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55)
2023(6390)
2022(5363)
2021(5162)
2020(4087)
2019(9733)
2018(9231)
2017(17626)
2016(9152)
2015(10455)
2014(10077)
2013(10219)
2012(9639)
2011(9081)
2010(8951)
2009(8434)
2008(8315)
2007(6905)
2006(6461)
2005(5789)
作者
(26830)
(22699)
(22524)
(21604)
(14551)
(10955)
(10080)
(8937)
(8695)
(8009)
(7710)
(7706)
(7419)
(7145)
(7098)
(6982)
(6775)
(6609)
(6351)
(6244)
(5555)
(5439)
(5380)
(5167)
(5045)
(5014)
(4859)
(4636)
(4471)
(4469)
学科
(47092)
经济(47056)
管理(21160)
方法(19668)
(18782)
中国(17473)
数学(17073)
数学方法(16992)
(12758)
企业(12758)
(11168)
(9994)
贸易(9988)
(9774)
地方(9387)
(8524)
环境(8073)
业经(7737)
农业(7713)
(7350)
(6934)
(6848)
城市(6626)
关系(5970)
(5942)
银行(5939)
(5849)
土地(5594)
(5588)
金融(5587)
机构
大学(141936)
学院(139926)
(66124)
经济(65027)
研究(56511)
管理(52086)
理学(44746)
理学院(44099)
管理学(43492)
管理学院(43216)
中国(43139)
科学(33503)
(31682)
(27720)
(27160)
研究所(25569)
中心(23753)
财经(22631)
经济学(22208)
(20932)
(20921)
(20920)
师范(20804)
北京(20676)
(20665)
经济学院(19942)
(18212)
业大(18198)
科学院(18015)
师范大学(17558)
基金
项目(96160)
科学(78288)
基金(75227)
研究(67752)
(67130)
国家(66705)
科学基金(57094)
社会(47723)
社会科(45501)
社会科学(45492)
基金项目(40149)
自然(36545)
自然科(35702)
自然科学(35696)
自然科学基金(35111)
(32455)
资助(31035)
(29523)
教育(29231)
编号(23524)
(22692)
重点(22022)
(21924)
国家社会(21769)
中国(21682)
教育部(19495)
(18950)
人文(18499)
成果(18134)
科研(18108)
期刊
(70347)
经济(70347)
研究(44319)
中国(24502)
科学(22766)
学报(19841)
(18425)
(17585)
管理(17399)
大学(15169)
学学(14464)
农业(13126)
经济研究(12079)
问题(11663)
财经(11396)
(10515)
金融(10515)
(10048)
(9871)
资源(9712)
业经(9307)
世界(9214)
国际(8666)
技术(8566)
(8089)
教育(7707)
(7461)
城市(7083)
(6991)
(6516)
共检索到204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军胜  马耀峰  刘焱序  
探讨主要入境客源市场目的地城市选择偏好的时空分异特征与规律,并识别出各客源市场选择偏好下不同类型的目的地城市,对促进城市展开精准营销以实现入境旅游的振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该研究依据生态优势度与亲景度理论,基于我国60座旅游城市13大客源国1991—2017年入境过夜游客数据,采用优势度与亲景度改进模型,分析了目的地城市入境过夜客源市场的优势度与亲景度时空格局,识别了入境过夜客源市场选择偏好下不同发展类型的目的地城市。结果发现:(1)目的地城市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的优势度整体保持上升的演变趋势,但增速明显下降,优势度较高与较低的客源国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承接入境过夜游客高优势度城市的数量整体上呈现出东中西逐步递减的空间格局特征。(2)韩国、法国与德国是亲景度上升的强亲景客源国,新加坡则是下降的强亲景客源国,入境过夜游客在我国维持高亲景度城市的数量整体上呈现由东向西逐步减少的空间分布特征。(3)高优势度-高亲景度、高优势度-低亲景度类型的城市较少,低优势度-高亲景度、低优势度-低亲景度类型的城市较多。低优势度-高亲景度城市是未来重点开发与振兴的对象。研究内容拓展了生态优势度与亲景度理论在旅游市场研究中的应用深度,为目的地城市依据需求偏好进行旅游产品开发与产业布局,以及疫后入境旅游市场的恢复与振兴提供了实践参考。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的选择及变化对我国各地区入境旅游市场的开拓及政策制定有重要影响。利用游客集中度、市场集中度等方法分析了1996-2010年我国主要入境旅游客源市场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及变动,采用亲景度理论分析了入境游客对各类城市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并阐明了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对各市场竞争态的影响。结果发现:主要入境游客类型对各类城市和区域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及变化差异较大,近程客源市场游客的目的地选择偏好程度呈现明显的距离衰减规律,远程客源市场则不明显;日韩为代表等传统客源市场与东南亚、俄罗斯为代表的新兴客源市场游客对城市类型的选择性及变动存在较大的差异;中国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的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旭  秦耀辰  宁晓菊  张丽君  
以我国主要旅游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亲景度理论分析各客源市场游客对我国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差异及变化,利用回归分析探寻影响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入境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主要入境客源市场游客对各城市类型和区域的选择性及变化差异较大,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偏好呈现距离衰减规律;入境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旅游距离、经济联系、目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等,各影响因素对各客源市场游客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作用差异较大,在区分这些差异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的入境旅游市场开拓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春晖  马耀峰  吴晶  朱环  
通过构建入境旅游流与省域目的地耦合系统指标体系,对2000、2005和2010年我国西部12省(区市)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及其时空分异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显示:①我国西部省份入境旅游流与目的地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缓慢提升,但仍未进入协调发展阶段。②入境旅游需求发展滞后为普遍现象,即有效需求不足是制约西部入境旅游发展的关键问题,而供给发展滞后省份数量呈现扩大趋势。③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异格局特征为,胡焕庸线经过及其以东省份耦合协调度水平较高,而以西省份水平较低。④耦合协调度的区域差异逐步扩大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在于入境旅游流系统发展水平差距的扩大,而且,旅游区内部省际差异,是整个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总体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又以西北地区省际差异为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赵现红  
旅游目的地选择一直是旅游管理研究的核心命题之一,整个选择过程是系统分量(目的地属性)和随机分量(游客特性)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以2008年5-6月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三大航空枢纽口岸采集到的第一手意愿性数据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二项Logistic离散选择回归模型,系统分析了影响入境游客西向扩散的影响因素,认为游客的职业、旅华时间、家庭结构、旅游方式、结伴方式、旅游动机、旅华花费、入境口岸、受到尊重等特性显著影响其西扩的概率。同时,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功能,准确率达到72.5%,对于我国区域旅游联合,特别是西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赖胜强  唐雪梅  朱敏  
本文从网络口碑的视角研究社区留言对游客旅游目的地选择的影响,以浙江省2007年的各大旅游景区全年接待人数的数据和国内两个旅游网站上的网络口碑信息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法研究了网络口碑数量、口碑态度和口碑质量与旅游景区接待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评论、旅游博客的数量以及图片数量等与景区接待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评论评分和评论的质量等与景区接待量的正向关系不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邹永广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健康理论,研究抽象出决定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两个重要因素:旅游安全抵抗力和旅游风险入侵度,并据此构建目的地旅游安全度的评价指标体系。搜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测评的指标数据,经过数据分析,验证和修正了目的地旅游安全度评价模型。最后,测算了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度指数。主要结论:(1)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安全活力、结构和恢复力呈现增长态势,旅游安全抵抗力逐步增强。东部地区旅游安全抵抗力较突出;中部地区稳步增强,具有增长空间;西部地区也在提升。(2)2003—2013年全国31个城市目的地旅游自然环境与社会...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宏磊  张捷  曹靖  刘传华  史春云  杨旸  
旅游目的地选择是游客选择行为研究中研究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现有文献利用了社会、经济、地理等诸多模型和理论对目的地选择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基于随机效用最大化的离散选择模型在游客目的地选择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但是缺乏属性交互项对于目的地选择的抑制或者激励作用的研究。本文利用2002年江苏省国内游客抽样调查原始资料数据这一选择完成式类型的数据构建了两个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讨论了寻求闲适安静环境、探亲访友、公务出游3种出游动机对于出游距离以及旅行花费的影响。研究发现寻求闲适安静环境出游动机的游客倾向于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邵隽  
中国作为出境旅游客源地,具有极强的实力及增长潜力。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达到1亿人次,成为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因而,国外目的地管理组织纷纷对中国旅游市场给予高度重视,针对中国市场特点进行营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现红  
以2008年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桂林、昆明等热点旅游城市收集的一手数据为基础,应用描述性分析和因子分析等手段,系统分析旅华游客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结果发现:旅游交通、服务和设施等促成因素构成了目的地选择的核心影响因素,价格、时间和距离等限制性因素的作用位居第二层次,而旅游景区、东道主好客性等核心吸引物的作用最小。此外,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和旅游者个体特征的差异,欧美等洲际客源选择目的地时更多地考虑吸引物因素,而洲内客源更多地考虑限制性因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白凯  张春晖  郑荣娟  夏雪  
色彩影响着人们的情感状态和选择意向。当旅游目的地意象被色彩化并赋予一定的涵义,它就成为目的地品牌定位、意象设计和营销战略制定的有力工具。本文以到访西安的跨文化游客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我国旅游意象色彩认知为研究内容,在调研数据对应分析和深度访谈资料挖掘补充基础上,初步研究了跨文化群体游客对我国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的特点及基础规律。研究结果显示:①跨文化群体游客对我国旅游意象色彩认知基本统一,以红、黄、绿三色为主;②跨文化群体游客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深度具有层化结构;③旅游体验和经历导致其目的地意象色彩认知趋同于目的地文化背景;④旅游目的地意象中的具象是导致跨文化群体游客色彩认知转化的主因。文后就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说明。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白凯  陈楠  赵安周  
旅游目的地意象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地理学和旅游学等学科交叉生成的研究命题,是旅游目的地市场细分、市场定位及竞争分析的重要工具。本文选择中国近缘文化群体客源市场,也是中国最大的入境客源市场韩国为研究对象,以非结构式和结构式研究相互结合的方式,研究分析了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及行为意图,研究结果显示:(1)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由四个基本维度构成,分别是平和、愉悦、动感与现代,其中,平和、愉悦和现代与旅游目的地意象呈正相关关系;(2)韩国潜在游客对中国的旅游目的地意象认知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辛璐琦  王兴元  
文章在企业识别系统(CIS)理论基础上,开发了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通过对355名游客的行为意愿的问卷调查,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进行了整体验证。同时对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与游客行为意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评价量表整体结构良好,信度和效度值都处于较高水平,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识别要素通过品牌认同对游客行为意愿产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珍  
文章应用质量功能配置提出了旅游目的地心理预期评估方法,按照游客需求选择相关的旅游目的地产品特性,建立评估质量屋,权衡质量屋内各种关系,建立了旅游目的地游客心理预期评估的数学模型。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文兵  
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伴随消费者行为研究的范式转移而产生。在旅游目的地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如果想维持目的地的游客偏好,则需要培育游客忠诚。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国内外有关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研究的主要成果,并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了今后国内对旅游目的地游客忠诚的研究,希望为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