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90)
2023(8499)
2022(6929)
2021(6826)
2020(5493)
2019(12601)
2018(12245)
2017(23048)
2016(12566)
2015(13822)
2014(13478)
2013(13438)
2012(12694)
2011(11797)
2010(11696)
2009(10898)
2008(10972)
2007(9410)
2006(8356)
2005(7896)
作者
(37049)
(31125)
(30606)
(29609)
(19701)
(15013)
(13797)
(12113)
(11752)
(11042)
(10915)
(10370)
(10219)
(10116)
(10071)
(9547)
(8988)
(8971)
(8949)
(8682)
(7891)
(7713)
(7412)
(6963)
(6910)
(6885)
(6884)
(6461)
(6386)
(6218)
学科
(55597)
经济(55547)
管理(36041)
(31779)
(26685)
企业(26685)
方法(23036)
数学(20616)
数学方法(20475)
中国(17021)
(14644)
环境(13553)
(13234)
业经(12961)
(12452)
(11930)
(11653)
贸易(11643)
(11485)
(9913)
银行(9901)
农业(9668)
资源(9602)
(9598)
(9501)
(9236)
金融(9236)
(9128)
(8785)
生态(8338)
机构
大学(185096)
学院(181419)
(84458)
经济(83141)
研究(72204)
管理(67178)
理学(57326)
中国(57314)
理学院(56615)
管理学(55856)
管理学院(55504)
科学(43578)
(41122)
(37338)
(37301)
研究所(34382)
(32848)
中心(31250)
财经(30292)
(27981)
经济学(27848)
业大(27497)
北京(27241)
(26659)
农业(25281)
经济学院(25124)
(25035)
(23124)
财经大学(23054)
师范(22928)
基金
项目(125146)
科学(99321)
基金(94997)
研究(88594)
(85801)
国家(85214)
科学基金(71195)
社会(59604)
社会科(56784)
社会科学(56763)
基金项目(49354)
自然(45309)
自然科(44028)
自然科学(44010)
(43903)
自然科学基金(43298)
资助(39372)
(38800)
教育(38219)
编号(31802)
(29387)
重点(29165)
(27417)
国家社会(27143)
中国(26229)
成果(25840)
(25106)
教育部(24842)
科研(24164)
创新(23751)
期刊
(91825)
经济(91825)
研究(55044)
中国(36396)
学报(32931)
科学(30926)
(28975)
(27527)
管理(24603)
大学(24540)
学学(23258)
农业(19810)
(18212)
金融(18212)
财经(16147)
经济研究(15053)
(14096)
业经(13637)
问题(13085)
教育(12961)
(12239)
资源(12111)
(12081)
世界(11726)
技术(11627)
国际(10761)
林业(10702)
科技(8586)
技术经济(8543)
(8474)
共检索到2762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向越  张蕊  曹玉昆  
结合国有林区长期跟踪调研数据,分析国有林区建设取得的成就。研究发现:在中国国有森林资源开发利用进程中,国有林区紧紧围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从扩大生产、服务政治、提供原始积累到减少木材产量,全面停伐,保护天然林,提供生态产品;再到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为实现"双碳"目标服务,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和国家的发展战略与目标。国有林区建设取得的成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中国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不断调整、完善国有林经营政策的必然结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震锋  贯君  冯浩  陈丽荣  
在国际森林问题日益严峻的宏观背景下,森林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生态环境挑战和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要选择。立足"十四五"时期林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及肩负的新使命,以森林治理为视角,以建党百年为契机,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在森林治理领域持续开展的理论探索和不懈实践。研究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以森林治理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执政智慧,充分肯定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奋力建设美丽中国上取得的显著成就。中国共产党探索创新森林治理的百年征程蕴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内核,为未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森林治理,提出中国特色的森林治理主张和生态治理方案提供养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司红十  王清海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的改革开放能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法宝。不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还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它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证明,我党所采取的统一战线政策是领导革命和建设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德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始终把青少年教育作为党和国家的根本大计,这是我们党带领人民不断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100年来,党领导下的人民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并且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探索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促进教育公平取得重大进展,各级各类教育事业得到全面发展;提高了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培养了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大批人才;锻造了一支热爱教育事业的专业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坚持立足中国国情办教育,坚持教育公平,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教师为本,坚持依法治教,坚持学校、社会、家庭协同育人,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党教育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新的历史时期,要始终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引导当代青少年儿童坚定理想和信念;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升教育工作科学性和实效性;坚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教育工作新思路新举措。
[期刊] 求索  [作者] 赵淑梅  周明宽  
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制度基础。建党以来,在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建设基本原则和遵循党的建设基本规律基础上,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法规建设始终与党的发展进程同频共振,不仅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党内法规体系,还推进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和巩固了党的领导地位,提升了党的依法执政本领。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建设必须在充分吸收党内法规建设的基本经验基础上,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法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加强全党的党内法规教育,重点突出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协调处理好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关系,进一步增强党内法规的实践成效。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付高生  
中国共产党的城市工作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围绕城市这一场域开展的各项工作,是中国共产党伟大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城市工作在城市建党的基础上,先后经历了革命夺城、工业兴城、经济富城、人民治城的演进历程,期间推动城市权利不断丰富、城市管理不断完善、城市工作领域不断健全、城乡融合不断深入,使中国城市从服务少数人利益的反动堡垒发展成为人民寻求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中国共产党百年城市工作蕴含了诸多有益经验,其中坚持推进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中国化就是其中的一条宝贵经验,对于推进新时代的城市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太明  
中国共产党始终把消除绝对贫困、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回溯历史,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也是一部减贫史,党的减贫实践经历了制度式减贫、救济式减贫、改革式扶贫、开发式扶贫、综合式扶贫、精准式扶贫六大阶段。中国共产党百年减贫史积累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以党的领导统领减贫事业、以先进理念引领减贫工作、以科学方法推进减贫实践、以完善制度保障减贫活动。党的百年减贫实践已然取得历史性成就,展望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减贫重心由"绝对贫困"转向"相对贫困"、减贫场域由"农村为主"转向"城乡融合"、减贫方式由"治理贫困"转向"防止返贫"、减贫靶向由"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魏礼庆  常翠鸣  
我们党高度重视来华留学工作,一代代来华留学生的身影活跃在世界各个领域,为促进我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互信、经贸关系、科研合作、教育文化交流和增进中外友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要继续推进来华留学教育体系的社会化、专业化、趋同化,推动来华留学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求索  [作者] 陈金龙  
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的生成与演进是一个过程,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的推进和历史成就的取得,逐渐形成了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自信,历史自信的内涵和视域不断拓展,历史自信的程度和水平日渐提升。中国共产党历史自信以党史自信为核心,是历史自信与历史自觉、历史主动的交织,是历史、现在和未来的有机统一,既基于历史真实和历史事实,又蕴含国际比较和世界视野。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桑杰  
以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文明的思想为基础,以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为指导,阐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生态文明建设将会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汪金英  徐悦  
践行"两山"理论是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重要途径,是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经济社会优势的途径和方式,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供文化基础。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完善具有溢出效应和政策叠加的正外部性效应。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改革的勇气,对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而言是理论上的突破,能激发生态产品制度供给;统筹考虑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四个制度是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关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春峰  
在最近的十余年中,西方学界出现了对中国共产党调适性的研究,它以共产党国家体制持久性为研究问题,以中国共产党的能动行为为研究对象,探讨中国共产党在变化环境中的调适现象。文章认为,这一研究有着西方式的问题意识,对中国共产党在变化环境中的能动做出了多层面的分析,带动了以党为中心的研究范式的复兴。但是,这一研究仍受限于西方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场景的影响,有其内在的问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杰  曾华锋  
党内政治文化本质上是党的政治理论和实践的集中反映,是政党的灵魂和旗帜。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形成发展的党内政治文化,为党的自身建设、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党的领导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党内政治文化助力思想建党、制度建党、从严治党,为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蕴含的真理力量、人格力量、组织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文化支撑;引领奋进目标、凝聚一切力量、形成政治认同、塑造先进性形象,为实现党的领导提供了鲜明价值引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