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96)
2023(8837)
2022(7376)
2021(7139)
2020(5954)
2019(13317)
2018(13217)
2017(24222)
2016(12454)
2015(14248)
2014(13390)
2013(13116)
2012(12355)
2011(11288)
2010(11229)
2009(10421)
2008(10256)
2007(9095)
2006(8041)
2005(7332)
作者
(34093)
(28438)
(28212)
(26806)
(18296)
(13416)
(12747)
(10984)
(10839)
(10017)
(9811)
(9547)
(9097)
(9033)
(8669)
(8635)
(8534)
(8302)
(8128)
(7836)
(7108)
(6816)
(6604)
(6516)
(6388)
(6251)
(6211)
(6210)
(5783)
(5569)
学科
(51263)
经济(51212)
管理(41730)
(41430)
(35226)
企业(35226)
方法(21281)
技术(20079)
中国(18449)
数学(18252)
数学方法(18104)
技术管理(13247)
(12694)
(12582)
业经(12241)
(12223)
贸易(12213)
(12015)
(10194)
(9671)
银行(9649)
(9353)
(9326)
金融(9326)
(8833)
农业(8651)
理论(8482)
产业(7834)
(7694)
财务(7673)
机构
大学(180375)
学院(176532)
(82319)
经济(81033)
管理(71327)
研究(64518)
理学(60743)
理学院(60123)
管理学(59512)
管理学院(59133)
中国(51069)
(38823)
(35476)
科学(35023)
(31203)
中心(29499)
财经(28319)
研究所(28284)
经济学(26290)
(26095)
北京(25297)
(24876)
经济学院(23619)
(23373)
(22947)
(22652)
师范(22485)
业大(21620)
财经大学(21177)
(20001)
基金
项目(117442)
科学(94862)
研究(90158)
基金(87649)
(76500)
国家(75940)
科学基金(65557)
社会(60401)
社会科(57458)
社会科学(57447)
基金项目(45489)
(42658)
教育(40750)
自然(39134)
自然科(38381)
自然科学(38374)
自然科学基金(37821)
(36763)
编号(34997)
资助(34601)
(30938)
成果(29713)
创新(27995)
(27558)
国家社会(26907)
重点(26422)
(25542)
中国(24307)
教育部(24273)
课题(23884)
期刊
(86334)
经济(86334)
研究(56124)
中国(40770)
管理(29601)
(26954)
科学(24106)
学报(23482)
教育(21710)
(20993)
大学(18198)
技术(18141)
(16942)
金融(16942)
学学(16470)
经济研究(15434)
农业(15126)
财经(14394)
图书(13139)
(12635)
(11912)
世界(11469)
科技(11427)
业经(11319)
技术经济(11269)
问题(10908)
国际(10891)
(10578)
(10403)
论坛(10403)
共检索到276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卢小宾  
本文运用现代市场学理论 ,在探讨信息技术市场不完全性规律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信息技术创新的市场结构、市场交易、市场激励和发展对策等问题进行了重点分析。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顾露露  岑怡  郭三  张凯歌  
本文采用2005~2013年中国信息技术类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企业股权结构、价值链属性与技术创新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双重委托代理理论:中国信息技术企业的股权集中度与技术创新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当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在26.56~50.63%之间时,股权集中度对技术创新形成"支持效应"。股权集中度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企业创新。通过对企业价值链属性的分析结果发现高股权集中度、低股权制衡度的结构安排更有利于研发环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而低股权集中度、高股权制衡度更利于营运环节的信息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林进智  任佩瑜  
通过考察1996~2008年我国ICT行业内的外资企业的溢出效应,证实了FDI对我国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有促进作用,FDI和自主技术创新都促进了内资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FDI对内资企业效率的促进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促进内资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实现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清华  谭曼庆  
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梳理了163条相关产业政策,具体探讨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力度对科技信贷水平和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信贷在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相比创新环境好的地区,产业政策对创新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创新激励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产业政策对异质企业的作用效果不同。相比对于低成长性企业低效率的使用,高成长性企业更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进行创新研发,提高创新质量。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卢小宾  
目前我国的信息服务技术创新活动存在着缺乏动力、策略选择失误、信息服务产品与工艺创新水平低等问题。采取的对策应是 :(1)构建我国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的动力模式 ;(2 )模仿———合作创新战略应成为我国信息服务技术创新的现实选择 ;(3)强化我国信息服务产品创新。参考文献 5。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畴镛  
信息技术作为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显著,没有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创新发展,现代经济增长几乎难以实现。在知识经济正在逐步占据经济发展主导地位的今天,世界各国非常重视信息产业的发展,依靠信息技术的创新来推进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因此,研究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学林  李晶  朱平安  
文章基于信息技术创新的角度,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了研究,报告了信息技术创新(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移动互联技术等)的现状,认为信息技术创新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互联网金融也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创新。文章得出的主要结论为: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不仅使得小微金融得以实现,而且能够促进普惠制金融得以发展,此外,它还能帮助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能实现金融机构组织扁平化管理。同时,互联网金融中的技术创新可能引发金融风险,需要特别注意区分互联网金融内在的风险和部分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郑英隆  
全球化下我国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动力,更需要有对创新体系的内在结构整合。信息技术创新的产业扩散是一个多级传递的过程,从产业组织意义上扩散可细分为4级,即领先创新企业的新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信息企业间扩散、产业内扩散、产业外扩散;从地域范围上扩散又可分从领先创新企业所在地的局域到国内,再到国外的扩散。各级扩散对新信息技术的产业推广有不同的意义。要确立开放环境下的结构整合管理新思维,更新激励创新方法,界定领先创新企业,集成追随企业,优化信息技术与工商业结合的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胡宗义  冯婷  
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199家信息技术行业上市公司为例,采用面板门限方法,研究外部融资结构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R&D投入随资产负债率的增加而呈现"U"型趋势;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虽然不存在门限效用,但均与R&D投入呈显著线性关系。其中,长期负债占比、大股东持比与R&D投入呈负相关;前十大股东(不含大股东)持比则与R&D投入呈正相关。因此,企业应当灵活使用外部融资方式,结合自身发展阶段,通过提高R&D投入来推动技术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杜宁  马祎晗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金雪琴  文嫮  
信息制造业在以制造业为主导的中国有着重要的地位。我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水平各异,其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研究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对1999—2007年中国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1)按照信息制造业创新能力的梯度差异可以把我国31个省、市、区初步划分为五大等级;(2)等级之间的差距随着等级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等级上各省、市、区的分布大致呈金字塔型;(3)31个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时间维度变动轨迹显示,1/5以上的省、市、区信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呈上升态势,1/4以上的省、市、区比较稳定,不到1/3的省、市、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晓宇  陈国卿  
基于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数据,实证检验了信息技术投入、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呈显著U型关系,企业信息技术投入需要经历组织变革转型期,才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促进作用;信息技术投入与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呈显著倒U型关系,信息技术投入能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提升,但考虑到企业资源的有限性,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动态能力之间存在最佳平衡点;技术创新动态能力在信息技术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起到显著非线性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娟  李娇娇  
VUCA时代越来越多企业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原则,通过人力资源雇佣柔性来追求创新性和敏捷性目标。为回答人力资源雇佣柔性是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这个核心问题,文章区分了雇佣柔性和技术创新的不同类型,以信息技术应用为调节变量进行探索和检验。研究发现:(1)雇佣外部专家有助于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2)雇佣非全时雇员有助于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活动,但对企业工艺创新的正向影响不显著;(3)信息技术应用会增强雇佣外部专家对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4)信息技术应用对企业雇佣非全时雇员与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较为复杂,可能存在增强或减弱的调节效应。研究结论为中国民营制造企业如何通过科学有效地实施柔性化雇佣策略,从而促进其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对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毕克新  杨绍宇  高巍  
本文首先阐述了信息技术壁垒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理,构建了信息技术壁垒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关系模型,然后从信息技术壁垒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解析,并从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3个角度提出跨越信息技术壁垒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