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84)
2023(18934)
2022(16139)
2021(15207)
2020(12414)
2019(28502)
2018(28168)
2017(53059)
2016(28718)
2015(32061)
2014(32150)
2013(32067)
2012(29928)
2011(27560)
2010(27746)
2009(25367)
2008(24824)
2007(21722)
2006(19381)
2005(17777)
作者
(85527)
(71196)
(70521)
(67309)
(45559)
(34160)
(32160)
(27800)
(27178)
(25460)
(24512)
(24177)
(22886)
(22836)
(22282)
(22008)
(21040)
(20583)
(20386)
(20325)
(17958)
(17632)
(17134)
(16307)
(16047)
(15858)
(15854)
(15480)
(14494)
(14178)
学科
(133456)
经济(133325)
管理(77587)
(72580)
(57698)
企业(57698)
方法(51251)
数学(44228)
数学方法(43760)
中国(38148)
(33182)
地方(32572)
(29764)
业经(28110)
(26999)
(23578)
贸易(23559)
(22799)
农业(22700)
(22679)
环境(21824)
(20370)
金融(20368)
(20346)
银行(20290)
(19755)
(19632)
理论(19022)
地方经济(18288)
技术(17963)
机构
大学(416780)
学院(413956)
(175091)
经济(171471)
管理(156048)
研究(155025)
理学(133719)
理学院(132040)
管理学(129797)
管理学院(129034)
中国(115929)
科学(95516)
(91532)
(79841)
(77642)
研究所(72774)
(69972)
中心(67931)
财经(61573)
(61037)
业大(60924)
北京(59178)
(57151)
师范(56602)
(56315)
(56075)
农业(54565)
经济学(53775)
(49313)
经济学院(48152)
基金
项目(278889)
科学(218943)
研究(202474)
基金(202297)
(178250)
国家(176809)
科学基金(149720)
社会(128737)
社会科(122026)
社会科学(121996)
(106940)
基金项目(106522)
自然(96380)
自然科(94034)
自然科学(94008)
自然科学基金(92313)
教育(91719)
(91525)
资助(83508)
编号(80467)
成果(65978)
重点(63592)
(63572)
(61805)
(57127)
课题(57036)
国家社会(53791)
创新(53500)
科研(53013)
教育部(52442)
期刊
(200837)
经济(200837)
研究(129641)
中国(85411)
学报(68222)
(64041)
科学(63767)
管理(59430)
(56403)
大学(50966)
学学(47938)
教育(46919)
农业(44659)
(39037)
金融(39037)
技术(35261)
经济研究(32947)
业经(30784)
财经(30682)
(26519)
问题(25875)
(24233)
(21252)
图书(20834)
技术经济(20738)
资源(20256)
世界(20169)
科技(19944)
国际(19166)
理论(18746)
共检索到6338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邓宗兵  何若帆  陈钲  朱帆  
研究目标:探究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熵值法综合评价模型、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以及σ收敛和β收敛。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水平均保持上升趋势,但水平整体偏低且呈现鲜明区域非均衡特征;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区域差异产生的主要根源;除全国以及南部沿海、黄河中游外,其余六个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全国及东北、北部沿海、东部沿海、黄河中游、西南、西北经济区存在显著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收敛速度差异显著;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经济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不显著的条件β收敛;不同经济区的驱动因素和收敛情况各不相同,在制定政策和建设规划时应有所区别。研究创新: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挖掘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文明区域差异的来源;构建纳入空间因素的计量模型检验八大综合经济区生态文明发展的收敛性。研究价值:对于缩小生态文明发展区域差异,促进生态文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和瑞   王紫臻  
基于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其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收敛性检验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空间相关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上升态势明显,八大综合经济区呈鲜明梯度结构特征;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自2016年空间集聚状态稳定,并形成东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除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外,全国以及其余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相比,考虑外部因素的条件β收敛检验中全国整体及各经济区的收敛状态未改变,但收敛速度有普遍提升,不同经济区的收敛特征和其对外部环境因素敏感度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立足区域协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差异,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崔和瑞   王紫臻  
基于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8—2019年的面板数据,运用非期望产出Super-SBM模型测度其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水平,并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莫兰指数和收敛性检验模型探究其区域差异、空间相关和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我国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但上升态势明显,八大综合经济区呈鲜明梯度结构特征;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空间差异的主要来源;八大综合经济区包容性绿色发展效率自2016年空间集聚状态稳定,并形成东部和北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东北、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除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外,全国以及其余经济区均存在σ收敛,与绝对β收敛相比,考虑外部因素的条件β收敛检验中全国整体及各经济区的收敛状态未改变,但收敛速度有普遍提升,不同经济区的收敛特征和其对外部环境因素敏感度有显著差异。因此,应立足区域协同顶层设计,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缩小区域差异,进而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丁涛  黄宇菲  冯奎  吴华清  
本文采用“逐层纵横向”拉开档次法、“熵值”非线性规划法、TOWA-GA混合算子方法,首次以八大综合经济区的视角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β收敛方法揭示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收敛性特征。研究发现: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整体上呈稳步向好的趋势,但仍存在总体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现象;八大综合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性特征明显,总体差异水平不高且呈波动上升趋势,北部沿海经济区的内部差异最大,东部沿海经济区和大西北经济区的区域间差异最大,区域间差异对八大综合经济区总体差异的贡献最大;八大综合经济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且全国层面和东北、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大西北、大西南、长江中游、黄河中游7个综合经济区均存在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北部沿海经济区不存在绝对β收敛,但存在显著的条件β收敛。本文研究内容对制定八大综合经济区差异化政策,落实八大综合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具有理论和现实上的参考价值。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文明  叶阿忠  
文章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战略目标,利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对2006—2020年我国283个城市的市场潜能水平进行测度,并运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市场潜能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以及时空收敛性进行考察。研究发现:(1)在考察期内,我国市场潜能的总体差异呈现逐步缩小态势,但受“订单转移”、城乡二元结构的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出现短时间内总体差异较大的现象。(2)区域间差异是市场潜能总体差异的最主要来源,其中,大西北与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区域间差异贡献最大。(3)八大综合经济区的σ收敛存在分异,但在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中表现出显著的一致收敛性。另外,收敛速度在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收敛速度领先于其他综合经济区,而北部沿海综合经济区的收敛速度显著落后于其他综合经济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赵文举  张曾莲  
精准施策治理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是掌握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地区异质性。本文研究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0年~2018年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分布动态、空间差异与空间收敛性。研究发现:作为区域性金融风险总和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从多峰低值向单峰高值演进且呈现明显的周期性变动规律,当前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正处于新的爬坡期;考察期内八大综合经济区区域性金融风险差异空间异质性特征突出,区域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不同区域金融风险拥有各自稳态水平且影响因素各不相同,在管控区域性金融风险时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研究结论对于从区域层面入手控制区域性金融风险水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金铠  马静静  魏伟  
研究目标:探究中国不同经济区域能源碳排放效率的特征与差异性。研究方法:利用三阶段DEA和三阶段DEA-Malmquist指数。研究发现: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政府规制、科技创新水平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对能源碳排放效率有显著影响;因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全国能源碳排放效率均值下降2.8%,区域效率排名发生变化;技术进步大致以5年为周期波动,且与全要素生产率变化趋势一致;八大经济区年度碳排放效率变化特征趋同;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增长有助于能源碳排放效率改善。研究创新:基于静态和动态视角,分析八大经济区能源碳排放效率的差异,揭示其影响因素及演化规律。研究价值:为提高各区域碳排放效率及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和协调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研究目标:对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经济发展差异测度与评价。研究方法:针对多指标短面板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技术构造两种新的聚类与评价方法。针对数据标准化后常见的地区差异测度不适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指标。用偏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探究经济指标间的真实关系。运用上述新方法对八大综合经济区进行实证分析。利用等级相关系数度量各地区在不同时刻排名的相关性及两种数据变换方法排名的一致性。研究发现:31个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排名比较稳定,省际差异显著存在,且呈现轻微的上升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之间差异也显著存在,但呈现下降趋势。东部沿海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南部沿海和长江中游稳中有进,其中长江中游进步最为明显;北部沿海协同发展初见成效,但内部差距仍然很大;相对而言,东北退步明显;黄河中游发展参差不齐;大西南和大西北发展依然滞后。研究创新:主要是方法上的创新,本文提出的两种新的聚类与评价方法,方法稳定有效,新的地区差异测度指标适用范围更广。研究价值:为类似问题的研究提供方法上的借鉴,并为相关部门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提供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忠宇  热孜燕·瓦卡斯  
文章构建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并利用2011—2018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熵权法刻画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农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在此基础上,通过Dagum基尼系数以及三维Kernel密度估计对其空间差异展开分析,并通过变异系数法与空间SDM模型考察其σ收敛、空间绝对β收敛和空间条件β收敛特征。结果表明:(1)八大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呈现逐步提升特征,但仍存在着地区差异,且区间差异是造成总差异的重要来源。(2)八大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梯度特征,分化现象开始出现。(3)八大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σ收敛、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差异来源,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2004—2019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东北、西北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σ收敛;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并呈现出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以及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并弱化了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因此,应缩小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促进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协同,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郭炳南  唐利  张浩  
运用Super-SBM模型测度了中国八大综合经济区2004—2019年水资源利用效率,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分析了其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和差异来源,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2004—2019年,中国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呈波动下降趋势,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区域异质性;区域间净差异是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东北、西北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σ收敛;八大综合经济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并呈现出北部沿海和东部沿海经济区"高—高"集聚以及东北、黄河中游、长江中游和西南经济区"低—低"集聚的分布格局;八大综合经济区水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因素差异性显著,并弱化了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协同性。因此,应缩小水资源利用效率区域差异,促进水资源利用和水环境治理的协同,因地制宜采取差异化的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陈明华   张腾文   初勤儒   史楠  
在测度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方差分解和地理探测器方法从空间协同、结构协同及外在驱动因素三个方面考察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状况与协同机制,并据此探究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路径。研究发现:样本期间全国整体及八大综合经济区数字普惠金融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地区间分异显著;区域间差异是阻碍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主要空间来源;对于全国整体来说,覆盖广度差异是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协同的主要结构来源,而在东部沿海、南部沿海、黄河中游等地区,使用深度差异超过覆盖广度差异成为影响区域内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不协同的主要结构来源;不论是在全国整体还是八大综合经济区,降低互联网覆盖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都是驱动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主要因素,且每两对因素组合都会加强各自对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的影响。本文基于八大综合经济区视角,揭示了我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空间协同、结构协同和外在驱动机制,为探寻数字普惠金融协同发展路径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魏艳华  马立平  王丙参  
在详细讨论评价指标选择及测度问题基础上,选取5个方面19个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高维标度分析构造新的评价方法,对中国八大经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用熵权耦合协调度、等级相关系数等度量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与各项排名的一致性,并构造多维基尼系数、修正变异系数等测度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总体来说,中国经济正朝着量质双升的方向发展,但区域协调性、均衡性明显不足。东部沿海整体水平较高,各方面发展相对均衡;南部沿海在创新驱动方面协调不足;北部沿海在效率提升方面有待于加强;长江中游整体进步,经济差距较小;黄河中游发展参差不齐;相对而言,东北整体“倒退”,在经济增长方面“下滑”更为明显,在效率提升方面明显欠缺;大西南和大西北发展明显滞后,区域内部协调性、均衡性均较差。基于高维标度分析构建的新的评价方法简单有效,适用于多种数据类型,尤其是小样本数据,构造的地区差异测度适用范围更广。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明  王卉彤  魏晓敏  
研究目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等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利用2014年3月2015年12月蚂蚁金服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月度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传明  王卉彤  魏晓敏  
研究目标:揭示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哈长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北部湾城市群等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及其收敛性。研究方法:利用2014年3月~2015年12月蚂蚁金服大数据平台公布的城市互联网金融发展指数月度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对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进行分解,采用空间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检验。研究发现:2014年3月~2015年12月,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总体区域差异呈逐渐下降的趋势,珠三角城市群内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差异最大,地区间差异是导致互联网金融区域差距的主要来源,互联网金融发展呈现出典型的σ收敛。研究创新:揭示八大城市群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来源,对σ收敛、β收敛、俱乐部收敛进行经验检验。研究价值:对于缩小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区域差异,促进城市群互联网金融的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