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75)
2023(9457)
2022(7986)
2021(7417)
2020(5876)
2019(13662)
2018(13286)
2017(24586)
2016(12971)
2015(14868)
2014(14647)
2013(14911)
2012(14460)
2011(13566)
2010(13433)
2009(12484)
2008(12486)
2007(10755)
2006(9998)
2005(9619)
作者
(37028)
(30837)
(30750)
(29419)
(19799)
(14755)
(13916)
(11924)
(11851)
(11053)
(10943)
(10390)
(10247)
(9960)
(9920)
(9590)
(9236)
(8924)
(8680)
(8600)
(8033)
(7460)
(7397)
(7248)
(7120)
(6949)
(6835)
(6706)
(6260)
(6158)
学科
(64692)
经济(64637)
管理(30633)
(29585)
中国(25043)
(21751)
(20922)
企业(20922)
税收(20310)
(20135)
方法(19983)
地方(18774)
数学(17782)
数学方法(17707)
(17514)
(15484)
(14718)
贸易(14702)
(14296)
业经(13601)
(11687)
农业(11679)
(11644)
金融(11644)
(11514)
银行(11505)
(11317)
(11301)
地方经济(10667)
环境(10466)
机构
大学(185899)
学院(185531)
(89756)
经济(88331)
研究(77415)
管理(64430)
中国(61898)
理学(53579)
理学院(52835)
管理学(52280)
管理学院(51903)
(45613)
科学(42796)
(41998)
(39792)
研究所(35371)
财经(33639)
中心(33348)
(30728)
经济学(29215)
(28609)
北京(28453)
(28121)
(27477)
经济学院(26218)
(25808)
师范(25610)
财经大学(24716)
科学院(23692)
(22539)
基金
项目(113999)
科学(90493)
研究(87238)
基金(83715)
(73023)
国家(72447)
科学基金(60757)
社会(58150)
社会科(55289)
社会科学(55282)
基金项目(42746)
(40802)
教育(37930)
(35760)
自然(35027)
资助(34564)
编号(34237)
自然科(34212)
自然科学(34204)
自然科学基金(33625)
(31238)
成果(29361)
(26582)
重点(26350)
发展(26082)
国家社会(25656)
(25649)
中国(25576)
课题(24524)
(23655)
期刊
(107228)
经济(107228)
研究(72633)
中国(45026)
(32731)
(27906)
管理(26106)
学报(26045)
科学(25447)
(21903)
金融(21903)
教育(21080)
大学(19866)
农业(19720)
经济研究(19181)
学学(18293)
财经(16517)
(15879)
业经(15725)
(15634)
国际(14835)
技术(14741)
(14595)
(14390)
问题(13951)
税务(13865)
世界(13423)
(11513)
技术经济(9065)
资源(8693)
共检索到319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平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税收改革发展之路。税收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税收工作的百年发展历程,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对推进新时代税收改革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完善,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中国共产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有关重要会议文献以及其他有关重要文献为依据,概要梳理100年来中国共产党税收政策演进的情况,以便总结宝贵的经验,为今后制定和完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税收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佐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创建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形势和任务,先后提出了一系列的税收政策,并付诸实施,逐步完善,对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无疑可以为今后制定和完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税收政策提供重要的借鉴。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顾海英  王常伟  
共享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发展的思想旨归,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伴随着社会进步,共享发展的理念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三农"实践始终贯穿着共享发展理念,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也为新发展阶段中国"三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展望未来,在第二个百年到来之际,中国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将不再有二元体制界定的"三农"问题,而只有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区域问题、农业产业问题和农民职业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慷慨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职业教育最终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回望百年,职业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实现了依法办教;学科地位逐步确立,职业教育学走向成熟;从初创到系统,逐步构建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需要继续推进职业教育法制体系建设、内外兼攻巩固职业教育学学科合法性地位、融合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与治理能力建设,使职业教育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黄聪英  李建平  
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的根基,壮大实体经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经济建设的不懈追求。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跨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等光辉历程。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接续奋斗,使中国从一个极其落后的农业国家成长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实体经济大国,实体经济总量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内部结构日趋合理;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未来发展大有可为。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成功经验可以归结为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高度重视科技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改革开放政策等。回顾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发展实体经济的光辉历程和辉煌成就,总结发展实体经济的基本经验,对新时代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夯实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美群  余漩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扶贫反贫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带领人民群众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历程,从革命性全域扶贫、"输血式"救济扶贫,到"造血式"改革扶贫、"开发式"综合扶贫以及新时代科学精准扶贫,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探索不同治贫扶贫方法,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和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百年反贫困奋斗历程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治理优势,同时也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美群  余漩  
贫困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从扶贫反贫视角来看,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带领人民群众同贫困作斗争的历史。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历程,从革命性全域扶贫、"输血式"救济扶贫,到"造血式"改革扶贫、"开发式"综合扶贫以及新时代科学精准扶贫,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指导,牢记"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探索不同治贫扶贫方法,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和扶贫开发道路,最终历史性地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百年反贫困奋斗历程集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智慧和治理优势,同时也为全球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白永秀  苏小庆  王颂吉  
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强国富民的经济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根本原因在于党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党探索经济发展道路的百年历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过武装革命为强国富民建立政权基础(1921年7月至1949年9月);第二阶段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并仿照苏联模式开展建设,为强国富民构建制度基础和生产力条件(1949年10月至1978年11月);第三阶段是从国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通过改革开放推进强国富民(1978年12月至2012年10月);第四阶段是新时代通过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实现强国富民(2012年11月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的核心内涵是在党的领导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逐步实现强国富民,其理论创新体现在五个方面:在发展的政治保障上,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在发展主题上,持之以恒推动实现经济现代化;在发展的内部动力上,从国情出发通过改革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的外部条件上,通过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发展的根本目的上,以人民为中心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边恕  梁辰  孙雅娜  
随着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我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完美收官,彰显了中国奇迹与中国智慧。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治贫中作用突出、成就斐然。本文以1921、1949、1978、1994、2001、2013年六个关键节点划分介绍中国共产党治贫的百年历程与卓越成就。其宝贵经验有: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政治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治贫机制;积极开展国际减贫合作等,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与中国力量。未来要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夯实治贫根基与保障,实现从消除绝对贫困到治理相对贫困的完美过渡,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结合发展理论与治贫实践,坚定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许彩玲  
农民在我国人口中占比大,解决农民贫困问题是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所在。建党百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实际,中国共产党对如何消除农民贫困、实现共同富裕问题进行了久久为功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从消除农民土地生产资料绝对贫困到解决农民生活资料绝对贫困,中国实现了全面消除农村绝对贫困的伟大目标,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农村反贫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反贫困的历程,总结提炼其中的理论结晶、治理方略和宝贵经验,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也可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邹璠  周力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是一部党领导人民实现减贫与发展的奋斗史。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思想进行理论剖析与经验总结,文章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思想的演进脉络与逻辑,并基于近现代数据的历史对比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减贫成就。研究发现:(1)中国共产党的减贫思想演进经历了五个阶段,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思想探索阶段(1921-1949年)、以制度为保障和以救济为手段的思想形成阶段(1949-1978年)、以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为路径的思想发展阶段(1978-1986年)、以培育内生动力为导向的思想完善阶段(1986-2012年)、以精准扶贫为方略的思想创新阶段(2012年以后);(2)中国共产党减贫思想的演进逻辑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依循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理论演进、从共享式增长到特惠式扶贫的战略演进、从政府包揽到多方联动的主体演进、从关注物质兜底到多维赋能的目标演进;(3)历史数据比对显示,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减贫成效斐然,农民生产与生活条件呈现质的飞跃。现阶段,巩固与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党和政府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重要目标,我国应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重视相对贫困问题,采用城乡统筹的方式促公平、谋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史卫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巨大飞跃,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财政工作在夺取革命的胜利、开展经济建设、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和实现人民美好向往等各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财实践和思想,应该认真总结和继承,为新时代的财政工作提供历史经验和理论支持。
[期刊] 求索  [作者] 吴怀友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不仅明确将中国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把握百年党史发展的主题,有利于深刻学习领会讲话精神,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沈梓鑫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中国科技创新建设实践相结合,与时俱进地推动科技思想创新,以此指导中国科技创新发展之路。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科技思想发展为线索,将其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早期探索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前进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越发展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自立自强时期,从这四大时期中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发展战略和政策演进脉络,提炼中国共产党领导科技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宝贵经验: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科技工作,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始终将发展科技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前瞻性地创新科技思想;第二,中国共产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不断丰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理论,并以此引领中国的科技工作;第三,中国共产党坚持实事求是,审时度势,直面并回应时代课题,适时制定与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及政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