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71)
- 2023(18214)
- 2022(15418)
- 2021(14599)
- 2020(12200)
- 2019(28585)
- 2018(27934)
- 2017(54060)
- 2016(28647)
- 2015(32386)
- 2014(31988)
- 2013(31898)
- 2012(29079)
- 2011(26207)
- 2010(26335)
- 2009(24630)
- 2008(23283)
- 2007(20166)
- 2006(17676)
- 2005(15845)
- 学科
- 济(119819)
- 经济(119694)
- 管理(80883)
- 业(76410)
- 企(63866)
- 企业(63866)
- 方法(55178)
- 数学(48750)
- 数学方法(47987)
- 中国(37480)
- 财(30187)
- 融(29617)
- 金融(29616)
- 农(29344)
- 银(28010)
- 银行(27969)
- 行(26910)
- 业经(25088)
- 贸(23539)
- 贸易(23518)
- 制(23381)
- 学(23057)
- 易(22970)
- 地方(22822)
- 理论(19971)
- 农业(19584)
- 务(18927)
- 财务(18841)
- 财务管理(18808)
- 企业财务(17906)
- 机构
- 大学(401484)
- 学院(398485)
- 济(168037)
- 经济(164711)
- 管理(157663)
- 理学(136804)
- 理学院(135351)
- 研究(135187)
- 管理学(132721)
- 管理学院(132017)
- 中国(110223)
- 京(85359)
- 科学(80605)
- 财(76838)
- 所(66546)
- 中心(63393)
- 财经(62092)
- 农(61060)
- 研究所(60697)
- 经(56759)
- 业大(56483)
- 江(56009)
- 北京(54576)
- 经济学(52778)
- 范(51017)
- 师范(50565)
- 院(49204)
- 经济学院(47734)
- 农业(47630)
- 财经大学(46653)
- 基金
- 项目(272671)
- 科学(216024)
- 基金(200906)
- 研究(199519)
- 家(174940)
- 国家(173569)
- 科学基金(149734)
- 社会(127708)
- 社会科(121369)
- 社会科学(121336)
- 基金项目(105105)
- 省(103265)
- 自然(96967)
- 自然科(94855)
- 自然科学(94835)
- 自然科学基金(93109)
- 教育(92118)
- 划(87616)
- 资助(84458)
- 编号(79864)
- 成果(64726)
- 部(61236)
- 重点(60921)
- 发(57442)
- 创(56756)
- 课题(54973)
- 国家社会(53525)
- 教育部(53308)
- 创新(52960)
- 科研(52073)
- 期刊
- 济(174604)
- 经济(174604)
- 研究(121999)
- 中国(77868)
- 学报(60659)
- 管理(57844)
- 财(57490)
- 科学(56645)
- 农(54764)
- 融(50774)
- 金融(50774)
- 大学(46968)
- 学学(44076)
- 教育(43233)
- 农业(36995)
- 技术(34117)
- 经济研究(30507)
- 财经(30486)
- 业经(26586)
- 经(26228)
- 问题(22272)
- 业(20232)
- 理论(20107)
- 贸(19658)
- 统计(19636)
- 技术经济(19271)
- 图书(18987)
- 实践(18107)
- 践(18107)
- 科技(17855)
共检索到5929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政勋 王聪
本文首先利用多元GARCH模型分析我国信贷扩张、房价波动影响金融稳定的经验机制,然后试图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对经验机制进行解释。DSGE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多元GARCH模型的经验机制基本一致,影响我国银行稳定的因素包括:房价波动、信贷波动以及两者的联合波动;银行反馈机制所引起的信贷紧缩和资本紧缩;宏观经济波动。房价波动、信贷波动及其联合波动具有很强的GARCH效应,而不良贷款的政策性剥离没有持续性。
关键词:
金融稳定 经验机制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构建包含金融冲击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HDSGE)模型,考察金融冲击对我国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发现: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相对于未包含金融冲击的模型更好地拟合了我国经济的现实;金融冲击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具有显著的冲击效应,并且积极的金融冲击在增加房地产部门投资的同时降低了其他部门的投资;同时,金融冲击具有扩大货币政策冲击效应的"加速器"作用。进一步对房价波动进行贝叶斯冲击分解,分析表明:在短期和中期,金融冲击是推动我国房价波动最为重要的因素;而在中长期和长期,货币政策冲击仍是我国房价波动的主要推动力。因此,货币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政勋 魏琳
在金融体系同质化和顺周期化的假设下,利用动态宏观模型分析信用扩张、房价波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后得知:在低利率政策下,信用扩张可能迅速推高房价;反之,当信用极为宽松时,利率的提高使得高企的房价瞬间暴跌。同时,我国房价波动越来越受到数量型货币工具而不是利率的影响。较小冲击、较大冲击、巨大冲击所带来的损失分别由企业、银行、全社会承担;金融稳定性依次减弱,直至银行破产或发生金融危机。而银行反馈机制放大了上述反应。
关键词:
金融稳定 信贷扩张 房价波动 反馈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戴金平 陈汉鹏
本文基于中国基本国情,将两类货币政策调节手段——市场化的利率调节和非市场化的信贷指导——植入基础模型,建立一个新凯恩斯框架下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不同货币政策工具对经济和金融部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央行通过窗口指导对商业银行施加的信贷控制与常规的公开市场业务一样都能够引导实体经济、平滑经济波动、增加社会福利,且随着央行信贷指导力度的增强其对经济的平滑作用越明显。与此同时,非市场化的调节手段会加剧金融市场利率的扭曲,导致金融中介效率低下。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利率调节 信贷指导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蔡宏波 王俊海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特征和需求管理导向的宏观调控政策,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框架中引入征收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政府部门,探讨以税收政策变动为代表的供给管理措施在调节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过程中的效果。通过进一步的模型校准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分别对调整资本和劳动所得税的脉冲响应分析发现,当经济面对来自供给的不利冲击导致产出水平有下行风险时,政府降低资本和劳动所得税将激励生产者更多地投入生产要素,从而减税可以有效扩张产出并熨平经济波动。因此,政府应重视供给管理措施在长期性和结构性调控上的优势,使宏观调控能够在优化我国总需求结构、调节社会公平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 经济波动 税收政策 供给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戴华娟 陈乐一 王超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和宏观审慎政策的新凯恩斯DSGE模型,考察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两种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机制,以及双重金融摩擦对这两种宏观审慎工具政策效果的影响。结果发现,包含双重金融摩擦因素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刻画中国经济波动特征,尤其能较好地捕捉产出、消费与投资之间联动关系。贷款价值比工具和资本充足率工具均能够调控宏观经济。前者对于实体经济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明显,而后者对信贷市场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需求端金融摩擦和供给端金融摩擦均会对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工具的政策效果产生影响。在需求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贷款价值比工具的经济稳定效应更明显;而在供给端金融摩擦情形下,资本充足率工具的逆周期调控效果更显著。基于此,本文认为,政府应重视双重金融摩擦对不同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的差异性影响,针对不同金融摩擦类型和摩擦大小,合理搭配使用贷款价值比和资本充足率这两种政策工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魏巍贤 高中元 彭翔宇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伴随着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势必会对经济的稳定性带来负面影响。考虑到经济波动源的不唯一性,本文构建一个三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着重研究能源冲击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探讨冲击的传导机制。外生冲击的传导机制由模型的消费跨期替代、劳动力与消费替代、利率政策规则等决定,但各种冲击的具体传导路径存在着差异。模拟结果显示,各种冲击来源中能源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最大;若使用国际能源价格进行冲击实验,则我国的经济波动进一步放大;而利率规则有减弱经济波动的效果。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冲击 经济波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余雪飞 宋清华
通过放松BGG模型中企业同质性的假设,将我国国有、民营的"二元"信贷错配特征引入带有金融加速器的DSGE模型,分别对信贷错配下及信贷错配"自我纠偏"后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进行仿真模拟。结果发现:在信贷错配下,金融加速器效应暂时被低估;但随着信贷错配的"自我纠偏",金融加速器效应将增大,届时造成的经济波动更大、更持久。货币政策在信贷错配下对通货膨胀调控效果较好,而对产出调控效果欠佳;但随着信贷错配"自我纠偏",货币政策的产出调控效果将增强,而通货膨胀调控效果将减弱。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徐舒 左萌 姜凌
本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的理论框架下建立了一个内生R&D投入与技术转化模型,以研究技术扩散对我国经济波动的影响。基于我国1989~2008年的年度数据对模型进行的校准与数值模拟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现实经济波动,能解释现实数据中83.3%的经济波动。脉冲响应分析与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技术扩散冲击通过企业R&D投入的内生技术转化,在模型中能解释29.32%的相对经济波动。同时,相对于中性技术冲击而言,技术扩散冲击在长期中使产出和技术存量处在更高的均衡水平上。上述证据表明,技术扩散和R&D投入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鄢莉莉 王一鸣
本文运用一个包含三种金融市场冲击的DSGE模型研究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市场冲击对中国经济波动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的变化。贝叶斯估计结果显示:(1)中国产出波动的1/4由金融市场冲击导致,该比例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而上升;(2)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替代弹性较小;(3)金融市场的发展将降低贷款冲击和融资效率冲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提高直接投资津贴冲击的影响;(4)金融市场的发展有助于减少社会福利损失。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梁斌 李庆云
本文基于贝叶斯估计构造了一个包含房地产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刻画了各种宏观经济冲击对房地产价格和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机制,比较了首付约束和利率两种房地产市场调控工具。通过方差分解发现,针对房地产市场而言,中国的货币政策总体上是宽松的,且房地产成本冲击是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最后,证明了温和地对房地产价格波动进行反应是中国的最优货币政策,可以降低通货膨胀和总产出的波动,从而最大化社会总福利。
关键词:
房地产价格 货币政策 贝叶斯估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明华 张彦 徐银良 刘华军
从动态优化、一般均衡视角模拟和检验不确定环境下金融投机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的影响作用,使宏观经济模型具有了微观基础和跨期动态视野,对于深入理解国际油价波动态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通过构建石油消费、石油生产两部门DSGE模型,将包括金融投机在内的各种随机冲击引入其中,并给出均衡条件,然后对约束方程和一阶最优条件进行对数线性化,最后在参数校准的基础上得出国际油价对各种随机冲击的脉冲响应结果。研究结论表明:与生产率冲击、石油消费需求冲击相比,石油金融投机需求冲击对国际油价初始影响效应较大,但冲击持续时间较短;供求因素对国际油价波动具有长期冲击效应,但短期中,金融投机因素则是影响国际油价波动的主导因素...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冲 傅家范 周边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构建包含垄断竞争金融中介的金融市场体系,分析金融市场冲击如何影响经济波动以及其内在的作用机制。基于我国2003—2017年季度数据进行参数校准与贝叶斯估计,研究结果发现:第一,当金融市场风险偏好受到负向冲击时,金融中介垄断溢价上升,抬升企业融资成本,减少融资数量,降低投资,同时,对流动性资产的预防性需求增加,导致消费下降,对宏观经济产生负向影响;第二,稳定金融市场情绪,降低冲击的持续性,或是通过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提高企业资产流动性,有利于提高实体经济面临负向金融市场冲击时的抵御能力,加快恢复速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帅圻 林源 周波
为探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效应,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7年宏观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增加会挤出居民消费,而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厘清财政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消费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和企业生产函数,通过参数校准以及脉冲模拟的方式对二者的外部性效应和传导渠道加以解释。财政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乘数小于1,生产性财政支出乘数短期小于1而长期大于1。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一楠 王亮
建立一个内嵌金融加速器和名义"债务-通缩"机制的DSGE分析框架,首先证明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与名义"债务-通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一方面高杠杆通过金融加速器导致"高杠杆-外部融资溢价"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名义计价的高债务可能导致"偿还债务-通缩-债务负担加重"的"债务-通缩"风险。进一步,虽然高杠杆可能触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但不同经济条件下债务的可持续性不同,杠杆阈值具有内生性,经济体最高能承受的杠杆率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与金融市场信息效率、债务合约、储蓄率、银行资产负债表结构相关。文章为供给侧改革与去杠杆提供了理论支持,一方面要降低宏观债务负担,另一方面要提升经济承担杠杆、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同时提示去杠杆要避免骤然紧缩信贷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资本账户开放路径与经济波动——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福利分析
信贷扩张、房地产价格波动与银行稳定:理论及其经验分析
中国房地产市场波动与宏观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框架
利率市场化、银行储贷与产出波动——一个动态一般均衡模型
信贷、房价波动与银行稳定关系的实证研究
谁从扩张性财政政策中获利?——基于家庭和企业异质性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研究
政府支出的构成、宏观经济波动与社会福利——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的视角
信贷扩张、房价波动与银行系统性风险——基于SVAR的实证分析
通货膨胀预期与宏观经济稳定:1995—2008——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转型期中国经济波动的冲击传导机制解析——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的数值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