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6)
- 2023(10570)
- 2022(8445)
- 2021(7893)
- 2020(6271)
- 2019(14424)
- 2018(14167)
- 2017(25475)
- 2016(14104)
- 2015(16521)
- 2014(16240)
- 2013(15768)
- 2012(14645)
- 2011(13608)
- 2010(13329)
- 2009(12613)
- 2008(12663)
- 2007(11010)
- 2006(10074)
- 2005(9619)
- 学科
- 济(63199)
- 经济(63123)
- 管理(32937)
- 业(31823)
- 方法(24538)
- 企(24448)
- 企业(24448)
- 中国(24211)
- 数学(20773)
- 数学方法(20601)
- 农(17351)
- 贸(16965)
- 贸易(16956)
- 易(16640)
- 学(15726)
- 业经(14082)
- 财(12895)
- 制(12250)
- 农业(11288)
- 出(10645)
- 地方(10280)
- 教育(10234)
- 银(10172)
- 银行(10136)
- 融(10116)
- 金融(10113)
- 理论(10073)
- 发(9983)
- 行(9861)
- 体(9175)
- 机构
- 大学(211096)
- 学院(204790)
- 济(93454)
- 经济(91925)
- 研究(84189)
- 管理(68619)
- 中国(64263)
- 理学(58213)
- 理学院(57412)
- 管理学(56402)
- 管理学院(56037)
- 科学(49896)
- 京(47417)
- 所(43997)
- 财(41805)
- 研究所(40077)
- 农(37600)
- 中心(35671)
- 财经(32944)
- 经济学(31874)
- 北京(30846)
- 经(30341)
- 江(30210)
- 院(29959)
- 农业(29805)
- 范(29072)
- 业大(28955)
- 师范(28714)
- 经济学院(28496)
- 科学院(25806)
- 基金
- 项目(133180)
- 科学(104917)
- 基金(99156)
- 研究(95560)
- 家(89020)
- 国家(88334)
- 科学基金(73348)
- 社会(63324)
- 社会科(59791)
- 社会科学(59777)
- 基金项目(50358)
- 省(47397)
- 自然(45869)
- 自然科(44834)
- 自然科学(44817)
- 教育(44166)
- 自然科学基金(44087)
- 划(42447)
- 资助(40995)
- 编号(35958)
- 重点(31645)
- 部(31175)
- 成果(31147)
- 发(29505)
- 中国(28539)
- 国家社会(28059)
- 创(26765)
- 课题(26667)
- 教育部(26637)
- 科研(25677)
共检索到330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成钢 杨紫帆
中国共产党百年人口思想可以概括为3个大的发展阶段,这3个阶段分别以陈独秀和李大钊的人口思想、毛泽东的人口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人口思想为代表。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密切联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不仅对于中国的人口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作用,而且有力促进乃至直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的现代化和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人口观是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的最新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现代化和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将成为构建中国人口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口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内容。
关键词:
人口 人口思想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陈培永
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选择,不是指特定历史时间点的选择,而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选择,是从受资本逻辑主导的附属国家走向主动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当时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有偶然性的主体选择在其后的历史阶段呈现出必然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通过纯粹文本研究、理论逻辑推演能提出来的,它实质上反对的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教条化理解的教条主义,以及过于看重经验而看不到思想、理论价值的经验主义,本身包含着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化马克思主义与化中国的统一,是包含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时代会开辟思想的新境界,会赋予思想以原创性。马克思主义必须不断地开辟新境界,必须不断地做出原创性贡献,才能去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宣传应该抓住的主线是:品鉴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智慧,感悟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力量。应该坚持的学术旨趣是:面向中国的现实问题,进行学理的回应,推进思想的发展,助推实践的进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郝文武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富的教育正义思想和成功的教育正义实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闻田徵
毛泽东同志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密切注意人口发展问题。他在总结我国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实践的基础上,不止一次地提出人口多的两重性,“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应互相协调发展,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增长,以及广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钦池 贺丹 张许颖 张莉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征程中,开辟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理论渊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发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初步形成,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不断完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丰富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口思想系统回答了如何在中国这样人口规模巨大的国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马克思主义重大课题,是关于人口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作用和地位、目标和理念、方式和方法以及保障的科学、严整、系统的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开放性、民族性,是中国人口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保障,也是新时代中国人口发展事业的科学指南。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谢富胜 匡晓璐 赵敏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经济思想的理论源泉。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扩张并与落后社会形态相连接形成了混合的社会形态,此后后进国家的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发展,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历程中,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与方法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准确把握社会基本矛盾和主要矛盾,明确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历史方位论;以此为根本依据,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大局,制定开展国内经济建设和处理国际经济关系的战略和政策,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论,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造具有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特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一系列论述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思想的集大成。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百年发展 历史经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伟
一、引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历史,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探索历程。在这一光辉历程中,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概括的:"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林忆 邹升平
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制度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变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为重心,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实质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实践推进和创新发展等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认识和挖掘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有助于加强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中国化新进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闫茂旭 董莹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主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先后形成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党的经济思想在这一过程中得到历史的形塑和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张勇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百年历程中,取得一系列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积累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正确方向;必须坚持以党的建设实践为基础,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实践导向;必须坚持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依靠党和人民共同奋斗,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智慧之源;必须坚持与时代发展同步伐,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生命活力;必须坚持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保证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中国化的民族特色。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龙 陈佳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两种生产"原理为代表的人口理论科学地阐释了人类社会的普遍发展规律,充分地体现了"均衡"的基本思想内核。在中国这个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艰辛探索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人口均衡观不断实现创新发展,形成了以"均衡"为主线的中国特色人口理论体系,取得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系列成果。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均衡"的内涵得到更深刻的阐释、更系统的论述,这集中反映在党的十八大之后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习近平人口思想上。在马克思主义人口均衡观及其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的指导下,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的实践创造性地形成了中国特色人口制度、走出了中国特色人口发展道路。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口均衡 中国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董志勇 沈博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经济现代化目标而不懈奋斗的过程中,形成了宝贵的经济现代化思想。本文从思想史的研究视角出发,对百年中国共产党经济现代化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进行探究,并重点就其现实基础、理论渊源、演进逻辑等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现代化理论的新探索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显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和发展及其取得的丰富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对马克思主义现实生命力的最好诠释。在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漫长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真诚地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改革开放以来,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的严峻考验,中国共产党坚定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