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79)
2023(7287)
2022(6289)
2021(6183)
2020(4945)
2019(11597)
2018(11326)
2017(21300)
2016(11568)
2015(13595)
2014(13738)
2013(13683)
2012(12818)
2011(11776)
2010(11899)
2009(10944)
2008(11261)
2007(10283)
2006(9278)
2005(8997)
作者
(33032)
(27293)
(27078)
(26324)
(17632)
(13149)
(12450)
(10522)
(10455)
(10095)
(9447)
(9309)
(8880)
(8855)
(8846)
(8568)
(8092)
(8038)
(7973)
(7606)
(7086)
(6707)
(6468)
(6363)
(6168)
(6109)
(6031)
(5886)
(5583)
(5410)
学科
(51346)
经济(51282)
管理(32457)
(29483)
(23332)
企业(23332)
方法(21989)
数学(19770)
数学方法(19578)
中国(18403)
(14640)
(13545)
(13201)
贸易(13189)
(12922)
(12647)
(11195)
银行(11190)
(10673)
(10526)
金融(10525)
业经(9541)
(9024)
财务(9000)
财务管理(8968)
企业财务(8530)
(8404)
农业(8124)
(8031)
环境(7136)
机构
大学(171282)
学院(170114)
(81195)
经济(79726)
研究(63372)
管理(59916)
中国(55468)
理学(49058)
理学院(48527)
管理学(47858)
管理学院(47541)
(40911)
(37532)
科学(32969)
(32369)
财经(31520)
中心(28941)
(28784)
研究所(28314)
经济学(27516)
(26048)
北京(25433)
经济学院(24758)
(23488)
财经大学(23469)
(22285)
(21407)
师范(21243)
(21010)
业大(18717)
基金
项目(97648)
科学(76880)
研究(75641)
基金(72468)
(62283)
国家(61792)
科学基金(52306)
社会(49235)
社会科(46741)
社会科学(46729)
基金项目(36153)
教育(35121)
(33870)
资助(32096)
自然(31092)
自然科(30385)
自然科学(30375)
编号(29953)
自然科学基金(29884)
(29450)
成果(26076)
(23899)
中国(22854)
重点(22229)
课题(21597)
国家社会(21487)
教育部(21148)
(21016)
(20857)
大学(19886)
期刊
(95441)
经济(95441)
研究(62292)
中国(39157)
(33036)
(25771)
金融(25771)
管理(24698)
(21896)
学报(21823)
科学(21411)
教育(20113)
大学(17370)
财经(17318)
经济研究(16288)
学学(15943)
(15066)
技术(14665)
农业(14428)
(13870)
业经(13104)
问题(12889)
国际(12555)
世界(11389)
技术经济(8890)
理论(8864)
(8184)
统计(8147)
经济问题(7790)
图书(7745)
共检索到285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管晓明  
近来,随着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加大、投资者避险情绪上升、资金收益率下降等市场环境的变化,杠杆资金涌入债券市场的趋势增强,国内债券市场杠杆率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随着债券市场刚性兑付的打破,高杠杆使得债券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风险相互传染和叠加,导致整个债券市场系统性风险不断积累。为此,应严密监测不同类型债券市场的杠杆率变动情况,密切关注货币政策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加强不同部门间的监管协调,平稳有序推进我国债券市场去杠杆,推动债券市场顺利转型。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成元  
本文从各投资主体的角度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杠杆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债市中各投资主体的杠杆率差异巨大:由大到小依次为信用社、非银金融机构、基金类、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商业银行内部,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较高。此外,分别对债券市场各投资主体杠杆率的运行趋势及杠杆率高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逐渐趋紧的宏观金融环境下,本文对我国债券市场去杠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收紧和监管强化对债市的"叠加冲击";逐步抬升负债成本,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增加杠杆成本,规范杠杆率;实时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费兆奇  杨成元  
本文从各投资主体的角度对中国债券市场的杠杆率进行了研究,发现债市中各投资主体的杠杆率差异巨大:由大到小依次为信用社、非银金融机构、基金类、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在商业银行内部,村镇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杠杆率较高。此外,分别对债券市场各投资主体杠杆率的运行趋势及杠杆率高企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在逐渐趋紧的宏观金融环境下,本文对我国债券市场去杠杆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包括:坚守稳健的货币政策,避免流动性收紧和监管强化对债市的"叠加冲击";逐步抬升负债成本,促使金融机构主动去杠杆;增加杠杆成本,规范杠杆率;实时监测债市不同投资主体的杠杆率水平,差异化去杠杆。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刘爽  
债券市场可以为各类投资者提供有效、便捷的融资渠道,同时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债券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有赖于高效率的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但是目前市场基础设施存在难以发挥规模经济效应、市场交易成本和市场重复建设成本过高等问题,需在法律法规体系、市场监管机制、托管结算体制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做进一步的改进与完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爽  
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从三个方面展开的:一是大力引入境外投资者;二是发展离岸人民币债券市场;三是准许境外发行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从2005年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十几年,但已取得巨大进展。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有力地推动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债券市场改革的深化,并更有效地服务于各类经济主体。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从内部因素看,主要面临债券市场体制机制不完善、市场建设滞后和配套措施不力等问题。对于债券市场存在的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从制度设计、市场建设和完善配套措施等方面入手,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和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永钦  徐鸿恂  
杠杆周期理论表明,杠杆周期会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资产的质押率(相应地,杠杆率)上升会提高资产价格;由于杠杆率一般是内生的,所以在实证上一直很难确立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次运用2017年1月到8月中国证券交易所债券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数据,利用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对同类债券的不同质押率规定的自然实验,对杠杆率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债券的可质押属性可以提高债券的价值,这验证了杠杆周期理论的预测,即杠杆率上升会使得资产价格上升。因此,杠杆率对资产价格有重要影响,是宏观审慎监管的一种工具,也应该成为货币政策的一种工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黄艳艳  
中国的债券市场形成了交易所债券市场、银行间债券市场以及柜台零售市场共存的发展格局 ,但长期以来这几个市场一直处于行政分割状态 ,成为困扰债券市场的进一步完善的制度性障碍。 2 0 0 2年以来政府逐步采取了一些措施 ,增加市场之间交易主体和交易品种的交叉程度 ,从而加快了中国债券市场统一的步伐。为了进一步增加资金在各市场之间自由流动的程度 ,实现我国债券市场实质统一的局面 ,并最终形成以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补充的市场体系 ,我国债券市场还需要从各方面加强制度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2017年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花旗、彭博两家全球著名的指数供应商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指数系列,"债券通"顺利开通运行,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开放不仅有利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有利于构建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账户管制、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及信用评级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从制度设计、市场培育、信用评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入手,有序稳妥地推进债券市场开放与健康发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坚  
本文从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这两种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研究美、英、日等国家融资方式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原因,指出各国融资方式运用的特定条件和世界上目前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中国目前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相应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彭素杰  
文章探讨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意义。首先,介绍了债券通的概念、运作方式及其作为一个投资渠道的特点。接着,从扩大投资者基础、提高市场流动性、提升国际化水平和促进市场发展与成熟等四个方面阐述了债券通对中国债券市场的积极影响。最后,提出了优化债券通运行的建议,包括优化运行机制和加强监管与风险管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冯恩新  
债券市场利率问题的探讨冯恩新利率作为债券发行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对债券供求关系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决定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所以,研究利率问题,探讨合理的债券期率结构,对今后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及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都有重大意义。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英富  李梦寒  
目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明显的市场分割现象和非均衡性。我国债券市场必须转型,即:将分割的债券市场转变为统一的债券市场,将非均衡的债券市场转变为均衡的债券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