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389)
- 2023(6588)
- 2022(5548)
- 2021(5492)
- 2020(4571)
- 2019(10925)
- 2018(10622)
- 2017(20042)
- 2016(10785)
- 2015(12458)
- 2014(12308)
- 2013(12450)
- 2012(12173)
- 2011(11169)
- 2010(11154)
- 2009(10674)
- 2008(10839)
- 2007(9785)
- 2006(8808)
- 2005(8186)
- 学科
- 济(52041)
- 经济(51989)
- 管理(27146)
- 业(25525)
- 方法(24944)
- 数学(22365)
- 数学方法(21974)
- 企(18546)
- 企业(18546)
- 中国(16555)
- 农(12712)
- 学(12588)
- 贸(12119)
- 贸易(12112)
- 易(11915)
- 财(11727)
- 制(9470)
- 农业(8708)
- 银(8419)
- 银行(8395)
- 行(8054)
- 融(7999)
- 金融(7998)
- 业经(7917)
- 地方(7662)
- 出(6868)
- 策(6797)
- 关系(6730)
- 环境(6705)
- 和(6643)
- 机构
- 大学(168407)
- 学院(162566)
- 济(75569)
- 经济(74310)
- 研究(65849)
- 管理(56134)
- 中国(52494)
- 理学(47392)
- 理学院(46796)
- 管理学(45739)
- 管理学院(45460)
- 科学(39707)
- 京(38079)
- 财(34987)
- 所(34974)
- 研究所(31633)
- 农(29306)
- 中心(28536)
- 财经(27505)
- 经济学(25746)
- 北京(25252)
- 经(25200)
- 院(23876)
- 江(23729)
- 业大(23599)
- 农业(23170)
- 经济学院(23163)
- 范(20887)
- 师范(20671)
- 财经大学(20455)
- 基金
- 项目(103690)
- 科学(81195)
- 基金(78449)
- 研究(71617)
- 家(70849)
- 国家(70396)
- 科学基金(58264)
- 社会(47411)
- 社会科(45107)
- 社会科学(45098)
- 基金项目(39066)
- 自然(37393)
- 自然科(36618)
- 自然科学(36607)
- 自然科学基金(35996)
- 资助(35066)
- 省(35050)
- 教育(32593)
- 划(31663)
- 编号(25639)
- 部(24867)
- 重点(23995)
- 中国(22856)
- 成果(22675)
- 发(21673)
- 国家社会(21638)
- 教育部(21044)
- 科研(20175)
- 创(19845)
- 大学(19586)
共检索到260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巫伟峰 陈孝丑 陈发兴 黄晓慧 陈春 张毅智 汪长水
[目的]DNA条形码技术是分子鉴定的最新进展之一,为了研究中国兰的DNA条形码技术,实现中国兰的快速鉴定。[方法]该文通过电泳成像技术、BLASTN核苷酸相似序列检验等分析方法,对一种中国兰ITS、ITS2、psbA-trnH、rbcL、matK等常用DNA条形码标准序列PCR扩增的方法进行了可行性检验。[结果]该方法可以在中国兰中有效扩增ITS2、psbA-trnH、rbcL、matK等条形码序列,并通过双向测序获得序列信息,ITS标准序列由于引物存在非特异性扩增,需要重新设计合适的引物。[结论]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获得中国兰中ITS2、psbA-trnH、rbcL、matK等几种常见DNA条形标准序列,并大大简化了PCR反应操作步骤,为进一步研究中国兰的DNA条形码技术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DNA条形码 国兰 PCR扩增 分子诊断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沙忠利 王永良 程娇
中国海口足类动物区系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是我国海洋底栖生物中的重要经济类群。口足类的属内种间鉴别特征有的极为相似,仅依靠传统的形态分类方法很难对近缘种和疑难种进行准确的鉴定。DNA条形码技术可以弥补传统形态学鉴定的某些局限,为物种鉴定提供了有效的工具。该研究探讨了利用线粒体COI序列对中国海口足类进行物种鉴定的可行性,共获得口足目4总科6科24属38个种的204条线粒体COI序列,与Gen Bank收录的14种42条口足类同源序列进行比对,结果显示口足类COI基因不存在碱基插入缺失现象,碱基组成偏倚明显,A+T含量(63.5%)显著高于G+C含量(36.5%)。基于Kimura双参数模型计算遗传距离,结果显示遗传距离随着分类阶元的增高而增大。同物种种内个体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在0%~3.91%,平均值为0.76%。同属内各物种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6.55%~18.99%,平均值为12.91%。同科内不同属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9.16%~23.32%,平均值为16.89%。不同科间的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16.52%~26.6%,平均值为21.31%。由此可见,口足类COI基因的种间和种内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间隙。基于COI序列构建的口足类邻接关系树显示所有包含大于1个个体的物种均可形成单系群,且节点支持率均为100%。本研究证明了COI序列作为DNA条形码标准基因在口足类物种鉴定中的有效性。此外,研究发现中国沿海分布的口虾蛄可能至少存在两个隐存种,实证了基于COI序列的DNA条形码技术能够用于口虾蛄隐存多样性的探究。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宫亚运 章群 曹艳 吕金磊 杨喜书
为探讨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对绯鲤属(UpeNeUs)鱼类鉴定的有效性,明确物种的分类地位,通过COⅠ基因5'端652 bp序列研究中国南海绯鲤属的黑斑绯鲤(UpeNeUs trAgUlA)、马六甲绯鲤(UpeNeUs mOlUCCeNsis)、纵带绯鲤(UpeNeUs sUbvittAtUs)、黄带绯鲤(UpeNeUs sUlphUreUs)、吕宋绯鲤(UpeNeUs lUzONiUs)以及条尾绯鲤(UpeNeUs beNsAsi)6个种56 iND标本的标准DNA条形码序列的种内种间遗传距离,并构建分子系统树。研究表明:所测样品的碱基组成为t:29.2%,C:29.6%,A:21.4%...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任瑶瑶 郑颖 柯家伟 姚雨庭 谢浈 蒋合众
利用DNA条形码分子诊断技术对几种虎耳草科药用植物进行鉴定并评价ITS2序列对虎耳草科植物鉴定的有效性,为虎耳草科植物鉴定提供一种新思路。于不同区域采集13份虎耳草科植物样本,提取基因组DNA后,利用ITS2序列扩增引物进行PCR扩增及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11条同属及同科序列。基于HHMer注释方法去掉两端区段获得ITS2序列,采用MEGA7.0软件进行序列长度、碱基含量对比,并基于K2P模型计算并分析种内、种间遗传距离,采用邻接法构建NJ系统进化树,采用靴带检验法(1000次重复)检验各分支的支持率,于ITS2数据库网站预测并比较ITS2序列的二级结构。结果显示,虎耳草科植物种间遗传距离大于种内遗传距离,能将各物种区分;系统进化树中各属分别聚为一支,同属内各物种大多分别聚为一小支,部分物种的鉴定需要进一步研究;各物种ITS2二级结构均存在不同差异,可对物种鉴定进行辅助分析。利用ITS2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有效地区分鉴别几种虎耳草科药用植物。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于杰 闫化学 鲁振华 周志钦
【目的】通过对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叶绿体4种编码序列的测定分析,获得能进行DNA条形编码的特征序列,为进一步研究叶绿体非编码区序列奠定基础。【方法】对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59份样品进行matK、rpoB、rpoC1、rbcL测序,序列比对与人工校正,计算属间、种间、种内的遗传距离,比较序列间的差异,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4种序列中,matK序列在属间、种间差异最大,与其它序列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rbcL序列次之,而rpoB、rpoC1序列两者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matK序列是柑橘及其近缘属植物DNA条形码的未来研究中一个重要的候选片段。
关键词:
柑橘属 近缘属 DNA条形码 编码序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魏亚东 容万韬 赵立荣 王金成 黄国明 郭京泽 孙建华
以穿刺短体线虫、咖啡短体线虫、伤残短体线虫、斯克里布纳短体线虫和落选短体线虫5种短体线虫的18个种群为试验材料,将其测序获得的ITS序列与GenBank中已提交的短体线虫序列进行了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以验证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的可行性。结果显示,核糖体ITS序列作为DNA条形码可以很好的用于鉴别以上5种短体线虫。
关键词:
短体线虫 ITS 系统发育 DNA条形码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孟现东 陈益泰
从SDS、CTAB、高盐低pH值3种方法中选择了CTAB法作为枫香适合的DNA提取方法,同时构建了枫香DNA的PCR扩增程序,并从Mg++浓度、Taq酶用量、dNTP浓度、引物浓度、DNA模板用量等方面优化了PCR扩增程序。
关键词:
枫香 DNA提取 PCR扩增程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谢南南 乔勇 赵锦 刘孟军
【目的】建立一种适合枣相关基因侧翼序列延伸的SON-PCR技术。【方法】在原有SON-PCR基础上进行改进,将原有SON-PCR第2轮两段式反应改进为两步式,即第2轮首先加入单引物进行单侧嵌套引物引发5′端进行选择扩增,然后以第1步产物为模板,以少量的第1轮引物和第2轮引物进行特异性扩增,使特异性和效率进一步加强;将原来第2轮扩增模板浓度调整至10 ng·μL-1左右,以适合枣相关基因侧翼序列扩增。【结果】利用该体系对‘骏枣’1条626 bp的片段进行了侧翼序列扩增,获得了1条934 bp的编码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的相关片段;同时以其它2条枣基因片段为起始序列进行了侧翼序列扩增,进一步验证了此技...
关键词:
枣 相关基因 SON-PCR 侧翼序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耿雪侠 张立 徐敏 邓道贵 张海军
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3种中国常见溞属(Daphnia)动物的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亚基基因(COⅠ)及其侧翼序列。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线粒体DNA片段在碱基使用上存在明显偏倚,A+T含量均超过60%,且在重链上多使用T。推测3种中国溞属动物COⅠ基因的终止密码子均为不完整的终止密码子(T__),而隆线溞(D.carinata)及大型溞(D.magna)COⅠ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可能是(A)CTA,较为少见。基于COⅠ基因DNA或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进化分歧及密码子使用偏向性等方面的比较,分析结果和采用不同方法构建的分子系统进化树均显示:中国来源的两种溞属动物隆线溞与大型溞亲缘关系较近,显...
关键词:
溞属 线粒体DNA COⅠ基因 系统进化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付元帅 龙华 陈建武 张燕 汪登强
选用根据人类SRY基因HMG保守区序列、HMG-box序列以及HOX基因保守序列设计的3对引物,分别对白缘(Liobagrus marginatus)、大拟缘(Liobagrus marginatoidesW u(b ig))、小拟缘(Liobagrus margina-toidesW u(sm all))、黑尾(Liobagrus nigricauda)4种鱼的雌雄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结果在4种鱼的雌雄基因组中发现1个1 200 bp左右的SRY基因同源序列片段,3个分别为200 bp、500 bp和1 200 bp左右的SOX基因同源序列片段,2个分别为150 bp和200 bp左右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史成银 王印庚 黄倢 王清印
应用同源PCR技术,从被一种球状病毒感染的患病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脾脏和肾脏组织中扩增出了一段长度为620 bp的DNA片断。序列测定和Blast分析表明,该DNA片断与鱼类虹彩病毒主要衣壳蛋白(MCP)C末端编码区的DNA序列高度相似,由此证实感染养殖大菱鲆的这种球状病毒为一种鱼类虹彩病毒,暂命名为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 MCP C末端的205个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20种虹彩病毒相应序列的相似性分别为99.47%(韩国大菱鲆虹彩病毒)、97%~98%(待指定病毒属的7种病毒),以及50%以下(蛙病毒属、淋巴囊...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宋慧群 张德林 廖申权 翁亚彪 林瑞庆 朱兴全
【目的】首次对中国来源于不同宿主、不同地域的9个弓形虫虫株(ZS1人株、PY猪株、GY猪株、ZC猪株、NT猪株、ZS人株、SH人株、CN猪株、QHO绵羊株)以及国际标准强毒RH株之间在529bp重复序列的变异进行研究,从而为进一步的分子诊断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以及弓形虫病的防制奠定基础。【方法】抽提基因组DNA后,用PCR方法对10个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进行扩增;扩增产物经纯化后克隆于pGEM-TEasy质粒载体,再经菌落PCR及酶切鉴定阳性克隆,然后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10个弓形虫虫株的529bp重复序列都不完全相同,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变异范围为0.8%~2.9%。变异主...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律迎春 左涛 唐庆娟 段高飞 王春霞 李晋 徐洁 薛长湖
为研究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Mitochondrial 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作为DNA条形码鉴定海参品种的可行性,本实验采集了7种海参(Holothuroidea)43个个体并获得其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DNAMAN和MEGA 4.1软件分析计算了7种海参的碱基组成以及不同海参之间的种间遗传距离和种内遗传距离,利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分别构建了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海参的种间遗传距离显著大于种内遗传距离,不同海参在系统树中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分支,表明以COⅠ作为海参DNA条形码进行品种鉴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在建立海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波 唐冬生 蒋泓 洪亚辉 萧浪涛 周天鸿
为了探索利用PCR简单扩增高GC含量的长重复序列的方法,经反复摸索后选用LAPCR法即LAPCRTaq酶结合GC缓冲液Ⅱ来扩增奶牛高GC含量的长片段重复序列,成功获得了全长2538bp,GC含量为65.7%的DNA序列,其中ITS1的GC含量高达80%.探索了克隆复杂DNA序列时引物设计的特别规则、反应体系的改进、DNA聚合酶的选用等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