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23)
- 2023(5535)
- 2022(4680)
- 2021(4669)
- 2020(3746)
- 2019(8919)
- 2018(8567)
- 2017(14941)
- 2016(7936)
- 2015(9362)
- 2014(8914)
- 2013(9055)
- 2012(8613)
- 2011(8056)
- 2010(7765)
- 2009(7323)
- 2008(7311)
- 2007(5836)
- 2006(5183)
- 2005(4974)
- 学科
- 济(37476)
- 经济(37436)
- 管理(18210)
- 业(17132)
- 方法(16827)
- 中国(16407)
- 数学(15592)
- 数学方法(15520)
- 贸(14345)
- 贸易(14338)
- 易(14183)
- 企(12454)
- 企业(12454)
- 出(9686)
- 农(8718)
- 口(8372)
- 出口(8365)
- 出口贸易(8365)
- 财(7133)
- 制(6786)
- 学(6609)
- 关系(6224)
- 银(6028)
- 银行(6026)
- 融(5954)
- 金融(5954)
- 行(5927)
- 业经(5775)
- 农业(5462)
- 教育(5363)
- 机构
- 大学(117750)
- 学院(112052)
- 济(60309)
- 经济(59650)
- 研究(48451)
- 管理(40249)
- 中国(38945)
- 理学(34596)
- 理学院(34126)
- 管理学(33711)
- 管理学院(33475)
- 京(26227)
- 财(25493)
- 科学(24827)
- 所(24255)
- 研究所(21957)
- 经济学(21184)
- 中心(20573)
- 财经(20482)
- 经(19161)
- 经济学院(19083)
- 北京(17783)
- 院(17084)
- 财经大学(15560)
- 范(15439)
- 师范(15348)
- 农(14827)
- 科学院(14802)
- 江(14065)
- 社会(13827)
- 基金
- 项目(73493)
- 科学(59522)
- 基金(58017)
- 研究(54532)
- 家(51010)
- 国家(50653)
- 科学基金(42851)
- 社会(38795)
- 社会科(36843)
- 社会科学(36840)
- 基金项目(29301)
- 自然(25600)
- 自然科(25055)
- 自然科学(25048)
- 教育(24707)
- 自然科学基金(24692)
- 资助(24527)
- 省(22321)
- 划(21272)
- 中国(19599)
- 编号(19222)
- 部(19053)
- 国家社会(18055)
- 重点(16913)
- 教育部(16910)
- 成果(16425)
- 发(15721)
- 人文(15366)
- 大学(14934)
- 创(14754)
共检索到184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钦池 贺丹 张许颖 张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理论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发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是关于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是中国人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樊宝敏 李晓华 杜娟
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发展林业的百年光辉历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运用历史学、实证研究和规范分析方法,对中国共产党的林业政策史做了简明梳理。研究表明: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围绕富强美丽的国家战略制定和调整林业政策,努力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中国共产党实行平均山权林权的政策,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改革开放前,为了迅速改变中国一穷二百的落后面貌,中国共产党借鉴苏联经验建立林业公有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实行“以木材生产为主”和“大砍大造”的政策,林业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为了加快经济发展,中国共产党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创造性地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法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实行“森林分类经营”和“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政策,使森林资源快速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新时代,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建设生态文明体系,实行依法保护、系统治理、生态扶贫三者相结合的政策,有效促进了林业高质量发展。百年以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林业取得重大成就,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期的8.6%提高到2020年底的23.04%,昔日的濯濯童山变为绿水青山。总结历史经验,靠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坚守美丽目标、因宜施策、法策并举、善用市场的政策。展望未来,前程美好,任务艰巨:林业政策的制定和调整要注重提升以林长制为基础的治理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和森林分类经营、完善林业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生态补偿和生态护林员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岳蓉
干部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常规性、基础性和根本性工作,承担着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使命。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干部教育经历了探索发展、曲折发展、快速发展、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五个阶段,形成了探索性与规范性统一、科学性与实效性统一、政治性与教育性统一、继承性与创新性统一的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应坚持党的领导,服务党的历史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干部学习主体地位;坚持改革创新,保持干部教育发展活力;推动学科发展,发挥干部教育理论作用。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谷玮 吴次芳 游和远 李冠 黄雪飞
研究目的:系统性梳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实践的历史变迁,总结建党百年以来党的空间治理的主要特征和历史经验。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研究结果:(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空间治理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阶段的历史变迁与演进,各时期面临的主要矛盾、空间治理重点和治理手段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2)中国共产党百年空间治理历史经验为:主要矛盾与空间治理之间形成正向反馈机制,空间治理中政治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空间治理主体结构和手段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研究结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对空间治理的探索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应以坚持党的领导为前提,推动空间治理体系和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平衡空间治理中的多元取向,优化衔接空间战略布局。
关键词:
空间治理 中国共产党 归纳总结 历史变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宋湛 文魁
本文分6个阶段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为回应不同时期所提出的时代主题,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践相结合,对劳动思想的发展过程和劳动政策实践的调整过程。党的劳动思想和实践的百年演进史,归结起来,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主线,多维度激励劳动者,不断提升劳动者素质、改善劳动者生活,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优化劳动力配置。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乘势而上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新时代我国的劳动领域仍然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和挑战。未来需要继续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求索。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刘戒骄 孙琴
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世界工业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的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开始探索中国实现工业化的道路和条件,认识到只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确立国家工业化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领导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行了70多年的大规模工业建设,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党领导中国工业化的成就集中体现在,1949年至1978年用不到30年的时间建立起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979年至2016年用30多年的时间建成门类最齐全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中国工业化的下一个目标是,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在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建成世界工业强国。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牛楠森 毕诚
中国共产党的教育实践是中国政治革命、经济革命和文化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社会改造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也是党的初心与使命的具体表现。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始终扎根于中国大地和中国文化,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根据各个时期的新任务、新要求制定教育方针政策,通过推动教育实践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水平,由此建立了举世瞩目的教育大国。展望未来,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国任重道远,在新时代教育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教育事业一定会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卢彩晨 叶子凡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党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领导。根据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的不同,百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可分为开篇奠基、计划为主、计划转向市场、市场主导四个时期,形成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坚持与经济体制相适应、坚持制度规范引领等宝贵经验。面向未来,随着党对职业教育领导的全面加强,校企合作新机制将浮出水面,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将大幅提升,校企合作将进入深度融合的新时代。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职业教育 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爱明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中,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构建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制度化体系和精神谱系,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赓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辩证关系,高度重视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话语权 启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春根 罗家为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推动了基层治理制度的多次变革,呈现了从"动员"到"统合"的鲜明特征。从民主革命时期扎根基层社会、建立党政权力与基层社会的互动机制,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以支配和管控为内核"城乡分治"的单位制和人民公社;从改革开放新时期探索开放流动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塑造"城乡一体"的治理新格局,到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提升党的多维整合功能。中国共产党基于不同时期治理目标的转换和经济社会条件的变化,以非凡的治国谋略主动作为,推动了基层治理制度的有效变迁,超越了西方政党和治理现代化的预设理论。展望未来,中国共产党"统合型"治理模式正在悄然孕育,必将加快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建设话语体系,彰显"中国之治"的强大魅力。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爱明
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中,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坚持意识形态工作整体推进,构建形成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制度化体系和精神谱系,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必须赓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深刻把握经济建设和意识形态辩证关系,高度重视青少年意识形态工作,切实提升意识形态国际话语权。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意识形态 话语权 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鉴 姜纪垒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从自在到自觉两种基本样态,经过了初创、规整、重构、形成四个发展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百年历程,可以系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目标、内容与方式,可以发现"树什么人"、"立什么德"、"如何立德树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审视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不断完善的过程。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创新发展和实践变革的基本经验,主要体现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坚持服务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坚持人的全面发展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育人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立德树人教育思想的论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的形成,并成为指导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顾海英 王常伟
共享发展作为中国共产党百年"三农"发展的思想旨归,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属性决定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初衷,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伴随着社会进步,共享发展的理念不断升华。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三农"实践始终贯穿着共享发展理念,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这也为新发展阶段中国"三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借鉴。展望未来,在第二个百年到来之际,中国在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将不再有二元体制界定的"三农"问题,而只有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区域问题、农业产业问题和农民职业问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张凯
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从萌芽、形成,到发展和丰富的百年历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也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和理论创造的百年历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也是“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时点。一些学者以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历程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开拓性与前沿性探索,在研究内容、阶段划分、呈现形式上形成了新的特点和趋势,不仅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迈向新的理论纵深,而且为开拓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才云 肖莲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经济建设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为我国认识和解决经济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总结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改革开放时期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主要经济创新思想,对今后我国经济发展提出一些建议,这无疑对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