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9)
2023(12195)
2022(10722)
2021(10386)
2020(8697)
2019(20344)
2018(20002)
2017(38355)
2016(20778)
2015(23428)
2014(23191)
2013(23081)
2012(21222)
2011(19142)
2010(18710)
2009(17194)
2008(16944)
2007(14331)
2006(12355)
2005(10912)
作者
(58586)
(48616)
(48169)
(45942)
(31050)
(23177)
(21990)
(19163)
(18520)
(17217)
(16504)
(16403)
(15337)
(15087)
(14958)
(14956)
(14525)
(14291)
(13788)
(13747)
(12004)
(11870)
(11576)
(10932)
(10824)
(10757)
(10628)
(10535)
(9685)
(9517)
学科
(82442)
经济(82352)
管理(61934)
(58444)
(49766)
企业(49766)
方法(39752)
数学(34789)
数学方法(34477)
(25534)
中国(23738)
(20270)
(18069)
财务(18007)
财务管理(17967)
(17222)
业经(17201)
企业财务(17180)
(16917)
贸易(16909)
(16521)
地方(14438)
(14378)
农业(13316)
(13294)
环境(12700)
(12620)
银行(12582)
理论(12534)
技术(12139)
机构
大学(293285)
学院(289137)
(120613)
经济(118272)
管理(116436)
理学(101415)
理学院(100328)
研究(99990)
管理学(98822)
管理学院(98319)
中国(76104)
(63028)
科学(60829)
(55238)
(49957)
研究所(45772)
财经(44454)
中心(44095)
(44085)
业大(42034)
(40704)
北京(40500)
(38931)
(37072)
经济学(36796)
师范(36767)
(36192)
农业(34782)
财经大学(33372)
经济学院(33280)
基金
项目(200517)
科学(157932)
基金(147902)
研究(146630)
(129126)
国家(128117)
科学基金(109830)
社会(93108)
社会科(88309)
社会科学(88286)
基金项目(78687)
(74649)
自然(71509)
自然科(69857)
自然科学(69840)
自然科学基金(68596)
教育(66294)
(64015)
资助(61434)
编号(58660)
成果(47808)
(45588)
重点(44545)
(41904)
(41466)
课题(39726)
教育部(39273)
国家社会(38779)
创新(38723)
科研(38489)
期刊
(125864)
经济(125864)
研究(87236)
中国(51512)
学报(45672)
(43618)
科学(42448)
管理(41555)
(39467)
大学(34486)
学学(32369)
教育(28746)
农业(28170)
(24199)
金融(24199)
技术(22809)
财经(21622)
经济研究(21009)
(18375)
业经(18244)
问题(16424)
(15138)
图书(15086)
理论(14538)
(14057)
技术经济(13787)
科技(13537)
世界(13321)
实践(13104)
(13104)
共检索到418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方福前  李洁  古元峰  
中国债务周期呈现明显逆经济周期性,经济下行与债务率攀升持续并存。基于BP滤波和HP滤波对1998~2019年中国债务周期进行识别,并结合各部门杠杆率指标对中国债务周期及宏观杠杆率演变呈现上述特征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为了对冲国际金融危机和阻止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出台的刺激性政策,为债务率持续攀升创造了宽松的政策环境;一部分地方政府与国有企业过度扩张和过多承担逆周期调节责任,虽然有利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维持社会稳定,但也带来了债务率持续攀升的负面效应;金融机构出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的,为债务率持续攀升提供了各种金融工具和途径;再加上预算软约束、政府对国有企业隐性担保、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带来房价及地价的持续攀升为信贷行为提供了充足的抵押物;在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充足抵押物的催化下,多方因素造就了中国债务周期的逆经济周期性及中国宏观杠杆率持续攀升的现象。面对当前经济与债务周期双下行的走势,我国化解债务风险应坚持多方兼顾、多管齐下和相机抉择三原则。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永钢  杜强  
近年来,过高的债务杠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金融稳定运行的重要威胁。基于债务供给与需求视角的理论分析表明,债务杠杆的形成与变化既取决于货币政策调整和金融资源配置功能带来的债务产生与规模变动,同时还会受到经济周期性循环过程中宏观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经济主体融资意愿以及债务承受能力变化的影响。对中国债务杠杆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货币供应量增加、金融体系规模扩张、经济增速和盈利能力下滑等是我国债务杠杆攀升的主要因素,利率、金融体系结构以及资产价格的影响程度较小而且有一定的滞后性。研究结论可为合理制定"去杠杆"政策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放  杨筝  杨曦  
市场主导型金融中介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是导致2007-2009年美国次贷危机的重要原因,财务杠杆顺周期性进一步放大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深入研究财务杠杆顺周期性对市场主导型金融中介有效管理资产负债表和监管当局防范金融危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文阐述了财务杠杆顺周期性的内涵,以证券公司作为中国市场主导型金融中介的代表,基于中国上市证券公司季度资产负债表实际数据,运用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深入研究中国上市证券公司财务杠杆顺周期性,研究表明:中国上市证券公司财务杠杆具有显著的顺周期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放  
财政是国家运转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的高涨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体制的安全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立,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给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带来了顺周期性风险。本文拟对我国地方政府庞大的债务问题进行认真的梳理和分析,揭示地方政府债务的顺周期性风险的形成机理,研究地方政府债务产生顺周期的传导机制,提出对地方政府债务逆周期监管的对策措施。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马天平  蒋骏龙  
债务杠杆是一国经济是否健康的重要指标。本文将我国国家资产负债表数据和其他国家对比后认为,我国债务风险相对可控,维持经济增速和防止资产价格下跌是重要的风控措施。债务杠杆并不是完全消极的因素,其对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笔者利用各国国家资产负债表的2007年-2014年样本数据,先分别比较总债务量及结构占比各项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任碧云  关秋  
宏观杠杆率是考察稳增长(GDP)和防风险(总债务)的重要指标。通过推导中国宏观杠杆率(债务/GDP)的演进路径,并利用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中国宏观杠杆率演进路径遵循logistic曲线的形态,呈现先快速上升后增速逐渐减缓、最终收敛于一个增长上限的变化过程。根据2008年以来数据拟合的演进路径方程,推算了“十四五”时期为实现既定经济增长目标所需要的杠杆率水平和债务规模增速,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杠杆率水平的风险,并考察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政策在调控杠杆率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宁磊  王英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个别霸权国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并公然挑起贸易争端,遏制中国发展。这都是建立在中国出口增长是外生供给冲击基础上的观点,均未从进口国国内经济角度深入剖析中国出口增长的原因。文章从家庭债务冲击引起总需求扩张的视角为中国的出口增长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即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导致的总需求增加传导到国际贸易中,刺激了中国出口。文章首先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阐述了家庭债务扩张向外贸的传导路径,然后利用1979-2018年的跨国信贷数据和中国出口数据,实证检验了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中国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进口国家庭债务扩张驱动其国内消费需求增长,家庭债务每增加1个百分点会使得同期中国出口增长约0.428个百分点;并且这一结果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和金融危机前后均成立。文章不仅有利于重新认识中国出口增长的成因,而且对于理解国内国际双循环实施过程中外循环与内循环间的联动以及重塑双循环的意义,都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方昕  
经济周期总体来讲,我国经济面临持续下行压力,短期内难以有效回升,整体仍然处于探底阶段。根据时间长短的不同,经济周期又划分为长经济周期、中经济周期和短经济周期三类。就长周期来看,目前全球范围内由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带动的本轮长增长周期已进入尾声,新一轮科技革命尚在孕育突破之中,可持续的新增长动力还没有形成,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春峰  黄凝  房振明  
本文采用理论比较的方法,对债务与经济周期关系及趋势进行分析,以国际视角分析了美国、欧洲应对债务危机的路径,并提出了中国所处的阶段。本文认为,债务与经济周期关系及趋势可归纳为四个重要阶段,债务去杠杆化是实现经济复苏的必要条件。去杠杆最初阶段,经济会持续衰退,而在经济反弹后,去杠杆过程仍将继续。当前我国企业、政府部门需去杠杆,家庭部门加杠杆,预计"十三五"规划开始后我国经济会逐步有恢复迹象。相应政策建议是:立足所处债务与经济周期阶段采取"博弈式"杠杆政策;对债务削减周期的长期性和艰难性要有充分预期;不能放松信贷政策,人为改变经济周期的下行区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邢天才  黄阳洋  
公司现金流和投资机会通常会随生命周期变化,进而影响现金股利政策。本文以2005—2016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固定效应方法和Tobit方法考察了生命周期与现金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公司越成熟,现金股利支付率越高,因而股利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成立;财务杠杆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过高的财务杠杆会削弱公司成熟度与现金股利支付率之间的正向关系。因此,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阶段和财务状况,审慎地制定现金股利政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窦炜  刘星  
本文以我国2001~2008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对债务杠杆、所有权特征以及公司投资决策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就上市公司整体而言,债务杠杆表现出对公司治理的正向效用,但这种效用会伴随着所有权结构的趋于集中而发生变化。对国有产权上市公司,债务杠杆总体表现出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并且这种效用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呈现出先减弱后增加的趋势,而在所有权集中状态下,没有证据显示债务杠杆会对国有产权上市公司的投资不足产生激励;对非国有产权上市公司,债务杠杆同时表现出对过度投资的抑制作用与对投资不足的激励作用,并且对投资不足的激励会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减弱,没有证据表明负债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项后军  陈简豪  杨华  
银行的高杠杆及其顺周期行为是一个与宏观经济波动以及银行自身多方面相关的重要问题。鉴于此,本文就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通过建立面板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与流动性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存在顺周期行为,但不同类型银行之间存在差异。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顺周期行为并不十分明显,而较小规模的商业银行则强于平均水平。银行的贷款占比和存款占比对杠杆顺周期行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表现为贷款占比的增加放大了杠杆的顺周期行为,存款占比的提升则存在减缓的效果。银行杠杆与流动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两者呈反方向变化,即银行杠杆越高,其流动性水平越低。考虑到杠杆本身的顺周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青云  
2007年金融危机促使巴塞尔委员会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金融监管体系的改革。本次改革中,杠杆率监管作为集"逆周期"和"宏观审慎"于一身的新型监管工具,引起了学术界、监管部门和银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我国14家商业银行面板数据,对商业银行杠杆与经济增长、资产负债率、资本充足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关系进行经验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2年间,我国商业银行杠杆具有顺周期变动效应。因此,笔者建议将杠杆率指标作为我国商业银行一个长效监管机制,不断坚持和改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祥云  刘松  
以KMV模型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变量替换,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和债务杠杆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同时,利用2012—2017年我国大陆30个省份(西藏除外)的年度债务还本付息额和可偿债财政收入等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地方政府债务杠杆和债务违约风险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债务杠杆与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之间显著负相关。另外,财政分权程度、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城镇人口占比、房地产依赖程度、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市场化程度均会对地方政府债务违约风险产生显著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建议从健全地方政府债务预警和监测体系、合理匹配中央与地方政府间财权和事权、培植地方政府有效财源、降低房地产依赖、完善债券发行市场化机制等方面作出努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梅波  吴昊旻  
债务来源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嵌入行业周期的债务来源的主要成分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之间的内在效应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相比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成长期行业的商业信用比例较低;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公司其商业信用比例越高。(2)在资产负债率一定情况下,商业信用与银行贷款存在替代效应;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相比于成熟期和衰退期行业,成长期行业缓解了银行贷款对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相比于市场化程度低地区的公司,市场化程度越高地区的公司加剧了银行贷款对商业信用的替代效应。(3)进一步分析中支持了商业信用融资相对优势假说,但没有支持信贷配给假说。(4)相对于企业成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