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59)
- 2023(16520)
- 2022(14150)
- 2021(13259)
- 2020(10873)
- 2019(25219)
- 2018(25058)
- 2017(47503)
- 2016(25527)
- 2015(28925)
- 2014(29021)
- 2013(29037)
- 2012(27245)
- 2011(25159)
- 2010(25223)
- 2009(23219)
- 2008(22588)
- 2007(19795)
- 2006(17924)
- 2005(16412)
- 学科
- 济(124871)
- 经济(124753)
- 管理(69748)
- 业(66193)
- 企(53203)
- 企业(53203)
- 方法(47367)
- 数学(40583)
- 数学方法(40233)
- 中国(35455)
- 地方(30728)
- 农(30038)
- 业经(26441)
- 学(25552)
- 财(23715)
- 贸(22734)
- 贸易(22713)
- 易(21979)
- 制(20520)
- 农业(20441)
- 环境(18487)
- 银(18341)
- 和(18339)
- 银行(18291)
- 融(18153)
- 金融(18151)
- 行(17739)
- 地方经济(17558)
- 理论(17081)
- 发(16455)
- 机构
- 大学(375946)
- 学院(372591)
- 济(162086)
- 经济(158852)
- 管理(143665)
- 研究(138414)
- 理学(122733)
- 理学院(121258)
- 管理学(119448)
- 管理学院(118764)
- 中国(104124)
- 科学(82961)
- 京(82436)
- 财(70772)
- 所(70644)
- 研究所(64159)
- 中心(60165)
- 农(59828)
- 财经(56126)
- 江(54720)
- 北京(53597)
- 业大(52961)
- 经(51124)
- 范(50737)
- 师范(50305)
- 院(50000)
- 经济学(49778)
- 农业(46481)
- 经济学院(44527)
- 州(44242)
- 基金
- 项目(247256)
- 科学(194436)
- 研究(182133)
- 基金(179640)
- 家(156957)
- 国家(155680)
- 科学基金(132332)
- 社会(116052)
- 社会科(110039)
- 社会科学(110013)
- 基金项目(94623)
- 省(93975)
- 自然(84190)
- 自然科(82156)
- 自然科学(82135)
- 教育(82099)
- 自然科学基金(80658)
- 划(80099)
- 资助(74378)
- 编号(72840)
- 成果(60173)
- 发(56983)
- 重点(55738)
- 部(55146)
- 课题(51227)
- 创(50596)
- 国家社会(48266)
- 创新(47292)
- 教育部(47278)
- 科研(46442)
- 期刊
- 济(187592)
- 经济(187592)
- 研究(119586)
- 中国(76665)
- 学报(57419)
- 管理(55719)
- 农(55106)
- 科学(55097)
- 财(50770)
- 大学(43330)
- 教育(41780)
- 学学(40547)
- 农业(38600)
- 融(35360)
- 金融(35360)
- 技术(32351)
- 经济研究(30720)
- 业经(28541)
- 财经(28191)
- 问题(24415)
- 经(24349)
- 业(21183)
- 贸(20262)
- 图书(19650)
- 技术经济(19581)
- 世界(19249)
- 国际(18420)
- 理论(17718)
- 科技(17422)
- 现代(17256)
共检索到5752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梦筱
本文在研究中国六大综合经济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运用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对六大经济区竞争力进行测定评价。六大经济区的综合竞争力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中原经济区、海西经济区、成渝经济区和江苏沿海地区;人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珠三角、长三角、海西、江苏沿海、成渝、中原经济区;六大经济区经济规模因子从强到弱排名为长三角、中原、成渝、珠三角、海西、江苏沿海地区。深圳、上海、广州排城市竞争力前三,资阳、阜阳、亳州排后三名,总体上东部沿海地区城市竞争力强,中西部地区城市竞争力较弱。文章最后根据概况和竞争力提出各经济区的发展定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田晖 孟彩霞
根据Un comtrade数据库2000-2017年中国对"一带一路"经济走廊国家的文化产品出口数据,运用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增长优势指数(DT)测算了中国对六大经济走廊文化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六大经济走廊整体的文化产品出口持续增长,增长态势由大幅波动趋于稳定;不同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存在差异,图书和出版类文化产品的贸易竞争力在六大经济走廊均处于比较劣势;不同文化产品贸易竞争力的空间分布不均衡;"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对我国文化产品的出口具有正向作用,但正向作用的大小因文化产品类型以及出口区域而异。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曾春水 蔺雪芹 王开泳 柳坤 王婷
本文构建了中国地级市工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了中国286个地级市工业竞争力水平,研究了中国经济区的工业竞争力水平和空间格局特征。并尝试将集聚和外部联系作为空间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探讨不同的工业发展水平下,综合技术、资本、劳动力和空间各投入要素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①经济区工业竞争力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东部沿海经济区、南部沿海经济区、北部沿海经济区、东北经济区、长江中游经济区、黄河中游经济区、西北经济区、西南经济区,各经济区各具独特的空间格局特征。②把空间要素引入生产函数模型是可行的,并验证了空间要素对产出具有重要影响,但对于不同的工业发展水平的贡献强度存在差异。③随着工业水平的提高,要素贡献程度的趋势分别是:综合技术先增大后减小,劳动力持续减弱,资本稳步增大,空间要素则先减小后增大。④在现有工业投入结构下,强和弱等级城市具有明显的投入规模报酬递增,而较强和较弱等级没有明显的投入规模报酬递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余川江 邓玲
定量评价对精确指导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方向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一个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基于中国四大经济区(包括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经济区)的权威统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检验和修正理论假说,进而评价分析中国四大经济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总体状况及各自特征,最终提出了中国四大经济区的区域产业竞争力提升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荣增 李蕾蕾
文章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求得中原经济区各城市竞争力影响因素的权重值,然后以2010年各城市的数据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各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并进行了分析与等级划分。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层次分析法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在检验通过的基础上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植华
通过构建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原经济区30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对中原经济区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了实证研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伟萍
位于太平洋西岸的环渤海地区是日益活跃东北亚经济的中心部分,也是中国欧亚大陆桥东部起点之一,处于中国东来西往、南联北开的地位。作为中国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亚太地区国际经济分工协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将带动中国西部大开发及东北发展,这对于解决中国经济南北差距也具有特殊作用。本文通过借鉴法国"竞争力极点"战略,提出提高环渤海经济区高新技术发展的主要策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白洁
国际化发展能力、产业链一体化能力、系统推动能力、风险预控能力、内部管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石油行业的常青树,著名的壳牌公司之所以能够在纷杂的国际化竞争格局中占据翘楚之位,剖析其历史发现根源在于壳牌公司所具有的系统性整合竞争优势。而这种优势的取得是六大核心竞争能力之间协同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戴军 韩振
文章首先对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归纳整理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影响因素,接着基于2010-2014年度区间服务外包相关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混合数据模型对影响因素变量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中国八大经济区域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服务外包的竞争状况。结果显示:信息技术发展、对外开放、劳动力成本以及大学生人力资源对承接一带一路国际服务外包的影响各异,同时需提高信息技术水平,合理优化与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及利用外资程度,提高大学生服务外包从业人员素养,综合提升经济区域的承接竞争力。最后从六个方面给出了八大经济区域应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文梅 张广来 孔凡斌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由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市场状况、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成本和制度条件6个一级指标下的12项投入产出指标构成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2004-2013年中部六省各个省份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矿产资源竞争力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呈波动变化至持续上升,再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部六省。同时,矿产资源竞争力水平近10年来由大到小排名为: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省和山西省。最后,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了中部六省矿产"资源诅咒"假说不成立,矿产资源与地区经济发展呈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矿产资源对地区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文梅 张广来 孔凡斌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中国中部六省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设计出由资源禀赋、产业状况、市场状况、经济社会效益、环境成本和制度条件6个一级指标下的12项投入产出指标构成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2004-2013年中部六省各个省份的矿产资源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发现:中部六省矿产资源竞争力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呈波动变化至持续上升,再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部六省。同时,矿产资源竞争力水平近10年来由大到小排名为:湖北省、安徽省、江西省、河南省、湖南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翟仁祥 沈正平 马晓冬
文章首先构建用来测度淮海经济区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接着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淮海经济区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进行计算,求出各城市的竞争力综合得分;然后通过聚类分析将17个样本城市的竞争力划分为强、较强、较弱、弱4类并相应地做出评价。其主要结论为:(1)大多数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值偏低;(2)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力得分有较大差距,徐州城市竞争力得分最高,排名前5位的徐州、临沂、枣庄、济宁、泰安与其后诸城市差距甚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旭辉 赵浩玥 程刚
运用改进的CRITIC赋权法对2010~2017年我国三大经济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进行了统计评价,采用四分位图、基尼系数(GINI)、泰尔指数(TI)、对数离差均值(MLD)进一步识别其空间分布特征与区域差异规律。结果表明:三大经济圈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竞争力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呈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的空间分布格局。三大经济圈11个省市产业竞争力在态、势两维度差异性显著,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现象。三大经济圈区域差异显著,考察期内区域失衡现象有所缓解;长三角区域内差异程度处于三大经济圈之首;珠三角与环渤海区域间差异最大;总体区域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慧文
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是个复杂系统,受多种因素影响。鉴于集成系统评价的精确性要求和产业集群竞争力本身非精确性的特征,本文在全面回顾当前不同理论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建立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国内三大经济圈所属域内省市(区)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的实证分析,在比较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基础上,形成三大经济圈金融服务业集群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安增军 郑国泽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下简称"海西区")是以福建为主,包括闽粤浙赣四省部分区域在内的新经济增长区域板块。该区域的发展面临着风险,因为该区域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受到这两大板块的牵引,两大板块既可以拉动海西区发展,也可能挤压海西区,引起"累积性因果循环",产生马太效应。所以,建立海西区将是一个复杂和充满曲折的过程,历史上福建及周边地区的形势是:交通落后,城市化水平低,经济腹地狭小,产业结构滞后。应在大力发展跨省际交通,扩大经济腹地的基础上,建立跨省联动机制;发展壮大中心城市,提升产业结构;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实现两岸经济一体化,从海西区建设发展到海峡两岸共同参与的"海峡经济区"建设,最终实现两岸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