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39)
- 2023(9616)
- 2022(7961)
- 2021(7413)
- 2020(6016)
- 2019(13724)
- 2018(13266)
- 2017(25103)
- 2016(13208)
- 2015(14915)
- 2014(14740)
- 2013(14915)
- 2012(14456)
- 2011(13609)
- 2010(13398)
- 2009(12536)
- 2008(12260)
- 2007(10763)
- 2006(9788)
- 2005(9213)
- 学科
- 济(80377)
- 经济(80305)
- 管理(34441)
- 业(30428)
- 方法(28759)
- 数学(25935)
- 数学方法(25763)
- 企(23434)
- 企业(23434)
- 中国(20797)
- 地方(17275)
- 学(16619)
- 农(14584)
- 贸(13559)
- 贸易(13549)
- 财(13520)
- 业经(13233)
- 易(13196)
- 地方经济(12637)
- 制(12278)
- 融(11290)
- 金融(11290)
- 银(10708)
- 银行(10681)
- 环境(10473)
- 行(10423)
- 农业(9754)
- 体(9542)
- 发(9150)
- 和(9130)
- 机构
- 大学(208841)
- 学院(203717)
- 济(102450)
- 经济(100874)
- 研究(84773)
- 管理(70896)
- 中国(64026)
- 理学(60648)
- 理学院(59844)
- 管理学(58933)
- 管理学院(58551)
- 科学(49404)
- 京(45217)
- 所(44311)
- 财(43720)
- 研究所(40470)
- 农(36724)
- 中心(35483)
- 财经(35116)
- 经济学(34822)
- 经(32282)
- 经济学院(31089)
- 院(30037)
- 北京(29362)
- 农业(29190)
- 业大(29017)
- 江(28934)
- 科学院(26699)
- 财经大学(26437)
- 范(25556)
- 基金
- 项目(133500)
- 科学(105748)
- 基金(101597)
- 研究(92237)
- 家(91669)
- 国家(91042)
- 科学基金(75833)
- 社会(63572)
- 社会科(60497)
- 社会科学(60481)
- 基金项目(51828)
- 自然(48134)
- 省(47119)
- 自然科(47069)
- 自然科学(47049)
- 自然科学基金(46295)
- 资助(43029)
- 划(41843)
- 教育(40876)
- 编号(31802)
- 部(31484)
- 重点(31124)
- 发(30159)
- 国家社会(28840)
- 中国(28008)
- 创(26944)
- 教育部(26892)
- 成果(26706)
- 科研(25790)
- 创新(25579)
共检索到319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朱成全 姜森
现有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经济奇迹取得的原因,只能用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解释。本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首先,阐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理,即正确地处理了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尤其是政党与政府、市场的关系。其次,论述从治理机制出发具体阐明党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而诠释中国经济奇迹。最后,说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经济奇迹之间相互作用的重大意义,提出加快构建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杰 曾华锋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领导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党内政治文化助力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蕴含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组织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引领奋进目标、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塑造先进性形象,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鲜明价值引领。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政治文化 历史性贡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杰 曾华锋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领导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党内政治文化助力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蕴含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组织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引领奋进目标、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塑造先进性形象,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鲜明价值引领。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党内政治文化 历史性贡献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曹戈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的领导核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设计者和践行人。从根本上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总结。中国共产党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金融制度的完善和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和指导思想,也保障了国家的金融稳定和健康发展,更是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式金融现代化发展道路,有力地支持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阳平 林欣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区域政策和区域格局发展上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不断完善,在准确把握世界形势发展和我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在不同历史阶段提出了各有侧重、各有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区域发展格局,形成了渐进式改革道路。本文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期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及改革开放和新时代时期领导中国人民探索区域发展格局的百年历程。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区域经济政策和区域格局变迁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有利于丰富区域发展理论,加深对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更高质量、更具效率和更加公平的区域发展内涵的理解。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朱巧玲 杨剑刚 侯晓东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忧患意识始终贯穿党的奋斗历程之中,据此推动并形成了党的经济安全思想。党的经济安全思想经历了启蒙时期、探索时期、发展时期和成熟时期四个阶段。对党的经济安全思想的总结既是对建党百年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深刻认识,也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把握。通过梳理建党以来经济安全思想的演变历程,总结历史经验,为了应对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挑战,确保当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任务顺利完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袁玲儿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为人类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中华文明陷入“蒙尘”境地。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结束了“文明蒙尘”的悲惨命运;经过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华文明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新道路,迎来了文明复兴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促进人类进步的文明复兴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蓉生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演进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历史成就的取得,逐渐形成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历史自信的内涵和视域不断拓展,历史自信的程度和水平日渐提升。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以党史自信为核心,是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交织,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既基于历史真实和历史事实,又蕴含国际比较和世界视野。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历史自信 生成 演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何自力 顾惠民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和作用,为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经济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理论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切实发挥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彻底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迎来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加强党对经济工作领导作用意义十分重大,为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开辟和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提供了重要保证。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晏维龙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红色经济史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制度建设,逐渐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史。面向国内,中国共产党坚守富民与强国;面向国外,中国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面向自身,中国共产党坚定廉洁与奉公。回顾这一光辉历程并总结历史经验,对于当前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凯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从萌芽、形成,到发展和丰富的百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百年历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时点。一些学者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历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开拓性与前沿性探索,在研究内容、阶段划分、呈现形式上形成了新的特点和趋势,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迈向新的理论纵深,而且为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穆兆勇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为指导,坚持总结历史、立足现实和面向未来相统一,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关于党的领导地位作用的目标要求和科学概念,得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并进行了深刻阐述,形成既一脉相承又不断深化发展的认识成果,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初心使命的坚守和高度自觉自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信仰信念和对国家、民族、人民前途命运的使命担当,彰显了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理念。新时代要坚持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坚持从信仰信念和性质宗旨、从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创造的历史伟业、从"打铁必须自身硬"出发不断深化对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作用的认识,以对党的历史的自信,坚定对党的全面领导的自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正图 张申 陈祥勤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中国从理论传播开始,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带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战时经济体制的创建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和运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创建、完善和全面深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百年变迁。这一百年变迁,之所以能够形成既定的历史逻辑,是因为始终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和破解基本矛盾与基本任务、主要矛盾与主要任务客观演进过程基础上,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核心作用。这一百年变迁表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百年变迁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科学理论,保持政治稳定,确保国家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显著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