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42)
2023(11094)
2022(9554)
2021(9185)
2020(7609)
2019(17902)
2018(17339)
2017(32142)
2016(16807)
2015(19035)
2014(18465)
2013(17983)
2012(16357)
2011(14698)
2010(14060)
2009(12854)
2008(12108)
2007(9775)
2006(8198)
2005(7147)
作者
(44103)
(37168)
(36676)
(35036)
(23361)
(17673)
(16805)
(14681)
(14206)
(12699)
(12592)
(12539)
(11555)
(11456)
(11342)
(11099)
(10993)
(10659)
(10657)
(10485)
(9044)
(8674)
(8654)
(8476)
(8356)
(8294)
(7870)
(7724)
(7301)
(7198)
学科
(72488)
经济(72429)
管理(48375)
(43338)
方法(37070)
(35585)
企业(35585)
数学(33799)
数学方法(33395)
中国(21159)
(17578)
(17264)
(15604)
贸易(15596)
(15297)
环境(14986)
业经(14126)
(11926)
(11479)
地方(11235)
农业(11197)
(11137)
(11068)
(11051)
财务(11033)
财务管理(11010)
(10758)
银行(10753)
企业财务(10511)
(10413)
机构
大学(230809)
学院(227191)
(105136)
经济(103588)
管理(94026)
理学(82318)
理学院(81516)
管理学(80320)
管理学院(79891)
研究(77992)
中国(62403)
(48085)
(44607)
科学(44165)
中心(37784)
财经(36817)
(36258)
(34077)
经济学(33539)
研究所(33457)
(31776)
业大(30764)
经济学院(30386)
北京(30059)
(29362)
(28751)
(28254)
师范(28024)
财经大学(27872)
经济管理(25499)
基金
项目(164678)
科学(132737)
基金(125018)
研究(120493)
(108840)
国家(108067)
科学基金(94351)
社会(81083)
社会科(77227)
社会科学(77206)
基金项目(65694)
自然(59848)
(59800)
自然科(58523)
自然科学(58510)
自然科学基金(57462)
教育(54507)
(51868)
资助(51007)
编号(46421)
(38409)
重点(37106)
国家社会(35901)
成果(35898)
(35004)
(34582)
教育部(33626)
创新(32552)
人文(32393)
科研(32246)
期刊
(100721)
经济(100721)
研究(64786)
中国(40404)
(34059)
管理(32927)
科学(31563)
学报(31122)
(26160)
大学(25022)
学学(23373)
技术(20761)
(20115)
金融(20115)
农业(18723)
教育(18516)
财经(17924)
经济研究(17735)
(15494)
业经(14058)
(13702)
问题(13472)
统计(12766)
世界(12343)
国际(12223)
资源(11978)
技术经济(11878)
(11708)
图书(11684)
理论(11379)
共检索到3265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姚小义  钟心岑  杨凯  
通过构建信用环境的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在2006~2010年信用环境的发展状况,对各地区的差异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评价体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的信用环境从整体上来说要优于中西部地区,但在具体的子环境中东部地区不存在绝对的优势;教育是信用环境中对信用制度最直接有效的影响因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志伟  温孝卿  
将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排放和工业产出纳入统一分析框架,运用SBM方向性距离函数对2000-2010年中国30个省份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进行了测度,并对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如果将水资源和水环境因素考虑在内,上海等6个省份的工业效率始终处于最佳实践边界,黑龙江等省份的效率水平则相对较低。从地区角度看,东部地区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最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且大部分地区效率提升进程自2004年之后出现停滞。回归结果显示,国有工业占比、资本—劳动比、FDI、对外贸易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五项指标对水资源与水环境双重约束下的工业效率存在一定负向影响。同时,经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飞  文震  
文章选取2006—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相关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环境规制、技术创新与生态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环规制对生态效率的影响存在差异,费用型环境规制与生态效率呈倒“U”型关系,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生态效率无明显影响。技术创新有利于提升生态效率,但是在投资型环境规制不能提升生态效率的情况下,加强技术创新并不能对生态效率产生有效的促进作用,而同时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能够产生协同效应,并对周边区域的资源产生了挤占效应。基于此,文章提出实施创新与绿色协同发展战略、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生态效率提升的外溢效应等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生态效率的提升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先锋  韩雪  吴椒军  
利用2000~201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对环境规制与碳排放中可能存在的"倒逼效应"与"倒退效应"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倒逼效应"不显著,即我国目前环境规制的政策手段未能有效地通过促进技术创新进而减少碳排放;环境规制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但当环境规制强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倒退效应"起作用,即过强的环境规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毛晖  汪莉  
本文运用1998—201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取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固体污染排放等五类工业污染指标,对我国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不同污染指标得到的环境——收入曲线形状不同,包括倒U型、N型、U+倒U型等。就本文选取的污染指标而言,只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少数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超过了环境拐点,经济增长与工业污染的关系在不同的经济区域差异显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何禹霆  王岭  
通过1997~2010年中国31个省际面板数据,经验分析城市化和外商直接投资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化与工业废水排放量之间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且拐点为62.05%,但对其他环境污染的影响并不显著;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提高工业废水排放量;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环境污染;国有工业产值占总产值比重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烟尘排放量和工业粉尘排放量,但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提出如下政策建议:现时期应加快城市化进程,在城市化率接近62.05%的情况下适度放缓其进程;适度降低对外商企业的优惠政策及外商直接投...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静文  
借鉴军民融合度测度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以投入法和产出法作为省域军民融合度测度与估计方法。在分析军民融合度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检验军民融合度估计方法和估计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以产出法省域军民融合度估计样本数据和动态模型拟合结果为依据,对28省2010-2016年军民融合度排名、动态变化和融合效率等进行分类、评价。针对各省所属不同军民融合度类型,提出省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荆娴  黄文军  
产权市场可以激活创业资本、引领风险投资,为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并购带来生机。本文在分析我国产权市场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产权市场、风险投资与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基于2006-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探讨产权市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指出产权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对于风险投资进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产权市场的并购、退出,实现资本增值等具有重要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产权市场法律法规、明确产权市场定位、成立监管机构、实行金融创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构建完整的创业投资产业体系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杨力  孟祥瑞  
基于生态效率理论创建了一种新型的大气环境绩效衡量指标,并以2006-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大气环境绩效的空间差异、动态演进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大气环境绩效严重偏低,空间差异特征显著,大气污染减排潜力巨大;样本期内中国大气环境绩效保持了持续增长的态势,但增速放缓,并呈现出完全依赖技术进步的单轮驱动模式;各省份的大气环境绩效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落后省份赶超先进省份的难度加大。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年康  汪云桥  皮天雷  
实现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脱钩",是从源头上提高环境质量的治本之策。本文采用脱钩分析领域最新的差分回归系数法,对1990—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脱钩关系及其时间和空间演变趋势。结果显示近二十年内绝大多数的省份没有实现过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的"绝对脱钩"状态,经济增长依赖于环境污染;时间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点,整体而言"未脱钩"和"相对脱钩"状态交替产生;区域分解中发现脱钩关系呈现空间聚集差异性,东部相对处于未脱钩状态多于西部,中部次之,而且脱钩关系呈现出明显的跨区域的时间一致性特点。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三峰  吉敏  
基于中国30个省(市、区)2000~2010年的面板数据,将工业废气作为生产的非合意产出,运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然后检验了市场化对地区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样本期内,无论是否考虑环境约束,总体上我国的全要素能源效率都有显著提升,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的贡献偏低;省际能源效率呈"东-中-西"梯次递减,中部与西部的能源效率差距在逐渐缩小,省际能源效率收敛趋势明显;运用系统GMM方法处理内生性后的结果表明,市场化至少能显著改善能源效率0.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保持较高的初始能源效率、提升能源价格、降低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及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的提升都有积极...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沙文兵  
笔者基于知识生产函数,利用2004年~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逆向技术溢出对国内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以专利授权数量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产生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主要表现在创新水平较低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方面。对创新水平较高的发明专利的影响则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对外直接投资对东部地区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中、西部地区及全国平均而言,对外直接投资对以发明专利为表征的国内创新水平则并无显著影响。三大区域在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投资主体类型及投资动机以及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等方面的不同,是导致这一差异的重要原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汪克亮  孟祥瑞  杨宝臣  
以生态压力为投入变量,充分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生态技术的巨大差距,利用非参数Meta-frontier方法考察了2006—2015年中国各省份生态经济效率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生态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明显,技术进步是驱动生态经济效率提升的主导因素;区域间生态技术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迹象,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财政分权、科技进步、外商直接投资、政府环境规制、地区差异均对生态经济效率提升与生态技术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光南  李小瑛  陈广汉  
基于跨期利润函数和动态分析框架,本文利用中国1998~2006年各省工业企业面板数据,采用SUR方法实证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短期和长期的就业效应、产出弹性和投资弹性。研究发现:基础设施的就业效应在全国各地区短期和长期均显著为正;但其产出弹性只在东部省份显著为正,而且长期的就业和产出效应均小于短期;资本投入效应则表现为长期高于短期、东部高于中西部和地区资本趋同。通过实证检验,发现中西部基础设施短期投资较充足和长期投资不足,而东部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投资,此外,基础设施存在网络效应等非线性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