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4)
2023(9555)
2022(7993)
2021(7473)
2020(5904)
2019(13480)
2018(13073)
2017(25002)
2016(13255)
2015(14972)
2014(14901)
2013(14937)
2012(14528)
2011(13741)
2010(13910)
2009(13064)
2008(12797)
2007(11392)
2006(10573)
2005(10001)
作者
(37419)
(31279)
(31190)
(30068)
(20446)
(14696)
(14161)
(12159)
(12050)
(11333)
(11020)
(10267)
(10155)
(10152)
(10125)
(9789)
(9360)
(9042)
(8927)
(8544)
(8087)
(7557)
(7447)
(7276)
(7163)
(7159)
(6715)
(6483)
(6278)
(6156)
学科
(80309)
经济(80246)
管理(36947)
(32230)
方法(26262)
(24735)
企业(24735)
数学(23507)
数学方法(23315)
中国(22266)
地方(18455)
(17036)
(14884)
贸易(14873)
(14497)
(14352)
业经(13936)
(13319)
地方经济(13021)
(12742)
(11742)
(11413)
金融(11413)
(11298)
银行(11297)
(11067)
农业(11055)
环境(11004)
(9715)
及其(9574)
机构
大学(203675)
学院(201869)
(106271)
经济(104563)
研究(78848)
管理(74992)
理学(63465)
理学院(62746)
管理学(62046)
中国(61824)
管理学院(61639)
(47036)
(43015)
科学(40735)
(39109)
财经(36718)
经济学(35353)
研究所(34998)
中心(33716)
(33544)
经济学院(31534)
(29369)
北京(28551)
(27698)
财经大学(27067)
(26663)
师范(26542)
(25683)
科学院(23687)
(22699)
基金
项目(122004)
科学(98255)
研究(93807)
基金(92291)
(78760)
国家(78174)
科学基金(66922)
社会(64531)
社会科(61410)
社会科学(61399)
基金项目(46510)
(42365)
教育(41881)
资助(39113)
自然(38994)
自然科(38083)
自然科学(38073)
自然科学基金(37451)
(36719)
编号(35899)
成果(30942)
(29741)
(28244)
国家社会(28179)
重点(27392)
中国(27078)
教育部(26408)
课题(25429)
人文(25255)
(24685)
期刊
(126613)
经济(126613)
研究(73825)
中国(40212)
(33648)
管理(31480)
科学(25244)
(24072)
学报(23473)
(23321)
金融(23321)
经济研究(22151)
财经(19787)
大学(19173)
教育(18805)
学学(17843)
(17394)
技术(16762)
农业(16429)
问题(16332)
业经(16181)
(16102)
国际(14809)
世界(14367)
技术经济(11987)
统计(10706)
经济问题(10159)
现代(9528)
经济管理(9438)
(9142)
共检索到327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英茹  吉小东  
从1947年5月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迁移北平,中国共产党和中央政府在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需要,针对性地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货币政策、金融政策及贸易政策,对我国解放战争的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经济发展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这些经济政策进行了系统梳理,以资借鉴。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艳房  王淑杰  
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重要来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判国际形势,指导决战胜利,巩固新生政权,提高了党的决策作战能力,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刘艳房  王淑杰  
调查研究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效途径,也是我们党制定正确方针、政策和路线的重要来源。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研判国际形势,指导决战胜利,巩固新生政权,提高了党的决策作战能力,为“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对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才云  肖莲  
井冈山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政策制定方面作出了许多伟大的尝试,为后期中国经济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时期农村土地改革、保护工商业、扩充财政收入来源、稳定金融秩序等经济政策的历史经验,梳理这些政策在中央苏区时期、延安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中的相关启示,无疑对更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谢燕红  
西柏坡时期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最后关头,军事战争成为国共双方进行较量并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最重要途径和手段。整个西柏坡时期的军事历程可归纳为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战略收官四个阶段,在每个战略阶段部署和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都鲜明地凸显出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特质,并最终将中国革命推向属于人民的胜利。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万君  李艳军  史清华  
本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探讨演进特点与政策创新。新中国成立前,党在占领区尝试实施了局部的农村经济政策。之后,农村经济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之初的妥协调整以及新世纪之初至今的转变提升。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实质是相关主体间博弈互动的结果,主要以实现国强民富为宗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不断修正和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政策创新。本研究为今后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邢中先  
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政策的百年变迁,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历史阶段,呈现出鼓励与限制、改造与曲折、修复与优化和高质量融合发展的演进历程。这一政策的变迁历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过程和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内在逻辑,即: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为逻辑起点;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化理论为逻辑方向;以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在改革发展中相互促进为逻辑主线;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逻辑终点。新时代对民营经济政策要立足于"新发展阶段",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着眼于"中国特色",统筹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协同发展;服务于"现代化发展",弘扬企业家精神;优化于"外部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维达  毕世杰  
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论》张维达,毕世杰当代中国以其世界东方巨人的雄姿,成功地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实践,已引起举世瞩目并正在发生着深远的影响。列宁说过:马克思所提供的只是一般的指导原理,"而这些原理的应用具体地说,在英国不同于法国,在法国不同于德国,...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立  
邓小平科技思想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命题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两个派生观点即知识分子——人才观和体制改革论。本文从逻辑和历史两个方面论证,邓小平科技思想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科技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凯  
作为中国共产党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的百年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历史。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牢牢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主题,始终坚持理论自觉和历史自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近期,顾海良教授和邹进文教授总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1921~2021)》,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论著是国内学术界系统性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史的最新成果,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静  曾晓丽  
1943年,在整风运动背景下,中共中央对延安初期的妇女政策进行了调整。新的妇女政策以"广大妇女参加生产为中心利益",强调"家庭与建设都过得好"。这一政策一方面协调了在"妇女主义"为解放实践下形成的"男女对立,青老对峙的"家庭矛盾,另一方面又兼顾了抗战利益与家庭利益之间的关系。以"鼓励妇女参加生产"为妇女解放理念在应对日本的军事进攻和国民党的经济封锁带来的经济危机,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形成了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视域中中国独特的妇女解放道路,为今后的妇女工作留下了重要经验和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李晓华  杜娟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林业的百年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林业政策史做了简明梳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富强美丽的国家战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平均山权林权的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林业公有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和“大砍大造”的政策,林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创造性地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政策,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实行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生态扶贫三者相结合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林业取得重大成就,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底的23.04%,昔日的濯濯童山变为绿水青山。总结历史经验,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守美丽目标、因宜施策、法策并举、善用市场的政策。展望未来,前程美好,任务艰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注重提升以林长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护林员制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巧玲  杨剑刚  侯晓东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党的奋斗历程之中,据此推动并形成了党的经济安全思想。党的经济安全思想经历了启蒙时期、探索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对党的经济安全思想的总结既是对建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把握。通过梳理建党以来经济安全思想的演变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为了应对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确保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勇勤  
80年来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主线表明 :解决土地问题、解决温饱问题是为了让中国人民过上好日子 ;始终主张合作经济、扶助集体经济是重视人民群众的合力效应 ;建立新民主主义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走历史必由之路 ;实现工业化、实现现代化是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富强的国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周绍东  陈艺丹  赵付科  
1978—2012年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发展的又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在实践中形成了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在理论上催生了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大创新。在经济体制层面,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运行机制层面,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在发展道路层面,积极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经济发展道路。体制、机制和道路三个层面的突破共同构成了经济改革和发展的"中国模式",也成为该时期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创新的集中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