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6)
- 2023(16223)
- 2022(13932)
- 2021(13435)
- 2020(10978)
- 2019(25627)
- 2018(25590)
- 2017(49073)
- 2016(26700)
- 2015(30042)
- 2014(30076)
- 2013(29649)
- 2012(27311)
- 2011(24939)
- 2010(25167)
- 2009(23193)
- 2008(22638)
- 2007(19890)
- 2006(18049)
- 2005(16069)
- 学科
- 济(111761)
- 经济(111635)
- 业(76481)
- 管理(71391)
- 企(54342)
- 企业(54342)
- 农(52063)
- 方法(45478)
- 数学(40109)
- 数学方法(39670)
- 农业(34406)
- 中国(32665)
- 业经(28306)
- 财(26802)
- 制(24935)
- 地方(22508)
- 学(21829)
- 贸(21395)
- 贸易(21384)
- 易(20909)
- 银(18058)
- 银行(18019)
- 策(17980)
- 体(17955)
- 行(17360)
- 融(16610)
- 金融(16609)
- 发(16493)
- 技术(16353)
- 环境(15905)
- 机构
- 学院(377704)
- 大学(377475)
- 济(162150)
- 经济(158896)
- 管理(149561)
- 研究(134185)
- 理学(129047)
- 理学院(127661)
- 管理学(125762)
- 管理学院(125064)
- 中国(103055)
- 京(80798)
- 科学(79395)
- 农(73092)
- 财(72880)
- 所(67073)
- 研究所(60830)
- 中心(60288)
- 业大(57901)
- 财经(57108)
- 农业(55748)
- 江(55515)
- 经(52264)
- 北京(51721)
- 范(50787)
- 师范(50404)
- 经济学(48297)
- 院(47844)
- 州(43940)
- 经济学院(43409)
- 基金
- 项目(253173)
- 科学(200060)
- 研究(190579)
- 基金(184664)
- 家(159929)
- 国家(158539)
- 科学基金(135963)
- 社会(121507)
- 社会科(114879)
- 社会科学(114849)
- 基金项目(97263)
- 省(96395)
- 教育(86265)
- 自然(85557)
- 自然科(83519)
- 自然科学(83502)
- 自然科学基金(82041)
- 划(81138)
- 编号(78483)
- 资助(75746)
- 成果(65029)
- 部(57664)
- 重点(56359)
- 发(55194)
- 课题(53717)
- 创(51852)
- 国家社会(50409)
- 教育部(49505)
- 创新(48388)
- 人文(48102)
- 期刊
- 济(184617)
- 经济(184617)
- 研究(118808)
- 中国(76790)
- 农(73829)
- 学报(57317)
- 科学(54985)
- 管理(52520)
- 财(52273)
- 农业(50205)
- 大学(44859)
- 教育(43521)
- 学学(42143)
- 融(38638)
- 金融(38638)
- 业经(33089)
- 技术(31644)
- 经济研究(28207)
- 财经(27828)
- 问题(25022)
- 经(23867)
- 业(23807)
- 世界(19574)
- 版(18613)
- 贸(18528)
- 技术经济(18479)
- 理论(17984)
- 图书(17974)
- 科技(17478)
- 现代(17360)
共检索到571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公茂刚 吕淑玉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不断改革完善,实现了创造性发展。基于历史资料整理和现实调研,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变迁历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是确定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后一阶段是在巩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上对权利束进行结构细分,活化宅基地使用权,促进宅基地资产价值发挥。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土地要素相对价格不断提高,农村宅基地闲置日益增加,急需对宅基地产权权利结构的进一步改革优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后,各试点地区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但通过调研发现,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认可度不一、政策执行力度不足,而且宅基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宅基地闲置严重以及流转不畅等问题突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玲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均分土地、逐渐集体化、家庭承包制、三权分置等农村土地政策,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日臻完善。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要坚持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坚持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关键词:
建党百年 农村土地政策 土地改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戴一帆 周绍东
如何回溯历史,总结有益经验,探索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路径,以适应新时代农业发展要求,是当下"三农"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运用"史论结合"的分析方法,立足于级差地租Ⅰ和Ⅱ形态的内在逻辑关联,以农村土地各项权能归属划分历史阶段,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的百年历程,阐明了级差地租Ⅰ经由初步呈现、显著回落、充分实现再向级差地租Ⅱ跨越的发展主线;通过将理论概念的逻辑演化与具体制度的发展历程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演进提供了一个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解释架构。研究结论表明:应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特质,充分认知政策演进的阶段特征,正确处理公平和效率的关系,合理统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期厘清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症结,明晰改革方向,进一步完善政策安排。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正强
在我国广大农村,宅基地利用粗放的现象一直较为严重——“一户多宅”,用地大大超过规定标准,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5亿亩,用地规模十分庞大。另据调查,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13平方公里的土地只剩1平方公里可用,而这1平方公里土地上需安置农民建房的就占了近65%。怎样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农村宅基地、农民住房,都是农民的财产。在开展农村宅基地整治的过程中,就不能简单地采取“一刀切”的办法,而应根据不同情况,关注农民的切身利益,实事求是地提出整治的办法来。陈正强同志的这篇文章,对开展农村宅基整治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可以给我们不少启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九兴 王艳
农村宅基地转型不仅可以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还有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对城乡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社会经济状况和区域邻接性将安徽省分为合肥—铜陵、安庆—黄山、六安—淮北、阜阳—宿州四个区段,采用横向对比研究的方法对各区段2000—2013年土地与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揭示各区段农村宅基地转型趋势。结果表明,安徽省各区段农村宅基地占城镇村建设用地的比例逐年不断降低,各区段所对应的农村宅基地转型阶段与各区段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未来要促进农村宅基转型过程,推动城乡友好发展,建立宅基地使用的激励约束政策,实施农村宅基地差别化分区管理,给予充足的财政支持,最终实现宅基地市场化配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魏西云
农村宅基地既是农民的居住消费场所,又是农户家庭经济的组成部分,承载着农民生产、生活、生态、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我国宅基地分布点多面广,涉及的利益关系复杂,农民的政策需求和利益诉求呈现差异性和多元化。政府管理部门的缺位和错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民宅基地取得权得不到保障、宅基地利用粗放与过度利用并存、宅基地的财产属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与保障、宅基地违法现象较为普遍等突出问题。随着工业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晓园
文章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在宅基地制度立法方面已经相对完善,如宪法、物权法、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下达的若干规定与意见都对宅基地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以切实保证农民利益。但同时也发现存在着布局散;多数村庄无用地规划,有规划的一般都起点高、标准高,不符合实际情况现象严重;一户拥有多处住宅现象普遍存在,宅基地私下交易市场活跃的使用现状。宅基地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宅基地闲置多、宅基地浪费大、所有权形同虚设、使用人群变化大、功能变化大、存在买卖行为、对违法宅基地的拆除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实施,也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改革 使用权登记 流转 试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易晓园
文章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现状、 问题进行分析, 发现当前我国在宅基地制度立法方面已经相对完善, 如宪法、 物权法、 土地管理法和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发布、 下达的若干规定和意见都对宅基地相关问题进行了规定, 以切实保证农民利益。 同时也发现存在着布局散; 多数村庄无用地规划, 有规划的一般都起点高、 标准高, 不符合实际情况现象严重; 一户拥有多处住宅现象普遍存在, 宅基地私下交易市场活跃的使用现状。 宅基地存在问题主要包括宅基地闲置多、 宅基地浪费大、 所有权形同虚设、 使用人群变化大、功能变化大、 存在买卖行为、 对违法宅基地的拆除措施难以落实等问题。 国家高度重视农村宅基地改革,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改革 使用权登记 流转 试点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印子
高度趋同的农村宅基地制度变革话语的理论基础在于对宅基地地权实践理解中的权利产权命题。经验显示,农村宅基地地权镶嵌于村庄社会治理场域中,呈现出多种社会产权样态并表现出独特的权属特性。高度财产权化的宅基地制度变革方向不仅误解了现有宅基地使用权制度的合理性,忽视了宅基地地权实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且有悖于现代产权发展的内在规律,放大了宅基地制度的变迁需求,低估了宅基地财产权化制度变革的社会风险和不良后果。中国农民可以享有更多的土地财产权利,但一味高歌猛进的宅基地财产权化的制度变革可能会导致"产权失灵"的闹剧。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庆媛 陈鸿基 苏康传 毕国华 周璐璐
研究目的:梳理宅基地资产化研究热点及进展,并剖析未来研究的重点领域和方向。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和文献归纳法。研究结果:(1)宅基地资产化是学界研究的热点话题,其研究历程可分为初步探索阶段(2004—2010年)、问题聚焦阶段(2011—2017年)和加速发展阶段(2018—2021年),在政策导向作用下,三个阶段的研究侧重点各异。(2)宅基地资产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内容集中在宅基地资产化内涵、宅基地功能价值、资产化模式、驱动机理与障碍因素、资产化对策与路径等方面,研究呈现出逐渐丰富多元的发展趋势,形成了“内涵阐释—价值测算—模式比较—驱动机理—障碍识别—实践路径”的研究脉络和主题。(3)当前研究关于宅基地资产化的概念认知体系、理论基础等方面的内容较为薄弱,亟待深化和拓展。研究结论:农村宅基地资产化研究内容密切关注和服务于国家土地制度改革和重大战略需求,研究方法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态势,研究成果对推动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未来研究需加强宅基地资产化内涵的辨识和理论研究,形成统一的概念认知体系;因地制宜构建不同地域宅基地功能价值测算体系,系统分析农村宅基地资产化对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和路径,为宅基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兴庆
尽管农村宅基地"两权分离"比农用地"两权分离"早近20年,但宅基地产权结构开放性的扩大过程却更为艰难曲折,从成员使用权看非本集体成员的获取渠道先松后紧,从流转使用权看非本集体成员多数情形下被排除在受让方之外。应以顺应城乡人口双向流动大趋势、保障外来人口居住需求为目标,有序扩大农村宅基地产权结构的开放性。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可通过置换等途径在不同集体所有权主体之间流转,宅基地成员使用权只能在本集体内部流转、但为给放活流转使用权创造条件需要进行铺垫性改革,宅基地流转使用权可通过多种途径扩大开放性。需要尽快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办法,加快宅基地和农房的确权登记颁证,推进相关法律的立改废释。
关键词:
宅基地 三权分置 成员使用权 流转使用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金兰 潘晨光
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现行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进行剖析。指出现行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农村宅基地产权制度导致土地资源浪费,土地利用率降低及限制物权效应发挥问题,提出完善宅基地的登记和发证工作,赋予农村宅基地完整的使用权,建立宅基地自由流转和有效退出机制,形成宅基地流转的途径。
关键词:
农村宅基地 产权 流转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万君 李艳军 史清华
本文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探讨演进特点与政策创新。新中国成立前,党在占领区尝试实施了局部的农村经济政策。之后,农村经济政策经历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之初的妥协调整以及新世纪之初至今的转变提升。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经济政策的演进实质是相关主体间博弈互动的结果,主要以实现国强民富为宗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不断修正和调整。经历了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三权分置”等政策创新。本研究为今后农村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邹一南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入研究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系统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党在领导农村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是百年党史上极为浓墨重彩的一笔。本文梳理了百年来党领导农村发展的五大历史性成就,将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总结为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推进农村改革、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农村发展道路。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应继续发扬党的百年农村政策的成功经验,大力推进农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全生
革命时期,党将农村社会分层与革命任务紧密结合,对农村社会分层提出了正确理论,针对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路线和政策。建国后,党依据有关的农村社会分层理论和政策,进一步推进新解放区的土改运动和全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人民公社时期,经济分层标准消解,政治分层标准突出。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新的分层结构,党的系统性理论和政策没有提出,但仍有不少针对性政策。党关于农村社会分层形成了许多宝贵经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