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90)
- 2023(4949)
- 2022(3973)
- 2021(3896)
- 2020(3183)
- 2019(7334)
- 2018(7069)
- 2017(12810)
- 2016(6484)
- 2015(7797)
- 2014(7462)
- 2013(7691)
- 2012(7390)
- 2011(6975)
- 2010(6804)
- 2009(6335)
- 2008(6128)
- 2007(5317)
- 2006(4744)
- 2005(4569)
- 学科
- 济(34024)
- 经济(33996)
- 管理(19984)
- 业(19696)
- 方法(15614)
- 企(15040)
- 企业(15040)
- 数学(14413)
- 数学方法(14364)
- 中国(13077)
- 技术(11525)
- 贸(9483)
- 贸易(9477)
- 易(9396)
- 农(7850)
- 技术管理(6528)
- 出(5912)
- 财(5871)
- 制(5584)
- 关系(5517)
- 学(5506)
- 业经(5467)
- 环境(5423)
- 农业(5274)
- 银(5129)
- 银行(5122)
- 行(5049)
- 发(4871)
- 融(4838)
- 金融(4838)
- 机构
- 大学(106315)
- 学院(101816)
- 济(55329)
- 经济(54719)
- 研究(42895)
- 管理(38897)
- 中国(33348)
- 理学(33312)
- 理学院(32942)
- 管理学(32679)
- 管理学院(32474)
- 京(23771)
- 科学(23157)
- 所(21366)
- 财(21357)
- 研究所(19644)
- 经济学(19004)
- 中心(18079)
- 财经(17589)
- 经济学院(17191)
- 经(16450)
- 北京(15937)
- 院(14947)
- 农(14450)
- 科学院(13503)
- 财经大学(13318)
- 范(12946)
- 师范(12859)
- 江(12845)
- 业大(12551)
- 基金
- 项目(68178)
- 科学(55413)
- 基金(52889)
- 研究(50972)
- 家(46924)
- 国家(46660)
- 科学基金(39351)
- 社会(35790)
- 社会科(34237)
- 社会科学(34232)
- 基金项目(26845)
- 自然(23001)
- 教育(22594)
- 自然科(22538)
- 自然科学(22533)
- 自然科学基金(22187)
- 资助(21973)
- 省(21824)
- 划(20024)
- 编号(18101)
- 中国(17764)
- 部(17509)
- 国家社会(17076)
- 重点(15793)
- 教育部(15286)
- 发(15179)
- 成果(14966)
- 创(14914)
- 创新(14264)
- 人文(13891)
共检索到15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昆仑
中国公众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中国科协普及部姚昆仑改革开放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渗透在社会生产力中,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速腾飞。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了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恩惠,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因而对科学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极大的热...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她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
关键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前沿科学 高新技术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正>2023年7月2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名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牵头的6项研究生教学成果荣获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成果简介(一)成果名称: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服务国家发展战略,打造量子科技交叉人才培养体系完成人:潘建伟郭光灿张永德杜江峰陈宇翱周正威韩正甫张永生韩永建陈凯周祥发苏吉虎徐飞虎易为邹旭波完成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该成果立足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战略需求,致力于培养量子科技拔尖创新人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莫少群
“公众理解科学”作为学术研究领域的出现缘于当代西方科学的社会地位受到了严重威胁,科学与公众之间社会性的距离增大并演变成某种社会危机。本文概述了这个领域中的三种主要经验研究进路,并就在我国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等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
公众理解科学 科学技术与社会 科学素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熊大桐
利用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了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史的方法论,共包括6个环节,即收集文献资料、调查访问、考察遗址、分析遗物、模拟试验、综合性研究。其中,收集文献资料是取得研究资料的重要方法;调查访问可以弥补文献记载的不足之处;考察遗址和分析遗物可以从不同的专业角度来分析问题;模拟试验可以验证、分析、鉴别古籍文献记载内容;综合性研究可以从理论上找出中国林业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关键词:
科学技术史 林业科学技术 方法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梅方权
在进入80年代以来和走向21世纪的进程中,为实现中国粮食和主要食物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保障中国的食物安全,迫切需要把战略重点逐步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用内,中国的粮食和主要食物的结构性和区域性的不平衡是影响食物安全的一个突出问题。中国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有很大的潜力。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从中国国情出发,应重点开发蛋白质资没,提高人民膳食中优质蛋白质比重。为此,要加快实施“三元结构工程”,推行“大豆行动计划”,加强多种食物资源的深度综合加工,建立种养加、产供销一体化的复合产业体系。中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转变时期,市场机制发育很不完善,食物供给常有较大波动。对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由国家食物储备制度、风险基金制度、保护价格制度,组成三位一体的有力宏观调控体系;建立一个由灵敏准确的信息系统、功能完善的模型系统、综合集成的专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的食物安全和预警系统,及时地发布食物安全动态,以支持政府科学的决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冠华
[期刊] 中央文献出版社
[作者]
眭珺钦 常显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安全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现代国家安全已经成为在军事安全基础上,包括国家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等的综合安全。空间以其在各个领域中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日益成为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既是军事上的"制高点",又是国家安全的"高边疆"。太空军事化和武器化日趋明显,空间战成为新的作战样式,空间力量成为维护空间安全的核心力量。
关键词:
科学技术 空间安全 空间力量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志伟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为了在科学技术工作中更好地贯彻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必要从基本理论上对科学技术的经济价值问题予以探讨。一、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符合于客观世界的认识及其发现,而技术则是人类改变或控制客观环境的手段或活动。从经济角度来说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马克思曾说:“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技术”,又说:“科学技术从根本上说是人类器官的延长和人类能力的加强”。这里,马克思概括了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作用。在现代,科技的作用更为广泛:(1)科学技术扩大了作为劳动对象的可利用的资源范围,如深层石油与矿藏、深海资源、资源再生等;(2)它开阔了以往无法实现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钱学森
软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它要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组织、管理和决策这几方面的问题,为领导提出咨询意见。所以,软科学不只是科学,还包含许多技术性工作,实际上是软科学技术。软科学又是社会科学的应用,所以也可以称为社会技术。这就是软科学的性质。同时,发展软科学也是一项技术革命,是软的技术革命,不是现在提得很多的硬的技术革命。软科学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加斌
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王加斌国家科委政策体改司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软科学事业在我国兴起,至1986年万里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发表重要讲话,已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阶段。它既是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产物,也是广大软科学工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景安
科学技术是名牌的基石张景安中国的名牌(或叫驰名商标)源远流长,勤劳善良的中国各族人民很早就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光辉灿烂的贡献。新中国的成立为名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五六十年代就曾有飞鸽、凤凰、永久自行车,牡丹、熊猫收音机,海鸥照像机,金星笔,中华烟,茅...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杨家良
从整个科学技术发展史可以看出,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是愈来愈快,新技术新成果迅速增长。据国外有人统计,六十年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新发现新发明,比过去两千年的总和还要多。仅在宇宙空间技术领域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限,李建珊
人类活动的历史表明,科学技术既是人类为自身创造幸福、改善生活的手段,也是造成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等全球性问题的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十分有必要对导致后面这种负面结果的科学技术决定论加以深入反思。为了防止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滥用,人类迫在眉睫的任务是必须努力探索科学技术的人文价值定位问题,在操作理念层次则要确立科学技术绿色化的理想。
关键词:
科学技术 决定论 人文价值 绿色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国栋 裴蓓
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耗费近五十年心血撰写而成的《中国科学技术史》一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极具珍贵价值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辉煌的科技成就给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者通过丰富史料和深入细致的分析,比较研究了中西方在科技领域的发展进程,内容涉及到哲学、科学思想、数理化、天文地理、农林业、生物与医学等各个领域。该书设计的科学技术领域很多,例如在第五卷第六分册的军事技术领域中,主要论述中国古代军事技术中的兵器、攻防技术和军事思想等;在第五卷第七分册中论述了中国古代军事技术
关键词:
中国科技史 教育工作者 李约瑟难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