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98)
- 2023(12838)
- 2022(10568)
- 2021(9952)
- 2020(8369)
- 2019(19800)
- 2018(19662)
- 2017(37963)
- 2016(20849)
- 2015(23793)
- 2014(24027)
- 2013(23760)
- 2012(22192)
- 2011(19988)
- 2010(20242)
- 2009(19256)
- 2008(19353)
- 2007(17464)
- 2006(15644)
- 2005(14775)
- 学科
- 济(93716)
- 经济(93627)
- 管理(53231)
- 业(52832)
- 企(43143)
- 企业(43143)
- 方法(40177)
- 数学(35984)
- 数学方法(35754)
- 中国(28874)
- 制(27157)
- 农(25124)
- 银(23935)
- 银行(23789)
- 财(23380)
- 行(22417)
- 业经(20791)
- 贸(19278)
- 贸易(19263)
- 融(18972)
- 金融(18970)
- 易(18794)
- 学(17181)
- 体(16526)
- 地方(16140)
- 农业(15854)
- 度(14038)
- 制度(14030)
- 体制(13657)
- 务(13306)
- 机构
- 大学(303393)
- 学院(298400)
- 济(137036)
- 经济(134486)
- 研究(110716)
- 管理(110395)
- 中国(94081)
- 理学(92802)
- 理学院(91733)
- 管理学(90409)
- 管理学院(89818)
- 财(65797)
- 京(65770)
- 科学(62809)
- 所(56839)
- 农(52539)
- 财经(51229)
- 研究所(51067)
- 中心(50913)
- 经(46680)
- 江(46481)
- 经济学(45133)
- 北京(42704)
- 农业(41059)
- 业大(40971)
- 经济学院(40734)
- 院(39018)
- 范(38523)
- 财经大学(38192)
- 师范(38132)
- 基金
- 项目(186994)
- 科学(147510)
- 基金(138304)
- 研究(137855)
- 家(120343)
- 国家(119407)
- 科学基金(101360)
- 社会(89869)
- 社会科(85327)
- 社会科学(85300)
- 基金项目(71749)
- 省(69096)
- 教育(63562)
- 自然(62772)
- 自然科(61348)
- 自然科学(61330)
- 自然科学基金(60314)
- 划(59382)
- 资助(57673)
- 编号(54513)
- 成果(45978)
- 部(43912)
- 重点(42831)
- 发(40913)
- 国家社会(38762)
- 课题(38120)
- 创(38114)
- 教育部(37948)
- 中国(36622)
- 性(36052)
- 期刊
- 济(153954)
- 经济(153954)
- 研究(101671)
- 中国(64170)
- 财(51542)
- 融(48071)
- 金融(48071)
- 农(47918)
- 学报(45567)
- 科学(42703)
- 管理(40987)
- 大学(34811)
- 学学(32494)
- 教育(31019)
- 农业(29934)
- 财经(27562)
- 经济研究(26059)
- 技术(24502)
- 经(23797)
- 业经(22636)
- 问题(21250)
- 贸(19091)
- 国际(17660)
- 业(17104)
- 世界(16560)
- 理论(15851)
- 技术经济(15516)
- 统计(14070)
- 实践(13812)
- 践(13812)
共检索到478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是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关键词:
国有银行 信贷市场 市场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柴学武
改革中四大国有银行行政性寡头垄断的信贷市场更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准信贷市场 ,其以效率损失为代价来为中国的渐进改革提供了必要的金融支持。随着我国信贷市场结构的变迁 ,相对于国有银行产权结构的转变 ,一个自由进入和竞争的信贷市场结构需要先行建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孙亮 柳建华
鉴于我国资本市场弱法律风险和股权高度集中的基本特征,本文提出了一个分析我国银行信贷业务预期违约风险的基本框架。以此为基础,本文考察了我国的银行业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对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配置信贷资源时,会认真考虑贷款企业的历史财务绩效和代理成本。并且,银行业改革和地区市场化进程都成功促进了银行信贷资源配置行为的商业化。本文的研究为评价银行业改革的历史进程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进一步的努力方向提供了一些有益的线索。一方面,银行在配置其信贷资源时不仅要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财务绩效;另一方面,也应当致力于促使银行在确立必要报酬率时进一步关注贷款企业的代理成本。
关键词:
银行业改革 市场化 信贷资源配置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白当伟
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银行业利差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银行业利差的因素很多,其中市场结构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通过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对银行业利差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研究在中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银行业市场结构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而讨论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其他因素对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制约。
关键词:
银行业市场结构 利差水平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晶 支俊立
我国当前的银行业结构仍然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几家大银行在利率市场化改革后可能会通过价格合谋的行为对市场利率进行把控,造成市场利率偏离均衡利率,信贷总量下降,损害中小银行和借款人的利益,削弱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成效。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政府应加强金融监管,鼓励市场竞争,商业银行应大力开展业务创新。
关键词:
银行业结构 银行定价 利率市场化改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泽华
金融改革二十年来 ,国有银行业的金融资产与负债总量经历了一个迅猛的扩张期 ,在量的扩张背后存在深层次的国有银行业金融资产负债的结构失衡。对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和潜在的问题必须采取产权改革等政策选择。
关键词:
国有银行业 金融资产负债结构 结构失衡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罗彩云 傅晓初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带给商业银行更强的趋利性 ,使银行信贷资金趋向经济发达地区配置 ,从而导致了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的区域在信贷融资可得性方面的差异。实证研究表明 ,市场化较强、趋利性较强的非国有金融机构对经济发达地区投入更多信贷资金 ,信贷资金配置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显示出正相关性 ;国有商业银行虽然资金配置未显示出较强的市场导向 ,但其资金配置也不断优化 ,对不同区域的信贷资金配置产生一定影响。总的来说 ,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促使信贷资金更多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秋霖
1979年后,中国的信贷市场经历了从建立到转型的转变。1979—1997年逐渐建立起一个计划的信贷市场,1998年之后,信贷市场开始转型。金融机构的信贷原则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这一原则成为影响信贷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信贷 信贷市场 经济市场化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刘佳俊
经过资本市场化改革后,国有银行的发展呈现两种典型现象:一是从银行层面看,其业绩呈爆发式增长;二是从宏观层面看,存差持续扩大和债权结构失衡等现象反映出其金融活动与实体经济日益脱节。这表明资本市场化改革在使国有银行微观绩效改善的同时并不必然带来宏观整体效率的增进。本文认为国有银行制度市场化的核心在于功能市场化,即由财政替代功能转向市场金融功能;对于国有银行功能演进而言,资本市场化改革只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从长期而言,更需要国有银行资产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未来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中,增量改革比存量调整更为重要,
关键词:
国有银行 制度市场化 银行功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不仅是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大背景,也是银行制度市场化演进的推动力。与此相适应,中国银行制度受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缩小,而受市场主导下的诱致性制度变迁的影响不断扩大。银行体制、运行机制、市场结构的市场化变迁过程呈现五个不同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一个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银行制度到基本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银行制度转变的过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宋士云
1979年至2006年,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先后历经起步、探索和深化三个阶段,已逐步建立起以间接调控为主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组织体系和由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负责的监管体系。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看,中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与变迁是一种主要由政府推动的强制性制度变迁,一种先易后难的渐进式制度变迁,一种以增量改革促存量调整的制度变迁。中国银行业改革依赖并滞后于整体经济体制改革,改革的过程实质上是银行产权变迁的过程。28年来,尽管中国银行市场化改革经济绩效是显著的,但是,仍然在组织制度、市场制度、宏观调控制度和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着某些缺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欣荣 伍永刚
本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背景和过程的分析,重点考察了其对银行资产负债业务、向中间业务转型以及行业集中度的影响。本文研究表明,利率市场化导致存贷利差呈缩窄趋势,但由于贷款占资产比重的提升,改革完成初期对银行净息差冲击较小。但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完善和金融脱媒的深化,净息差仍呈现下降趋势。此外,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向中间业务转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加强了行业竞争,并提升了行业集中度。
关键词:
银行业 利率市场化 净息差 脱媒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仁和 米运生
在解决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代理冲突方面,金融系统有比较优势和规模优势,因此也具备监督经理和提高投资效率的功能。但在金融抑制政策体系中,行政力量对金融中介的替代使这一功能基本消失。抑制政策在长期内降低投资效率,不利于经济发展。相应地,金融市场化改革能提高宏观投资效率。以银行部门为主,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逐渐推行金融市场化改革。以1992~2006年为样本区间,就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对宏观投资效率的影响问题,本文提供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银行业市场化显著提高了宏观投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