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80)
- 2023(13813)
- 2022(11445)
- 2021(10627)
- 2020(9053)
- 2019(21060)
- 2018(20637)
- 2017(39693)
- 2016(21664)
- 2015(24458)
- 2014(24732)
- 2013(24799)
- 2012(23148)
- 2011(20885)
- 2010(21224)
- 2009(20099)
- 2008(20576)
- 2007(18870)
- 2006(16457)
- 2005(15379)
- 学科
- 济(102367)
- 经济(102258)
- 业(86921)
- 企(77077)
- 企业(77077)
- 管理(74712)
- 方法(46923)
- 数学(38085)
- 数学方法(37842)
- 财(31572)
- 农(30804)
- 业经(29332)
- 中国(26973)
- 务(22659)
- 财务(22634)
- 财务管理(22591)
- 制(22272)
- 企业财务(21405)
- 农业(21174)
- 贸(20900)
- 贸易(20884)
- 易(20301)
- 技术(18138)
- 和(17535)
- 银(16718)
- 理论(16691)
- 银行(16690)
- 学(16169)
- 地方(16043)
- 策(16041)
- 机构
- 学院(325189)
- 大学(321830)
- 济(146940)
- 经济(144266)
- 管理(127115)
- 研究(108790)
- 理学(107935)
- 理学院(106832)
- 管理学(105466)
- 管理学院(104831)
- 中国(90140)
- 财(68958)
- 京(68085)
- 科学(62135)
- 所(55572)
- 农(54992)
- 财经(54673)
- 江(50591)
- 中心(50218)
- 经(49605)
- 研究所(49568)
- 经济学(46254)
- 业大(44416)
- 北京(43696)
- 农业(43029)
- 经济学院(41889)
- 财经大学(40236)
- 州(39676)
- 院(38507)
- 范(38017)
- 基金
- 项目(201297)
- 科学(159677)
- 研究(149478)
- 基金(148306)
- 家(127664)
- 国家(126566)
- 科学基金(109428)
- 社会(97148)
- 社会科(92206)
- 社会科学(92180)
- 基金项目(77698)
- 省(77308)
- 自然(68937)
- 教育(67736)
- 自然科(67362)
- 自然科学(67341)
- 自然科学基金(66255)
- 划(64141)
- 资助(61533)
- 编号(59759)
- 成果(47961)
- 部(46177)
- 重点(44987)
- 创(44232)
- 发(43952)
- 业(42005)
- 国家社会(40879)
- 课题(40780)
- 创新(40721)
- 教育部(39878)
- 期刊
- 济(168075)
- 经济(168075)
- 研究(100664)
- 中国(63471)
- 财(57967)
- 管理(50503)
- 农(50454)
- 学报(45133)
- 科学(44050)
- 融(36391)
- 金融(36391)
- 大学(34612)
- 农业(33803)
- 学学(32698)
- 技术(29759)
- 财经(28879)
- 教育(27860)
- 业经(27740)
- 经济研究(27270)
- 经(24988)
- 问题(22355)
- 业(21052)
- 贸(20237)
- 技术经济(19723)
- 世界(17832)
- 国际(17419)
- 商业(16293)
- 财会(15871)
- 统计(15677)
- 现代(15671)
共检索到501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明明 秦凤鸣
采用2002—2013年中国债劵评级数据,探讨信用评级业的竞争程度对于信用评级准确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竞争程度越强,评级水平越低,发生降级的可能性越大,即市场竞争降低了评级被高估的可能性。进一步,债券收益率差价对信用评级的敏感度随着竞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信用评级的信息价值。竞争程度的加剧有利于提高评级的准确性,从而验证了"竞争有利说"。对于民营企业以及由法制化水平更高地区的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的企业而言,竞争对于评级准确性的正面效应更大。这些研究对于优化评级业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运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结构 信息价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明明 秦凤鸣
采用2002—2013年中国债劵评级数据,探讨信用评级业的竞争程度对于信用评级准确性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竞争程度越强,评级水平越低,发生降级的可能性越大,即市场竞争降低了评级被高估的可能性。进一步,债券收益率差价对信用评级的敏感度随着竞争程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市场竞争有利于提高信用评级的信息价值。竞争程度的加剧有利于提高评级的准确性,从而验证了"竞争有利说"。对于民营企业以及由法制化水平更高地区的评级机构进行评级的企业而言,竞争对于评级准确性的正面效应更大。这些研究对于优化评级业市场结构、提高资本市场运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结构 信息价值
[期刊] 征信
[作者]
丁伯平 胡燕 王腾飞 沈文娟
随着经济金融和信用评级业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信用评级行业的公信力已直接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甚至事关国家金融安全稳定大局,监管部门和市场主体对此极为关注。借鉴美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经验,分析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监管和评级机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监管提出完善评级监管制度和监管体系、加强利益冲突监管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公信力 评级监管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冠楠 项卫星 卢书媛
本文以上市的发债企业为样本,将国内评级与定量模拟出的标普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发现外国评级机构对国内发债企业的评级分布更趋于正态分布,且信用评级的区分度明显提升,但总体信用等级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对企业股东属性和财务状况在国内评级与标普模拟评级中的显著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股东属性在国内评级体系中的显著性高于模拟评级;企业财务状况在模拟评级中的显著性则高于国内评级。这也是模拟评级在信用评级区分度上高于国内评级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中国在开放国内信用评级市场之前,应该加强国内的信用评级制度建设。例如,建立"双评级"制度,以促进国内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开展良性竞争。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市场开放 标普 评级制度建设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舒萍
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中,信用评级在资本市场上扮演着衡量信用风险和指导投资融资的重要角色,在揭示和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以及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金融中介服务。而在我国,投资者对信用评级需求严重不足,这与信用评级机构数量众多、评级技术低下、评级质量不高有较大的关系。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容成
市场化企业信用评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荆门企业评级实际情况,从市场内生机制、商业银行的评级现状、全球化经济等角度阐述了此观点,并从法律、信用评级主体、客体三方面分析了企业信用评级市场化的环境障碍,提出构建企业信用市场化评级环境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信用 市场化评级 信用环境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海云
在过去数十年中,信用评级业与全球信用市场共同发展壮大,信用评级在监管制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金融生态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日益突出。同时,信用评级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重大评级错误时有发生,评级纠正存在滞后性和破坏性。在操作层面,评级调研的视角过于狭窄,在监管治理层面,又
[期刊] 征信
[作者]
孙章伟
美国信用评级机构集体性道德风险使其成为继华尔街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投资银行之后又一遭遇质疑与谴责的群体。NRSROs制度下,信用评级机构具有"准政府权力"的话语权垄断者、控制性股东控制下的合谋内部人、民事法律责任的免责者、与社会公信力性质冲突的经济人等性质。信用评级机构也是美国推行双重标准和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工具。美国虽然强化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但仍未触及主权信用评级领域。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尽快推进中国信用评级产业发展政策安排,构筑信用评级产业与经济安全法律体系,扶持大型本土龙头信用评级企业,完善监管机制等。
关键词:
信用评级公司 企业性质 经济安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彭宇松
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滞后是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丧失定价话语权的重要原因,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成本。本文揭示了评级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过多过滥的矛盾是影响中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的最突出矛盾,并从供需两方面分析了矛盾产生因素,最后针对具体因素提出了培育与监管相配套的解决办法和实施途径。
关键词:
信用评级 需求 供给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傅鹏 黄春忠
2014年以来,以主要集中于民企的"结构性违约"宣告了中国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的"结构性打破",债券市场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利用2013-2017年债券数据,本文深入分析了结构性违约对评级机构行为和效率的影响,主要有如下发现:首先,信用评级的市场公信力会因政府隐性担保导致的"刚性兑付"而削弱;其次,结构性违约爆发之后,信用评级的整体效率有所提升,但在不同发行主体呈现分化,对于非城投类企业,信用评级对发行利差的影响显著增大,意味着评级公信力的显著提升,而对于城投类企业,评级效率并未明显改善;进一步研究表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评级机构在违约后采取了差异化的评级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大的非城投类债券,评级机构倾向采取"收紧评级"的策略;对于违约风险较低的城投债,评级机构倾向于采取"放宽评级"的策略。这种策略性行为是导致市场"信用分层"的重要原因,并有可能推升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俊丽
以安阳市为例,通过对信贷市场评级现状、需求情况和存在问题的调查与分析,建议从信用评级模式选择、外部信用评级机构体系构建、外部信用评级结果运用的政策推动、推行灵活定价模式和费用减免政策、加强评级机构市场化运作五个方面进一步推进信贷市场信用评级。
关键词:
信贷市场 信用评级 评级机构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宁
随着中国电子支付体系的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重点扩大内需的政策导向,中国信用卡市场进入迅速发展阶段,发卡市场持续扩大,收单市场受理环境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由手续费争议引发的特约商户对刷卡消费额外收费和罢刷事件不绝于耳,该市场价格结构的合理性受到质疑。本文利用双边市场研究范式,在不完全竞争环境下构建了信用卡市场的价格结构模型,并对1995—2011年中国信用卡市场的交叉网络外部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刷卡消费额外收费和罢刷问题之症结不在于价格结构的扭曲,而在于信用卡业务收益结构和市场利益分配的不合理。据此,本文提出相关建议以完善中国信用卡定价体系,促进信用卡市场健康发展。
关键词:
双边市场 价格结构 交叉网络 外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方式惩罚了涉事评级机构,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于非涉事评级机构出现显著下降或者增长较低的态势,同时涉事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意见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显著降低。
关键词:
债券违约事件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小琳 朱松 陈关亭
基于中国信用债券市场的违约事件,本文研究发现:涉事评级机构不仅没有因为涉及债券违约事件而收紧信用评级标准,反而更加高估企业的信用评级水平,并且涉及的债券违约事件越多,高估信用评级的程度越大。但投资者通过"用脚投票"方式惩罚了涉事评级机构,导致其市场份额相对于非涉事评级机构出现显著下降或者增长较低的态势,同时涉事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意见对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显著降低。
关键词:
债券违约事件 信用评级机构 信用评级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浩
信用评级作为债券市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环节,通过专业性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解决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促进市场公开透明、保护投资人利益有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经过多年的发展,在行业规模、员工素质、业务类型以及评级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与国际成熟市场以及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未来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并逐步实现市场规模化、业务国际化、经营规范化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信用评级 债券市场 改革开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