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3)
- 2023(13932)
- 2022(11638)
- 2021(11104)
- 2020(9254)
- 2019(21467)
- 2018(20673)
- 2017(40680)
- 2016(21955)
- 2015(24826)
- 2014(24409)
- 2013(24299)
- 2012(22920)
- 2011(20801)
- 2010(21003)
- 2009(20190)
- 2008(19761)
- 2007(17861)
- 2006(15687)
- 2005(14474)
- 学科
- 济(92307)
- 经济(92208)
- 业(67274)
- 管理(66156)
- 企(56095)
- 企业(56095)
- 方法(42468)
- 数学(38183)
- 数学方法(37876)
- 中国(32016)
- 财(31200)
- 融(28923)
- 金融(28921)
- 银(27347)
- 银行(27327)
- 行(26383)
- 农(26213)
- 制(23362)
- 务(21310)
- 财务(21273)
- 财务管理(21232)
- 企业财务(20419)
- 贸(20249)
- 贸易(20234)
- 易(19825)
- 业经(19726)
- 地方(17719)
- 农业(17080)
- 学(15663)
- 体(15489)
- 机构
- 大学(313009)
- 学院(312334)
- 济(141723)
- 经济(139065)
- 管理(120904)
- 研究(108071)
- 理学(103278)
- 理学院(102240)
- 管理学(100875)
- 管理学院(100280)
- 中国(91533)
- 财(69469)
- 京(64917)
- 科学(59502)
- 财经(54597)
- 所(53939)
- 中心(51545)
- 经(49722)
- 农(48345)
- 研究所(48318)
- 江(45759)
- 经济学(45299)
- 北京(41736)
- 经济学院(40989)
- 财经大学(40683)
- 业大(40512)
- 院(38169)
- 范(38023)
- 农业(37726)
- 师范(37714)
- 基金
- 项目(197900)
- 科学(157492)
- 研究(148275)
- 基金(147182)
- 家(126329)
- 国家(125289)
- 科学基金(107904)
- 社会(97407)
- 社会科(92618)
- 社会科学(92592)
- 基金项目(76448)
- 省(73830)
- 教育(67545)
- 自然(66874)
- 自然科(65315)
- 自然科学(65297)
- 自然科学基金(64224)
- 划(62775)
- 资助(61611)
- 编号(59699)
- 成果(50261)
- 部(46448)
- 重点(44488)
- 发(42725)
- 创(41237)
- 国家社会(41124)
- 教育部(40633)
- 课题(40613)
- 性(39535)
- 人文(39289)
- 期刊
- 济(153698)
- 经济(153698)
- 研究(97828)
- 中国(60842)
- 财(56022)
- 融(47976)
- 金融(47976)
- 农(44749)
- 管理(43548)
- 学报(42953)
- 科学(41270)
- 大学(33388)
- 学学(31542)
- 农业(29363)
- 财经(28129)
- 教育(27562)
- 经济研究(25895)
- 技术(24194)
- 经(24106)
- 业经(23131)
- 问题(20404)
- 贸(19388)
- 国际(17807)
- 世界(16453)
- 业(16021)
- 理论(15757)
- 技术经济(15584)
- 统计(14829)
- 财会(14247)
- 实践(13846)
共检索到480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成龙 杨松贺
中国公司具有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典型的异常优序融资现象,在微观上主要表现为公司通过各种股权融资方式进行"圈钱"行为,在宏观上表现为资本市场的筹资功能被强化,资源配置功能未充分发挥,融资效率不高,已经严重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控制人主导是中国公司强烈股权融资偏好形成机理的主要特征,应从优化资本结构和强化公司治理入手,以制衡控制人的权力为着眼点,强力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形成机理 治理对策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秋虹
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首次公开募股(即IPO)后再次对外发行债券或增资扩股及向外部借款等筹措资金的行为,是上市公司利用资本市场低成本筹集资金,加快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优化证券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任伟 穆爱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黄少安 张岗
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描述 ,认定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 ;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 ,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影响 ,应该采取相应的对策。文中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于竞宇
现代优序融资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普遍验证,而在我国上市公司表现出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文章利用Logit模型,通过对深市2006年57家A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的实证研究,得出企业增发股票的影响因素。即:企业的资本结构、盈利能力、增长能力均影响着其是否增发股票,从而实现股权融资.并做出合理的解释。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增发股票 Logit模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雪莉
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公司股权融资的成本大大低于债务融资的成本是股权融资偏好的直接动因,深层的原因在于现行的制度和政策。强烈的融资偏好对公司融资后的资本使用效率,公司成长和公司治理,投资者利益及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都有不利的影响,只有依靠制度创新,完善规则,减持国有股,调整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来合理调整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
关键词: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融资偏好 上市公司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在证券市场上的再融资方式主要有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我国上市公司都有明显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偏好行为的分析,提出了规范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行为的措施。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再融资 原因 分析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兴开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的形成,既有公司自身利益的驱动,也有我国股票市场不完善,以及相关法律和制度不健全的因素,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使得上市公司在热衷于股权融资时既给公司自身、也给社会的诸多方面带来负面影响。对此,应完善上市公司评级体系;逐步完善法律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切实保障所有股东的利益;进一步完善股票市场,大力发展债券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黄少安 钟卫东
笔者曾经从融资成本角度论证了股权融资偏好形成的直接原因,本文首先在辨析资本成本和融资成本等概念的基础上对针对作者观点提出质疑的其他学者的观点做了评析,其次对股权融资中的成本因素及其形成和作用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并论证了股权融资成本软约束假说:由于构成股权融资成本各因素约束力的差异,造成股权融资成本低于债权融资成本,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一层动因;由于中国公司治理与资本市场存在的诸多制度缺陷,导致股权融资成本对企业内部人的融资决策缺乏约束力,使融资人以最大化个人效用函数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此为股权融资偏好的第二层动因。本文最后提出了若干纠正成本软约束的建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颜熔荣
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与经典的"啄食顺序"理论相悖,这是由中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运营环境所决定的,并且对上市公司成长产生诸多负面效应。因此,必须在准确理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实质的基础上,从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长期信贷利率优先市场化、建立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机制和提高股权融资门槛等方面加以规范。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权融资 负面效应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道勇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的直接成本低于债权融资的成本、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考核指标不合理以及公司有利润无现金是我国上市公司后续融资偏好股权融资的原因。尽管股权融资偏好也许是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理性选择” ,但上市公司过分偏好股权融资所存在的融入资金配置绩效差、间接成本高以及不利于金融体系的安全运行等问题也不容轻视。本文建议上市公司在经济人理性与相机选择原则的基础上 ,采用多元化的融资策略并提出以现金净流量 ,每股税后收益等手段作为考核指标 ,促使上市公司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融资方式
关键词:
偏好 股权融资 债权融资 资本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桂雪蓉 钱大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庞博 赵艰申
国内上市公司融资的啄食顺序和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相反,表现出较强的股权融资偏好特征;融资结构中股权融资比重偏高,内部融资比重偏低。本文从公司金融角度出发,结合目前中国国情,分析得出国内上市公司对股权融资如此热衷的原因主要有:股权融资的成本优势、股权分置和国有股一股独大、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以及经济高速发展期企业的扩张冲动。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融资偏好 啄食顺序理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健,严太华
在存在信息非对称的情况下,本文拓展了优序融资理论的假设前提,提出企业的经营目标为原有股东与经理人两者的加权收益最大化。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不仅导致了企业实际的经营目标偏向于经理人收益最大化,而且给经理人带来了较大的控制权收益,而上市公司经理人持股比例偏低又弱化了因信息非对称而造成的权益价值低估所带来的损失。这些正是导致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强烈的股权融资偏好行为的原因。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健梅 索奇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