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33)
- 2023(7418)
- 2022(6128)
- 2021(6159)
- 2020(5004)
- 2019(11514)
- 2018(11134)
- 2017(20878)
- 2016(11649)
- 2015(13547)
- 2014(13125)
- 2013(12660)
- 2012(12060)
- 2011(11195)
- 2010(11225)
- 2009(10465)
- 2008(10373)
- 2007(9200)
- 2006(8447)
- 2005(7741)
- 学科
- 济(45008)
- 经济(44960)
- 管理(31437)
- 业(27714)
- 企(21254)
- 企业(21254)
- 中国(18459)
- 方法(18394)
- 数学(16936)
- 数学方法(16763)
- 农(13350)
- 财(13020)
- 贸(12624)
- 贸易(12618)
- 易(12458)
- 制(10089)
- 策(9738)
- 银(8919)
- 银行(8919)
- 行(8677)
- 业经(8393)
- 农业(8259)
- 教育(8205)
- 融(7797)
- 金融(7797)
- 及其(7663)
- 出(7105)
- 环境(7104)
- 政策(7031)
- 地方(6905)
- 机构
- 大学(164104)
- 学院(157031)
- 济(77179)
- 经济(75826)
- 研究(61714)
- 管理(58288)
- 理学(49292)
- 理学院(48731)
- 中国(48525)
- 管理学(48033)
- 管理学院(47720)
- 财(37098)
- 京(35413)
- 科学(31574)
- 所(29812)
- 财经(28062)
- 中心(27082)
- 研究所(26728)
- 经(25918)
- 经济学(25224)
- 北京(23681)
- 江(23150)
- 经济学院(22650)
- 范(22466)
- 师范(22363)
- 院(22352)
- 农(21065)
- 财经大学(20943)
- 师范大学(18185)
- 州(17904)
- 基金
- 项目(98303)
- 科学(79278)
- 研究(77844)
- 基金(73324)
- 家(62378)
- 国家(61885)
- 科学基金(52943)
- 社会(51615)
- 社会科(49050)
- 社会科学(49041)
- 教育(37043)
- 基金项目(36587)
- 省(34087)
- 资助(31523)
- 自然(30919)
- 编号(30811)
- 划(30535)
- 自然科(30236)
- 自然科学(30229)
- 自然科学基金(29744)
- 成果(27829)
- 部(24674)
- 课题(22671)
- 中国(22541)
- 国家社会(22190)
- 重点(22171)
- 教育部(21910)
- 大学(21699)
- 发(21608)
- 性(20883)
共检索到258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钟洪 朱学红
大学预算软约束是造成大学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本文从外生性和内生性的角度分析了大学预算软约束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可行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外生性 内生性 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薛新东
预算软约束是造成我国公立医院运行绩效较低的重要原因。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预算软约束降低了医院控制成本的创新动力,导致公立医院运行成本较高。并且,预算软约束越严重,医院的成本控制动力越弱,运行成本越高。预算软约束虽然降低了医院在服务质量上的创新投资,但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总影响却是不确定的。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关键在于管办分离,硬化公立医院预算约束,优化公立医院的内部治理结构。同时,应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以对公立医院形成竞争压力和倒逼机制,促使其提高运行绩效。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公立医院 运行绩效 管办分离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董四平 安艳芳 刘庭芳
首先针对我国综合医院床位规模扩张较为明显的现状,通过验证罗默法则证实我国医疗服务市场存在较为严重的诱导需求现象;其次构建了我国公立医院规模扩张的理论解释模型;最后提出了消除医疗服务诱导需求、遏制医院规模扩张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床位规模 诱导需求 罗默法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钟卫东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廖国民 袁仕陈
软预算约束对我国经济的危害甚大, 探讨我国预算软约束的治理意义重大。本文认为,应当从下述四个方面来治理我国经济中普遍存在的软预算约束问题: (1) 推进国有银企的市场化改革, 消除政府干预; (2) 建立分散化的银行体系, 加强对银行体系的有效监控; (3) 实行财政分权, 加强地区经济之间的竞争; (4) 规范政府经济行为, 严格财政金融纪律。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罗长林 邹恒甫
本文首先说明了预算软约束本身是个矛盾的概念,任何一条"软"的预算线都是一条画错了的预算线。通过对具体问题的分类,我们说明了任何曾经被"预算软约束问题"所概括过的具体问题中都存在一个"硬"的预算约束,这使得我们认识到这些问题都有其原本归属的分析框架,并不必要与预算软约束发生联系。最后我们说明了从"软"约束角度出发讨论的经济转型、银行规制以及财政分权等问题所得出的所有结论都可以在其原本的框架下做出相应的调整并获得更好的解释。这为研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转型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林毅夫 刘明兴 章奇
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企业一旦发生亏损,政府常常要追加投资、增加贷款、减少税收、并提供财政补贴,这种现象被亚诺什·科尔奈(Kornai,1986)称为“预算软约束”。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是理论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分析了预算软约束现象的根源。我们认为是政策性负担而不是所有制归属导致了此现象。本文的目的在于用中国工业企业的统计资料来检验政策性负担对预算软约束的影响,以及其他竞争性理论观点的正确性和可靠性。我们的假说得到了经验证据的支持。
关键词:
政策性负担 预算软约束 所有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闫坤 刘陈杰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财政政策顺周期行为特征,从财政分权体制和预算款约束两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体制使地方政府具有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而预算软约束有助于其融资能力,使实施扩张性财政政策的动力变为现实。同时,实证检验发现:我国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期采用的是反周期的扩张性调控,而在经济繁荣期,所采用的则是顺周期的财政政策,这与我们理论模型的结论基本一致。从财政支出结构看,在经济衰退期,基建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经济繁荣期,行政管理支出扩张效应最大。在此基础上,我们对我国财政政策调控的新模式、财政分权和其他财政改革措施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顺周期 财政分权 预算软约束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黄君慈 刘二斌
本文通过分析地方政府、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三方共谋贷款扩张的制度机理,以解释目前软预算约束竞争-信贷集中与扩张-银行信贷“公地悲剧”-银行系统性风险生成的内生性制度逻辑。
关键词:
信贷“公地悲剧” 软预算约束 系统性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国民
文章基于相关文献及中国的经验,对预算软约束的危害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预算软约束导致经济体系的低效率并抑制创新与增长;导致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和通货膨胀;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引发金融危机;导致公共财政出现严重危机;影响政府的宏观调控效率,妨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消除预算软约束的危害,必须硬化经济体系中预算约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利辉
《:杠杆治理、预算软约束和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一文指出,债务融资非但没有提升我国的公司治理水平,反而扩大了经理的代理成本(田利辉,2004)。本文进一步探讨债务融资和经理代理成本协同关系的产生原因。通过实证分组分析我国上市公司,本文发现,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增大,在国家控股的上市公司中,经理层的公款消费和自由现金流增大,企业效率和公司价值下降;在民营资本主导的上市公司中,上述关系并不显著。本文论证,借款企业和贷款银行共同的国家所有产权是银行贷款和企业经理腐败协同关系存在的必要条件。也就是说,杠杆治理扭曲的制度原因是预算软约束。
关键词:
国有产权 资本结构 公司治理 预算软约束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姚震宇
地方政府准公司化特征在当代中国随处可见。本文基于若干学者对中国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成果,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准公司化"特征是中央向地方分权改革的"副产品"。其演进遵循了一定的"经济学逻辑",即地方政府追求可支配财力最大化。它是特殊历史和制度背景下非典型性地方政府竞争的内生产物。地方政府"准公司化"业已产生日益严重的负面后果,即其内在的软预算约束产生的系列问题。本文籍此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准公司化"特征是若干项改革破题的重要环节,正视而非回避中国地方政府的准公司化特征,才能使各项改革得以突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昊
本文结合中国制度背景,研究预算软约束与资本结构之间的关系。以1998至2006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实证检验预算软约束如何改变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的作用路径,并最终改变资本结构本身。本文研究发现,预算软约束能够改变传统资本结构影响因素与资本结构作用关系,从而实现对资本结构的影响。具体而言,预算软约束环境下,有形资产率与杠杆比率关系出现弱化,呈负相关;成长性则表现出与杠杆比率正相关甚至无关;公司规模和盈利性则更多的表现出与杠杆比率负相关。
关键词:
预算软约束 资本结构 面板数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春梅
教育领域内的法定支出政策是对教育经费预算所作的硬性规定。对教育投入总量和增量的考察都表明,我国目前的教育经费呈现出预算软约束问题。法定支出政策本身模糊,"缩水式"的估算策略,过分强调投入而忽视绩效的管理模式,部门法规与《预算法》之间不协调都使得政策的效果大打折扣。在承认法定支出政策现实性的前提下需重新加以规范,并应建立绩效导向的教育经费预算管理模式,逐步拓宽教育资金的来源渠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李志赟
本文在一个动态博弈的框架下 ,考察了政策性负担与转轨经济中企业的预算软约束问题。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政策性负担将导致国有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 ,从而导致国有企业的低效率 ;当市场竞争达到一定程度时 ,政策性负担必然带来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而且 ,预算软约束同企业的公有制性质无关 ,在同样承担政策性负担的条件下 ,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容易产生预算软约束 ,并且要求政府提供更多的补贴。当国有企业承担政策性负担时 ,政府剥夺企业的生产自主权往往是一种次优的制度安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