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13)
2023(16059)
2022(13943)
2021(13098)
2020(11020)
2019(25590)
2018(25045)
2017(48211)
2016(25716)
2015(29041)
2014(28544)
2013(28214)
2012(25710)
2011(23066)
2010(22562)
2009(20661)
2008(19807)
2007(16749)
2006(14288)
2005(12323)
作者
(71148)
(59383)
(58762)
(56071)
(37702)
(28159)
(26873)
(23342)
(22487)
(20772)
(20254)
(20005)
(18510)
(18482)
(18429)
(17894)
(17605)
(17494)
(16974)
(16832)
(14435)
(14430)
(14186)
(13449)
(13145)
(13142)
(12841)
(12724)
(11846)
(11610)
学科
(106752)
经济(106643)
管理(73215)
(68094)
(55820)
企业(55820)
方法(53994)
数学(48160)
数学方法(47597)
中国(29053)
(27066)
(26707)
业经(22214)
(20916)
(20741)
贸易(20733)
(20187)
地方(19284)
农业(18087)
(17251)
(16390)
财务(16320)
财务管理(16283)
环境(16000)
(15904)
理论(15788)
技术(15763)
企业财务(15474)
(14842)
金融(14840)
机构
大学(363733)
学院(358926)
(150855)
经济(148052)
管理(147064)
理学(129168)
理学院(127817)
管理学(125651)
管理学院(125007)
研究(118660)
中国(88631)
(76423)
科学(71814)
(66569)
(57062)
财经(54911)
中心(54024)
(53240)
研究所(52576)
业大(52270)
(50402)
北京(48058)
(47954)
经济学(46915)
(46346)
师范(45936)
(43484)
经济学院(42583)
农业(41773)
财经大学(41422)
基金
项目(256273)
科学(203371)
基金(189994)
研究(186764)
(165343)
国家(164080)
科学基金(142236)
社会(120545)
社会科(114498)
社会科学(114469)
基金项目(100275)
(96182)
自然(92205)
自然科(90159)
自然科学(90139)
自然科学基金(88523)
教育(85371)
(81855)
资助(78931)
编号(74994)
成果(59643)
(57668)
重点(56852)
(53332)
(52875)
国家社会(51043)
课题(50131)
教育部(50126)
创新(49417)
科研(49386)
期刊
(150407)
经济(150407)
研究(102993)
中国(60560)
学报(54719)
科学(51378)
管理(51371)
(48963)
(46655)
大学(42372)
学学(39805)
教育(35010)
农业(33153)
技术(30475)
(27253)
金融(27253)
财经(26254)
经济研究(25807)
业经(23392)
(22442)
图书(20643)
问题(19891)
统计(17657)
(17611)
技术经济(17095)
理论(16957)
(16875)
科技(16487)
资源(15752)
(15742)
共检索到503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江克忠  裴育  夏策敏  
本文基于CHNS的微观调查数据,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城镇居民的就业选择和工资收入进行了实证估计,进而运用修正的Oaxaca-Blinder分解和Quantile分解对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工资差异进行了均值分解和分位数分解。研究发现,在第一阶段(1992~1996年),公共部门工资均值低于非公共部门;在工资分布区间的高端,特征差异不显著;非公共部门存在显著正的工资溢价。在第二阶段(1999~2008年),公共部门工资均值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而且差异呈递增趋势;在整个工资分布区间内,特征差异显著;在工资分布区间的中低端,公共部门存在显著正的工资溢价;在工资分布区间的高端,工资溢价...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志超  甘犁  
基于CHNS数据,本文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对我国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的工资差异进行了估计。研究发现在1989年到1997年样本中,公共部门的工资比非公共部门低2.90%,但是在2000年到2006年样本中,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达到13.48%,而且差异呈扩大趋势。研究还发现不同的公共部门之间工资也存在较大差异:国有事业单位工资显著高于政府机关,差异达到8.22%。此外,公共部门教育、经验的回报低于非公共部门,工资的性别差异小于非公共部门。本文揭示了当前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新特征,同时也为未来收入分配体系的调整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翠香  方峥  
本文运用CHIP2007微观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部门选择内生性问题来研究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工资差异,发现公共部门存在显著的工资溢价现象。在此基础上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回归,发现高等教育、性别以及工作经验等是影响对数工资的显著因素。进一步对这两部门工资差异进行无条件分位数分解显示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在10.08%-35.0%之间,低工资收入群体中的部门工资差异最大,随着分位数的逐步上升,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呈缩小趋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姜励卿  钱文荣  
本文基于浙江省城镇就业人员的微观调查数据,在考虑了部门选择的内生性后,利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方法研究了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间的工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未考虑部门选择的内生性会低估公共部门和非公共部门间的工资差异。同时,我们还发现公共部门的工资显著高于非公共部门,在各个分位数上,超出的比例大致分布在30.1%至10.7%之间。但随着分位数的提高,两部门间的工资差距呈现递减的趋势。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卢洪友  连信森  
借鉴Karras(2007)的实证模型,本文利用中国1988-2007年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公共部门的劳动生产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产出弹性为0.008;(2)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高于非公共部门;(3)中国公共部门劳动人员的显性工资存在低估。虽然中国公共部门的劳动边际产出相对于非公共部门高,但其产出弹性仍处于较低水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加大劳动密集型公共品供给力度,有利于提高中国整个经济的产出水平;中国非公共部门需要改变劳动力粗放投入模式,地方政府应鼓励私人部门为员工提供多元化的职业培训与技能教育,以提高其边际产出。同时,优化公务员薪酬结构,将...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义博  
基于社会阶层动态演化理论,本文提出了部门收入差异阶段性假说。随后利用CHNS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该假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1989—1997年),在较高的收入层次上,非公共部门比公共部门具有明显的收入优势,并且这一收入优势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而提高。非公共部门的教育回报率也更高;第二阶段(2000—2009年),在中低收入分位数上,公共部门比非公共部门表现出明显的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收入分位数上,非公共部门不再具有收入优势。在较高的教育水平上,两大部门的教育回报率接近。同时,两个阶段中在较低和较高收入分位数上表现出的部门收入差异主要源自部门特征因素。实证研究支持了阶段性假说,为我国收入分配结构性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帮成  洪风波  
为探索中国公共部门建言行为的具体结构,开展了三个阶段的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对其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进而通过两次问卷调查对其结构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最终构建了中国公共部门建言行为的三维结构,三个子维度分别为基于理性、情感和规范的建言行为。最后,对中国公共部门建言行为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军  
一、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如何对公共部门收费进行恰当的宏观管理与调控一直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管理难题。在我国,公共部门经营效率低下、宏观调控不力、投资不足、管理混乱、发展缓慢、严重滞后等,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公共服务收费怎样定价,才能有效地刺激这些部门的较快发展呢?为此,我们不得不追根寻源、寻求理论依据。我们知道,公共产品,顾名思义,是一种公共或集体消费的产品。与私人物品不同,它很难通过收费来客观地反映价值实现与补偿。造成对公共收费定价困难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公共设施供给从理论上讲,其边际供给成本等于或趋于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喻开志  陈翔  
促进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本文构建包含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的两部门模型,以此分析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发现经济空间溢出效应的提高会放大消费对非公共部门就业的作用;公共部门的影响会改变总需求的转移路径,使得消费增加后非公共部门就业量减少。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对2000—2015年中国各省的非公共部门就业数据实证发现,整体上,公共部门的影响不明显,省份间的经济空间溢出效应显著,消费增加对私营部门就业量有拉动作用;东、中、西三大地带在公共部门的影响和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上差异较大。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区域中消费影响非公共部门就业的差异情况,因地制宜地实施公共部门管理策略和消费促进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马慧德  
本文回顾国外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和经验,总结西方绩效审计和新公共管理之间以追求"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为目标的共同价值取向;探讨在我国开展效益审计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主要表现在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体现制度反腐败的要求和提高政府管理绩效水平三个方面;分析和研究了我国公共部门效益审计的发展趋势和存在的显著弊病,并针对我国效益审计现状提出了一定的政策建议和改进措施。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翠香  方峥  方行明  
运用CHIP2007数据,研究整个工资分布上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及影响因素,发现控制部门选择内生性后,公共部门存在工资溢价现象且溢价在中低位更为突出。造成公共部门与非公共部门之间工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禀赋效应,特别是部门间接受高等教育的员工比例差异。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解决高等教育选择内生性后的分解结果显示,两部门之间的工资差异在分布上呈逐步缩小趋势,禀赋效应和高等教育差异的解释力更强。利用工具变量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发现,高等教育回报率随分位数增加呈现先减后增的趋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朱南苗  赵绍阳  邓国营  
我国公共部门的平均工资水平最近几年超过了私有部门,表现出与大多数国家类似的公共部门"工资溢价"。本文利用最近三年(2007~2009年)我国九个城市的调查数据重新审视了公共部门的工资溢价,发现相对于在公共部门工作的家庭,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职工家庭的工资及消费水平较低,但是家庭消费支出的部门差距要大大低于不同部门家庭之间的工资差别。基于消费工资差距模型的估计可以推断出非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或收入可能存在系统性的低报,偏差达到9%,所以公共部门的实际工资溢价不足2%。进一步研究发现,低报可能与企业或者个人的逃税或避税行为相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尚植  
基于1994—2010年省级数据,建立省级面板数据模型和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分别考察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对公共部门就业规模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的公共部门就业规模并非呈现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存在非线性的U型关系。总体来看,经济增长与公共部门就业符合瓦格纳法则,经济增长促进了公共部门就业水平的提高,但是两者之间在散点图上呈现为抛物线形态,即存在一个经济增长的转折点,在此点之前,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正;而在此点之后,经济增长对于公共部门就业的影响为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媛青  王文娟  欧阳雁玲  
选取23家公共部门的2760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定性比较分析(QCA)方法研究公共部门社会网络对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网络与知识共享意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2)正性情感,关系质量在社会网络与知识共享意愿间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3)社会网络专长异质性×社会网络联系强度×正性情感、社会网络一般异质性×社会网络专长异质性×正性情感、社会网络联系强度×关系质量×正性情感是促进公共部门人员知识共享意愿的有效条件,对于某一特定公共部门促进其知识共享,需要结合自身禀赋创造一定条件。研究结论揭示了社会网络对公共部门知识共享的影响机制,扩展了公共部门知识共享已有成果,对于丰富公共部门社会网络研究、解决动态竞争环境中激发公共部门知识共享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组织治理共同体提供了重要的实证依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俊华  朱符洁  
"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是我国预算改革的目标。中央部门预算公开程度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直接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建设和公民民主权力的实现。本文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提出的财政透明四大核心原则为基础,构建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40个三级指标的预算透明度评估指标体系,并以91个中央级部门为对象,对预算透明度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五年来中央级部门预算公开取得明显进展,但仍然存在预算报表公布率不高、预算信息公开的内容和形式不统一、信息公开的便捷性和易懂性不足、经济分类信息缺失较多等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政府收支科目、健全政府预算信息公开机制、建立互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