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8)
2023(6985)
2022(5528)
2021(5136)
2020(3994)
2019(9133)
2018(8733)
2017(16357)
2016(8241)
2015(9643)
2014(9420)
2013(9709)
2012(9523)
2011(9166)
2010(9037)
2009(8608)
2008(8249)
2007(7223)
2006(6752)
2005(6425)
作者
(24554)
(20691)
(20683)
(19858)
(13351)
(9689)
(9261)
(8042)
(7950)
(7483)
(7073)
(6807)
(6675)
(6651)
(6608)
(6406)
(6165)
(5917)
(5825)
(5385)
(5232)
(4932)
(4829)
(4784)
(4757)
(4665)
(4280)
(4106)
(4044)
(4015)
学科
(66782)
经济(66738)
管理(21337)
方法(21211)
数学(19430)
数学方法(19390)
中国(17081)
(16985)
地方(15412)
(12296)
企业(12296)
地方经济(12026)
(10998)
贸易(10991)
(10855)
(10702)
业经(10467)
(9693)
环境(8673)
(8473)
(8268)
金融(8268)
(8183)
(7973)
关系(7662)
(7591)
银行(7591)
(7479)
农业(7213)
(7157)
机构
大学(139756)
学院(136060)
(80344)
经济(79376)
研究(56847)
管理(48744)
中国(44148)
理学(41365)
理学院(40892)
管理学(40576)
管理学院(40308)
(32491)
(29394)
经济学(28507)
科学(28164)
(27889)
财经(26336)
经济学院(25461)
研究所(25234)
(24199)
中心(23340)
(19803)
财经大学(19654)
北京(19601)
科学院(17870)
(17835)
社会(17260)
(16944)
师范(16863)
研究中心(16518)
基金
项目(84595)
科学(68544)
基金(65903)
研究(63967)
(56872)
国家(56496)
科学基金(48068)
社会(47096)
社会科(44964)
社会科学(44957)
基金项目(33003)
教育(27657)
(27517)
资助(27364)
自然(26337)
自然科(25720)
自然科学(25713)
自然科学基金(25305)
(24176)
编号(22358)
国家社会(22234)
中国(21482)
(21168)
(20201)
重点(19335)
教育部(18922)
成果(18891)
(18689)
经济(18541)
发展(17742)
期刊
(92986)
经济(92986)
研究(50151)
中国(25577)
(22928)
管理(19982)
科学(18133)
经济研究(17407)
学报(16612)
(15454)
财经(15078)
(14149)
金融(14149)
大学(13608)
(13331)
学学(12939)
问题(12628)
(12525)
世界(12080)
国际(11707)
技术(10888)
农业(10837)
业经(10291)
技术经济(9037)
统计(8063)
教育(7992)
经济问题(7741)
(6603)
经济管理(6550)
改革(6473)
共检索到2179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陈鸿祥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公募REITs的经济逻辑,能够助力中国金融配置效率的帕累托改进;然后梳理国际公募REITs的发展变迁,归纳了国际成熟市场REITs的实践经验和核心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公募REITs进行现实评估,既肯定了取得的积极成效,也指出了面临的制约因素;最后,借鉴国际经验、根植中国国情,探寻中国公募REITs的演进安排,力求最大化实现中国公募REITs的高效发展模式。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鸿祥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抑制宏观背景下的创新演绎,有着内在的形成机理和经济逻辑。互联网金融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金融服务门槛,拓展了金融交易可能性边界,从而增加了普惠金融供给。但与此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隐含着潜在风险,如缺乏法律依据、技术存在缺陷、期限结构错配、干扰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等等,需要做出理性而适度的演进安排。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立  尤瑜  
中国的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经历了环境经济政策萌芽、形成、发展、深化等四个阶段,逐步实现了运用税费、补贴、价格和交易等多种手段组合治理环境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治理逻辑是在庇古手段和科斯手段的理论指导下,运用价格、财税、补贴、交易等经济手段,解决因"环境—经济"怪圈中"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导致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等问题。环境经济政策的作用机理是通过运用税费、补贴、交易和价格等经济手段,迫使企业将环境成本内部化为产品成本,倒逼企业转型,进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效益的双赢。未来应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加快法制化建设;完善政策目标框架体系、项目技术体系与保障手段体系建设;遵循环境经济政策治理逻辑,坚持多手段组合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伊然  何曜  黎兵  
经济安全即国家在经济事务中的自主性。经济安全观即一国对于外部世界与自身经济安全之间关系的基本认知、理解及判断。加入WTO 20年来,中国经济安全观的演变大致可划分为适应期、调整期、确立期三个阶段。在2001~2010年的适应期,中国立意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其保障安全的方式更多在于改变自身,而较少涉及对外部世界的触动或要求。在2010~2020年的调整期,中国着眼于对外依存度与脆弱性过高等问题,更多表现出影响外部世界的意愿与信心,旨在解决本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地位与实力不相匹配的问题。2020年之后,中国特色的大国经济安全观基本形成。中国应对化解外部风险的方式,更为鲜明地呈现出以立足国内为力量源泉、积极主动的特征。这一应变方式不仅仅以解决具体问题为导向,而是从战略视角出发,以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根本意义上改善外部环境为指引。总体观之,新时期的经济安全观彰显出强烈的大国意识、应变意识、系统意识,其对本国及世界的深远影响正在逐渐显现。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玉贵  赵文成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这一关键命题进行长期探索并取得重大创新突破的理论与实践结晶,它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中国国情的现实特点和前瞻性战略设计。本文从经济学和经济发展的视角,着重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经济内涵、逻辑演进和范式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相关指标体系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是一个动态发展和进阶优化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美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发展范式,在致力于破解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同时,通过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现代化的范式参照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推动各国迈向繁荣共生之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忠民  
公司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要研究和推进当今中国公司制度的建设,从理论上讲,至少有几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第一是要研究和把握当今中国企业和社会的实际状况;第二是要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企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第三则是应该了解和研究历史上的中国曾经存在过的公司制度及其成败得失.从总体上讲,这三方面的工作具有同样重要的理论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许亥隆  
2021年6月21日,我国首批公开募集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公募REITs")上市。REITs作为一种战略资本工具,对促进良性投资循环形成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从REITs的起源入手,在梳理我国REITs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基于业务视角对其涉税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对目前我国发展公募REITs亟待解决的问题提供了思路。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传洲  
美国经济学家威兹曼提出分享经济概念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推动,分享经济的概念理论外延得以拓展、内涵得以丰富,分享经济推进的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文章基于分享经济理论历史演进的分析,认为现代分享经济理论是在突破单个经济主体视角,依托互联网平台优势,对于社会生产各环节的优化配置,其商业模式创新具有更为广阔的空间,并分别就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基本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提出了分享经济创新发展的可能模式和空间,同时也提出了分享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和趋势,指出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自身运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海  
为强化实务人员对公允价值背景的完整认知和全面理解,本文基于经济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试图对公允价值的产生背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就其运用过程中带来的经济后果和面临的困境进行了探讨。为应对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强化公允价值信息的强制性披露。同时,针对实务层面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还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允价值应用的案例研究,借由后续教育和案例讨论提升实务人员对公允价值的全面掌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宝胜  任宗强  
回顾了温州经济的研究文献,梳理了温州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分析了温州模式崛起的原因,探索了温州区域经济出现"衰落"的原因,指出温州人经济概念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赵蓓文  
从纵向的历史发展、横向的国际比较、理论内涵的新变化、“双循环”下的典型特征、自贸试验区探索的创新实践以及“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的协同发展六个方面,剖析中国从历史到现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中国问题与全球经济治理相互关系的逻辑演进,提出中国以制度型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制度创新的六大逻辑:从要素流动型开放到制度型开放的历史逻辑,从国内外理论研究到开放政策实践的比较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内涵变化的理论逻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度型开放典型特征的现实逻辑,自贸试验区探索与制度型开放创新实践的中国逻辑,“一带一路”与中国制度型开放协同发展的全球逻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白永秀  王泽润  
党的非公有制经济理论创新在相关制度变革中发挥了重要的先导作用,其演进轨迹可分为由"利用论"、"补充论"、"重要组成论"、"同等待遇论"、"同等地位论"构成的五个递进阶段;其历史逻辑可概括为一个"发展需求——理论突破——法律与政策支持——成长壮大——新的发展需求——新的理论突破——新的法律与政策支持"理论与实践相互驱动、循环往复、向前迭代的过程;其理论逻辑可概括为:遵循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并始终坚持生产力标准,显示出所有制结构改革的双轨制特征和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辩证统一,演进于所有制结构改革与市场机制培育的统一过程之中。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源  
公司法的资本制度安排应当立基于公司的交易本质,充分尊重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透析股东与债权人等商事主体之间的合约订立过程。在秉持社会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前提下提高各方的福祉。而2013年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将中小企业的债权人放逐于制度的空白地带。交易费用这一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一制度变革背后的隐性风险,挖掘出公司法背后的经济结构,以及制度设计与现实商业机理之间的复杂关联,以此观察近二十年来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规制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同时更客观地看待目前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利弊得失。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源  
公司法的资本制度安排应当立基于公司的交易本质,充分尊重商业逻辑和市场逻辑,透析股东与债权人等商事主体之间的合约订立过程。在秉持社会成本最小化原则的前提下提高各方的福祉。而2013年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将中小企业的债权人放逐于制度的空白地带。交易费用这一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看清这一制度变革背后的隐性风险,挖掘出公司法背后的经济结构,以及制度设计与现实商业机理之间的复杂关联,以此观察近二十年来中国公司资本制度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规制股东的道德风险行为,同时更客观地看待目前公司资本制度变革的利弊得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