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93)
2023(14734)
2022(12391)
2021(11524)
2020(9228)
2019(20982)
2018(20546)
2017(37782)
2016(20250)
2015(22843)
2014(22045)
2013(21958)
2012(20793)
2011(19373)
2010(19283)
2009(18050)
2008(17576)
2007(15405)
2006(14086)
2005(13059)
作者
(58503)
(49307)
(48804)
(46162)
(31012)
(23764)
(21716)
(19105)
(18808)
(17329)
(16903)
(16465)
(15686)
(15650)
(15434)
(15064)
(14328)
(14202)
(14201)
(14055)
(12344)
(12253)
(11934)
(11527)
(11192)
(10994)
(10936)
(10835)
(10168)
(9917)
学科
(92233)
经济(92142)
(55722)
(51045)
管理(46141)
农业(33980)
中国(32160)
(31722)
企业(31722)
方法(29477)
数学(26072)
数学方法(25862)
地方(24226)
业经(23702)
(19084)
贸易(19067)
(18560)
(18455)
(17610)
(17254)
(17017)
(15854)
银行(15820)
(15640)
金融(15639)
(15519)
环境(13913)
发展(13550)
(13518)
(12993)
机构
学院(286365)
大学(282568)
(128133)
经济(125788)
研究(112775)
管理(102859)
中国(88948)
理学(87332)
理学院(86254)
管理学(84932)
管理学院(84403)
(68123)
科学(66560)
(61840)
(58107)
(55206)
研究所(52425)
农业(52333)
中心(51192)
业大(46871)
(44095)
财经(42372)
(39791)
(39638)
北京(39583)
师范(39217)
经济学(39158)
(38786)
科学院(35411)
经济学院(35115)
基金
项目(187823)
科学(148032)
研究(140118)
基金(136279)
(120327)
国家(119247)
科学基金(100135)
社会(91462)
社会科(86283)
社会科学(86267)
(72791)
基金项目(70661)
教育(62224)
(61475)
自然(61168)
自然科(59687)
自然科学(59669)
自然科学基金(58635)
编号(56638)
资助(54998)
(47293)
成果(46426)
重点(43209)
(42548)
课题(40209)
(39133)
国家社会(39034)
发展(38415)
(37805)
(37106)
期刊
(155293)
经济(155293)
研究(92119)
(71720)
中国(70220)
农业(48994)
学报(47590)
科学(45533)
(39002)
管理(36931)
大学(36857)
学学(34740)
(33906)
金融(33906)
教育(32988)
业经(29860)
(24468)
经济研究(24395)
技术(23273)
财经(20901)
问题(20882)
世界(18813)
(18220)
(17139)
国际(15889)
(15831)
农村(15642)
(15642)
农业经济(15614)
资源(14264)
共检索到4636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超  蒋芹琴  王志章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2021年的一百年来,党在农村的领导工作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分别是:1921-1948年领导农民运动,获取无产阶级政权阶段;1949-1977年领导农业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建设阶段;1978-2004年领导农村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阶段;2005-2016年领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解决"三农"问题基础阶段;2017-2021年领导农村迈入全面小康,推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村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主要在于:坚持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领导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坚持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作为领导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坚持将维护农民利益和保障农民权益作为领导农村工作的落脚点。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永和  周丹华  熊建辉  王晶莹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根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教育强国梦,我国教育技术在实践历程中先行担当起新民主主义革命宣传与教化的载体,随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服务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通过技术跃迁助力电化教育成熟与教育信息化普及,在智能教育融合创生发展中展现新时代育人本质。教育技术以教学实践应用为主线并融合学习理论不断演进,起始于学科知识普及,兴起于电化教育应用,发展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创新于跨学科融合发展。现象学视域下,教育技术的百年发展呈现出解释学关系中的工具与手段说、具身关系中的目的与方法说、它异与背景关系的改造与塑造说的逻辑演进历程。开启新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教育技术事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本质,重视学科导向的技术指向与课程结构的深层耦合,实现技术作为教育创新内生动力的研究范式转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晓华  沈继楼  
在建党早期,中国共产党就在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工业化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一步开启了波澜壮阔的工业化进程。经过百年奋斗,中国共产党把中国从一个工业基础非常薄弱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世界上工业规模最大、产业门类最全、产业配套最完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不断攀升的工业大国。在从建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从改革开放至今三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业化具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将工业发展放在国家发展全局的重要地位、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始终坚持自立更生与对外开放并进等特征。当前中国工业化面临逆全球化下的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等新的环境,在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上,需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工业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李京  
农民一直是推动我国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理清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教育的嬗变历程,系统分析其阶段特点,深入总结其基本经验,反思问题,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将对农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大有裨益。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晏维龙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红色经济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逐渐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史。面向国内,中国共产党坚守富民与强国;面向国外,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面向自身,中国共产党坚定廉洁与奉公。回顾这一光辉历程并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司小飞  李麦收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十分重视农业问题。农业保险作为分散农业风险、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稳定农民收入以及维护社会稳定的风险管理工具,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保险在革命、建设、改革、新时代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历经早期探索、起步与停滞、恢复、萎缩、新探索、完善创新等发展阶段,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保险发展之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系统回顾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保险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为全面深化农业保险改革,构建现代化农业保险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现实借鉴。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中国共产党对财政经济工作的领导是取得革命战争胜利、维护国家政权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百年风雨,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财税改革实践始终与党的生存和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民族独立、民族解放和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保驾护航。值此建党百年之际,本文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财税改革历程,总结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不同时期财税工作的特点,深刻把握党领导下财税实践的改革趋势与发展逻辑,以期为更好发挥党对国家财政的领导,推动建立现代化的大国财政治理体系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亚星  李哲  于水  
基于建党百年来城市工作的史料梳理,发现城市工作在不同阶段具备不同的特征,并受制度内在因素、环境因素和领导者因素的共同驱动,围绕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而不断发展,其中领导者对环境的判断是影响城市工作变迁的关键。新时代以来,党的城市工作体系日趋完善,手段逐步健全,内容日益丰富,不断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但仍面临着诸多挑战。立足于城市工作变迁特征和当前挑战,提出未来的城市工作应将城市发展普遍规律与地区异质性相结合,将新一轮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民城市重要理念、数字化转型、区域一体化和乡村振兴实践相结合,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谢俐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继续教育事业伴随着中国人民革命运动兴起,百年来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与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已发展成为具有丰富形式与内涵的成熟体系,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做出了巨大贡献。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是我国继续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成就的重要历史经验,在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服务构建全民终身学习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雄  付冬梅  
经过百年实践,历经革命、建设与改革,中国共产党最终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历史性胜利。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现代化道路为基础,充分发挥制度优势,探索形式多样的贫困治理模式是成功的关键。脱贫成绩固然令世人瞩目,但认清现代社会贫困背后的不同逻辑,更有助于对中国减贫实践进行正确定位。在普遍交往日益密切的现代世界,不同类型的贫困往往相互交织,只有自觉把握世界历史进程,认清中国社会贫困的逻辑,才能找准未来发展的方向。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钰婷  李新功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发展已历经百年。百年间,我们党领导的金融事业始终以人民为根本,在各个时期为党和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革命战争时期、计划经济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后这三个时期系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金融发展历程,缅怀先辈们不屈不挠、勇于创新、不惧牺牲的红色精神,激励我们要继续矢志不渝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借鉴历史中可贵的金融实践经验,在保障金融发展行稳致远的同时利用科技优势大胆进行金融创新,推动金融事业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黎莎  王晓东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百年历程中,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在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各个时期的发展后,商品流通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流通体系初步建立并愈益完善。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流通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包括持续深化流通市场化改革、统筹推进流通治理现代化、不懈探索中国流通特色创新、发挥流通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等,对于新时代持续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和构建现代流通体系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