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15)
- 2023(16249)
- 2022(13897)
- 2021(13067)
- 2020(11092)
- 2019(25209)
- 2018(24688)
- 2017(47258)
- 2016(25595)
- 2015(28850)
- 2014(28305)
- 2013(28352)
- 2012(25903)
- 2011(23505)
- 2010(23260)
- 2009(21553)
- 2008(20831)
- 2007(17908)
- 2006(15547)
- 2005(13698)
- 学科
- 济(102272)
- 经济(102160)
- 管理(71014)
- 业(66724)
- 企(53832)
- 企业(53832)
- 方法(50115)
- 数学(44399)
- 数学方法(44011)
- 中国(28725)
- 农(26951)
- 财(26178)
- 学(23816)
- 贸(21711)
- 贸易(21700)
- 业经(21162)
- 易(21109)
- 地方(18491)
- 制(18138)
- 农业(18100)
- 环境(16187)
- 银(16010)
- 银行(15942)
- 务(15772)
- 财务(15705)
- 财务管理(15678)
- 技术(15582)
- 融(15510)
- 金融(15509)
- 和(15435)
- 机构
- 大学(370342)
- 学院(364275)
- 济(148944)
- 经济(146039)
- 管理(143592)
- 研究(127728)
- 理学(125440)
- 理学院(124017)
- 管理学(121894)
- 管理学院(121263)
- 中国(97421)
- 科学(81212)
- 京(79405)
- 农(66721)
- 财(66285)
- 所(64802)
- 研究所(59904)
- 业大(59339)
- 中心(57865)
- 财经(54261)
- 农业(52943)
- 江(50755)
- 北京(50320)
- 经(49732)
- 范(46557)
- 院(46232)
- 师范(45968)
- 经济学(45932)
- 经济学院(41729)
- 州(41294)
- 基金
- 项目(259324)
- 科学(202942)
- 基金(190854)
- 研究(181927)
- 家(170117)
- 国家(168807)
- 科学基金(143110)
- 社会(116019)
- 社会科(110096)
- 社会科学(110069)
- 基金项目(101462)
- 省(97895)
- 自然(95288)
- 自然科(93092)
- 自然科学(93064)
- 自然科学基金(91453)
- 划(84547)
- 教育(82136)
- 资助(78754)
- 编号(71223)
- 重点(58722)
- 部(57487)
- 成果(56881)
- 发(54587)
- 创(53413)
- 科研(50521)
- 创新(49982)
- 国家社会(48887)
- 教育部(48735)
- 课题(48636)
- 期刊
- 济(151598)
- 经济(151598)
- 研究(106128)
- 学报(66549)
- 中国(64141)
- 农(58784)
- 科学(58343)
- 管理(49628)
- 大学(49219)
- 财(47900)
- 学学(46678)
- 农业(40006)
- 融(34003)
- 金融(34003)
- 教育(33223)
- 技术(28100)
- 财经(26409)
- 经济研究(26065)
- 业经(23374)
- 经(22515)
- 业(21439)
- 问题(20220)
- 图书(19585)
- 科技(18475)
- 版(17810)
- 贸(17518)
- 理论(17321)
- 业大(17204)
- 技术经济(16919)
- 资源(16659)
共检索到522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士涛 纪晗
基于全国征信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公共征信系统对贷款发放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征信系统的上线运行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征信系统查询量的正向冲击会对贷款业务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我国公共征信系统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贷款发放的基础性作用,需要继续完善我国公共征信系统的功能,扩大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围,提升征信产品和服务水平,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士涛 纪晗
基于全国征信数据,实证检验我国公共征信系统对贷款发放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公共征信系统的上线运行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贷款发放,征信系统查询量的正向冲击会对贷款业务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为充分发挥我国公共征信系统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促进贷款发放的基础性作用,需要继续完善我国公共征信系统的功能,扩大信用信息的共享范围,提升征信产品和服务水平,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张承杰 黎婷
随着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张,小额贷款公司迫切需要接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客户违约成本,形成还款约束,另一方面有利于避免多头授信的情况。结合吉林省的实际进行研究,接入征信系统对整个小额贷款行业是至关重要的,但由于条件制约,这项工作实质性进展并不十分显著,主要是路径选择难以确定。
关键词:
征信 小额贷款公司 系统接入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素琴 祁好英
本文首先实证分析了中国外汇贷款和存款的影响因素,发现外汇贷款与人民币汇率负相关,外汇储蓄存款与人民币汇率正相关。然后在实证基础上研究汇率、利率和国家外汇管制对中国外汇存贷款的影响,并综合探讨我国外汇存贷款与外汇资金市场的动态关系,最后提出我国应对外汇存贷款风险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外汇存款 外汇贷款 影响因素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凡 李亦含
本文以2004年-2009年沪深两市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研究了民营企业政治联系对其贷款的影响。研究发现,是否具有官员类政治联系或代表委员类政治联系,存在着明显的"贷款歧视效应",具体表现为具有政治联系的民营企业能获得更多的贷款、更长的贷款期限、更低的贷款成本及更宽松的担保抵押条件。
关键词:
政治联系 民营企业 贷款歧视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国柱
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可有效解决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融资对接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小额贷款公司源于民间,主要解决一些小额、分散、短期的资金需求。随着小额贷款公司业务的发展,加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解决小额贷款公司与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在融资对接中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维 刘昆
学生贷款适应了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全面转型的要求,成为我国力度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高校学生资助方式。然而,目前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还远未形成个人信息的"无缝对接",致使学生贷款市场的发展空间严重受阻。构建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的良性互动机制迫在眉睫,应选择合适的学生贷款与个人征信体系互动模式,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对个人信息进行标准化。
关键词:
学生贷款 征信体系 互动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查慧园
助学贷款开办以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然而近年在发放助学贷款时,由于部分借款学生失信严重,造成银行自身效益难以保证,极大地影响了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完善大学生征信体系,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强化大学生信用意识,是促进助学贷款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助学贷款 持续发展 征信体系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潘江 刘朝阳 朱远思 梁晓聪
本文通过对农业产业链征信系统支持下的支农信贷新模式与传统支农贷款模式进行比较研究和实证研究,认为信用体系建设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方面能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征信系统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融入信贷信息管理体系,为支农信贷增加一个风险缓释安排,能有效解决支农贷款信息不对称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该贷款模式的基本设计框架与优化建议,为拓宽支农贷款之路、推动农村金融服务创新、依托征信系统识别和防范信贷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支农贷款 农业产业链 征信系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为涛 杨晓庄
在住房抵押贷款中大部分是中长期贷款,由于利率上浮抵押贷款借款人会由于利率改变而增加了其利息成本,从而导致一部分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在发生期前清偿时,商业银行需要核算其所带来的影响,进而采取合理的措施。既不给银行带来负面影响,也要考虑借款人的正当权益。
关键词:
抵押贷款 利率变动 期前清偿 剩余本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邰蕾蕾 李麟
文章依据公司治理理论,采用安徽省150家小额贷款公司2010-2012年的调查数据,应用面板数据模型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绩效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治理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财务可持续性影响较大,独立董事比例、女性董事、外部审计等与财务可持续性呈显著正相关,董事会规模也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此外,公司治理对覆盖力的影响相对较小,只有公司规模和CEO/董事会主席的二元性两个因素对其有显著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松华
研究发现,长期内贷款是推动我国房价上涨的一个因素,但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表明贷款对房价的推动作用有限;向量误差纠正估计表明短期中存在着调整房价向其长期均衡水平回归的动态机制,房价存在着惯性。
关键词:
房价 贷款 向量误差纠正估计 脉冲响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潘雅琼 宋泽群
文章以农村商业银行的农户贷款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机制,并通过湖北农村商业银行提供的农户贷款样本数据,构建Probit概率模型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劳动力数和家庭总资产与农户贷款信用风险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家庭总负债和贷款利率与其正相关,是否有子女上大学、贷款是否担保以及贷款用途对农户贷款信用风险也有显著影响。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认真审查农户基本信息,实施优惠的利率政策,鼓励生产性贷款和担保贷款,以防范信用风险的发生。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川巍
本文构造ARDL模型,对人民币贷款利率、人民币汇率、外汇贷款利率、进出口额等外汇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人民币贷款利率对我国外汇贷款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人民币汇率对外汇贷款当期影响不显著,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会引起外汇贷款增长;二者的影响时滞为0-4个月。长期来看,进出口贸易额这一反映实体经济对外贸易活动的变量才是影响我国外汇贷款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本外币利差、人民币升值预期等投机因素在其次。
关键词:
外汇贷款 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ARDL)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童士清
本文对中国金融机构贷款长期化的原因与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资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以及商业银行改革进程都是推动中国金融机构信贷长期化的重要原因。信贷长期化既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经济结构影响的结果,也是金融机构对长期贷款偏好、主动进行资产配置的结果。为避免中长期贷款的过快扩张对金融机构的经营和宏观经济的运行产生负面影响,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是必要的。
关键词:
贷款长期化 理论分析 实证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