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83)
- 2023(14508)
- 2022(12555)
- 2021(12063)
- 2020(10049)
- 2019(23258)
- 2018(22993)
- 2017(43924)
- 2016(24115)
- 2015(27584)
- 2014(27116)
- 2013(26837)
- 2012(24680)
- 2011(22363)
- 2010(22456)
- 2009(20516)
- 2008(20203)
- 2007(17708)
- 2006(15632)
- 2005(13949)
- 学科
- 济(98863)
- 经济(98756)
- 管理(69490)
- 业(67169)
- 企(55742)
- 企业(55742)
- 方法(42772)
- 数学(36794)
- 数学方法(36359)
- 中国(29536)
- 农(27066)
- 财(23015)
- 业经(22719)
- 学(20273)
- 地方(20022)
- 技术(19924)
- 贸(19662)
- 贸易(19651)
- 易(19147)
- 制(19062)
- 农业(17571)
- 理论(17095)
- 银(15935)
- 银行(15890)
- 和(15387)
- 行(15229)
- 环境(14951)
- 融(14563)
- 金融(14562)
- 教育(14185)
- 机构
- 大学(341069)
- 学院(339823)
- 济(142004)
- 经济(139143)
- 管理(134208)
- 研究(118278)
- 理学(115619)
- 理学院(114378)
- 管理学(112587)
- 管理学院(111991)
- 中国(89138)
- 京(73695)
- 科学(71457)
- 财(63076)
- 所(59435)
- 研究所(54056)
- 中心(52445)
- 农(52399)
- 财经(50530)
- 江(48993)
- 业大(48437)
- 北京(47562)
- 经(45939)
- 范(45521)
- 师范(45141)
- 经济学(43162)
- 院(42719)
- 农业(40812)
- 州(40022)
- 经济学院(38843)
- 基金
- 项目(229209)
- 科学(180599)
- 研究(171346)
- 基金(165608)
- 家(143728)
- 国家(142542)
- 科学基金(122213)
- 社会(108028)
- 社会科(102388)
- 社会科学(102361)
- 省(88390)
- 基金项目(87637)
- 教育(78636)
- 自然(77627)
- 自然科(75826)
- 自然科学(75809)
- 划(74526)
- 自然科学基金(74451)
- 编号(69408)
- 资助(68521)
- 成果(57237)
- 重点(51416)
- 部(51255)
- 发(49840)
- 创(49482)
- 课题(48735)
- 创新(46208)
- 国家社会(44510)
- 教育部(44283)
- 大学(42977)
- 期刊
- 济(156106)
- 经济(156106)
- 研究(105722)
- 中国(67456)
- 学报(51118)
- 管理(50893)
- 科学(48481)
- 农(48247)
- 财(46258)
- 教育(43195)
- 大学(38927)
- 学学(36235)
- 农业(33798)
- 技术(30417)
- 融(29575)
- 金融(29575)
- 经济研究(25522)
- 业经(24912)
- 财经(24817)
- 经(21419)
- 问题(20892)
- 业(18167)
- 图书(17939)
- 贸(17392)
- 技术经济(17290)
- 科技(17147)
- 理论(16363)
- 世界(15418)
- 现代(15183)
- 国际(14809)
共检索到507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郭晓合 李海英
加入世贸组织,与国际接轨,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是新世纪初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在产业持续不断地变更中,有相当一部分产业走向衰退,这是产业结构演变的规律。在新形势下,要加快广西经济发展,必须通过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的支柱产业,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广西“十五”工业发展规划提出突出发展六个重点产业:有色金属、电力、汽车、食品、医药和高新技术。本文尝试运用相关的产业发展理论,对六大产业进行剖析,从中选择汽车、甘蔗化工、医药业作为广西“十五”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维荣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贾蔚文
用新的思路培育和发展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贾蔚文(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顾问、研究员)一个城市的经济要得到振兴,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产业结构,有一两个或两三个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对于一般的城市来说,支柱产业不可能很多,关键在于支柱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有较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阳成,陈舒
培育和发展福建省支柱产业的思考福建省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李阳成陈舒支柱产业是产业结构的骨干,是经济实力的基础。加快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对福建省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壮大经济实力,从而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加快培育...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朱维荣
云南机场产业在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多年的发展,机场等级、规模、布局等方面都位居全国前列。机场产业的发展对于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取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随着云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云南需要更多的经济增长点,而将云南机场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并加以扶持,无疑对进一步促进云南经济、社会的大发展会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
机场产业 培育 支柱产业 建议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荣山 苏金德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考察团
本文通过对印度、阿联酋产业结构调整的考察,概括总结了两国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积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做法,深入分析揭示了两国从本国国情出发、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的情况。同时,提出了有关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的相关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
印度 阿联酋 产业结构调整 支柱产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新才 咸春林
2010年9月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要求,将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宁夏回族自治区新能源资源富集,将其培育成为区域经济支柱性产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秀岩 郭秦生
近年来,吉林省医药健康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离支柱产业还有距离: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创新能力有待提高;缺少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人才不足;融资渠道单一;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新常态下,医药健康产业发展遇到一系列的机遇和挑战。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创新和企业创新;调整优化产业组织结构,加强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培育;加强医药流通体系建设;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等,是医药健康产业成为吉林省支柱产业的强有力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星成 张晋伟
四川是旅游资源大省,有世界遗产5处,世界地质公园1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05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乐德发
上海形成新支柱产业的研究□乐德发“七五”末“八五”初,上海工业结构由适应性调整向战略性调整转变,在重点发展五十大类产品的基础上,至“八五”末期,形成了汽车、通信设备、石油化工与精细化工、家用电子电器、钢铁工业、电站成套设备等工业六大支柱产业。上海支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柯涛 龙珊瑚 李向红
通过对广西高校在广西四大支柱产业中的专利技术产业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广西高校在专利技术产业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
关键词:
专利技术 产业化 高校 支柱产业 广西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何建民
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如何加快实现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这一目标?这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价值的课题。文章选择上海市为研究对象,对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四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1)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含义与带动要求;(2)上海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对位置与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路径;(3)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发展潜力;(4)上海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对策。文章的研究思路、方法与成果不仅对上海,而且对全国各地如何把旅游产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蒋昭侠
在产业结构中,支柱产业是核心。对支柱产业选择的研究,尤其是支柱产业选择量化标准的确立,有助于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的判别和认定,有助于地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支柱产业。
关键词:
支柱产业 选择标准 苏北 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德忠 田道英
文化产业具有独特的特征和内涵 ,选择与培育文化主导产业应坚持动态比较优势基准、收入弹性基准、技术上升速率基准、产业关联度基准。西部局部地区以文化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已经具备以上初始条件 ,但政府还应在培育文化产业市场主体 ;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体系 ;加速城市化 ,促使文化消费集中 ;创新文化产业制度供给等多方面采取一系列宏观培育措施和采用有效微观载体 ,促使文化主导产业产生、发展和壮大。
关键词:
西部 主导产业 文化产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