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11)
- 2023(21614)
- 2022(18402)
- 2021(17079)
- 2020(14463)
- 2019(33380)
- 2018(33054)
- 2017(63281)
- 2016(34459)
- 2015(39208)
- 2014(39205)
- 2013(38822)
- 2012(35678)
- 2011(32326)
- 2010(32582)
- 2009(30277)
- 2008(29827)
- 2007(26413)
- 2006(23284)
- 2005(20899)
- 学科
- 济(154193)
- 经济(154031)
- 管理(100087)
- 业(94375)
- 企(78136)
- 企业(78136)
- 方法(67509)
- 数学(58936)
- 数学方法(58084)
- 中国(40002)
- 农(38948)
- 财(36990)
- 学(33229)
- 业经(32771)
- 地方(30533)
- 制(27078)
- 贸(26995)
- 贸易(26980)
- 易(26153)
- 农业(25855)
- 理论(24368)
- 务(23635)
- 财务(23533)
- 财务管理(23480)
- 和(22445)
- 企业财务(22305)
- 银(22052)
- 银行(21991)
- 融(21664)
- 金融(21660)
- 机构
- 大学(504211)
- 学院(501876)
- 济(207928)
- 经济(203621)
- 管理(194294)
- 研究(171629)
- 理学(167859)
- 理学院(165946)
- 管理学(162699)
- 管理学院(161789)
- 中国(128723)
- 京(107724)
- 科学(106313)
- 财(93717)
- 所(87415)
- 农(82784)
- 研究所(79644)
- 中心(77456)
- 财经(75652)
- 业大(74719)
- 江(73531)
- 经(68661)
- 北京(68403)
- 范(65618)
- 农业(64947)
- 师范(64939)
- 经济学(63956)
- 院(61865)
- 州(59172)
- 经济学院(57495)
- 基金
- 项目(336858)
- 科学(264601)
- 基金(244995)
- 研究(242744)
- 家(214582)
- 国家(212847)
- 科学基金(182375)
- 社会(153297)
- 社会科(145293)
- 社会科学(145253)
- 省(130477)
- 基金项目(128460)
- 自然(119404)
- 自然科(116686)
- 自然科学(116656)
- 自然科学基金(114572)
- 教育(112643)
- 划(110040)
- 资助(103000)
- 编号(98311)
- 成果(80143)
- 重点(75873)
- 部(74465)
- 发(71529)
- 创(68895)
- 课题(68085)
- 科研(64669)
- 创新(64442)
- 教育部(63830)
- 国家社会(63499)
- 期刊
- 济(227288)
- 经济(227288)
- 研究(146769)
- 中国(93654)
- 学报(81847)
- 农(74822)
- 科学(73847)
- 财(72547)
- 管理(71169)
- 大学(61516)
- 学学(57757)
- 教育(53126)
- 农业(51220)
- 技术(45265)
- 融(42656)
- 金融(42656)
- 经济研究(37762)
- 财经(37658)
- 业经(35400)
- 经(32343)
- 问题(29559)
- 业(27548)
- 图书(27160)
- 统计(26106)
- 技术经济(25723)
- 贸(23976)
- 版(23599)
- 策(23380)
- 理论(23110)
- 科技(22503)
共检索到7390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汪斌 余冬筠
信息化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首先依据信息化综合指数模型测算了我国近十几年来的信息化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估计了信息化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带动度和对三次产业的差别影响,发现信息化对工业增长的贡献最大;而后将信息化细分为信息产业本身的发展和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渗透这两方面,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两方面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考察了信息化对工业内部若干典型行业的带动问题。通过上述逐层的定量实证分析,试图解释信息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复杂影响以及相应的调整取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在理论分析信息化对工业转型升级空间溢出机制的基础上,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信息化对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随地理距离变化的特征。研究表明,信息化不仅能够显著促进本地区的工业转型升级,其所引致的空间溢出效应对相关地区工业转型升级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信息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存在区域边界,只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其中,600千米~1100千米区间为密集溢出区,空间溢出系数在700千米处达到最大值,超过700千米后,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溢出效应逐步降低,显著性水平也逐渐下降。以上研究结论为中国实施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建设网络强国和制造强国奠定了理论与事实基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皇 沈坤荣
在中国经济"结构性减速"背景下如何调好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是学界的热点研究话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变化巨大:需求动力以出口和投资为主、消费成长乏力,要素分配倾向于资本所得、人际分配格局恶化,第一产业占比下降、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基于DEA评价模型对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进行论述。研究结果表明,需求结构、分配结构和产业结构间存在互动支撑关系,且近年来,它们相互支撑的状态协调度都近乎有效。发挥财税的收入分配效应、构建消费成长长效机制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等是中国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内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丽梅
运用我国最新的2007年投入产出表,根据产业关联及产业波及分析法,对我国信息产业的性质、特点及经济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分析其政策含义。研究表明,制造业信息化呈扩张趋势,农业信息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我国信息产业附加值较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具有很大影响,其健康发展对于产业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应重视和加强信息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
投入产出 信息产业 经济效应 产业波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楠
本文在研究金融开放影响经济结构转型机理的基础上,以1979-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中国金融开放与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本文采用Pugno修正模型研究发现,我国目前处于服务经济发展期,提高金融开放程度将加速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且其边际效用递增;影响经济结构转型的因素主要包括金融业开放度、金融业增长率、金融业技术投入量、社会就业总量、金融资产收入弹性、金融业替代弹性。采用ADL模型的实证检验发现,金融业开放在滞后三期时对我国经济结构转型产生积极影响;金融业增长率在滞后两期时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积极影响;金融资产收益弹性当期对经济结构转型产生消极影响;金融业技术投入量当期对经济结构转型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雷小青 张丽 闫柏睿
为应对当前物流业多采取粗放式发展模式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创新性地运用VAR模型对信息化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化对于物流业中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的实现有着长期显著的拉动作用,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是影响道路运输规模经济程度的格兰杰原因,而道路运输规模经济对信息化发展的促进作用却较微弱。指出应该以各种先进信息技术大发展为契机,加快道路运输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从而实现物流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信息化 道路运输规模经济 VAR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飒 林木西
通过对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的文献梳理,发现对其内涵、本质和指标体系构建方面的研究不少,但对理论模型的研究几乎没有。通过对传统二元经济理论在新形势下的局限性分析,得出两化融合源于新经济发展带来的三元经济理论,并提出一个简单三元经济模型,得出农业现代化和两化融合的"中国特色新二元经济"形态是三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化体现。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媛媛 叶舜
数字经济驱动产业创新是现代商业模式更迭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本文构建2012-2019年时间序列的STR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影响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非线性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驱动效果显著,存在跨越门槛值后的驱动力非线性特征,且数字产业总产值对流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作用具有延展性,产业规模和行业集中度在线性区制内与产业结构高级化之间存在明显衰减的弱关联关系;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之间存在结构转变和速度转变的非线性特征,数字产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在阈值附近的转换速度较快,移动网络接入流量和国家研发占比在"低-高"区制转换中未产生"跳跃"式驱动。本文最后提出强化流通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数字经济与流通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等对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方丽婷 李坤明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对我国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第二产业结构和第三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二产业的比重与资本产出弹性、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均成正相关;第三产业的比重与资本产出弹性呈现一种非线性递增关系,而与劳动产出弹性以及规模报酬成非线性递减关系。
关键词:
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模型 经济结构 经济增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伟
基于2001-2013年我国31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文章利用因子分析法对各个省域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使用0~1邻接权重矩阵、地理距离权重矩阵和嵌套权重矩阵的Moran's I指数分析了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空间依赖性,并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空间溢出效应以及城镇化、工业化、农业财政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和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影响。基于三种权重矩阵得出研究结论: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综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空间依赖性,邻近(或地理距离较近、经济特征相似)地区的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
农业现代化 空间依赖性 城镇化 工业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尹忠明 姚星
在回顾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服务贸易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根据中国1982~2007年服务贸易的进口、出口和GDP数据,运用基于VAR模型的协整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方法,考察了中国服务贸易结构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影响特征。结果表明:一方面,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和较长的持续效应,而传统服务贸易进口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方面,从短期来看,经济增长对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具有微弱的正效应,长期而言,经济增长对二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
关键词:
服务贸易 结构 经济增长 VAR模型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骆永民
本文综合采用因素分析和空间面板计量模型的方法,对中国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环保这三类基础设施的城乡差距越大,工农业人均产出、城乡生活水平以及城乡社会性基础设施的差距就会越大,并且农民获取工资收入的机会越少。除此之外,城乡基础设施差距的经济效应还不同程度地具有空间相关性,其中最为显著的是,本地区的城乡基础设施差距越大,相邻地区的工农业人均产出差距就越小。这说明,本地区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会导致相邻地区的农产品涌入本地市场,从而有利于相邻地区的农业发展而不利于本地农业的发展。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新烁
重拾结构转变引致经济增长论题,收集197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审视经济结构互动系统,利用动态空间增长效应模型识别"短期直接与间接效应"、"长期直接与间接效应"矩阵,深入探讨了结构与增长作用关系的机制和内涵。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经济结构增长效应存在空间系统关联;时间断面上,结构的长、短期效应差异显著,且样本期内"富者愈富"的空间效应趋向仍然存在,需理顺增长与结构的互促关系;时空维度上,动态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指出各经济结构变量的表现更为显著的是短期特征,长期稳定可能还未出现,经济分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侯新烁
重拾结构转变引致经济增长论题,收集1978-2015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审视经济结构互动系统,利用动态空间增长效应模型识别"短期直接与间接效应"、"长期直接与间接效应"矩阵,深入探讨了结构与增长作用关系的机制和内涵。结果表明:空间尺度上,经济结构增长效应存在空间系统关联;时间断面上,结构的长、短期效应差异显著,且样本期内"富者愈富"的空间效应趋向仍然存在,需理顺增长与结构的互促关系;时空维度上,动态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指出各经济结构变量的表现更为显著的是短期特征,长期稳定可能还未出现,经济分析应注重短期阐释而非仅有长期探讨。影响机制兼具复杂性和动态性,要求结构调整需系统考虑时空协调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相启
根据经济增长理论,政府卫生支出必然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效应作用,然而,从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看,结论不尽一致。研究方法不同、数据选取不同等往往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当前正处于深化医改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引入更为科学的空间计量模型,分多个维度对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有关结论。
关键词:
政府卫生支出 经济增长效应 空间计量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省域空间计量模型分析
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时变效应分析——基于TVP-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CPI、RPI与PPI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VAR模型的经济计量分析
我国省级公共资本经济效应分析——基于面板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基于线性和非线性计量模型的实证分析
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效应分析——基于多重中介效应模型的实证检验
中国信用卡竞争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有效差异化竞争的品牌经济模型
数字经济、技术创新与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的实证分析
中国碳排放的经济规模、结构及技术效应——基于33个国家GVAR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