜娟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林业的百年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林业政策史做了简明梳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富强美丽的国家战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平均山权林权的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林业公有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和“大砍大造”的政策,林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创造性地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政策,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实行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生态扶贫三者相结合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林业取得重大成就,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底的23.04%,昔日的濯濯童山变为绿水青山。总结历史经验,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守美丽目标、因宜施策、法策并举、善用市场的政策。展望未来,前程美好,任务艰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注重提升以林长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护林员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岳蓉  
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常规性、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承担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干部教育经历了探索发展、曲折发展、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五个阶段,形成了探索性与规范性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政治性与教育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的历史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干部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发展活力;推动学科发展,发挥干部教育理论作用。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图  张申  陈祥勤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从理论传播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创建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和运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百年变迁。这一百年变迁,之所以能够形成既定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始终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破解基本矛盾与基本任务、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客观演进过程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这一百年变迁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牛楠森  毕诚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实践是中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表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文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据各个时期的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推动教育实践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由此建立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大国。展望未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教育事业一定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双传学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经济治理的百年道路中,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不断探索、不断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了一条契合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经济治理创新之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经济治理的初步探索到党的十八大以来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治理创新,在这条经济治理创新之路中也曾遇到过诸多挑战。新发展阶段,凸显高质量发展的经济治理实践也面临经济结构有待优化等问题。基于此,应对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任务优化经济结构,以经济制度体系的完善为经济治理效能发挥提供制度依据,构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联动的现代化经济治理新格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