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34)
- 2023(5409)
- 2022(4296)
- 2021(4317)
- 2020(3477)
- 2019(8404)
- 2018(8001)
- 2017(16084)
- 2016(8163)
- 2015(8932)
- 2014(8622)
- 2013(8724)
- 2012(8264)
- 2011(7736)
- 2010(7540)
- 2009(7273)
- 2008(7059)
- 2007(6205)
- 2006(5565)
- 2005(5298)
- 学科
- 济(40078)
- 经济(40043)
- 管理(20121)
- 业(19508)
- 方法(18302)
- 数学(17253)
- 数学方法(17218)
- 企(14622)
- 企业(14622)
- 中国(14033)
- 贸(11381)
- 贸易(11372)
- 易(11207)
- 农(9401)
- 财(8962)
- 制(8852)
- 融(8264)
- 金融(8264)
- 银(8090)
- 银行(8090)
- 行(7827)
- 业经(6376)
- 体(6055)
- 出(5866)
- 关系(5758)
- 农业(5456)
- 环境(5270)
- 体制(5175)
- 市场(5153)
- 学(5066)
- 机构
- 大学(120095)
- 学院(116101)
- 济(66069)
- 经济(65303)
- 研究(45852)
- 管理(44495)
- 中国(42181)
- 理学(37742)
- 理学院(37377)
- 管理学(37147)
- 管理学院(36917)
- 财(29603)
- 京(25646)
- 财经(24127)
- 经济学(23513)
- 经(22470)
- 所(21957)
- 科学(21453)
- 中心(21255)
- 经济学院(21253)
- 研究所(19713)
- 财经大学(18504)
- 北京(17089)
- 农(16634)
- 院(16045)
- 融(15581)
- 金融(15394)
- 江(15134)
- 科学院(13688)
- 研究中心(13555)
- 基金
- 项目(73420)
- 科学(60270)
- 基金(59368)
- 研究(54949)
- 家(51583)
- 国家(51256)
- 科学基金(44275)
- 社会(40000)
- 社会科(38264)
- 社会科学(38257)
- 基金项目(29996)
- 自然(26180)
- 自然科(25678)
- 自然科学(25672)
- 资助(25486)
- 自然科学基金(25312)
- 教育(24149)
- 省(22289)
- 划(20571)
- 中国(19550)
- 部(19397)
- 编号(19209)
- 国家社会(18973)
- 教育部(17452)
- 重点(16367)
- 人文(16008)
- 成果(15758)
- 发(15692)
- 社科(15251)
- 创(15190)
共检索到1872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史青青 费方域
文章利用2001年1月至2010年4月中国信贷市场月度数据,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分析信贷供求,研究中国信贷市场是否存在信贷过度供给现象。实证结果表明:(1)在总量上,2005-2007年存在过度需求,2002-2004年以及2009年特别是2009年1-3月存在过度供给,目前信贷市场基本平衡;(2)在结构上,信贷失衡更多反映在企业部门,居民部门信贷供求失衡比例在[-10%,10%]内波动。
关键词:
信贷过度供给 最大似然估计 结构性失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珊珊 徐长生 朱乾宇
住房制度改革和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基于2002—2016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的房地产上市公司投资行为存在羊群效应。二阶段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表明,新企业涌入房地产行业会加剧市场竞争,降低在位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二阶段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新企业涌入房地产行业对在位企业的影响存在异质性,规模较小的房地产上市公司受新企业涌入影响更大。这表明,中国房地产行业存在过度进入和投资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做合理引导,充分发挥调控作用,完善市场准入及淘汰机制,推动房地产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唐亮 万相昱 张晨
不同于传统的金融学假设,行为金融更关注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引发的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异象"。本文针对投资者行为引发的过度自信假设,构建了股票价格上涨的过度自信评价模型,在控制规模、换手率和市场因素的条件下,分析过度自信现象是否存在。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显著的"过度自信"现象,且连续上涨第三个交易日的收益率就显著上升,过度自信现象更容易出现在不活跃的小规模股票上。
关键词:
过度自信 持续时间 换手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秋霖
1979年后,中国的信贷市场经历了从建立到转型的转变。1979—1997年逐渐建立起一个计划的信贷市场,1998年之后,信贷市场开始转型。金融机构的信贷原则转变为“以效益为中心”,这一原则成为影响信贷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最主要因素。
关键词:
信贷 信贷市场 经济市场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史青青 费方域 朱微亮
为了研究中国信贷市场供求配适性状况,以及造成中国信贷投放总量错配的主要因素,文章利用1997-2009年2季度中国信贷市场季度数据,采用最大似然方法估计信贷供求非均衡模型参数,实证结果表明:①信贷供给小于信贷需求为32个季度,信贷供给大于信贷需求为15个季度,其中1997-2001年以及2005-2007年存在严重的供小于求现象;而2002-2004年及2008年3季度以来存在信贷供大于求现象,其中2009年第1季度信贷超额供给占观察到的实际信贷量的比例为18.37%;②中国信贷市场上银行信贷能力是影响信贷供给的重要变量,银行信贷能力越高,社会上的贷款就越多,而2009年以来的信贷大幅投放已经超过了银行的实际信贷能力。
关键词:
最大似然估计 非均衡模型 信贷市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曹建海 李芳琴
本文旨在从投资效益的角度研究中国持续高投资率是否合理以及投资是否过度问题。通过应用AMSZ准则检验中国近二十年来资本积累状况,发现自2003年以来中国整体经济呈现资本总收益小于总投资的资本过度积累状态;进一步测算同期经济的资本回报率,发现2008年后实施经济刺激政策以来,中国整体资本回报率大幅下降;通过对投资率与资本回报率进行拟合,发现投资率对资本回报率具有负向影响。由此得出中国存在较为严重的过度投资的结论,并就过度投资的危害及其防范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过度投资 投资效益 投资率 资本回报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淑芳 史瑛 刘治国
本文从金融地理学角度出发,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空间探索分析技术对我国信贷投放区域效应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空间效应对国内区域信贷投放影响显著,其中江苏、辽宁、黑龙江受空间因素影响最大,而北京、西藏、天津受地理因素影响相对较小,地理上相邻地区的贷款供给存在显著的相互作用。我国区域信贷投放表现出区域聚集和地域依赖的特征,加之商业银行微观行为造成的非理性后果,导致货币政策的执行效果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削弱了货币政策执行的有效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毛泽盛 吴洁 刘敏楼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外资银行日益成为中国信贷市场上的一股重要力量,其信贷也开始影响中国的信贷供给。本文研究表明:外资银行虽然对中国国内信贷供给没有显著影响,但对企业信贷存在显著影响,两者具有二次函数关系,可用"U"型曲线加以描述。为应对当前外资银行信贷扩张带来的信贷收缩,本文建议大力发展直接融资市场。
关键词:
外资银行 企业信贷 国内信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沈军 董艳军
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一直是金融发展理论与虚拟经济研究的焦点问题,已有研究忽视了金融的独立性。本文运用"分离假说"的概念和分析模式,通过外汇市场与中国股市及信贷市场的实证检验,尝试性回答"金融市场中存在金融分离吗?"这一问题,对Menkhoff and Tolksdork(2001)的金融分离研究进行了新拓展。实证结果显示:外汇市场和股票市场出现了相当程度的金融分离,而信贷市场的金融分离则不显著。针对上述三个市场出现的不同情况,本文给出了相关的解释与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建华 李伟平 张克彪 李艳红
文章以专利数量为创新绩效的衡量,通过以获得国家"创新型企业"认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检验了高管的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创新型上市公司高管薪酬和股权激励对创新具有正向影响;研究发现薪酬对高级管理人员和董事会成员激励的差异性。报酬最高的前三位高级管理人员的报酬总额与专利申请量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具有较为显著的边际递减效应,呈现过度激励,但报酬最高的前三位董事会成员的薪酬激励则不存在过度激励问题。文章最后给出了研究结果分析和结论。
关键词:
创新型企业 过度激励 技术创新 绩效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曾亚敏 张俊生
本文研究了外资企业在中国信贷市场上的境遇,数据分析显示,在中国这个最大的发展中经济体,外资企业在贷款融资上具有如下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有更多的外资企业拥有银行授信且未使用银行授信额度比例也较高,这表明,外资企业维持较高的流动性。在获得非抵押贷款、贷款抵押率以及是否需要支付贿赂而获得贷款等方面与国有企业无显著差别。相对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认为第三次银行业改革后其更容易获得贷款。本文的结果意味着,新兴市场在引进外国投资的同时,需要注意外资企业优良的信贷获取能力可能会加剧本土企业尤其是私有企业的融资约束问题。
关键词:
外资企业 信贷优惠 信贷歧视 融资约束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清华
“十五”期间,我国金融机构贷款总量将继续增长,但增幅有所回落,贷款在企业资金来源中所占的比重与贷款占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比重将趋于下降。贷款结构趋于优化,不良贷款比率趋于下降,非国有企业贷款和外币贷款的比重快速上升。信贷市场与证券市场的关系日趋紧密,信贷资产证券化趋势增强。
关键词:
信贷市场 贷款总量 贷款结构 资产证券化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灵超
本文基于VAR和VEC模型对我国信贷市场利率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投资、消费对于信贷市场利率的冲击处于负的脉冲响应,投资的响应更显著。投资、消费对信贷市场利率的影响非常有限。(2)投资波动对产出波动起主要作用;产出对投资波动和消费波动的影响程度有限;(3)信贷市场利率与投资、消费、产出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这些分析结论,文章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苏明 陆军
本文基于LA-VAR方法和CCF方法,对大宗商品价格与中国银行信贷市场主要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因果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是存贷比、短期贷款利差、中长期贷款利差、总贷款余额、短期贷款余额变动的单方向原因。作者利用协整检验、VEC模型、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了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静态与动态影响。本文针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的监管提出了两条政策建议:一是密切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并稳定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区间,二是货币政策的制定过程应纳入大宗商品价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袁开洪 文胜
我国的银行信贷市场呈现二元结构——目标客户与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两个市场有着不同的运行机制。为提高非目标客户信贷市场的稳定性和运行效率,我们建议通过公布银行信贷方案、设立非目标客户信贷中心、设立中央化的匹配清算所等,把分散化的议价过程变成中央化的匹配程序,从而完善和降低中小企业的交易成本,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拓展广阔空间。
关键词:
双边匹配理论 信贷市场 匹配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