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17)
- 2023(11635)
- 2022(9888)
- 2021(8978)
- 2020(7775)
- 2019(18211)
- 2018(17746)
- 2017(34754)
- 2016(18538)
- 2015(21421)
- 2014(21457)
- 2013(21860)
- 2012(20878)
- 2011(19135)
- 2010(19280)
- 2009(18347)
- 2008(18046)
- 2007(16125)
- 2006(14325)
- 2005(13176)
- 学科
- 济(106606)
- 经济(106515)
- 管理(52455)
- 业(50282)
- 方法(45768)
- 数学(41467)
- 数学方法(41243)
- 企(39438)
- 企业(39438)
- 中国(25839)
- 农(22908)
- 财(22434)
- 地方(21439)
- 贸(19298)
- 贸易(19288)
- 易(18701)
- 学(18553)
- 业经(18103)
- 制(16803)
- 农业(15484)
- 融(14654)
- 金融(14652)
- 银(14570)
- 银行(14542)
- 地方经济(14032)
- 行(13910)
- 环境(13438)
- 和(13270)
- 务(13210)
- 财务(13193)
- 机构
- 大学(287835)
- 学院(283536)
- 济(138126)
- 经济(135759)
- 管理(107583)
- 研究(102957)
- 理学(92643)
- 理学院(91575)
- 管理学(90328)
- 管理学院(89785)
- 中国(80524)
- 财(60962)
- 京(60075)
- 科学(58063)
- 所(52340)
- 财经(49143)
- 研究所(47310)
- 中心(46309)
- 农(45587)
- 经济学(45521)
- 经(44749)
- 江(41213)
- 经济学院(41058)
- 北京(38587)
- 业大(38308)
- 财经大学(36511)
- 院(36011)
- 农业(35550)
- 范(35294)
- 师范(35007)
- 基金
- 项目(181311)
- 科学(144198)
- 基金(136167)
- 研究(131545)
- 家(118079)
- 国家(117187)
- 科学基金(100198)
- 社会(88713)
- 社会科(84336)
- 社会科学(84315)
- 基金项目(71056)
- 省(66513)
- 自然(62261)
- 自然科(60879)
- 自然科学(60859)
- 自然科学基金(59883)
- 教育(59781)
- 资助(57284)
- 划(56814)
- 编号(50164)
- 部(42921)
- 成果(41436)
- 重点(40933)
- 发(39838)
- 国家社会(38370)
- 教育部(37384)
- 创(36784)
- 人文(35664)
- 中国(35397)
- 科研(34842)
- 期刊
- 济(152410)
- 经济(152410)
- 研究(89760)
- 中国(52070)
- 财(47146)
- 学报(41939)
- 农(40372)
- 科学(39820)
- 管理(38827)
- 大学(31842)
- 学学(30211)
- 融(30127)
- 金融(30127)
- 农业(26907)
- 经济研究(26593)
- 财经(26304)
- 技术(23014)
- 经(22666)
- 教育(21302)
- 业经(20649)
- 问题(20546)
- 贸(19200)
- 世界(16818)
- 技术经济(16752)
- 国际(16676)
- 统计(16025)
- 业(15205)
- 策(13811)
- 理论(13294)
- 商业(13155)
共检索到431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鹞
文章以信用利差对经济增长的预测能力为视角,考察了我国企业债信用利差与月度频次实际工业增加值的关系。结果发现,当期信用利差涨跌对未来两年左右的实际经济产出增长率有显著的预测能力,信用利差与短期经济增长表现出正向关系。
关键词:
信用利差 经济增长 预测能力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高霞 王然
本文以中国经济改革和金融发展为背景,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纠正模型对中国信用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长期稳定关系进行研究。协整分析结果表明,GDP与信用总规模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信用总规模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GDP与金融信用、企业信用和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GDP与金融信用和企业信用规模有较强的正向关系,但是GDP与政府信用规模之间存在负向关系。此外,误差纠正模型结果表明,校正作用较为明显。
关键词:
信用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误差纠正模型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高黎 聂华林
运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我国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处于合理增长范围;税收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基本协调;税收收入增长的强劲势头保持一段时期是没有问题的;税收收入必将进入与GDP增速协调发展的轨道。
关键词:
税收增长 经济增长 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立平 龙志和
本文利用市场化水平的平行数据、运用极值边界分析模型(the extremebounds analysis,即EBA模型)对我国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市场化水平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强显著(Robust)”的;市场化水平的短期变化与经济增长之间没有“强显著”的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仁健
我国的股票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是什么关系呢?对这一问题的正确回答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那么促进股票市场的发展就是显而易见的政策建议。为此我们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和经济增长进行实证检验。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苗长青
地区专业化有利于地区经济增长和全国经济增长,因此,长期以来,学者们就在探索如何测量和提高地区专业化水平。研究表明,我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制造业地区专业化程度普遍在提高,且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但中、西部增长较快。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相关关系。因此,加快地区专业化进程可以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发展,且有助于消除我国中、东、西部的地区经济差距。
关键词:
地区专业化 面板数据 回归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权 郝宇彪
本文基于传导机制对进口商品结构作初级产品与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型的划分,运用时间序列模型定量分析它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依据STIC对两类产品作进一步细分,细化分析经济增长受到的影响。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不管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均衡,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类商品的进口均会在相应程度上发挥出对经济增长的正向推动作用,短期进口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工业制成品的影响,长期则相反;在基于SITC分类的进口商品结构中,除了初级产品中的饮料及烟类和工业制成品中的原料类制成品与杂项制品以外,其他所有进口商品对经济增长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廖涵 张鸿武
为使中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结论具有解释力,关键是要保证计量模型有理论依据,并将出口置于经济增长系统之中来分析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采用出口扩展的C—D生产函数,分不同时期对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协整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979~2005年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资本形成、劳动力及出口总额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均衡关系,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而1952~1978年间,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出口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出口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范立夫 张捷
传统经济理论认为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净出口对经济增长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通过对1999—2009年季度数据的实证研究,发现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虽然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并不明显。为了深入研究外贸因素对中国GDP的影响,本文选择1978—2008年的外贸年度数据与GDP年度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揭示出GDP和出口额、GDP和进口额、GDP和进出口总额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存在着出口额、进口额对GDP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
关键词:
净出口 经济增长 三驾马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晶 王涛
文章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动态变化关系为研究基础,以我国省份为研究对象,用半参数部分线性模型拟合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曲线,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全国能源消费和产出拟合线作为参照标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曲线关系相对稳定,西部地区曲线变化比较复杂;对曲线的凹凸性进行分析,发现二阶导数在动态时点下有不同的正负性;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具有动态性、非同步性和周期性三个特征。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坤望 李平
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国际经济系博士生李坤望,李平70年代以来,关于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问题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这些讨论的政策含义便是出口导向能否作为一种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结论大都倾向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促进...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陈志昂 缪仁炳
本文在追溯交易费用可测性理论的基础上 ,给出了交易费用的核算框架。利用人口职业统计资料 ,将从业人员按生产转换和交易分类 ,在不考虑农业费用 ,并将文教科卫部门视作交易部门的条件下得出了交易费用占我国总费用 6 2 %的结论 ,并证实了中国交易费用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具有正的强相关关系。
关键词:
交易费用测量 中国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于春海
通过对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可以发现:(1)在1978—2002年的长周期样本中,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2)在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资本—劳动比和TFP的提高,进而推动中国的经济增长,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种影响逐步消失;(3)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增长关系的“时变特征”源于中国经济增长阶段和增长模式的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施建刚 王哲
利用中国1987-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结合联立方程和分布滞后模型,考察了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在短期内存在;从累积效应来看,城市化对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同时经济增长对城市化也呈现显著的负面影响;从长期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城市化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机制并未形成。
关键词:
城市化 经济增长 联立方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