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20)
2023(9733)
2022(8069)
2021(7451)
2020(5863)
2019(13661)
2018(13230)
2017(24685)
2016(12960)
2015(14747)
2014(14484)
2013(14628)
2012(14210)
2011(13381)
2010(13357)
2009(12199)
2008(12174)
2007(10691)
2006(9818)
2005(9286)
作者
(38711)
(32335)
(32201)
(30656)
(20787)
(15551)
(14575)
(12714)
(12505)
(11449)
(11282)
(10917)
(10512)
(10404)
(10351)
(10061)
(9555)
(9360)
(9287)
(8989)
(8410)
(7926)
(7778)
(7470)
(7337)
(7271)
(7195)
(7012)
(6508)
(6431)
学科
(68391)
经济(68330)
(33107)
管理(32723)
中国(24402)
(24247)
企业(24247)
方法(22670)
数学(19709)
数学方法(19612)
地方(19556)
(18696)
(16453)
贸易(16439)
(15999)
业经(15163)
农业(12758)
(12105)
(11922)
(11839)
(11833)
(11832)
银行(11824)
环境(11765)
(11635)
(11606)
金融(11606)
地方经济(11107)
(9417)
发展(9008)
机构
学院(193923)
大学(193326)
(92224)
经济(90721)
研究(78717)
管理(69670)
中国(61772)
理学(58521)
理学院(57722)
管理学(56944)
管理学院(56566)
科学(45059)
(43521)
(40279)
(39766)
研究所(36385)
中心(33843)
(31957)
财经(31011)
经济学(29646)
北京(28940)
(28911)
(28495)
(28356)
(27348)
师范(27120)
经济学院(26587)
业大(25114)
农业(24585)
科学院(24410)
基金
项目(124033)
科学(99072)
研究(92018)
基金(91523)
(80345)
国家(79735)
科学基金(67578)
社会(61240)
社会科(58338)
社会科学(58327)
基金项目(47328)
(45878)
自然(41102)
教育(40286)
自然科(40159)
自然科学(40150)
(39511)
自然科学基金(39481)
资助(37671)
编号(35035)
(33553)
重点(28679)
成果(28625)
(28340)
发展(27687)
(27219)
国家社会(26628)
中国(26208)
课题(25751)
(25342)
期刊
(109636)
经济(109636)
研究(66538)
中国(44641)
(30833)
科学(28440)
管理(28093)
(28026)
学报(27536)
(21943)
金融(21943)
农业(21801)
大学(21296)
教育(20039)
学学(19933)
经济研究(19217)
业经(17759)
技术(16301)
财经(15894)
问题(14587)
(14012)
(13890)
世界(13029)
国际(12965)
(12833)
资源(10421)
技术经济(10316)
商业(9187)
经济问题(9117)
统计(8818)
共检索到314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韩梦瑶  熊焦  刘卫东  
随着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光伏发电逐渐成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途径。通过开展中国光伏发电的时空分布、竞争格局及减排效益研究,本文力求为中国“双碳”目标的落实、光伏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量化支撑及政策建议,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2012—2020年,光伏装机总量从624.8万kW增长到25317.0万k W,以集中式电站为主导;(2)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山西等地区呈现高—高自相关特征,贵州等地区呈现高—低自相关特征;(3)电力消费量、碳排放量、科研投入为装机量增加的正向驱动因素,科技投入对相邻省份的装机量增加同样具有正向驱动效应;(4)中国现有光伏装机的年均减排效益约为2.0亿t,到2030年累计可以达到19.2亿t,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落实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立超  房俊民  唐钦能  
作为产业风险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识别是开展产业预警的前期基础性环节。在引入产业竞争情报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产业风险的各类诱发因素进行系统剖析,提出产业风险来源的三维式分析框架,论述将产业竞争情报运用于产业风险识别的相关思路,并结合理论探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实际案例,系统阐述其风险的主要来源以及产业竞争情报在其风险识别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梓毅  曹烨  邱国玉  
通过对三处不同规模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进行调研,文章分析了4.7 MW、19.44 k W以及6 k W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同并网电量在总发电量占比和不同补贴模式下的收益组成、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在同一情况下,装机容量小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经济效益较好;光伏项目所发电量自用比例越大,项目的经济效益越高;国家补贴占光伏项目收益的31%以上,有着重要的影响。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对环境的保护起着促进作用,在20年的寿命年限里能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污染物质的排放量。鉴于实际运营情况,政府需要根据不同的装机规模制定政策使得分布式光伏得到更好的推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艳伟  王润  肖黎姗  刘健  余运俊  庄小四  
太阳能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最为理想的替代能源,其应用规模不断扩大。但光伏发电系统高昂的成本,成为限制其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应用净现值和单因素敏感性分析工具,建立了光伏发电成本的计算模型,以我国34个省会城市作为研究案例,对并网光伏发电系统进行了经济性和环境效益分析。结果显示:在目前政府初始投资补贴一半的情况下,并网光伏发电成本介于0.83-2.29元/kWh之间。即便在光照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并网光伏发电仍无法与常规能源发电相竞争。在影响并网光伏系统发电成本的诸多影响因素中,政府初始投资补贴额度、水平面太阳能辐射量和投资密度的敏感性最强;CDM资金的注入对光伏发电成本的降低具有积极的作用。激励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余运俊  康利平  万晓凤  
通过对2012年6月以前中国成功申请到清洁发展机制(CDM)的16个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案例的方法学、经济性、可行性、项目存在的特殊问题等进行分析,总结了这些光伏发电项目能够成功申请到CDM的原因,项目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到的细节,剖析了一些项目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改进措施。最后,结合16个成功的光伏CDM例子探讨我国今后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道路。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昌辉  葛志祥  
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按三类区域定价,对区域的划分宽泛造成了区域定价差异性弱化。本文将中国按太阳能资源禀赋重新划分成五个区域,基于光伏设备成本学习曲线进行发电成本模拟,并将合理收益和税收因素纳入考虑,建立了动态的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定价模型,依此得出2017-2020年分布式光伏发电各区域上网电价。结果表明,随着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分布式光伏发电上网电价将随着发电成本的降低而逐年降低,且太阳能资源越丰富的地区上网电价越低。该上网电价模型结果是合理有效的,政府应该更频繁地按本文研究结果来调节各区域上网电价水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郝军芳  
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催生了新能源市场的不断发展,光伏产业未来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由于日趋激烈的产业内部竞争、较强的供应商和用户的讨价还价能力以及来自替代品和新进入者的威胁等原因,以光伏电池和组件为主体的光伏产业竞争激烈,获利能力较低,未来产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策的进一步引导。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乃平  田立新  
在一系列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支持之下,近年来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迎来井喷式发展,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相关政策的现状分析,指出我国光伏发电存在价格问题,并提出建立健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政策及价格体系的对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钢  
面对未来不可再生能源枯竭以及当前传统石化能源价格高企的威胁,发展以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新能源无疑是我国节能环保、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而光伏发电并网价格的制定,则成为影响我国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只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光伏并网电价,才能一方面保证光伏产业的利润水平,吸引更多的资金投向我国光伏产业;另一方面,也能促使光伏产业进行技术研发,不断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缩短光伏发电进入常规能源体系的时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柳君波  张静静  徐向阳  高俊莲  
以中国331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PVsyst软件评估各城市的光伏发电能力,运用生命周期理论、成本效益分析、情景分析等方法,将光伏生命周期分为投资回收阶段与净获利阶段,构建分布式光伏经济性分析模型,并设定基于政策与技术引导的比较情景,评估分析在无补贴时,各情景下各城市的光伏经济性,并分析比较光伏的区域性利用差异。结果表明:①在基准情景下,105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1;在政策支持情景下,201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3;在技术发展情景下,259个城市的光伏投资回收期在13年以内,其获利指数在1.3~2.5。②利好的金融政策、电价政策与技术发展能够有效提高光伏经济性。电价增长率每提高1%,光伏发电收益增加5.25%;光伏贷款利率每降低1%,融资成本减少6.67%,光伏发电成本减少3.22%;光伏系统建设成本每降低1%,光伏发电成本减少1%。③由于资源禀赋及经济条件的不同,光伏经济性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按照光伏经济性差异将全国地区分为4个等级,进而有的放矢地发展分布式光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寿丰  陈巧燕  
近年来,中央和一些地方政府出台了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本文首先分析我国现有地方光伏发电补贴政策及其效果,其次,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经济评价模型,并以浙江省为例进行模拟测算,研究其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补贴政策效果,最后,就完善区域性分布式光伏发电电价补贴政策提出若干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英丽  方诗琦  王洋  于炳新  邹焕成  许童羽  
为了实现光伏电站并入电网后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以及农村电力系统发电计划的制定,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是必不可少的。通过采集沈阳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发电功率与气象现场测试数据,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对光伏发电功率与同期气象影响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与光伏综合出力相关性最高,相关系数分别为0.902,0.782,0.364;在此基础上分析这3种气象因子在不同季节下与光伏发电功率的相关程度:夏季太阳辐射量和日照时数与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分别为0.972和0.641,秋季日最高气温与发电发电功率相关程度最高,相关性为0.382。在不同季节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天气类型下(晴、阴/多云、多云/晴、阴雨、多云、晴/霾和雪/多云)发电功率的扰动程度: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下日发电功率曲线均呈现正态分布,其中晴天发电功率扰动最小、阴雨天气发电功率扰动最大,晴天、多云、多云/晴、阴云、阴雨天的四季平均标准偏差分别为1.44,2.81,3.12,3.36,3.51,晴/霾和雪天的标准偏差均为1.91。将太阳辐射量、日照时数和日最高气温作为输入,建立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类型发电功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2016年10月发电功率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预测误差均小于20%,满足电网要求,发电功率的准确预测可以更好地实现农村电网的管理和调度。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宣晓伟  
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极具发展潜力的光伏应用方式,也是我国着力推广的未来电力生产方式之一。随着2013年以来价格、财政、税收等一系列政策的陆续出台,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已具备大规模发展的可能。但其推广还面临一系列障碍:电网企业缺乏积极性,能源主管部门监管乏力;建设条件限制过多,对相关企业支持不足;补贴政策执行难到位,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期性差。为切实加快我国居民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发展,应完善考核体系,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将包括分布式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应用作为突破口之一;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给予普通居民用户和专业化企业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加强政策执行力度,营造公平、稳定、可预期的市场发展环境。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杨坤  伏跃红  江志斌  
现有电力定价研究大多为峰谷分时定价,时段划分方式单一且大多采用传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求解多目标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多目标分时电价优化策略。建立用电量与电价响应模型,基于等效负荷进行时段划分,以负荷方差最小,等效负荷的峰谷差最小,用户满意度指数最大为目标,建立多目标非线性分布式光伏分时定价模型,并提出基于邻域搜索的多目标遗传算法求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供电稳定性提高了37.77%,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利用率提高了4.51%,用户满意度为74.3%;且提出的求解算法要优于常用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II,表明本文提出的定价策略是有效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铭  韩淳  马顺  
建立了投资效益边界模型,分析了影响分布式光伏可承受成本空间的因素。结果表明:分布式光伏的可承受成本受到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比例、内部收益率和政府补贴三种因素的影响;零补贴方案引发的收益冲击较大,其他补贴方案引发的冲击相对温和;单位装机容量边际成本降低会显著增大分布式光伏的内部收益率。最后,基于度电成本模型得出了自发自用电量占发电量比例是影响平价上网的重要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