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14)
- 2023(9965)
- 2022(8391)
- 2021(7844)
- 2020(6268)
- 2019(14493)
- 2018(14127)
- 2017(27159)
- 2016(14464)
- 2015(16559)
- 2014(16613)
- 2013(16800)
- 2012(16206)
- 2011(14980)
- 2010(15206)
- 2009(14054)
- 2008(14278)
- 2007(12944)
- 2006(11982)
- 2005(11634)
- 学科
- 济(73415)
- 经济(73339)
- 管理(38305)
- 业(37226)
- 企(27438)
- 企业(27438)
- 中国(26706)
- 方法(24633)
- 数学(21964)
- 数学方法(21750)
- 农(20408)
- 地方(19408)
- 财(16383)
- 贸(16216)
- 贸易(16196)
- 易(15720)
- 制(15364)
- 银(15284)
- 业经(15277)
- 银行(15276)
- 融(15039)
- 金融(15039)
- 行(14791)
- 农业(13258)
- 发(12232)
- 学(11273)
- 环境(11003)
- 地方经济(10853)
- 体(9919)
- 发展(9206)
- 机构
- 大学(214001)
- 学院(213550)
- 济(103051)
- 经济(101200)
- 研究(85066)
- 管理(76511)
- 中国(71168)
- 理学(62710)
- 理学院(61954)
- 管理学(61146)
- 管理学院(60733)
- 财(49526)
- 京(47799)
- 科学(45700)
- 所(43808)
- 研究所(38513)
- 中心(38032)
- 财经(37422)
- 经(34063)
- 经济学(33316)
- 江(33203)
- 农(32795)
- 北京(32518)
- 院(30073)
- 经济学院(29823)
- 范(29034)
- 师范(28818)
- 财经大学(27608)
- 州(26953)
- 科学院(25355)
- 基金
- 项目(125880)
- 科学(100079)
- 研究(96626)
- 基金(92414)
- 家(79549)
- 国家(78885)
- 科学基金(66841)
- 社会(63918)
- 社会科(60766)
- 社会科学(60753)
- 基金项目(46699)
- 省(45952)
- 教育(43099)
- 划(39627)
- 资助(39518)
- 自然(39237)
- 自然科(38314)
- 自然科学(38306)
- 编号(37809)
- 自然科学基金(37632)
- 发(33328)
- 成果(32646)
- 部(29636)
- 重点(28775)
- 发展(27929)
- 课题(27722)
- 展(27483)
- 国家社会(27410)
- 中国(27039)
- 教育部(25882)
- 期刊
- 济(126439)
- 经济(126439)
- 研究(79202)
- 中国(51569)
- 财(37508)
- 融(32833)
- 金融(32833)
- 农(32274)
- 管理(32056)
- 科学(28203)
- 学报(27387)
- 教育(23996)
- 农业(21910)
- 大学(21629)
- 经济研究(21591)
- 财经(20022)
- 学学(20009)
- 业经(19544)
- 技术(17799)
- 经(17396)
- 问题(16836)
- 贸(16239)
- 国际(15241)
- 世界(14302)
- 业(11860)
- 技术经济(11244)
- 理论(10601)
- 经济问题(10454)
- 统计(10121)
- 经济管理(10089)
共检索到3663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坚
本文从银行融资和证券融资这两种配置资源的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研究美、英、日等国家融资方式在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特点、原因,指出各国融资方式运用的特定条件和世界上目前的发展趋势,最后,针对中国目前债券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发展中国债券市场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
国际融资 债券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桂荷发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大楷
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债券市场发展进程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作者认为今后我国债券市场的进一步改革与发展将从以下方面展开:(1)债券发行利率市场化;(2)债券市场机构职能化;(3)债券电子化;(4)债券国际化;(5)债券市场规范化。
关键词:
债券,债券市场,监管,改革与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多
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改革创新,形成了场外市场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相互补充、分层有序的债券市场格局,市场发展也取得明显成效,市场规模快速扩大,基础设施建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航 司畅
2015年是债券市场取得较快发展的一年。围绕着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要求,债券市场加快创新发展,深度和广度不断扩展,各项制度不断健全,产品创新持续推进,对外开放取得较大进展。在经济内生增长动力不足、增速有所放缓的背景下,我国债券市场在推进稳健货币政策实施、改善宏观调控、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降低融资成本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金融市场发展的亮点。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德
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债券市场稳步发展,为金融市场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后危机时期,我国债券市场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严峻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因此,需要加快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改革创新 加快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宇燕 卢谨
以发行规模、交易量和债券托管量三个指标来衡量,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中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中国自1981年恢复国债发行,国内债券市场经历了起步阶段(1980~1990年)以交易所市场为主阶段(1991~1997年)和银行间市场为主阶段(1997年至今)。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灵
长期以来,中国金融体系存在发展不平衡、直接融资比例过低的问题。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特别是以公司作为发债主体的公司债券融资规模过小,滞后于其他金融市场的发展。2006年年末,中国贷款总额、股票总市值和债券存量分别为22.5万亿元、10.6万亿元和8.8万亿元,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刘颖 孙月秋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已经发展成以银行间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涵盖各类机构投资者和债券投资品种的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文章介绍了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目前的运行结构,并从推进市场创新、完善债券收益率曲线等方面对债券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中国债券市场 银行间市场 交易所市场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肖宇 罗滢
我们把产业组织理论的CMP分析范式应用到债券市场模式选择中,得到了债券市场发展的IMP分析范式。文中回顾了全球债券市场,投资机构化成为了各个国家债券市场不可阻挡的趋势,各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轨迹都表明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由以个人为主导转变为以机构为主导的过程导致了各国债券市场从交易所市场到场外市场的变迁。中国债券市场20年的发展轨迹也印证了这一发展规律。自从2001年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模式确立以来,债券市场运行绩效呈现以下两个特征:一是债券市场总体运行效率不断提高,债券市场融资规模和债市规模发展迅速,流动性不断提高,金融创新不断;二是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发展缓慢,并且呈现结构性差异,交易所企业...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 产业组织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任明
本文分析了QFII对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影响途径以及其对推动债券市场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就中小金融机构如何应对QFII下的债券市场提出建议。
关键词:
债券市场 QFII 金融机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坚 杨念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历史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以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对立统一的制度观作为本文的理论基础,分析中国债券市场的问题和制度进步的动力。验证了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矛盾运动推动债券市场制度进步这个基本规律。
关键词:
债券市场 制度 激励机制 约束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徐忠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出现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澄清,并明确提出: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关键是改变国债发行管理制度并消除税收政策的负面影响;阻碍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是市场分割而是监管部门的本位主义和封建式监管,切忌犯诊断性错误。
关键词:
债券市场 收益率曲线 金融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彭飞 朱建林
2017年是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花旗、彭博两家全球著名的指数供应商将中国债券市场纳入其指数系列,"债券通"顺利开通运行,我国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规范,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债券市场开放不仅有利于我国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而且有利于构建离岸人民币回流机制,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的过程中,还存在体制机制不完善、资本账户管制、市场流动性不足以及信用评级可靠性差等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应当从制度设计、市场培育、信用评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控等方面入手,有序稳妥地推进债券市场开放与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