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91)
- 2023(13644)
- 2022(11864)
- 2021(11300)
- 2020(9178)
- 2019(21270)
- 2018(20851)
- 2017(39937)
- 2016(21585)
- 2015(24226)
- 2014(23885)
- 2013(23743)
- 2012(21831)
- 2011(19867)
- 2010(19431)
- 2009(17787)
- 2008(17096)
- 2007(14505)
- 2006(12737)
- 2005(11337)
- 学科
- 济(91960)
- 经济(91866)
- 管理(60583)
- 业(55289)
- 企(45363)
- 企业(45363)
- 方法(41780)
- 数学(36797)
- 数学方法(36471)
- 中国(25710)
- 农(22987)
- 财(20693)
- 地方(19970)
- 业经(19137)
- 学(18623)
- 贸(17374)
- 贸易(17366)
- 易(16900)
- 环境(15867)
- 制(15540)
- 农业(15032)
- 和(14340)
- 技术(12949)
- 划(12927)
- 理论(12900)
- 银(12778)
- 银行(12733)
- 融(12697)
- 金融(12695)
- 务(12600)
- 机构
- 大学(307642)
- 学院(303278)
- 济(128083)
- 经济(125648)
- 管理(122053)
- 研究(107533)
- 理学(106598)
- 理学院(105387)
- 管理学(103800)
- 管理学院(103262)
- 中国(79610)
- 京(66075)
- 科学(65406)
- 财(54824)
- 所(53048)
- 研究所(48879)
- 中心(47218)
- 农(45977)
- 财经(45111)
- 业大(43933)
- 北京(42172)
- 经(41386)
- 江(40892)
- 范(40655)
- 师范(40338)
- 院(39527)
- 经济学(39354)
- 农业(36023)
- 经济学院(35545)
- 财经大学(33904)
- 基金
- 项目(214793)
- 科学(170333)
- 基金(158291)
- 研究(158099)
- 家(138341)
- 国家(137269)
- 科学基金(117633)
- 社会(101863)
- 社会科(96587)
- 社会科学(96560)
- 基金项目(84044)
- 省(80752)
- 自然(75337)
- 自然科(73585)
- 自然科学(73567)
- 自然科学基金(72246)
- 教育(71248)
- 划(69156)
- 资助(64768)
- 编号(62850)
- 成果(50794)
- 部(48578)
- 重点(48292)
- 发(46396)
- 创(44491)
- 课题(43167)
- 国家社会(42786)
- 教育部(41724)
- 创新(41663)
- 科研(40818)
- 期刊
- 济(134481)
- 经济(134481)
- 研究(91215)
- 中国(54472)
- 学报(47366)
- 科学(45311)
- 管理(43794)
- 农(41396)
- 财(38817)
- 大学(35909)
- 学学(33695)
- 教育(32113)
- 农业(29799)
- 技术(24723)
- 融(23442)
- 金融(23442)
- 经济研究(22453)
- 财经(21718)
- 业经(20330)
- 经(18609)
- 问题(17693)
- 业(15901)
- 图书(15673)
- 科技(14838)
- 技术经济(14646)
- 贸(14613)
- 理论(14548)
- 资源(14543)
- 世界(14013)
- 现代(13287)
共检索到4351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玉阳 宋有涛 王慧玲 布乃顺
流域水污染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而工业废水是流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从流域视角出发,借助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通过对工业水污染治理的投入和产出的分析,得出各个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为未来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提供方向。研究结果表明松花江、淮河等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最有效,辽河、海河等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有待提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调整工业结构等措施,提高流域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
关键词:
六大流域 工业废水 DEA 治理效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范纯增 顾海英 姜虹
基于2005~2013年工业水污染物治理投入与除去数据,利用污染当量法和DEA模型,首次计算了中国38个工业部门水污染的治理效率。结果表明:总体治理效率较低,不同部门的水污染物治理的投入和去除状况、水污染治理效率差异明显;18个工业部门具有DEA相对有效,但其中一些重要工业部门的水污染物排放量大,加重了排放区域的环境污染;20个工业部门水污染治理存在DEA无效,其对环境的污染亦在加剧;15个工业部门的水污染治理效率在不断下降。主要产业部门的水污染治理效率主要依靠技术效率改善来支持,而技术创新的支持较弱。最后,针对各部门特点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业水污染 治理效率 部门差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石风光
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地区2012年的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进行测评,研究发现,不排除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干扰会导致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的高估,而剔除环境和随机因素后发现,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偏低,只有0.682,规模无效率是阻碍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研究还发现,东部地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较高,而中西部则较低,这主要由三大地带间的规模效率差异所致。将中国省区工业水污染治理效率按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分类后发现,中国没有"低高型"省区,多数省区是"双低型"或"高低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范从林 周海炜
流域水污染治理中,各种参与组织对长期环境绩效关注的差异性与组织自身的利益组合密切相关。流域治理的特征、政策环境、组织域和组织结构等因素,通过时间和注意力两个重要的变量影响组织利益组合。
关键词:
流域水污染治理 长期环境绩效 利益组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霍晓楠
为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构建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论文以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探讨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下流域生产技术进步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研究表明:(1)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能够降低流域水污染物的存量;(2)加强府际间的合作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换来更清洁的水环境,同时能够增加流域整体的净收益水平;(3)技术溢出效应对省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投资数额及消费品产量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水污染 污染企业 生产技术水平 微分博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杨桂元 王文举
一、淮河水污染对沿淮地区的影响 淮河处在我国南北分界线,发源于河南桐柏山,向东流经豫、皖、苏三省,在江苏三江营入长江,全长1000公里。淮河流域跨豫、皖、苏、鲁、鄂五省,有36个地市,182个县以上城镇,流域面积26.9万平方公里,据1991年统计,有耕地1.83亩,人口1.51亿,分别占全国耕地、人口的12.8%和13.1%。淮河是中原的中部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以说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很多都发源于或展开于淮河流域。新中国成立以来,淮河两岸人民大力兴修水利,治理水患,使淮河在农田灌溉、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方面都发挥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国兴 霍晓楠
为提高流域水污染治理效率,构建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论文以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为切入点,通过建立微分博弈模型,探讨现有生态补偿机制下流域生产技术进步与水污染治理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流域水污染治理和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建议。研究表明:(1)污染企业生产技术清洁化进步能够降低流域水污染物的存量;(2)加强府际间的合作能够以更少的投入换来更清洁的水环境,同时能够增加流域整体的净收益水平;(3)技术溢出效应对省域生产技术水平、生产技术投资数额及消费品产量有负面影响。
关键词:
水污染 污染企业 生产技术水平 微分博弈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曾文慧
本文借鉴Wang和Wheeler分析中国水污染收费制度的研究方法,构建"均衡污染"模型,采用1994—2002年中国各省的面板数据,考察跨行政区流域污染这一越界负外部性对各地区环境规制强度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工业化程度的提高未能显著改善环境污染状况,地理区位对各省环境规制强度影响显著。上游地区具有搭便车向下游转移污染的激励,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流域水质的整体恶化。本文对中国流域污染的规制效率偏低问题提供了一个更完整的解释。
关键词:
越界污染 均衡污染水平 地理区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敏 何伟军 袁亮 张兆方
水污染是中国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全面深入认识水污染处理效率是有效治理水污染的前提。文章通过剔除外部环境与随机因素影响的三阶段DEA模型可更为精确地测算出我国31个省区工业废水及城镇污水处理的投入产出效率。分析发现:剔除影响后的水污染处理效率被低估,水污染处理处于外部不利环境中;分省市和区域来看,工业和城镇水污染处理效率大多为"一高一低"或者"双低";超过1/2省市的工业废水及城镇污水处理效率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水污染处理投入不足。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宋敏 李昊霖 刘欣雨 徐兴武
产业结构扭曲通过要素市场扭曲和资源配置扭曲,引致产业中资本与劳动力要素的错配,进而抑制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本文基于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区、市)(不包括港、澳、台、西藏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空间效应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扭曲在长、短期内都会抑制本地区水污染治理效率的提升,且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产业结构扭曲对本地区的抑制效果小于对邻近地区的抑制效果;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产业结构扭曲对水污染治理效率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根据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提出依据地区自身要素禀赋确定最优产业结构的相关建议,以推动绿色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田泽 潘晶晶 任芳容 毛春梅
运用DEA交叉评价模型、水资源约束模型以及加权GLS回归方法考察了中国三大流域生态效率的非均衡分布及差异性,分别选取黄河、长江以及珠江三大流域22个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各流域2008~2018年生态效率及其水资源约束强度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①整体而言,三大领域生态效率处于中低水平。②三大流域的生态效率水平差异性明显,由高到低依次为珠江、长江、黄河;且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同,黄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仍在以牺牲一定的生态环境为代价,而珠江流域的经济增长可促进环境改善。③水资源供给限制会促进黄河和长江流域生态效率的增长,但对珠江流域生态效率的增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源结构和流域治理能力对三大流域生态效率的提升均具有显著影响。另外,影响黄河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还有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和外资利用程度的提高对长江生态效率的促进作用较大。据此提出应改善能源结构、合理规划水利设施建设及调配水资源供给限制等促进各流域生态效率提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诗图 杨丽斌
清江流域有着丰富且品位较高的旅游资源,具有旅游开发的优良条件,但近年来水污染问题破坏了旅游景观,削弱了旅游吸引力,严重威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清江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亟待解决。通过对清江流域的下游天龙湾水域进行水质监测研究,分析清江流域的水污染状况及成因,进而提出相应的水污染综合治理措施:切实解决鱼养殖业污染问题,转变清江流域产业结构,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治理力度,加快城镇和乡村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通过旅游开发促进水环境的治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清江流域 旅游开发 水污染治理 网箱养鱼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舒川根
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阶段。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环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但长期以来推行的是较为粗放的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给流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太湖蓝藻的爆发说明太湖流域必须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努力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构建环太湖流域的生态文明既是环太湖地区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充分发挥环太湖地区厚重的文化和生态资源,实现环太湖流域环保的一体化和有效防治太湖污染的客观要求。
关键词:
太湖流域 蓝藻 生态文明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浙江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目前 ,我国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的整个系统尚不十分健全。本文通过对太湖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的调查研究 ,认为主要原因涉及到审计机构体制、环境审计范围、审计准则和技术方法、环境会计与环境信息披露、环境审计人员素质、环境审计的理论支撑等诸方面 ,并分别就以上多方面提出了改进工作的初步构想 ,以期能为我国的水污染综合治理环境审计工作提供一点启示。
关键词:
水污染综合治理 环境审计 构想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余维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淮河流域水污染状况逐年加剧,生态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淮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要借鉴国外经验,通过生态补偿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淮河流域生态补偿一要健全补偿制度,实现生态补偿制度化、法制化;二要强化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部门职能,为上游生态补偿提供组织保证;三要构建以政府主导为主,其它类型为补充的生态补偿模式;四要完善淮河上游生态补偿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落实到位;五要加强上游生态补偿绩效评估,实现效益最大化;六要调动流域上游群众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的积极性。
关键词:
淮河 生态补偿 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