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17)
- 2023(15307)
- 2022(12802)
- 2021(11662)
- 2020(9899)
- 2019(22767)
- 2018(22047)
- 2017(42291)
- 2016(22900)
- 2015(25720)
- 2014(25271)
- 2013(25632)
- 2012(24205)
- 2011(22105)
- 2010(22116)
- 2009(20820)
- 2008(20488)
- 2007(18273)
- 2006(16132)
- 2005(14889)
- 学科
- 济(117804)
- 经济(117696)
- 管理(64270)
- 业(60779)
- 方法(49610)
- 企(47595)
- 企业(47595)
- 数学(44720)
- 数学方法(44445)
- 中国(29942)
- 财(27978)
- 农(27637)
- 贸(24006)
- 贸易(23998)
- 地方(23586)
- 易(23371)
- 学(23112)
- 业经(21395)
- 制(19757)
- 农业(18554)
- 融(16250)
- 金融(16248)
- 银(15889)
- 务(15838)
- 银行(15831)
- 财务(15820)
- 财务管理(15780)
- 环境(15730)
- 行(15147)
- 企业财务(15000)
- 机构
- 大学(346962)
- 学院(342100)
- 济(159507)
- 经济(156832)
- 管理(128728)
- 研究(124936)
- 理学(111387)
- 理学院(110094)
- 管理学(108529)
- 管理学院(107884)
- 中国(94266)
- 科学(74324)
- 京(72514)
- 财(70823)
- 所(64335)
- 农(62912)
- 研究所(58551)
- 财经(56948)
- 中心(55314)
- 经济学(52100)
- 业大(52084)
- 经(51978)
- 农业(49864)
- 江(49738)
- 经济学院(47107)
- 北京(45787)
- 院(44049)
- 财经大学(42437)
- 范(41983)
- 师范(41447)
- 基金
- 项目(227478)
- 科学(179284)
- 基金(169781)
- 研究(159392)
- 家(150680)
- 国家(149514)
- 科学基金(126480)
- 社会(106862)
- 社会科(101618)
- 社会科学(101591)
- 基金项目(89170)
- 省(85178)
- 自然(81047)
- 自然科(79260)
- 自然科学(79231)
- 自然科学基金(77930)
- 划(73049)
- 教育(71371)
- 资助(69770)
- 编号(60117)
- 部(52011)
- 重点(51856)
- 发(49746)
- 成果(48950)
- 创(46705)
- 国家社会(46431)
- 教育部(44525)
- 科研(44259)
- 创新(43961)
- 人文(42448)
- 期刊
- 济(172892)
- 经济(172892)
- 研究(103670)
- 中国(62153)
- 学报(59618)
- 农(56030)
- 财(54762)
- 科学(52727)
- 管理(45506)
- 大学(43985)
- 学学(42026)
- 农业(37400)
- 融(31768)
- 金融(31768)
- 经济研究(30563)
- 财经(29992)
- 技术(25979)
- 经(25895)
- 业经(24501)
- 教育(24256)
- 问题(23621)
- 贸(22566)
- 业(20761)
- 国际(19611)
- 技术经济(18823)
- 世界(18772)
- 统计(17661)
- 版(16339)
- 商业(15788)
- 策(15630)
共检索到511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钞小静 任保平
公共支出总量反映着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规模与深度,体现了政府的成本支出。但是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数量上,而且也体现在结构关系上。作者对中国1978-2004年间相关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表明,中国公共支出的产出弹性为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从公共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及其他支出的结构产出弹性为正,行政管理支出结构产出弹性为负。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当前在提高公共支出总水平的同时,应注意提高公共支出的效率。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曹艳春
文章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本形式,推导出最优稳态经济增长率,并得出当政府设定的收入税税率等于政府财政支出带来的对市场生产的边际产出弹性时,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处于最佳状态。通过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影响效应的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公共支出规模对经济增长具有正面影响。
关键词:
公共支出规模 稳态经济增长率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展祥
现有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私有制市场经济国家,定义良好的市场以及运行稳健的价格机制和供求规律是其共同基础。本文基于Panel-Data的实证分析,发现其研究结论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依然有效,但差异也是明显的,即普遍存在的农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倒"U"型曲线在中国并不成立,这说明中国结构变化滞后于经济增长。经过近30年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避免各种形式的结构性失衡,尤其是产业结构的失衡和调整的滞后,促进增长利益的广泛分配。
关键词:
结构变化 经济增长 相对劳动生产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朱迎春
笔者基于1978年~201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VAR模型和VEC模型等计量分析工具实证研究我国公共支出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投资性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效应;政府行政支出短期内有利于经济增长,长期会抑制经济增长;文教科卫支出具有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效应;财政转移性支出长期看能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但贡献率较低。因此,有必要优化公共投资性支出结构,提高政府行政支出效率,加大文教科卫支出和财政转移性支出的投入力度,促进经济良性增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可 朱启才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影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其所隐含的地方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自先 吴莎
21世纪以来,江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长远趋势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即从外延型增长,转向到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和质量的内涵型增长,关键在于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促进作用。21世纪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以来,江西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带动社会科技投入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以省级财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池自先 吴莎
21世纪以来,江西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园区建设为平台,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从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实现江西绿色崛起的长远趋势来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至关重要,即从外延型增长,转向到主要依靠科技提高生产率和质量的内涵型增长,关键在于科技投入对区域经济竞争能力的促进作用。21世纪特别是"十二五"时期以来,江西财政科技投入逐年增加,财政投入带动社会科技投入比重不断上升,形成了以省级财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英
采用1980~2004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公共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社会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统计上并不显著;经济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具有不显著负相关性;维持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显著负相关性。据此,提出了增加社会性支出、缩减经济性支出与维持性支出的公共支出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公共支出 经济增长 回归分析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朝敏
测算1978-2009年中国物流业物质资本存量、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构建物流业经济增长模型,以验证人力资本对中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在物流业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力资本水平是物流业经济增长的格朗杰(Granger)原因;但相对于物流业物质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平均增长率及其对物流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都较低,物流业经济增长还处于以物质资本要素驱动为主的粗放型增长阶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提高物流业人力资本水平,发挥人力资本对我国物流业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君妍 夏祥谦
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并不存在某种固定的关系,而与一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等其他因素有关。文章在Barro(1990)模型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对其模型设定形式进行适当改造,对生产财政下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生产财政下,政府只有增加物质资本投资支出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而公共消费和转移支付的增加则不利于经济增长;然后,用我国生产财政时期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基本一致。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乃华
本文基于收入法核算的分省GDP数据,从GDP内部构成、产业结构、空间结构等维度切入,考察了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时空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993—2007年间,我国整体劳动收入占比先微幅上升然后大幅下降,直接原因在于受营业盈余占GDP比重上升的挤占,深层原因则与我国以招商引资形式进行的地区竞争弱化了劳动者对企业所有者的博弈力量相关;三次产业收入占比分别呈现在徘徊中上升、先上升继而下降、基本保持稳定演变特征;东部地区劳动收入占比显著低于中西部地区,省际之间劳动收入占比的差距日趋缩小。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我国进一步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劳动收入占比 地区竞争 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程名望 史清华
基于岭回归的模型和实证分析创新性地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较大的促进作用。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改革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了条件,而城市服务业则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去向,正规工业部门和建筑业的发展虽然对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促进作用,但相对较弱。进一步发展农业经济,使得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解放出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得第三产业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力,是解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农业增长 产业结构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长征 郇志坚 李怀祖
本文选择教育基尼系数作为教育公平程度的量化指标,估算了1978-2004年间我国历年教育公平程度。结果表明,我国总体教育公平程度较改革开放初期已有显著提高,然而与国际水平相比仍然较低。而且由于存在着显著的区域教育不平等与城乡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词:
教育公平 人力资本 教育基尼系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朱晓华 邓宝义
20世纪80年代以来,市场经济主导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体制改革大潮。作为一个维持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经济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观点认为,在均衡价格的假设下,经济总量的增长是由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这三种因素共同长期作用的结果。但是,我国的经济制度现实告诉我们,均衡价格这一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的假设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并不成立。根据结构主义的观点,在资源配置最优的假设前提并不成立的情况下,我们需要着重考虑经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简要阐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进过程,即三大产业的发展过程,并结合对1990年至2009年这20年的相关数据...
关键词:
产业结构 三大产业 实证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涵
本文利用多元协整方程对198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确实能够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但存在支出总量不足的问题;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来看,各项支出对农业产出的作用差异显著,说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