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65)
2023(5068)
2022(4260)
2021(4229)
2020(3449)
2019(8082)
2018(7833)
2017(14672)
2016(7648)
2015(8973)
2014(8485)
2013(8677)
2012(8389)
2011(7972)
2010(7715)
2009(7271)
2008(7111)
2007(6151)
2006(5469)
2005(5175)
作者
(22551)
(18961)
(18881)
(17956)
(11997)
(9060)
(8475)
(7396)
(7291)
(6605)
(6449)
(6245)
(6202)
(5911)
(5837)
(5796)
(5622)
(5416)
(5402)
(5097)
(4789)
(4532)
(4495)
(4302)
(4205)
(4146)
(4083)
(3829)
(3791)
(3710)
学科
(37070)
经济(37040)
管理(20959)
(17066)
方法(16122)
数学(14475)
数学方法(14416)
中国(13185)
(12857)
企业(12857)
环境(11351)
(10489)
贸易(10483)
(10350)
(8595)
(7639)
(7229)
(7154)
(6555)
关系(6433)
业经(6056)
(6041)
(6017)
银行(6003)
(6000)
(5898)
(5856)
(5823)
金融(5821)
农业(5293)
机构
大学(118556)
学院(114754)
(59748)
经济(59029)
研究(49889)
管理(41298)
中国(39461)
理学(35364)
理学院(34889)
管理学(34545)
管理学院(34330)
科学(27707)
(26915)
(25827)
(24336)
研究所(23751)
中心(20902)
经济学(20285)
财经(19910)
(18473)
经济学院(18306)
北京(17935)
(17886)
(17567)
科学院(16166)
(15083)
财经大学(15021)
师范(14988)
(14577)
业大(14248)
基金
项目(77045)
科学(61906)
基金(60026)
研究(55416)
(53726)
国家(53416)
科学基金(44755)
社会(38661)
社会科(36794)
社会科学(36786)
基金项目(30877)
自然(27594)
自然科(26925)
自然科学(26918)
自然科学基金(26472)
资助(25178)
(24563)
教育(23887)
(22915)
编号(19660)
中国(19584)
(19226)
重点(18135)
国家社会(18080)
(17135)
教育部(16395)
成果(16245)
(15427)
人文(14998)
科研(14842)
期刊
(62798)
经济(62798)
研究(38162)
中国(23292)
科学(18204)
学报(17674)
(17087)
管理(15914)
(15373)
大学(13385)
学学(12560)
经济研究(11931)
农业(11046)
(10872)
金融(10872)
(10668)
财经(10576)
国际(10361)
世界(10046)
(9355)
问题(8744)
教育(8359)
资源(7849)
(7418)
技术(7416)
业经(6907)
技术经济(5723)
统计(5190)
(5128)
贸易(5128)
共检索到1786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闫国东  康建成  谢小进  王国栋  张建平  朱文武  
了解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趋势对于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水平至关重要。为此,本文以已有调查报告中发布的数据为基础,从公众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和环保满意度3个方面对比分析1998-2007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变化,采用综合评估法分析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变化特征及原因,并对未来环境意识的变化进行趋势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10年,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其发展过程呈现出类似"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特征。预计未来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的总体水平将呈现加速上升趋势,2008-2017年进入快速上升阶段,2019年将达到较高的稳定水平。因此,建议未来应加强农村和低教育群体的环境认知教育,激发企业...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郗小林,樊立宏,邓雪明  
近年来,环境意识在我国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1983年中国政府正式提出,要把提高全民环境意识作为环境保护的一项主要措施,环境意识作为一个独立和完整的概念开始被广泛使用。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上指出:“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邢俊芳  
21世纪将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新气象,使世界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正朝经济一体化与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美好;世界科技发展呈整体化、社会化、产业化、多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杨静  
人口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人口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中国长期人口增长将低于人口发展战略目标,进入老龄化社会前中国还将出现一个生育高峰,教育行业仍有发展空间,"刘易斯拐点"尚未到来,未来15年劳动力供给依然充足,但结构逐年老化。中国的"人口机会窗口"尚在开放,预计将在2028年前后关闭。由于隐性失业人口规模庞大,适龄劳动人口就业压力大,结构性失业情况严重,中国并不具备获取人口红利所必需的充足的就业机会,人口因素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将在2013年后转正为负。2027年中国开始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的过程对中国的税收制度、产业结构和房地产市场都将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已进入城镇化的第二阶段,2023...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常雯  
在我国加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下,公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应以怎样的运输结构来适应其转变是一个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问题。通过对公路运输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公路运输业演进的一般趋势,为我国公路运输结构的合理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清  郑胜利  
本文在代工生产形成的产业条件以及生产成本和规模经济作用的基础上,从产业内生因素角度建立一个跨国公司生产方式演变模型。模型揭示跨国公司生产方式变化具有三个阶段性及代工生产形成的必然性,本文还阐释了三个阶段的发生时间和阶段特征。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冼国明  崔新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志勇  杨建永  郜志雄  
据商务部资料,截止到2013年5月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各类研发中心已经超过了1800家,这归根结底是由于跨国投资的快速发展。在我国利用外资方面,近几年虽然增速放缓,但利用外资质量却不断提高,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中心方面也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征、新变化,本文认为集中研究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新变化,对进一步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杨胜刚  田冬炜  
本文首先对资本外逃的规模和形式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入世后中长期内资本外逃的变化趋势 ,最后提出我国有效遏制资本外逃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翟振武  陈佳鞠  李龙  
2014年,"单独二孩"政策全面启动实施,中国出生人口迎来了两个新变化:一是出生人口性别比大幅降落,二是出生人口总数大幅上升。面对生育政策的新调整和出生人口的新变化,有必要对中国人口的生育现状及其未来变动趋势加以探讨。文章通过分析"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讨论了中国人口的生育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短期内中国生育水平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断。研究显示,到目前为止,"单独二孩"政策实施效果符合预期;依据全国"单独"夫妇的再生育申报状况可以推断出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总数有望升至接近1800万的水平;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并未低至"危机"之中。伴随着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中国的生育水平仍具有回升潜力,未来短期内总和生育率可能会上升至1.7以上的水平。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桂龙  
后危机时期,全球经济将在缓慢中复苏,全球资本流动也将在深幅下降中逐步回升,但这种趋势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后危机时期也是中国经济转型和开放战略升级的关键时期。这种大的宏观背景必然对中国外资利用形成较强的环境约束。金融危机对我国FDI(外商直接投资)利用规模形成了较大的短期负面影响,在区域和产业上的表现也很复杂。后危机时期,我国FDI流入规模会有所回升,但撤资现象也会增多。同时,中西部地区和服务业领域对外资的吸引将会增加。为了更好地稳定外资规模,提升外资利用效益,后危机时期,中国应进一步降低外资进入门槛,实现外资利用政策和产业政策及区域政策的对接、协调,营造更优良的制度环境。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丽平  张彬  肖俊霞  
2015年10月5日,由美国主导、12个成员参与的跨太平洋合作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结束实质性谈判,11月5日TPP文本全文对外公布。TPP12个成员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大约占全球的4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3。谈判过程中,美国对外高调宣扬TPP将提高环境和劳工标准,TPP的高环境标准也一直为舆论关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戴玉才  
针对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环境责任意识、对环境友好产品的支付愿意、获得环境信息的途径、环境保护行动等方面,进行了中日两国的比较。研究结论:(1)中日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低于日本公众;(2)中日公众的环境支付意愿高于日本等发达国家;(3)中国公众获得环境信息与途径比较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洪大用  
本文根据一次大规模的抽样调查资料,初步分析了我国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的现状,认为从总体上看,公众的环保意识水平偏低;公众的环境资源况颇具特色;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出现明显矛盾时,半数公众能够优先考虑环境保护;大多数公众认为环境保护与个人有关,但对个人的努力信心不足;超过七成的公众表示愿意为环境保护支付一定费用,但对高收入阶层普遍寄予较高的期望;公众有一定的依法保护环境的心理基础,但法律知识又非常缺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慧  
公众环境意识是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是实现生态社会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西方理论界对公众环境意识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但其理论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文章对我国学者关于公众环境意识的相关理论进行梳理,从环境意识的概念界定、公众环境意识的组成、环境意识的影响要素、环境意识的评价指标等几个方面,对我国公众环境意识相关研究进行概括,并找出现有理论的局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