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55)
- 2023(12795)
- 2022(10850)
- 2021(10201)
- 2020(8802)
- 2019(20640)
- 2018(20262)
- 2017(38917)
- 2016(21229)
- 2015(24405)
- 2014(24294)
- 2013(24283)
- 2012(22648)
- 2011(20712)
- 2010(21064)
- 2009(19797)
- 2008(19910)
- 2007(17752)
- 2006(15444)
- 2005(13946)
- 学科
- 济(99330)
- 经济(99248)
- 管理(58299)
- 业(54777)
- 方法(48165)
- 数学(43734)
- 企(43590)
- 企业(43590)
- 数学方法(43086)
- 中国(26378)
- 农(24178)
- 财(23779)
- 学(19609)
- 贸(19505)
- 贸易(19497)
- 地方(19109)
- 易(18974)
- 业经(17696)
- 制(16330)
- 农业(15839)
- 融(14392)
- 金融(14389)
- 务(14084)
- 银(14079)
- 银行(14045)
- 财务(14042)
- 财务管理(14008)
- 环境(13826)
- 理论(13727)
- 和(13647)
- 机构
- 大学(320468)
- 学院(316711)
- 济(138174)
- 经济(135624)
- 管理(120881)
- 研究(111249)
- 理学(104869)
- 理学院(103628)
- 管理学(101613)
- 管理学院(101021)
- 中国(84049)
- 京(68065)
- 科学(67636)
- 财(61647)
- 所(57224)
- 研究所(52364)
- 农(52021)
- 财经(49825)
- 中心(49629)
- 业大(45595)
- 江(45540)
- 经(45410)
- 经济学(44424)
- 北京(43352)
- 范(41643)
- 师范(41272)
- 农业(41154)
- 经济学院(40305)
- 院(39621)
- 财经大学(37185)
- 基金
- 项目(211423)
- 科学(167340)
- 基金(156641)
- 研究(151358)
- 家(137517)
- 国家(136517)
- 科学基金(116374)
- 社会(98128)
- 社会科(93234)
- 社会科学(93206)
- 基金项目(81558)
- 省(79400)
- 自然(75079)
- 自然科(73419)
- 自然科学(73393)
- 自然科学基金(72141)
- 教育(70183)
- 划(68687)
- 资助(66156)
- 编号(59827)
- 成果(49135)
- 部(48397)
- 重点(48235)
- 发(45391)
- 创(43233)
- 国家社会(41917)
- 教育部(41443)
- 课题(41403)
- 科研(40925)
- 创新(40640)
- 期刊
- 济(145057)
- 经济(145057)
- 研究(92678)
- 中国(57096)
- 学报(50118)
- 财(46987)
- 科学(46970)
- 农(46077)
- 管理(42127)
- 大学(37548)
- 学学(35453)
- 农业(31560)
- 教育(30284)
- 融(27163)
- 金融(27163)
- 技术(27131)
- 经济研究(25172)
- 财经(25080)
- 经(21623)
- 业经(21239)
- 问题(19763)
- 统计(18747)
- 贸(18465)
- 业(18100)
- 技术经济(16847)
- 策(16544)
- 国际(16541)
- 世界(15953)
- 图书(15566)
- 决策(15127)
共检索到461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强 王巍 马铁梦
文章通过Barro内生增长模型测算中国四大经济区域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并采用门槛自回归方法估算规模的容错范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科研教育投资和公共服务投资对各区域经济的本地效应和溢出效应。结果表明,相比最优规模,不同公共投资区域配置失衡较严重。其中,三类公共投资均对中部区域经济有推动作用,但是公共服务投资对其相邻地区经济存在抑制作用。东北和西部区域公共投资过剩,应当从基础设施投资入手调整投资规模。东部区域公共投资适中,但是科研教育投资具有正的本地效应和负的溢出效应,且溢出效应大于本地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斐 吴青山 王振伟
公共投资最优规模一直受到广泛关注,众多研究者提出不同测算方法得到不同结论。文章将对数凹增长函数拓展到面板数据环境中,选择2003—2014年全国省域经济增长重要影响指标,并基于多指标面板数据聚类分析的结果,分别对全国地区、发达地区及欠发达地区构建三个经验模型。统计检验及后续数据表明:固定效应面板模型测算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分别为8.99%、5.82%和10.64%。由三个地区的公共投资最优规模可知,发达地区应该侧重于公共投资效益,而欠发达地区应该更侧重公共投资的投入。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最优规模 面板数据 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卓珺 于长革
关于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学术界颇多争论,虽然一系列研究成果发现公共资本与经济增长正相关,但也有一些学者通过研究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并且这些研究成果均为利用生产函数法进行实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其理论基础略显不足。另外,无论是生产性的,还是非生产性的,公共投资的存在是必要的,但其规模是否有界,其最优规模如何确定?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首先运用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分析了公共投资的经济效应,并以中国相关数据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结论:公共投资与产出正相关,在合理的规模区间内,政府增加公共投资,则产出上升,政府减少公共投资,则产出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根据我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相关因素,...
关键词:
公共投资 经济效应 最优规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大楷 冯体一
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等领域的公共投资可以增加或减少某些产品的进口需求,教育、科技等投资可以通过产业联动和乘数效应推动某些行业出口的发展,而公共投资与私人投资在资金筹措上的争夺又会减少某些产业的出口。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贸易顺差、进出口总额、进口额之间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贸易顺差效应为正,进出口总额、进口效应为负;公共投资对贸易顺差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较强,而对进出口总额、进口额增长误差的解释能力有限;从短期来看,进出口总额和进口与公共投资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晔 谈毅 冯体一
储蓄是投资的资金来源,投资是储蓄的资金使用;经济和投资的持续增长则扩大了有效贷款需求。本文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共投资与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之间分别具有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其中公共投资的国内储蓄效应为负,存款、贷款、存贷差效应为正;国内储蓄、存款、贷款、存贷差与公共投资之间只存在单方面的因果关系。
关键词:
公共投资 金融效应 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学文
以改进永续盘存法对我国1952-2009年的公共投资与民间投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然后借助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对我国公共投资的最佳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目前我国公共投资固定资本存量占GDP的比重远远超过了26.83%的最优规模。据此分析了我国公共投资规模超标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公共投资 民间投资 固定资本存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于长革
公共消费支出作为政府支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始终是经济学界关注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之一,可谓众说纷纭、观点不一。文章首先对公共消费支出的内涵与外延作了新的界定,在此基础上通过理论与模型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公共消费支出的效应,包括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并对我国最优公共消费支出规模作了估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公共消费 规模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晓艺 张鹏
在系统分析公共投资区域结构效率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分布的现状、特点和趋势,并分析了影响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分布的因素,进而利用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公共投资区域结构的效率差异,提出提高我国公共投资区域结构效率的建议。
关键词:
公共投资 区域结构 投资效率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伏玉林 苏畅
基于三要素的成本函数,本文利用1996—2010年20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考察了以能源、交通以及邮电通讯为代表的公共基础设施对产业部门的要素投入数量以及要素投入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公共基本设施投入不仅具有降低行业平均成本的作用,而且对行业成本结构具有显著影响。相对于劳动投入,要素投入更加向资本和中间品倾斜。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彬 陈英
自1992年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开展以来,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直接投资的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世界性关注的环境问题。文章试图通过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数据,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环境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直接投资总体上减少了大湄公河次区域的碳排放,改善了大湄公河次区域成员国的环境质量。在此基础上从投资国、东道国角度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就促进中国对大湄公河次区域直接投资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杨晔
财政作为一国政府的活动,是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主要有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和宏观经济调控三大职能,而政府各项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财政收入。作为财政资金循环的起点和前提,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的前提和条件。公共投资的资金部分来源于财政收入,同时又是财政支出中的一部分,它既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又是克服某些领域"市场失灵"问题的必要手段。公共投资规模的调整可以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未来的总供给,从而影响社会供求总量;公共投资方向的调整则对经济结构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付文林 沈坤荣
中国公共支出的规模与结构在改革以来的时序变化特征与工业化国家明显不同。本文基于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公共支出相关变量的长期增长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公共支出的GDP占比呈反向变动关系,这显示中国公共支出政策的适应性性质;政府经济建设性支出比重增加会提高GDP增长率,而文教费和维持性支出比重与GDP增长率之间有着负的双向因果关系,这体现中国经济的粗放型增长特征。研究结果还显示,地方政府支出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率会上升,这说明通过规范化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可以改善欠发达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有利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
关键词:
政府支出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程启智
中国个人投资及其效应分析程启智一、个人投资的定义及在中国的兴起由于个人投资并非是一个定型的概念,而且人们在使用这一概念时又往往根据需要赋予它不同的含义,因此,有必要首先给出个人投资的定义,及廊清它与几个密切相关概念的区别。本文的个人投资,是指国民(个...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淑萍 辛冲冲 周全林
利用2007~2016年31个省份统计数据,借助泰尔指数法对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支出差异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系统分析了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人口规模、GDP和财政支出三个维度测度的总体泰尔指数值呈明显不同特征,仅有人口规模维度测算的指数值呈明显波动下降态势,其余两个维度测算的指数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态势。(2)区域间和区域内泰尔指数表现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化程度逐步缩小并趋于均衡,而区域内差异改善幅度不够显著且保持对总体泰尔指数较大影响度,是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3)根据区域内部不同省份泰尔指数时空动态趋势可知,区域内不同省份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与其辖区人口分布匹配度呈显著分异状态。(4)根据GDP和财政支出分别与公共文化服务支出两个维度构造的四象限图得知,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内蒙古四省份处于第Ⅰ象限-双高型,其余省份均未达到该象限水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顾剑华 磨玉峰
本文利用Barro(1990)提出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采用Karras(1996)所提出的方法,对广西1978-2006年间的政府公共支出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公共支出规模相对较低,广西政府公共支出规模尚有较大上升空间。因此,扩大政府公共支出规模是广西经济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关键词:
政府公共支出 最优规模 Barro法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