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3)
- 2023(12015)
- 2022(9854)
- 2021(9161)
- 2020(7482)
- 2019(16923)
- 2018(16888)
- 2017(31031)
- 2016(17219)
- 2015(19605)
- 2014(19907)
- 2013(19182)
- 2012(17517)
- 2011(15942)
- 2010(15957)
- 2009(15059)
- 2008(15032)
- 2007(13465)
- 2006(12022)
- 2005(11516)
- 学科
- 济(69360)
- 经济(69254)
- 管理(51504)
- 业(45740)
- 企(37103)
- 企业(37103)
- 方法(25321)
- 中国(24684)
- 数学(21710)
- 数学方法(21455)
- 农(20479)
- 财(19811)
- 制(19443)
- 业经(17163)
- 贸(14824)
- 贸易(14811)
- 易(14528)
- 体(13701)
- 银(13403)
- 银行(13384)
- 学(13273)
- 农业(13053)
- 行(12861)
- 地方(12699)
- 融(12131)
- 金融(12128)
- 务(11317)
- 财务(11270)
- 财务管理(11228)
- 环境(11110)
- 机构
- 大学(244608)
- 学院(243107)
- 济(105806)
- 经济(103740)
- 研究(88453)
- 管理(86629)
- 理学(72901)
- 理学院(72036)
- 管理学(70846)
- 管理学院(70384)
- 中国(70366)
- 京(53131)
- 财(52151)
- 科学(50571)
- 所(44498)
- 财经(40043)
- 研究所(39741)
- 中心(39500)
- 江(38228)
- 农(37384)
- 经(36403)
- 经济学(34472)
- 北京(34061)
- 范(32422)
- 院(32231)
- 师范(32116)
- 业大(31736)
- 经济学院(30862)
- 州(29902)
- 财经大学(29583)
- 基金
- 项目(154692)
- 科学(122198)
- 研究(116599)
- 基金(113125)
- 家(98686)
- 国家(97891)
- 科学基金(83140)
- 社会(76259)
- 社会科(72234)
- 社会科学(72220)
- 基金项目(58364)
- 省(57598)
- 教育(53882)
- 自然(50451)
- 自然科(49286)
- 自然科学(49274)
- 划(49034)
- 自然科学基金(48421)
- 编号(46602)
- 资助(46031)
- 成果(39925)
- 重点(35819)
- 部(35528)
- 课题(33651)
- 发(33616)
- 制(33600)
- 国家社会(33015)
- 创(31821)
- 中国(30948)
- 教育部(30912)
共检索到3887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项久雨 舒靖钧
党的二十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新征程上遵循的宗旨、坚守的作风和发扬的精神确立下来,重申了初心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意义。党的一百多年的奋斗史就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历史,初心使命是一百多年来激励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在新的伟大征程上,牢记初心使命,必须推动初心使命制度化发展。首先,要明确初心使命制度化核心意涵,初心使命制度化是指制度主体即中国共产党将蕴含初心使命的思想观念、价值共识以一定的方式展开,实现初心使命制度建设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的过程。其次,要全面把握初心使命制度化的显著特征,其主要包括稳定性与持续性,广延性与扩散性,约束性与规范性。再次,要深入探析初心使命制度化的实现路径,其主要从理论武装、思想认同、政治品格培养、传播环境优化、制度机制构建五个方面展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文丽红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初心和使命是信仰、信念,是根本动力,是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之所以能一步步发展壮大,之所以能让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始终坚守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走的路越长,越是不能忘记当初是为了什么要出发,必须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仰,牢记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初心和使命 理想信念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皓宇 马金华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10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发展和壮大过程中,财税改革发展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奋斗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建立和发展与财税制度建设息息相关。党在建立初期,就制定和不断改进党的财税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项税收制度逐步建立和发展,财税工作深入开展,为党的发展壮大、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财力保障,也为新中国成立以后的财税建设提供了十分可贵的历史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武贵秀
中国共产党学习制度作为我们党百年奋勇前行、取得胜利的制胜法宝,作为我们党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的制度保障,是现在甚至更长远的未来,各级党政干部以及全体党员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本质内涵上,学习制度是一种历史性存在、社会关系结构以及制度规则体系;基本特性上,学习制度具有政治性、中介性、稳定性、传承性以及层次性;功能作用上,学习制度为开展党的学习教育活动发挥着规范导向作用、为提升党的自身建设发挥着政治强化作用、为奋进新征程发挥着凝心聚力作用、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挥着发展治理作用。
关键词:
党的学习制度 制度特性 制度功能
[期刊] 求索
[作者]
杨明伟
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的定位和阐述,与毛泽东等亲历者有着高度的契合,从中我们可以悟出"红船精神"的本质,可以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特质。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既可以使我们不忘党启船时的初心,更能够从中获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继续前进的力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林忆 邹升平
辩证的和历史的唯物主义制度分析法是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分析工具。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认为,经济制度的变迁以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为重心,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经济制度变迁的原动力,实质是不同主体之间利益关系的调整。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经历了初步探索、进一步实践推进和创新发展等阶段,取得了重大进展。充分认识和挖掘马克思经济制度理论,有助于加强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进一步推进该理论的中国化新进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张扬 唐文方
文章意在探究不同世代的中国青年的政党信任差异,以及经济环境和这种差异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1990~2018年五轮世界价值观调查数据,文章发现:中国青年的政党信任随代际更替不断提高,95后青年的政党信任高于之前任何一代;微观经济变量(家庭经济状况满意度)的作用是有限的,宏观经济环境(中国占世界GDP比重)有更显著的作用;政党信任的产生主要发生在青年初期(16岁),而不是调查年份。这些发现更有力地支持了政党信任的文化逻辑,而不是基于理性选择的制度逻辑。
关键词:
政治信任 社会化 理性选择 中国青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思莹 徐晋涛
利用详实的地方志等历史资料和数据,以福建省为例,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集体林区的林权制度变迁历程及其演化结果。研究发现:林业资源禀赋结构的变化与林业制度安排的演变统一于阶段性发展战略的驱使,到1958年前福建省国有林与集体林面积各占山林总面积的一半;当今的林权制度改革则延续了1959年开始的"放权让利"的改革;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功不仅有历史渊源,也是社会经济各方面因素共同进步的结果。
关键词:
集体林业 林权制度变迁 山林权属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贠杰
组织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依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高效的组织领导力是组织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保证。通过构建组织领导力的理论框架,本文探讨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国家治理历史性成就背后的制度性逻辑,并通过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力的思想力、决策力、人事力、执行力和监督力等五大要素的结构功能分析,提出卓越的组织领导力是一个政党最应具备的能力,也是中国共产党治理成就的内在动因和制度逻辑,由此得出"组织常在、制度常在,但高效的组织领导力不常在"的实践总结。本文从新视角揭示了中国发展成就背后的政党制度优势,对深化党的建设内在规律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组织学分析途径。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李包庚 芦敏敏
美好社会制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中华民族的永恒追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的方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过程中,提出并擘画了共产主义这一人类美好社会制度的构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百年接续奋斗史,就是一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以制度建设为导向,不断探索实现人类美好社会愿景的宏伟史诗。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等制度体系,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制度的成功实践,进一步确证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可能性,在理论与实践上坚持与发展了社会主义,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也为全球治理与人类美好未来提供了原创性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卫民 曹姣
土地制度始终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按照建党、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四个节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萌芽、探索、改革与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包括始终贯彻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式推进、实现土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重视土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而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协调整体推进、改革重心从以所有权为中心转向利用权为中心、土地功能从注重生存保障转向发挥财产功能、土地制度改革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探索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稳定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士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对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进行了积极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其历史进程可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三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推进矿产资源所有权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可以总结为:坚持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将发展生产力作为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以法治推动制度完善并巩固制度建设成果。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矿产资源所有权 制度建设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姚星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以“使命”为驱动,它所追求的不是一种短暂的、易变的目标,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展现为永续发展的时间信仰维度的价值目标。马克思主义使命观在政治引领、思想教育、组织整合、作风塑造、纪律规范等五个方面指导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任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回答“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命题的过程中,在使命理念的渐进发展和实践中,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类型的特质。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使命观 马克思主义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欢 周德刚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者,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切实为人民谋幸福。当今新时代,我党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面对国内外严峻形势,我党要居安思危,担当起新时代的历史任务。
关键词:
民族复兴 新时代 历史使命 中国共产党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祥
有效发挥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引领保障作用,是铲除党内不良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根本遵循。通过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逻辑,可以进一步明晰自我革命制度的规范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建构特征。通过政治性、权威性、系统性、实践性及创新性的实践路向分析,对于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及在自我革命的革故鼎新、正本清源中坚定制度自信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