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76)
2023(16087)
2022(13478)
2021(12655)
2020(10639)
2019(24865)
2018(24295)
2017(46640)
2016(25421)
2015(29085)
2014(28718)
2013(28973)
2012(27124)
2011(24641)
2010(24527)
2009(23218)
2008(23166)
2007(20745)
2006(18207)
2005(16441)
作者
(72832)
(61812)
(61269)
(58325)
(38945)
(29710)
(27871)
(23977)
(23362)
(21729)
(20970)
(20687)
(19547)
(19428)
(19337)
(18947)
(18425)
(17886)
(17873)
(17701)
(15361)
(15260)
(14868)
(14035)
(13978)
(13844)
(13638)
(13524)
(12429)
(12321)
学科
(112813)
经济(112671)
(74444)
管理(70011)
(52356)
(51544)
企业(51544)
方法(47677)
数学(42749)
数学方法(42399)
农业(34577)
中国(31027)
(29729)
业经(27344)
(25857)
地方(21912)
(21809)
贸易(21797)
(21283)
(21248)
(18042)
银行(18012)
(17788)
(17173)
(17130)
财务(17093)
财务管理(17041)
(17012)
金融(17007)
(16275)
机构
大学(366956)
学院(366766)
(159372)
经济(156193)
管理(138345)
研究(128170)
理学(118847)
理学院(117479)
管理学(115706)
管理学院(115019)
中国(102389)
(77656)
(76065)
科学(75869)
(74302)
(64924)
中心(60510)
农业(58697)
研究所(58397)
财经(58277)
业大(57233)
(56016)
(53026)
经济学(49730)
北京(48860)
(47404)
师范(46975)
(45407)
经济学院(44975)
(43687)
基金
项目(240935)
科学(190472)
研究(177705)
基金(177381)
(154236)
国家(152898)
科学基金(130409)
社会(115516)
社会科(109289)
社会科学(109258)
基金项目(93831)
(92691)
自然(81961)
教育(80304)
自然科(80004)
自然科学(79981)
自然科学基金(78600)
(78052)
资助(71689)
编号(71350)
成果(58471)
(55343)
重点(54073)
(52546)
(49593)
课题(49324)
国家社会(48838)
(48070)
教育部(47293)
创新(46567)
期刊
(180971)
经济(180971)
研究(110817)
中国(78397)
(76719)
(58659)
学报(57913)
科学(54706)
农业(51869)
管理(46423)
大学(44706)
学学(42284)
(40399)
金融(40399)
教育(33509)
业经(32593)
技术(29485)
财经(29408)
经济研究(27617)
(25977)
问题(25446)
(25211)
世界(20084)
(20072)
(20067)
技术经济(18157)
资源(17488)
国际(16877)
理论(16534)
经济问题(16519)
共检索到560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克强  刘红梅  
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历史 ,就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土地改革 ,建立了农民土地私有制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 ,对社会主义的农村土地制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形成了农民集体所有制 ;改革开放以来 ,建立了家庭承包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设 ,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农村土地市场是新时期土地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上述过程中 ,从总体上讲 ,党的政策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但在探索中也出现过结果与理想不符合的现象。在总结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践基础上 ,就新时期土地制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鸥一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 ,市场经济是法律规制经济 ,只有用法律规制市场经济 ,良好有序的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形成与发展 ,人民群众才能在市场公平交易中获得商品供应与服务提供利益的满足。当前市场经济秩序混乱 ,需要加强市场规制 ,以维护广大人民的利益 ,做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史卫民  曹姣  
土地制度始终关乎着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按照建党、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四个节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经历了曲折而艰辛的萌芽、探索、改革与深化改革四个阶段发展历程,取得了丰硕成果。建党百年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逻辑包括始终贯彻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渐进式推进、实现土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重视土地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的结合。而坚持土地制度改革的协调整体推进、改革重心从以所有权为中心转向利用权为中心、土地功能从注重生存保障转向发挥财产功能、土地制度改革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农村土地制度探索与改革的宝贵经验。新时代全面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仍要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稳定与效率之间的关系。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伍抱一  伍山林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初心为指引,经历了为共同富裕奠定政治基础、艰难探索共同富裕、快速提升富裕程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这四个在时间上继起的重要阶段;相应地,我国贫富状态经历不富不公、不富较公、变富求公三个阶段后,最近十年进入了追求既富又公也即共同富裕的新阶段。历史长期演变考察显示,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贯穿如下逻辑:在为人民谋幸福过程中,我国贫富状态演进与经济制度变迁具有内生动态关系:贫富状态对制度变迁提出新要求,制度变迁形成贫富状态新样态。现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成为新时代的新要求。为此,我们必须与以前一样进行体系性制度创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钢  王丽娟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充分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求的重大决策 ,西部大开发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加快西部大开发 ,代表并实现西部人民的根本利益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加快改革开放步伐 ,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力发展的潜能 ;调整产业结构 ,大规模推进山川秀美工程 ;把科技第一生产力转化为第一经济增长点。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孔泾源  
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已经经历了10多年的艰难跋涉。其间不乏土地产出的戏剧性增长为世瞩目。同时也曾因农业徘徊而引起人们的迷惘、忧虑和关注。这场经验和教训都极为丰富的历史性变革,不仅以其变动不居的制度形态张扬着中华民族尤其是农民大众的创造精神,而且以制度变迁的特殊约束条件和历史轨迹启迪着人们的理论思考。本文试图对我国当代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类型及约束条件作出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晓玲  
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先后制定和实施了均分土地、逐渐集体化、家庭承包制、三权分置等农村土地政策,推动了农村土地制度的日臻完善。共产党百年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历史经验表明:要坚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要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要坚持与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要坚持基层实践与顶层设计相结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方明  贾卓强  
分配问题不仅直接影响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同时也关系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历经百年征程,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断完善分配思想,优化分配制度,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分配思想指导分配制度,分配制度反映分配思想。本文基于历史时序视角,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分配思想和分配制度上的演变。在分配思想上,经历了由平均分配到按劳分配,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共享发展、公平正义。在分配制度上,从革命时期的战时供给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并在改革开放后逐步完善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共担"革命使命、"共建"社会经济、"共享"发展成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探索分配问题的实践总结,充分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祉的建党初心和奋斗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严金明  郭栋林  夏方舟  
土地制度是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党的土地制度百年变迁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实质、基本原则和科学内涵。基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三个逻辑相统一"的分析框架,本文梳理总结了百年来党的土地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以革命为主线""以公平为目标""以效率为优先""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战略"的历史逻辑,分析了百年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源泉——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直接指导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以史为鉴、以理为纲,探讨提出了"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逻辑,为未来土地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课题组  
土地制度的变化,直接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对土地的投入热情,进而对粮食生产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依据我国相关历史资料和统计数据,运用支持向量机SVM模型,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制度对粮食产量有着显著影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粮食的增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对粮食增产也发挥了积极贡献。课题组在陕西省开展调研发现:土地流转制度为规模生产和集约经营创造了条件,提高了农户增加农业生产投入的积极性,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陕西省在实行土地流转制度之后,农业劳动力投入产出比和粮食单产都显著提高。为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应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加快推进土地确权,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仁泉  陈平  
以农业总产值,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为绩效标准,对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对农村产量变化的绩效实证计量,通过回归分析,我们发现这时期财产权清晰、经营自由的农村土地制度绩效明显趋好,反之则趋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韩德军  朱道林  
研究目的:确定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中各利益主体效用的影响因素及其函数关系。研究方法:以中国建国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中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基层组织和农民的效用为被解释变量(Yi),而其影响因素作为解释变量(Xij),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确定函数关系。研究结果:中央政府效用与中央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地方政府效用与地方政府收益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农村基层组织效用与地方政府和农民满意度显著相关,而农民效用与农民收益和农民保障程度显著相关。研究结论: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所有利益主体效用都与农民满意度有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该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才是合乎历史...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任祥  
有效发挥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引领保障作用,是铲除党内不良作风和消极腐败现象,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全面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之路的根本遵循。通过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实践逻辑,可以进一步明晰自我革命制度的规范体系、实施体系、监督体系、保障体系建构特征。通过政治性、权威性、系统性、实践性及创新性的实践路向分析,对于推动党的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以及在自我革命的革故鼎新、正本清源中坚定制度自信明确了前进的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