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05)
2023(11474)
2022(9755)
2021(8890)
2020(7662)
2019(17775)
2018(17220)
2017(33390)
2016(17778)
2015(20621)
2014(20615)
2013(20976)
2012(20091)
2011(18573)
2010(18608)
2009(17726)
2008(17454)
2007(15626)
2006(13806)
2005(12611)
作者
(53359)
(44981)
(44841)
(42944)
(28895)
(21613)
(20401)
(17305)
(16931)
(15851)
(15528)
(15115)
(14394)
(14362)
(14107)
(13961)
(13295)
(13189)
(13149)
(12913)
(11287)
(11000)
(10896)
(10333)
(10268)
(10210)
(9754)
(9621)
(9002)
(8907)
学科
(105008)
经济(104925)
管理(47787)
(45086)
方法(44869)
数学(39820)
数学方法(39593)
(34625)
企业(34625)
中国(24943)
(22274)
地方(21763)
(19867)
(18286)
贸易(18278)
业经(18073)
(17886)
(17701)
农业(15198)
(15089)
地方经济(13890)
(13613)
金融(13611)
环境(13567)
(12942)
银行(12921)
(12757)
(12431)
(11427)
财务(11409)
机构
大学(279460)
学院(277123)
(132931)
经济(130675)
管理(104255)
研究(100316)
理学(89576)
理学院(88520)
管理学(87324)
管理学院(86768)
中国(76751)
(58496)
(57782)
科学(57562)
(50679)
财经(46885)
研究所(45925)
中心(44506)
经济学(43830)
(42979)
(42609)
(39917)
经济学院(39526)
北京(37683)
业大(36643)
(36354)
师范(36052)
(35084)
财经大学(34717)
农业(33793)
基金
项目(177448)
科学(140958)
基金(132683)
研究(128956)
(114991)
国家(114120)
科学基金(97561)
社会(86691)
社会科(82487)
社会科学(82466)
基金项目(69752)
(65987)
自然(60444)
自然科(59044)
自然科学(59025)
教育(58186)
自然科学基金(58042)
资助(56321)
(55803)
编号(49241)
(41327)
(40084)
重点(40004)
成果(39985)
国家社会(37566)
教育部(35932)
(35758)
人文(34694)
中国(34544)
课题(34242)
期刊
(148400)
经济(148400)
研究(85417)
中国(48585)
(43329)
学报(40055)
科学(38936)
(38567)
管理(36558)
大学(30455)
学学(28903)
农业(26197)
(25986)
金融(25986)
经济研究(25529)
财经(24706)
技术(22295)
(21403)
业经(20876)
问题(20149)
教育(20000)
(18335)
世界(16110)
技术经济(16035)
国际(15755)
统计(15519)
(14691)
(13311)
商业(13101)
经济问题(12634)
共检索到4152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淑新  何元庆  王学定  
本文基于31个省(区、市)旅游外汇收入的面板数据,采用变差系数、Gini系数、Herfindahl指数、Theil指数研究了1996-2009年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与分散,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发现:集聚是中国入境旅游经济的历史特征,分散是主流变化趋势;旅游业固定资产投资、对外开放和旅游资源水平在促进入境旅游经济分散化发展方面具有主导推动作用;而旅游业从业人员、第三产业比重和星级酒店水平阻碍了分散化趋势。基于此,提出促进中国入境旅游业均衡发展的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席建超  甘萌雨  吴普  葛全胜  
本文采用1996-2005年入境游客旅游消费数据,对我国入境游客旅游消费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过去10年,入境旅游总体消费水平有显著增加,但仍属于滞后性消费。因此,塑造和完善旅游消费体系和保障体系,营造宽松的旅游消费环境,通过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优化调整来促进旅游消费质量的提档升级,将是实现入境旅游消费水平与入境旅游同步发展,入境旅游发展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所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孙玉环  
旅游业的行业特点决定了中国入境旅游时间序列的发展趋势中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动因素及不规则因素。本文利用X-12-ARIMA季节调整方法,把中国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序列具体分解为长期趋势因素、季节变动因素及不规则因素,并对各构成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以期能对中国入境旅游业的变动规律给出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宏盈  马耀峰  
上海已成为我国西部省区的"二手客源地"之一,其入境旅游流的西向扩散是我国入境旅游流运动的一个缩影。入境流的空间转移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区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转移态是反映旅游流流向和流量的重要指标,计算研究发现旅沪客流主要流向旅游资源富集的区域(川、渝、桂、滇、陕等)。结合实际修正了传统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指数,并计算上海与西部省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对转移态与旅游经济联系强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显示:边境5省区(内蒙古、新疆、云南、广西、西藏)属于非耦合区域,甘肃为低耦合区域,重庆、四川、贵州属于中耦合区域,陕西、青海、宁夏属高耦合区域。在此基础上对西部不同类型省区如何更好的吸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曾军  崔郁  
以旅游外汇收入为样本数据,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为评价指标,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了1995-2005年间我国入境旅游经济发展状况的区域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臧新  王静  
本文通过构建服务关联指数指标体系测算我国各地区的服务关联水平,从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两个层面的2005-2010年省(市)级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服务关联对加工贸易集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服务关联总体上对地区的加工贸易集聚产生显著的促进作用,说明服务关联显著影响地区参与国际分散化生产的深度和规模,但在中西部地区并不总是正向显著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佳  赵金金  张广海  
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研究视角,运用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指数、空间关联局域指标LISA分析,考察中国大陆31个省级区域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构建旅游产业集聚与区域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对中国旅游产业集聚与旅游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中国旅游产业发展一直伴随空间集聚的过程,旅游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且在东部地区形成了旅游经济活动的集聚区;旅游产业集聚对区域旅游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表现为较强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显著的局部性特征,由此引起中国旅游经济增长的空间不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邱亚利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开拓眼界的主要方式之一,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而入境旅游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历来是旅游问题研究者和政府机构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函数,就入境旅游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并且这样的正相关关系比较显著且是长期性的影响关系;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说明入境旅游和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动态均衡关系;同时,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入境旅游与国民经济增长两者呈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闫莉莉  董平  陆玉麒  
本文以河南省18个市为研究单元,通过对河南省2000-2005年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的分析,表明河南省入境旅游经济的绝对差异在波动中扩大,相对差异呈波动趋势。随后又分析了2005年河南省18个市的入境旅游收入空间差异状况,结果表明,河南省各市的入境旅游经济地区分布极不均匀,呈现出"极核式"分布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区域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晨  
本文定量分析上海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通过协整方程建立了上海入境旅游收入与GDP的长期均衡关系,通过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上海入境旅游收入与GDP之间的因果关系,通过VAR模型的冲击响应函数研究上海入境旅游收入与GDP的短期关系。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王良举  李万莲  
汇率变动通过价格效应对入境旅游需求产生影响。在人民币面临较大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探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标准贸易引力模型和传统旅游引力模型,构建一个扩展的旅游引力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计量方法实证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升值给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客源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人口规模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国入境旅游发展呈正相关关系,客源国与中国的距离则是中国入境旅游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春济  高静  
为了定量地反映我国旅游产业的集聚状况,文章使用E-G指数从全国、区域和部门三个层面对1997-2005年我国的旅游产业集聚程度进行了精确测算,对其变动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释了产生上述趋势的原因。文章认为:(1)大部分旅游产业部门不适合高度的地方性集聚,除非有较高的资源承载力作为支撑;(2)应该突破局部的空间限制,把更广阔的空间纳入到旅游产业集聚经济中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玲玲  李玉霞  林振山  
文章利用统计-动力建模方法对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非线性动力反演,探求相互之间的动力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入境旅游(外汇)收入与GDP月度变化之间存在双向正向驱动作用,且前者对后者的动力驱动效果更加显著;(2)入境旅游(外汇)收入和GDP的月度变化均不稳定,下一月度的变化对上一月不具有依赖性或连续性;(3)入境旅游人数无法对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月度变化起到二次非线性或线性驱动作用;(4)GDP对入境旅游月度变化的响应主要依赖GDP与入境旅游(外汇)收入的交叉作用,入境旅游人数因子会降低对GDP的动力反演效果。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庞丽  王铮  刘清春  
文章分析了入境旅游发展的区域差异,并用Granger因果检验来考察入境旅游和各区域经济增长之间是否存在相应的因果关系,Granger因果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和经济增长存在单向因果关系,东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对区域的经济增长产生显著影响。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类似地,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增长是其第三产业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全国和中西部地区的入境旅游和相应区域第三产业的增长并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在区域层面上,只有少数区域支持入境旅游是区域GDP增长的Granger原因,它们是东部地区的北京、广东、上海、天津、福建、江苏、浙江、海南和广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宏盈  蒙小蓉  张娟  
近几年山东省旅游业发展速度比较快,也取得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国际旅游。旅游产业结构是衡量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状态的重要标志,在收集到全国和山东国际旅游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山东国际旅游业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对山东国际旅游业发展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