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30)
- 2023(6118)
- 2022(5030)
- 2021(5002)
- 2020(4131)
- 2019(9454)
- 2018(9105)
- 2017(17449)
- 2016(9237)
- 2015(10362)
- 2014(10246)
- 2013(10438)
- 2012(9794)
- 2011(9077)
- 2010(8816)
- 2009(8115)
- 2008(8121)
- 2007(6919)
- 2006(5946)
- 2005(5662)
- 学科
- 济(41135)
- 经济(41091)
- 管理(25092)
- 业(24765)
- 方法(19628)
- 企(19143)
- 企业(19143)
- 数学(18017)
- 数学方法(17902)
- 中国(14247)
- 贸(11489)
- 贸易(11484)
- 易(11347)
- 农(9892)
- 财(9553)
- 学(8971)
- 制(8313)
- 银(7647)
- 银行(7629)
- 行(7434)
- 融(7046)
- 金融(7046)
- 业经(6939)
- 农业(6135)
- 出(6065)
- 关系(6053)
- 环境(5910)
- 体(5828)
- 务(5581)
- 财务(5575)
- 机构
- 大学(139679)
- 学院(136518)
- 济(66118)
- 经济(65257)
- 研究(55402)
- 管理(48701)
- 中国(43523)
- 理学(42203)
- 理学院(41620)
- 管理学(41048)
- 管理学院(40775)
- 科学(32675)
- 京(30541)
- 所(28860)
- 财(28699)
- 研究所(26699)
- 农(23927)
- 财经(23680)
- 中心(23263)
- 经济学(22657)
- 经(22007)
- 经济学院(20451)
- 北京(19868)
- 院(19760)
- 业大(19098)
- 农业(19092)
- 财经大学(18069)
- 科学院(17866)
- 江(17577)
- 范(17141)
- 基金
- 项目(92787)
- 科学(74258)
- 基金(72298)
- 家(65496)
- 国家(65081)
- 研究(63988)
- 科学基金(54508)
- 社会(43821)
- 社会科(41759)
- 社会科学(41750)
- 基金项目(37137)
- 自然(35412)
- 自然科(34671)
- 自然科学(34661)
- 自然科学基金(34110)
- 省(30709)
- 资助(30620)
- 教育(28569)
- 划(28470)
- 部(22699)
- 编号(22181)
- 重点(21642)
- 中国(21450)
- 国家社会(20269)
- 发(19724)
- 教育部(19370)
- 创(18917)
- 性(18226)
- 科研(18225)
- 成果(18060)
共检索到2030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汪小雯
到目前为止,中国仍然是遭受反倾销调查和实施反倾销措施最多的国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从1995年到2008年上半年,中国出口产品被提出反倾销调查一共640起,占全球总反倾销调查的19.4%,而被实施反倾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俊 张华容
对华反倾销是否存在歧视性,为什么存在歧视性,是我国对外贸易领域中的焦点问题。本文从对华反倾销的历史背景及其动因进行分析,并通过全球反倾销与对华反倾销的关联性进行对比认为,对华反倾销存在严重的歧视性。随着过渡期的结束,对华反倾销可能会减少,但对华反补贴和保障措施诉讼可能增加。只有积极调整对外贸易战略,最大限度消除对华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困扰,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才能保障对外贸易渠道的畅通。
关键词:
反倾销 倾销 反倾销税 反补贴 贸易壁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文章旨在考察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在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是否具有针对中国的歧视性。通过对1980年至2005年ITC裁定对华反倾销案件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裁定结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ITC对于是否构成损害的裁定结果强烈依赖于案件是否专对中国发起;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陈锐
反倾销是世界各国常用且非常有效的贸易保护方法,目前我国频繁遭遇国外歧视性反倾销,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分析我国频繁遭遇国外反倾销的原因基础上,研究了其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并从政府层面和企业层面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
关键词:
歧视性反倾销 贸易保护措施 对外贸易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鲍晓华
本文对全球对华反倾销诉讼在宏观经济因素、报复性因素和制度因素方面的动因进行了整体检验,试图通过与其他出口国遭遇反倾销动因的对比,判断中国出口是否遭遇了歧视性反倾销;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分组检验对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对华反倾销的歧视性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一国通常基于不利的经济形势或者对贸易伙伴国的报复,提出更多的反倾销诉讼,但是全球对华反倾销增长并未表现出和其他出口国类似的规律性特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针对中国出口的反倾销几乎不考虑各类经济因素,也并非对中国之前反倾销行为的直接报复,均具有相当的主观任意性和歧视性。从影响国际反倾销的制度性因素来看,发达国家倾向于在贸易伙伴国报复能力较弱...
关键词:
反倾销 歧视性 中国出口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苟大凯
一、引言非歧视原则是WTO基本原则之一,但是,它在WTO庞大的法律体系的各个部门法中的具体落实情况却异常复杂。在WTO反倾销立法领域,非歧视原则主要通过WTO《反倾销协议》第9.2条[1]加以规定。根据WTO反倾销非歧视原则,进口成员方"如果征收反倾销税,就应当对己被认定倾销和造成损害的所有来源(all sources)的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坤望 王孝松
本文从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视角来探讨美国相关决策机构在裁定对华反倾销税率的过程中受哪些因素的影响。我们通过对1980至2005年美国对华反倾销案件裁定结果和影响因素的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案件申诉者的政治势力对税率的裁定结果的影响最为重要,是美国对华反倾销呈现出歧视性的首要原因;与此同时,反倾销税率的裁定结果还依赖于中美双边贸易状况和涉案商品所属部门等因素,而其他政治经济因素均不能对裁定结果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美国 对华反倾销税 歧视性 政治势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冯德连 顾兰
反倾销与价格歧视·冯德连,顾兰·一、反倾销本意是反价格歧视当一种商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时,该商品则被视为具备倾销价格的商品。依据具体情况,正常价值可以是出口国的国内售价,或出口国向第三国的出口价,或替代国价格,或结构价格,或进口国从其它国...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勇
据多项指标反映,中国出口产品在美国反倾销措施中受到了歧视待遇。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是法律、政治、经济等因素交织的结果。美国对中国产品的歧视既影响了中国的出口,也降低了美国自身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反倾销 歧视 非市场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卜海
中国经常遭受别国反倾销指控和许多外国产品目前正在中国大量倾销的双重事实 ,已经使中国在“入世”后按照国际反倾销惯例捍卫自身的权益成为当务之急 ,迫切需要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探索。
关键词:
入世 反倾销 新特征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淑娟 隋广军
从动态博弈的角度看,进口国想方设法地加大出口商的在反倾销中的成本,是使得反倾销威胁变得可置信的一种“承诺行动;”外国对华涉案出口企业不区别征税是我国企业应诉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西方国家对华反倾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外国对华的歧视待遇。西方对华的歧视待遇实质上是增加其反倾销威胁的可信性的重要手段,改变这样的状况需要相当的努力和智慧。
关键词:
倾销 反倾销 博弈论 非市场经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2013年1月3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其中涉及对华卫星出口管制等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表示中方注意到美国正式公布《2013财年国防授权法案》,放宽了卫星及相关物项出口管制,但对中国仍保持严控,不仅禁止对华出口、再出口或转移,而且也不允许在中国发射,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美方曾表示出口管制体系改革将使中国受益,并曾承诺努力促进高技术产品对华民用出口,但实际上不仅始终将中国排除在出口管制改革受益方之外,而且还采取措施继续限制中美在民用卫星领域的合作,中方对此深感失望与不满。中方希望美方能切实履行承诺,改变对华歧视性做法,在美出口管制改革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罗重峰
中国现行税制中存在歧视性规定,本文从课税对象差异、纳税主体差异、区域税收待遇差异、城乡不对称税制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三条政策性建议,认为可以通过调整个体生产者税收政策、建立城乡一体化税收体制、取消区域税收优惠等方面进行完善,以建立公平的税收体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挺
近年来,中国出口产品与企业屡遭反倾销调查和处罚,成为中国加入 WTO 并参与国际竞争中令人瞩目的严重障碍。因此,正确理解和认识反倾销法所倡导的贸易自由和反低价竞争策略,是我国在改革开放条件下按照国际贸易规则建立自我保护体系,保护我国出口产品和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方面。一、WTO 与国际反倾销法国际反倾销法是自由贸易发展和倾销行为加剧的产物,产生于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欧阳爱霖
按照关贸总协定的规定,某一产品的出口价格低于相同产品在出口国国内市场上正常可比价格,即构成倾销;而只有在进口国调查当局确定倾销的进口货对国内工业造成损害或损害威胁方可采用反倾销行为。 近年来,中国出口商品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遭遇倾销指控的现象越来越多,从北美、欧洲到亚洲,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有的国家对中国征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