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18)
- 2023(11600)
- 2022(9651)
- 2021(9033)
- 2020(7506)
- 2019(17078)
- 2018(17053)
- 2017(31764)
- 2016(16998)
- 2015(19530)
- 2014(19765)
- 2013(19416)
- 2012(18142)
- 2011(16622)
- 2010(16529)
- 2009(15440)
- 2008(15518)
- 2007(14057)
- 2006(12520)
- 2005(11710)
- 学科
- 济(74103)
- 经济(74003)
- 管理(57391)
- 业(52257)
- 企(43959)
- 企业(43959)
- 方法(28777)
- 数学(24393)
- 数学方法(24163)
- 中国(23036)
- 财(20955)
- 农(19426)
- 制(18971)
- 业经(18477)
- 技术(16751)
- 贸(15346)
- 贸易(15336)
- 易(15024)
- 体(13329)
- 学(13221)
- 产业(13107)
- 务(12892)
- 财务(12852)
- 银(12845)
- 银行(12829)
- 财务管理(12814)
- 农业(12554)
- 地方(12537)
- 行(12294)
- 企业财务(12200)
- 机构
- 大学(251593)
- 学院(250724)
- 济(111837)
- 经济(109775)
- 管理(95694)
- 研究(87687)
- 理学(80703)
- 理学院(79842)
- 管理学(78838)
- 管理学院(78332)
- 中国(68977)
- 京(54086)
- 财(53129)
- 科学(48579)
- 所(43257)
- 财经(41271)
- 中心(40190)
- 研究所(38477)
- 江(38331)
- 经(37423)
- 经济学(35746)
- 北京(34933)
- 农(34896)
- 经济学院(32145)
- 范(31906)
- 师范(31628)
- 业大(31623)
- 院(31398)
- 财经大学(30427)
- 州(30289)
- 基金
- 项目(159488)
- 科学(126699)
- 研究(122397)
- 基金(116655)
- 家(100734)
- 国家(99953)
- 科学基金(85768)
- 社会(79983)
- 社会科(76003)
- 社会科学(75990)
- 基金项目(60577)
- 省(59927)
- 教育(55460)
- 自然(51450)
- 自然科(50248)
- 自然科学(50237)
- 划(50174)
- 编号(49606)
- 自然科学基金(49403)
- 资助(47419)
- 成果(42038)
- 部(36778)
- 重点(36163)
- 发(35189)
- 制(34934)
- 国家社会(34573)
- 课题(34131)
- 创(34032)
- 教育部(32215)
- 创新(32049)
- 期刊
- 济(127797)
- 经济(127797)
- 研究(80036)
- 中国(55911)
- 财(43572)
- 管理(38003)
- 学报(34454)
- 科学(33646)
- 农(32432)
- 教育(28614)
- 大学(26838)
- 学学(24707)
- 技术(24617)
- 融(23828)
- 金融(23828)
- 农业(22044)
- 财经(21619)
- 经济研究(21240)
- 业经(19302)
- 经(18843)
- 问题(16756)
- 贸(15505)
- 图书(15352)
- 技术经济(13996)
- 世界(13635)
- 国际(13500)
- 业(12570)
- 坛(12395)
- 论坛(12395)
- 理论(11910)
共检索到3949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殷勤凡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要求是掌握核心技术、加快产业升级,但仅靠政府投资和直接参与却很难实现这一目标,由政府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凭借市场的内生力量来推动产业升级才是现实选择。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产业升级 制度基础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烨菁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在规模扩大和出口利益提升上取得的成果显著,但技术能力和长期竞争力是否有相应的提升,这是目前我国经济安全问题中的一个热点。本文从技术能力、WTO规则和技术标准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信息和通讯产业发展的挑战,并探索了国家相应的干预手段的导向。
关键词:
信息通讯产业 经济安全 技术标准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唐晓云
产业转型升级是当前旅游产业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对旅游产业的影响,认为信息技术改变了旅游企业组织形态、优化了旅游产业的要素配置,形成了新的旅游经济增长方式,是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旅游产业 转型升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建
建设一个覆盖全国,连接世界各地的高速信息网络,并将各行各业,包括政府本身的信息及信息服务都纳入这个统一的信息网络,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建立一个全国性的计算机化信息网络,及时地、准确地传递种类繁多、规格各异的信息,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盖建华
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构成来看,现代服务业的产生和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扩散和应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以投入产出表数据为基础,用投入产出方法深入地分析了信息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两者之间的关联关系,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关键词:
信息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 产业关联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李应宝
许多发达国家试行绩效预算的一般理念和实践证明,政府部门应按其所完成的各项职能进行预算,应将政府预算建立在可衡量的绩效基础上。按照这一宗旨,试行绩效预算必须做好当前财政相关基础性改革的有效衔接。
[期刊] 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
[作者]
关兵
随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在发达国家的积极推动下,WTO的诸边协议之一——《信息技术协议》(ITA)的扩容正在进行中。我国作为信息技术产品的贸易大国,ITA的未来发展对我国的信息技术产业必将带来重大的影响。本文在整合美国政府机构和各大智库提出的观点的基础上,预测了ITA的未来走向,分析了发达国家重启ITA谈判的意图,评估了我国信息技术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应对ITA扩容的建议。
关键词:
ITA WTO 未来走向 影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乔为国
信息技术(IT)的发展被认为是第三次产业革命,美国在信息技术产业领域保持领先地位。本文先分3个阶段考察了美国信息技术产业成长历史过程中,政府的政策是如何发挥积极作用的。最后,揭示了它对我国IT产业发展的启示意义,在于发挥政府军事需求和技术溢出对民用部门的带动作用等。
关键词:
信息技术(IT) 产业政策 美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夏清华 谭曼庆
以2013—2019年沪深A股上市的信息技术企业为研究样本,梳理了163条相关产业政策,具体探讨了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的传导机制,以及区域创新环境对该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产业政策力度对科技信贷水平和企业创新质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科技信贷在产业政策与企业创新质量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相比创新环境好的地区,产业政策对创新环境较差地区的企业创新激励效应更强;进一步研究还发现,产业政策对异质企业的作用效果不同。相比对于低成长性企业低效率的使用,高成长性企业更能充分利用政策资源进行创新研发,提高创新质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齐佳音 刘二军 韩新民 李怀祖
本文在分析产业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判断不同产业对信息技术的需求层次问题,提出了一套产业信息技术需求层次判断的指标体系,并就制造业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技术扩散 信息技术 指标体系 实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天赐 曹泽
文章通过区位熵指数对中国信息技术产业集聚分布进行测度,并基于2008—2018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对信息技术产业集聚、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全国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水平自2012年后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东部地区是产业集聚分布的重心,中西部地区产业集聚水平趋于收敛;以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作为门槛变量,全国、东部和西部样本均有一个门槛且通过稳健性检验,而中部样本未通过门槛效应检验;信息技术产业集聚与经济发展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保持较高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推动信息技术产业集聚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安果
一、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制造业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是中国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是鉴于历史上每一次产业革命都是以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前提的历史事实。21世纪中国的新型工业化必然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前提。但是,工业化的内容远比信息技术革命要深远得多,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晋云 于明超 韦朕韬
文章选取2009—2015年中国的30个省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运用三阶段DEA模型测算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同时,基于空间计量模型探究地区制度环境对本地区及相邻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均值为0.392,低于调整前的效率均值0.649,主要受制于低水平的规模效率。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存在空间相关性,受到本地区及周边地区制度环境的影响。其中,非国有经济、产品市场发育有利于提高本地区及相邻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要素市场发育未能推动本地区及相邻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的提高,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和法律制度环境对本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效率存在正向的直接影响,但不存在显著的溢出效应。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周南
全球的信息系统以"捉杀千年虫运动"告胜而顺利跨入新千年不久,具有象征意义的美国"双子世贸大厦"遭到了毁灭性的撞击,与此同时美国的信息技术产业也跌入低谷。笔者于2004年夏秋之际赴美,对美国信息技术产业现状进行了实地考察,有一些较新的认识和体会。现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的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之光 杜宁 马祎晗
信息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与一般高新技术产业相比有其特殊之处,且创新环境在不同创新阶段影响不同,然而既有文献对此关注较少。将创新过程分解为技术研发和市场转化两个阶段,运用面板随机前沿模型测度了2011—2016年中国各省份及经济区域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并实证检验了创新环境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信息技术产业创新效率在两阶段均处于较低水平,且都具有明显的时间趋势,技术研发阶段效率逐年递减,市场转化阶段效率逐年递增;区域产业规模对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但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非常显著,呈倒U型关系;区域研发资源和区域研发环境正向影响技术研发阶段效率;区域经济资源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有显著正向影响;区域市场环境对市场转化阶段效率影响不显著;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大部分经济区域技术研发阶段创新效率,但没有促进东部沿海和黄河中游地区创新效率;创新环境整体上促进了中国各经济区域的市场转化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