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1)
- 2023(8053)
- 2022(6308)
- 2021(6131)
- 2020(4843)
- 2019(11221)
- 2018(11262)
- 2017(21219)
- 2016(11258)
- 2015(13271)
- 2014(13188)
- 2013(12655)
- 2012(11259)
- 2011(10205)
- 2010(10149)
- 2009(9397)
- 2008(9318)
- 2007(8102)
- 2006(7341)
- 2005(7007)
- 学科
- 济(49176)
- 经济(49125)
- 管理(28260)
- 业(28198)
- 企(21206)
- 企业(21206)
- 中国(19503)
- 方法(17898)
- 农(15565)
- 数学(15413)
- 数学方法(15308)
- 业经(12221)
- 贸(11861)
- 贸易(11846)
- 易(11634)
- 农业(10064)
- 制(10014)
- 财(9158)
- 发(8683)
- 地方(8465)
- 银(8323)
- 银行(8317)
- 学(8214)
- 行(8070)
- 体(7669)
- 理论(7650)
- 融(7609)
- 金融(7608)
- 策(7421)
- 发展(7203)
- 机构
- 大学(159012)
- 学院(158578)
- 济(73493)
- 经济(72321)
- 研究(59339)
- 管理(57396)
- 理学(48666)
- 理学院(48113)
- 管理学(47433)
- 管理学院(47145)
- 中国(47140)
- 京(34823)
- 科学(32799)
- 财(31698)
- 所(29221)
- 研究所(26567)
- 中心(25580)
- 财经(25211)
- 经济学(24381)
- 农(23444)
- 经(23262)
- 北京(22777)
- 江(22553)
- 经济学院(21905)
- 范(21674)
- 师范(21493)
- 院(21187)
- 业大(19520)
- 财经大学(18765)
- 农业(18157)
- 基金
- 项目(102288)
- 科学(81459)
- 研究(78564)
- 基金(75133)
- 家(65611)
- 国家(65105)
- 科学基金(55249)
- 社会(52050)
- 社会科(49330)
- 社会科学(49317)
- 基金项目(38586)
- 省(36981)
- 教育(36487)
- 自然(32546)
- 划(31932)
- 自然科(31856)
- 自然科学(31848)
- 自然科学基金(31327)
- 编号(31313)
- 资助(30486)
- 成果(26317)
- 部(24057)
- 重点(23700)
- 发(23305)
- 国家社会(22885)
- 中国(22752)
- 课题(22535)
- 创(21468)
- 教育部(21016)
- 创新(20217)
共检索到247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建平 裴文霞
党的二十大报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共产党的内在联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领航人实现现代化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孜孜不倦的追求。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乐明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报告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和重大原则,明确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遵循。这引发了学界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广泛讨论。梳理学界已有研究可以发现,谈到“中国式现代化”,很多研究阐释都是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阐述的“五大中国特色”: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6月1日出版的第1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文章强调,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定性的话,是管总、管根本的。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
[期刊] 求索
[作者]
常明明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特征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景泉 杨丽雯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追求和梦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实现现代化、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经过一百多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成功地开创并推进了中国式现代化。从一大到二十大,历经为现代化奠基、为现代化寻路、从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为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程连升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投身强国富民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立足本国国情深入思考有别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通过接续奋斗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并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明确宣告我们“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探索和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艰辛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五个坚持”的成功经验,这是我们继续奋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坚守的重要原则。
[期刊] 求索
[作者]
熊秋良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主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生动实践在于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对这条道路的解析可从三个维度展开:从探索的进程看,体现了从被动到主动;从容量扩充看,呈现了从局部到全域;从区域发展和总体布局看,彰显了发展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向世界展示了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新方案和新实践,凸显了与西方不同的指导思想、价值立场和路径方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来明 侯永志
进入工业革命以来,由于脱离了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改变民族命运,必须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展开了现代化建设实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现代化的思想和理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的基本思想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迅速建立国家现代化的物质技术人才基础。1978年到党的十八大的基本思想是,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突破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的制约,迅速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十八大以来,党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未来,中国共产党将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步贡献更丰富的思想菁华和实践真知。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理论 思想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钟慧容 刘同舫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对现代化道路的艰辛探索已走过百年历程,回顾和总结其独特的历史性经验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既遵循世界现代化的普遍规律,又以具体的思维方式和实践理路应对中国面临的特殊问题,体现为对世界现代化传承与超越的中国式道路;既立足于现实国情,又依据中国人民的意志进行道路的主体性选择和创造性发展,实现了现代化战略的阶段性推进。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变革和所创造的"奇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力图克服"资本逻辑"宰制,指向人的现代化逻辑的根本价值旨趣;超越了"征服自然"模式,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图式;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发展定式,实现了和平发展的文明之路。伴随着世界现代化进入深刻变革期,中国开辟的现代化之路日益展现出世界历史意义。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现代化 百年发展 历史经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志江 林超 汤希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它与近代化和工业化之间既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有着重大区别。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模式的理解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三种类型,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四个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从这一探索过程中,可以总结提炼出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档案学通讯
[作者]
胡明波
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在中国文书工作的历史上出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文书工作。在夏、商、周产生国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前,在中国长达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先后经历了上百个朝代。这些朝代不论是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官僚资产阶级、封建军阀掌权,本质上都是剥削阶级的政权,因而其文书工作及其发布的文书大多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在太平天国时期虽曾出现过为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玉书 姜维壮 赵凡 李新 朱家梅 邢雷 贾岚生
今年 7月 1日 ,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纪念日。在“七一”前夕 ,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和学报编辑部共同组织笔谈 ,邀请我校的教师畅谈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年来的丰功伟绩 ,党的三代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程 ,从而更加明确了我们今后的目标和任务。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申 程霖
中国共产党不仅领导中国取得了经济现代化的巨大成就,而且还积累了丰富的经济现代化思想。该思想的逻辑体系体现在前提、目标、战略和动力四个层面,并在发展变迁中,主要实现了三大理论创新:一是针对后发外生型农业大国的经济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与历史阶段特征,首创性地做出了系统探索;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主张,并以此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拓展和深化;三是提出了一系列对世界经济现代化同样具有启发意义的思想要素。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须继续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为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开拓理论新境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荆克迪 逄锦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来,带领中国人民不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了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南,也为世界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这些创新包括:在一个经济极端落后的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革命道路的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的创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和理念的创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创新;等等。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和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坚持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前进的新发展阶段。总结中国共产党关于现代化建设百年的历程和经验,目的是使我们站到新的历史起点,接续奋斗,要准确把握新阶段、新目标、新任务;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任志江 刘雨薇 邓惠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探索出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新民主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世界现代化一般规律与中国具体实际结合的独特创造。过渡时期现代化道路,是一个全面学习苏联工业化方法的"舶来模式"。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现代化道路,是试图将苏联工业化内核与我国资源优势和现实需要相结合的理想建设路径。改革开放新时期现代化道路,是通过与一般经济发展规律和世界文明发展方向进行契合对接以确保在与人类共同价值目标融合的过程中实现我国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现代化道路,是根据新阶段、新矛盾、新目标、新任务而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架构、战略部署、布局安排等进行创新升级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