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47)
2023(8695)
2022(7108)
2021(6649)
2020(5293)
2019(12285)
2018(12125)
2017(22238)
2016(11794)
2015(13824)
2014(14092)
2013(13938)
2012(13410)
2011(12642)
2010(12718)
2009(11982)
2008(11893)
2007(10738)
2006(9930)
2005(9289)
作者
(34362)
(28585)
(28532)
(27491)
(18596)
(13613)
(13027)
(11205)
(10996)
(10412)
(10105)
(9446)
(9434)
(9270)
(9086)
(8917)
(8476)
(8325)
(8216)
(7814)
(7583)
(6831)
(6829)
(6760)
(6520)
(6407)
(6224)
(6064)
(5836)
(5593)
学科
(76484)
经济(76418)
管理(31816)
(25993)
方法(25317)
数学(21663)
数学方法(21528)
(20811)
企业(20811)
中国(20116)
地方(17094)
(14012)
业经(13733)
(13266)
(13025)
贸易(13013)
(12635)
地方经济(12456)
(12275)
(11438)
理论(10239)
(10199)
金融(10198)
(9985)
银行(9982)
环境(9959)
(9703)
(9556)
农业(9218)
(9128)
机构
大学(187722)
学院(185652)
(94568)
经济(92960)
研究(69786)
管理(65046)
中国(55225)
理学(54432)
理学院(53769)
管理学(53110)
管理学院(52738)
(41987)
(40365)
科学(36716)
(34655)
财经(33167)
经济学(32570)
研究所(30842)
(30165)
中心(29912)
经济学院(29015)
(27623)
北京(26635)
(25185)
师范(25034)
(24533)
财经大学(24470)
(22228)
(21924)
科学院(21066)
基金
项目(109087)
科学(86619)
研究(84964)
基金(80768)
(68764)
国家(68211)
科学基金(58092)
社会(57803)
社会科(54784)
社会科学(54774)
基金项目(40811)
教育(39032)
(38681)
资助(34012)
编号(33279)
(32673)
自然(32594)
自然科(31816)
自然科学(31808)
自然科学基金(31282)
成果(28761)
(26178)
国家社会(25486)
(24975)
重点(24851)
中国(24841)
课题(23991)
教育部(23383)
(22488)
人文(22211)
期刊
(114842)
经济(114842)
研究(66444)
中国(39040)
(32408)
管理(26798)
科学(23225)
学报(23129)
教育(21254)
(20895)
经济研究(19979)
(18660)
金融(18660)
财经(18579)
大学(18533)
学学(16964)
技术(16658)
(16389)
问题(15034)
业经(14406)
(14261)
农业(14078)
世界(13203)
国际(12692)
技术经济(11022)
统计(9518)
经济问题(9436)
图书(8671)
现代(8376)
(8275)
共检索到3016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马德茂  
在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性质、基本经济国情及中国革命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科学的经济分析,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初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的基本点,并在探索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卫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财政理论研究,不仅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成立专门机构,组织财政理论研究,而且不少党的领导人亲自进行了财政理论研究工作,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财政理论体系,不仅为各个时期党提出财政政策,进行财政实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为新中国财政工作做好了理论与人才的准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财政理论的探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肜新春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及其先后建立的革命根据地为了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发展道路,确立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奠定了生存基础,初步形成了具有根据地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逐步建立了根据地财政金融体系,搞活了商贸流通。可以说,在外援不足、生存艰难的情况下,为了保障军需民用,中国共产党始终把经济工作和军事斗争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为中国发展道路框架形成孕育了历史基因,从各个层面为新中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志江  林超  汤希  
现代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显著的特征。它与近代化和工业化之间既存在着密切联系,也有着重大区别。自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开始不断探索中国现代化的实现之路。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现代化目标模式的理解经历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三种类型,先后探索出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过渡时期工业化道路、"四个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五种不同的现代化道路。从这一探索过程中,可以总结提炼出对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诸多有益的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楠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事业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各有其鲜明特点并取得辉煌成就。党的初创时期,干部教育实现从不自觉进行到自觉开展的转变;在革命实践中砥砺成长;善用统一战线整合资源。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真正开始独立领导干部教育事业;体系初成;于波折中建树斐然。全面抗日战争时期,已见完整体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与延安整风运动相得益彰。解放战争时期,体系进一步完善;巩固并扩大民主教育统一战线;向"新型正规化"迈进。据此,新时代干部教育工作获知如下经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为指导;始终以党和国家的时代任务为中心;充分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健全制度,以学习型政党引领学习型社会建设。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吴明海  田小军  周莉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经历了孕育与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收获期,具有鲜明的求实精神、时代精神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根据地审计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审计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论上认识和阐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依据,总结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不仅是当前国家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要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国家、财政与监督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审计思想的基本理论依据。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在战争中艰难探索,努力实现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国家审计思想的理论创新涵盖四个维度: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二是坚持党领导审计监督工作的政治基础,三是坚持审计监督为人民服务的群众基础,四是坚持新民主主义道路的审计实践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领导中国教育走过了从新民主主义教育到社会主义教育的历程。新民主主义教育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重视革命教育,教育为现实斗争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等。中国社会主义教育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现代教育体系,教育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育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的一贯的教育方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是中国教育今后要着重完成的两大任务,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教育的强大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史贤华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成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中国特色"的首创。而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对"三农"问题的认识及采取的决策和措施,不仅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胜利道路,也为我们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斌   张应强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应用于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制定;全面抗战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实现了理论升华;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工作方针得到深化实践。党的文化教育工作方针的形成与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一是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制定和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二是始终充分体现文化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三是始终根据具体形势和具体情况,不断完善和灵活实施文化教育工作方针。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向艺  
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和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治经济条件,采取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实行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中建立社会主义制序的艰难任务。”这是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理论的高度评价。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苏少之  赵德馨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是他独创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新的政治经济学和独特的社会发展阶段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宝库的一朵奇葩。在90年代的今天,深入研究和重新认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学说,对于深化对国情的认识,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周文  肖玉飞  
从积贫积弱、四分五裂的旧中国到逐步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历程是一部改天换地的壮丽史诗。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探索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全部历史征程,成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重要内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基本国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依据社会矛盾变化灵活运用经济政策,开辟了新民主主义经济革命道路,创造了中国革命的奇迹。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以和平赎买方式完成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随后中国共产党开启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历经曲折所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中国共产党创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道路,创造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史上惊天动地的发展奇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志勇  沈博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的命题,原本在传统政治经济学和西方主流经济学中并不成立。然而,中国共产党在一百年来,经过不同阶段层次递进地探索,最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由此完成了对传统理论的突破。中国共产党这一探索历程的内在逻辑,为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