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5)
2023(6511)
2022(5328)
2021(5237)
2020(4450)
2019(10069)
2018(9837)
2017(17867)
2016(9822)
2015(11353)
2014(10856)
2013(10958)
2012(10651)
2011(10123)
2010(10082)
2009(9411)
2008(9673)
2007(8583)
2006(7779)
2005(7217)
作者
(30547)
(25770)
(25606)
(24468)
(16667)
(12324)
(11462)
(10045)
(10026)
(9294)
(9104)
(8727)
(8604)
(8582)
(8451)
(7922)
(7615)
(7544)
(7457)
(7113)
(6775)
(6373)
(6253)
(5970)
(5930)
(5770)
(5732)
(5296)
(5284)
(5139)
学科
(44509)
经济(44452)
管理(24594)
(22707)
方法(18928)
(17724)
企业(17724)
数学(16301)
数学方法(16137)
中国(15470)
(12478)
(11117)
贸易(11110)
(10942)
(10886)
(9424)
(8964)
业经(8411)
(7686)
银行(7667)
(7504)
(7478)
金融(7477)
农业(6996)
(6688)
理论(6667)
环境(6664)
关系(6473)
(6422)
(6201)
机构
大学(161135)
学院(153521)
(69255)
经济(68187)
研究(63331)
管理(51990)
中国(48635)
理学(44482)
理学院(43716)
管理学(42841)
管理学院(42547)
科学(38646)
(35903)
(33450)
(31810)
研究所(30813)
(26560)
中心(26197)
财经(25678)
(24073)
师范(23882)
(23645)
经济学(23587)
北京(23435)
(22190)
(22002)
经济学院(21144)
农业(21035)
业大(20977)
师范大学(20126)
基金
项目(99735)
科学(79875)
基金(76848)
研究(70596)
(69346)
国家(68845)
科学基金(57080)
社会(47500)
社会科(44959)
社会科学(44947)
基金项目(39560)
自然(36309)
自然科(35534)
自然科学(35520)
自然科学基金(34950)
(33323)
教育(32516)
资助(31723)
(31363)
编号(25277)
(24508)
重点(23897)
中国(22985)
成果(22823)
国家社会(21474)
(21461)
教育部(20880)
(19973)
科研(19243)
创新(18925)
期刊
(76128)
经济(76128)
研究(53002)
中国(31558)
学报(29084)
科学(27384)
(23957)
(23111)
大学(21764)
学学(20338)
管理(19642)
教育(17624)
农业(16512)
财经(14738)
(13628)
金融(13628)
经济研究(13320)
(12806)
(11540)
世界(10888)
问题(10783)
国际(10698)
技术(10065)
(9762)
业经(8856)
(8115)
资源(7733)
技术经济(7429)
图书(7197)
现代(6404)
共检索到2385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周宇香  
文章使用2014年中国计划生育家庭发展追踪调查数据,分析0~5周岁儿童意外伤害状况,特别关注母亲特征及其照护的作用。研究发现,儿童个人特征是显著影响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和多种类型意外伤害发生率的重要因素。母亲拥有大专及以上教育程度有助于降低儿童意外伤害发生率;相比较母亲务农的孩子,母亲非农就业和未就业的孩子的意外伤害发生可能性均显著更低;母亲年龄越大,儿童越不可能发生多种类型意外伤害。主要由母亲照料的情形下,儿童的意外伤害发生可能性会显著下降。研究还针对全面两孩政策普遍实施背景下女性家庭和工作的冲突进行了讨论,指出增强父亲的照料参与,同时加强儿童友好型的社会抚幼设施建设,将有助于兼顾家庭发展与儿童保护。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王志强  邹丽娜  
以往研究多侧重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而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儿童自身特点直接影响到父母教养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法探索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特点及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听力障碍儿童的气质与正常儿童的气质在专注性维度上差异显著;研究发现: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积极因素是高专注性、低活动性、低社会抑制性,影响听力障碍儿童母亲教养方式的气质的消极因素是低专注性、高活动性和高抑制性。研究对听力障碍儿童教育工作者及家长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游春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不断增长。这些父母缺位的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较非留守儿童显著增加。笔者从保险学的角度,分析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测算其额外风险保费,构建一种留守儿童意外伤害保险机制,形成一个以政府、学校、社区、保险公司为主的留守儿童意外伤害风险防范与管理机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顾和军  刘云平  
采用2011年国家统计局江苏省调查总队在江苏农村地区调查的数据,分析了非农就业、母亲照料对儿童教育的影响。与不工作或仅从事农业劳动的个体相比,当期参与非农工作的母亲,其子女的学习表现更好,母亲从事非农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增加的正面效应超过了照料时间或质量下降的负面效应,正面效应能超过负面效应的主要原因是,样本中有74.42%的母亲在本乡或本县范围之内工作。研究看不出来母亲在儿童的学前阶段从事非农工作对其子女日后学校成绩的影响。儿童在3-6岁期间主要由母亲照料,会显著提高他们的学习表现,而在0-2岁期间由母亲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李燕芳  刘丽莎  刘丽君  徐良苑  
母亲风险是儿童早期消极发展的重要预测因素,其不仅直接影响儿童的发展,还可能通过影响教养行为进一步危害儿童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以1877名4.5~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母亲低学历、身体差和抑郁三个方面风险因素对学前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母亲教养行为(敏感性、积极情感表达、认知指导、提供社交机会)的中介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母亲低学历显著预测儿童读写能力、数学能力、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母亲身体差、抑郁均显著预测儿童社会技能和问题行为。(2)母亲敏感性和积极情感表达在各项风险因素对儿童各方面发展的预测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母亲认知指导在母亲低学历预测四个方面,以及...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周正  韩悦  
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Piers-Harrie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儿童社会期望量表(CSD)对1 426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母亲养育方式对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流动儿童在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和过分干涉保护上得分低于本地儿童,在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上得分高于本地儿童;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母亲拒绝否认和严厉惩罚与流动儿童的社会期望、自我意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期望在母亲养育方式和流动儿童自我意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据此,母亲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靖  
中国农村女性参与非农就业的比例显著提高,对于增进家庭收入、减少贫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从女性在家庭中的双重身份——挣取收入者和照看孩子的主要人员出发,其劳动模式和供给行为的改变对于下一代福利的影响和人力资本的积累所起到的作用却是不确定的。本文通过将农村地区妇女的劳动供给状况进行区分,就其劳动参与行为对孩童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母亲额外单位的劳动时间的增加对孩子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且同样的母亲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对于孩童健康的负面影响大于农业劳动时间增加的影响程度,而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边际效果分析表明母亲收入增加对孩子健康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宋占美  王芳  王美芳  
目的:探讨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的关系及儿童意志控制的中介作用。方法:使用亲子冲突解决策略量表(CTSPC)、儿童行为核查量表(CBCL)和儿童气质量表(CBQ-VSF)对635名3-6岁学前儿童及其父母双亲进行测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亲和母亲的体罚均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但父亲和母亲的身体虐待不能够预测学前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儿童意志控制在父亲体罚、父亲身体虐待、母亲身体虐待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均起中介作用,在母亲体罚与学前儿童外化问题行为之间不起中介作用。结论:学前儿童的父亲和母亲的身体管教不仅对儿童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也可以通过影响儿童意志控制间接影响儿童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刘靖  董晓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与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中国农村地区女性的劳动力市场参与和照料儿童责任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儿童照料的替代品,包括老人、亲戚以及育儿机构等,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CHNS数据,针对多个反映儿童健康的指标,重点考察了儿童照料替代品对于儿童健康所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母亲劳动供给时间和收入的前提下,被他人照料时间的增加对儿童健康呈现出显著的负面影响,适合儿童年龄的育儿机构的可获得性对于儿童健康状况的影响显著为正。研究结果证实了目前农村地区儿童照料服务的差强人意以及针对儿童的公共政策的重要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郑名  
本研究采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和Rutter儿童行为问卷,对226名幼儿的行为问题与其母亲的教养方式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离异家庭幼儿的行为问题检出率高,其行为问题与母亲的教养方式显著相关,且离异家庭与正常家庭母亲的教养方式也存在显著差异。说明母亲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离异家庭幼儿行为问题的干预,关键是对母亲教养方式的干预。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是减少幼儿行为问题发生的根本措施。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康传坤   付正鑫  
本文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2018年三期面板数据,考察了母亲加班对儿童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母亲加班会使儿童健康状况变差,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并利用工具变量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异质性分析发现,母亲加班对女孩、学龄前儿童、城市儿童以及由母亲照料的儿童健康的负面影响更明显。考虑到母亲面临的工作-家庭冲突,我们既要保障女性的合法工作权益,同时还要兼顾女性的家庭责任,因而需要为女性创造友好型工作环境和家庭生活环境。同时,重视家庭照料的基础地位并鼓励父亲积极参与到儿童照料中来,以减少女性的后顾之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吕晓彤  高桥智  
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中国大陆的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在养育儿童的过程中需要什么样的支援。这次调查考虑到我国的地域性差异,选出了5个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疗育机构,对机构内接受指导的200名母亲(每个机构40名,平均年龄33.6岁)进行问卷式问答。这些机构都设立在大中城市。结果发现在中国还没有专门进行自闭症儿童的诊断、治疗、咨询、疗育、保育、教育的医院、机构、学校。而且,自闭症儿童的母亲们对孩子的养育和教育,以及对儿童的将来有极大的不安,却找不到可以咨询的机构和机会。这是造成母亲们育儿苦恼的最大原因。另外,造成母亲们苦恼的因素还有经济负担,这和政府机构所提供的支持有很大关系。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文  刘磊  
本文介绍了由澳大利亚国家健康和医疗咨询中心提供资助的一项研究。此项研究探讨了 2 3位唐氏综合症儿童气质特点及对他们母亲教养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唐氏综合症的儿童与正常儿童明显差异。容易型气质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比困难型儿童容易引起母亲的直接教育反应和较少的负情绪语言表达 ;而且母亲的教养方式与唐氏综合症儿童的气质中的活动性、节律性、趋避、适应性和心境纬度有显着相关。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震  
文章使用"中国食物与营养监测系统(CFNSS)"2008年数据研究了中国农村地区母亲外出就业对5岁以下儿童营养状况的影响。作者使用倾向匹配得分方法控制内生性后发现,虽然外出就业可以获得较高收入,但母亲外出就业的儿童的营养状况显著低于母亲在本地就业的儿童。而母亲在本地从事非农就业或农业就业,虽然家庭收入差异明显,但对儿童营养状况却没有显著影响。可见,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收入对儿童营养状况的边际效应在递减,而母亲照料的重要性在不断显现。因此,文章认为,提升农村儿童营养状况,提高其营养摄入水平固然重要,但母亲对儿童的照料也应得到更多的重视。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贺荟中  林海英  
本文采用访谈法和提名法,对我国64名自闭症儿童母亲的社会支持网络进行了研究,以探究其构成特征、不同社会关系所提供的社会支持类型及有效程度。结果发现:(1)自闭症儿童母亲所获得的社会支持网络,包括工具性支持网络、情感性支持网络与信息支持网络,其中信息支持网络最小,有效性最低;(2)配偶和教师为自闭症儿童母亲提供了最多的支持,其中配偶、亲戚、朋友等主要提供工具性支持和情感支持,教师和其他家长主要提供信息支持;(3)社会支持关系亲密程度、关系联系频率与社会支持的有效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