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67)
- 2023(4955)
- 2022(4006)
- 2021(4039)
- 2020(3265)
- 2019(7906)
- 2018(7861)
- 2017(14473)
- 2016(7713)
- 2015(8763)
- 2014(8467)
- 2013(8537)
- 2012(7967)
- 2011(7466)
- 2010(7362)
- 2009(6979)
- 2008(6951)
- 2007(5830)
- 2006(5503)
- 2005(5245)
- 学科
- 济(34272)
- 经济(34224)
- 管理(16398)
- 业(15925)
- 中国(15157)
- 方法(14135)
- 数学(13253)
- 数学方法(13196)
- 制(11952)
- 企(10709)
- 企业(10709)
- 农(9987)
- 贸(9230)
- 贸易(9225)
- 易(9138)
- 财(7712)
- 体(7309)
- 银(6668)
- 银行(6666)
- 行(6553)
- 农业(6463)
- 体制(6355)
- 度(6253)
- 制度(6251)
- 融(6243)
- 金融(6243)
- 业经(6230)
- 出(5644)
- 关系(5601)
- 劳(5205)
- 机构
- 大学(111846)
- 学院(106847)
- 济(58941)
- 经济(58062)
- 研究(46672)
- 管理(38361)
- 中国(37561)
- 理学(32082)
- 理学院(31688)
- 管理学(31450)
- 管理学院(31201)
- 财(26805)
- 京(25030)
- 所(23244)
- 科学(23179)
- 研究所(20964)
- 经济学(20795)
- 财经(20689)
- 中心(19415)
- 经(19300)
- 经济学院(18567)
- 北京(17105)
- 院(16359)
- 财经大学(15611)
- 农(14825)
- 江(14761)
- 范(14262)
- 师范(14179)
- 社会(14060)
- 科学院(13919)
- 基金
- 项目(66547)
- 科学(53638)
- 基金(51574)
- 研究(51439)
- 家(45000)
- 国家(44696)
- 科学基金(37583)
- 社会(36326)
- 社会科(34511)
- 社会科学(34505)
- 基金项目(25753)
- 教育(23594)
- 资助(21951)
- 自然(21079)
- 自然科(20613)
- 自然科学(20608)
- 省(20586)
- 自然科学基金(20301)
- 划(19035)
- 编号(18677)
- 中国(18346)
- 部(17601)
- 国家社会(17062)
- 成果(16619)
- 教育部(15671)
- 重点(15271)
- 发(14538)
- 人文(13987)
- 性(13924)
- 课题(13784)
共检索到1793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
本文系统地阐述了我城镇社会医疗保险的改革与发展,以及其变革的原因。同时,介绍了即将在全国实施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筹资和运作方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唐玉兰
公费医疗、劳保医疗制度建立于50年代,几十年来,始终保留着一些特征:一是无偿性。医疗费用是免费或基本免费的,即使有些医疗费用需职工付费,也往往是象征性的。无法与医疗费用“价格”相比较。二是集团性。我国公有制企业职工的医疗费用是由企业提供的。三是普遍性。无论企业、事业单位或机关单位,在其内部,每个人都有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卫平
建国以后,我国政府先后于1951年和1952年对国营企业、事业单位职工,分别实行了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制度,并大量投资建立了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我国的医疗保障事业。即免费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职工分别实行不同形式的免费医疗(个人付少量挂号费),对自费患者实行低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寿祺
面临困境从全国而言,笔者根据卫生部和《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资料报告,1986年全国享受公费医疗的人数达2300万。医药费用19亿多元,比1980年增长1.8倍,平均每年递增18.9%。同年人均83.14元,占同年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人均工资13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杏林
作者于杏林认为,目前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有以下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公费、劳保医疗费划提标准太低;第二,医疗费支出如何与医院、单位、个人挂钩的问题;第三,医疗费和医院收入流量分流的问题;第四,高级干部是否参加公费医疗改革的问题;第五,离退休干部职工是否参加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的问题。此冲,作者对近几年各地所试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改革方案及实施效果的利弊得失,进行了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程 周景山
公费医疗经费超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据我们对城市与农村的调查发现还各有其超支的特殊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一是医疗费姓“公”,这是根本,这要研究如何与个人利益联系在一起;二是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交换过程中,不是由购买者即患者依据自己的经济力量和需要进行选择,而是由出售者即医生所决定,加之在医疗结算过程中没有充分利用现金结算的职能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宾书 唐宗元 沈恩秀 谢春芝
公费医疗制度对维护广大干部职工的身体健康,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弊端。为使这一制度更趋完善,并充分发挥其效能,几年来,我们从加强管理入手,积极进行公费医疗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受到抑制,全区公费医疗总支出,1992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黄桂荣
公费医疗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之一。这一制度自1952年实施以来,对保证职工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回顾公费医疗的实践,纵观现状,不能不看到在执行公费医疗制度上,由于缺乏从国情的实际情况出发,片面强调“免费医疗”,完全采取国家统包统管的办法,它超越了国家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成栋 李欣
我国实行的公费、劳保医疗制度始于建国初期,其经费来源于国民经济再分配(即财政预算拨款)和企业生产成本中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新明
公费医疗问题是当前社会生活中人们议论的热点问题之一,也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难点。国内外一些专家甚至预言,中同的免费医疗制度将不可避免地重走西方医疗保险费用剧增、赤字严重、效益低下的老路。如何评价我国的公赞医疗制度,客观地分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廉日海,东玉利
为进一步深化集安市行政事业单位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使有限的公费医疗资金发挥出最大的作用,达到既不浪费资金,又能使患病人员得到及时医治的目的,我市在积极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同时,于1995年末组织市财政局、卫生局、公费医疗办等单位前往江苏省镇江市、江西省九江市进行了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学习和考察。根据“两江”经验,结合本地实际,集安市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科学测算和多方征求意见、信息讨论研究的基础上,卫生局、财政局及公费医疗办提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钟伟
近年来,不少地方对公费医疗进行了改革。1986年10月笔者到内江市几个县医院调查了公费医疗改革情况。(一)乐至县医院(1)离休人员医药费全报,癌症、职业病全报;(2)50年代参加工作的职工,每年40元医药费,超支部分报9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学林
最近,江苏省响水县财政局在过去实行的公费医疗经费由医疗单位管理,节余奖励,超支分担办法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一是适当提高个人负担比例。过去实行的是定额(每人每年100元)内个人不负担,超定额个人适当负担,现改为取消定额,全额按个人工龄长短负担:工龄在10年以下的,负担30%;11~20年的,负担25%;21~30年的负担20%;31年以上的和退休人员负担15%;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残废军人不负担。年个人负担不超过1000元。负担办法是定点就医,现金看病,由单位集中,按月到定点医院结算。二是规定大型检查费用个人适当负担。凡单项检查费用在50元以上的,个人负担30%,负担后仍同工龄挂钩,并不受个人负担最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郭茂明
我院现享受公费医疗的职工为258人。对公费医疗的管理,我们一直感到棘手,放宽管理,则超支过多,影响医院的积累;从严管理,群众意见大,影响职工的积极性。加之近年来,住院费、药费都有所调整,而公费医疗经费却没有相应的增加。如何管好公费医疗,使其既不影响职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潘福森
一、公费医疗超支浪费严重辽宁省1986年享受公费医疗的干部职工105万人。公费医疗开支逐年增加,1985年为7 776.6万元。1986年为8 819.9万元,1986年比1985年上升了11.1%,1987年预计达9 000余万元。我省规定预算标准年人均1985年为48元,而1986年提高到60元,全省还超支2 800余万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