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64)
- 2023(11238)
- 2022(9024)
- 2021(8151)
- 2020(6405)
- 2019(14512)
- 2018(14437)
- 2017(27246)
- 2016(14484)
- 2015(16582)
- 2014(16625)
- 2013(16343)
- 2012(15443)
- 2011(14403)
- 2010(14333)
- 2009(13221)
- 2008(13128)
- 2007(11657)
- 2006(10875)
- 2005(10383)
- 学科
- 济(72842)
- 经济(72776)
- 管理(38844)
- 业(37492)
- 企(27350)
- 企业(27350)
- 中国(27263)
- 方法(22765)
- 农(21090)
- 地方(20264)
- 数学(19659)
- 数学方法(19520)
- 业经(17581)
- 贸(14922)
- 贸易(14907)
- 易(14482)
- 财(14339)
- 农业(14272)
- 发(14025)
- 银(13117)
- 制(13107)
- 银行(13104)
- 行(12806)
- 融(12718)
- 金融(12718)
- 学(12366)
- 环境(11623)
- 地方经济(11075)
- 发展(10801)
- 展(10775)
- 机构
- 大学(214329)
- 学院(213303)
- 济(98014)
- 经济(96322)
- 研究(83846)
- 管理(77609)
- 中国(66138)
- 理学(64643)
- 理学院(63860)
- 管理学(63006)
- 管理学院(62588)
- 京(48032)
- 科学(47416)
- 财(43732)
- 所(42347)
- 研究所(38141)
- 中心(37206)
- 农(34407)
- 财经(34075)
- 江(32303)
- 经济学(31567)
- 北京(31520)
- 经(31094)
- 范(30141)
- 师范(29876)
- 院(29864)
- 经济学院(28340)
- 业大(27189)
- 农业(26488)
- 州(26324)
- 基金
- 项目(135252)
- 科学(107589)
- 研究(102924)
- 基金(98893)
- 家(86164)
- 国家(85469)
- 科学基金(72525)
- 社会(68137)
- 社会科(64681)
- 社会科学(64669)
- 基金项目(50718)
- 省(50084)
- 教育(45321)
- 划(42855)
- 自然(42660)
- 自然科(41698)
- 自然科学(41689)
- 编号(41568)
- 自然科学基金(40985)
- 资助(40173)
- 成果(35549)
- 发(35525)
- 重点(30900)
- 部(30509)
- 国家社会(29841)
- 发展(29438)
- 展(28954)
- 课题(28924)
- 中国(27641)
- 创(27530)
- 期刊
- 济(115692)
- 经济(115692)
- 研究(71947)
- 中国(49960)
- 农(34013)
- 财(32027)
- 学报(31050)
- 管理(30618)
- 科学(30092)
- 融(25065)
- 金融(25065)
- 教育(24873)
- 大学(23726)
- 农业(23590)
- 学学(21748)
- 经济研究(20112)
- 业经(18604)
- 技术(18055)
- 财经(17536)
- 问题(15655)
- 经(15322)
- 图书(14629)
- 贸(14117)
- 世界(13765)
- 业(13381)
- 国际(13281)
- 技术经济(10594)
- 书馆(10481)
- 图书馆(10481)
- 坛(10478)
共检索到348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向东
一、中国信息化的概念模型及简要说明 研究中国信息化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信息化的概念,明确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信息化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它是渗透力极强、应用范围极广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产业不断成长、信息产品与服务不断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改造着社会状态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田虹 李丽 张向群
信息化与全球化相互促进,推动电信业飞速发展。在我国信息基础设施还不很发达的今天,加快电信改革,放松管制,真正引入竞争机制,以此促进电信事业的健康发展,已成为电信业发展的必然。本文通过对美国信息化促进电信自由化的实证分析,以及WTO1997日内瓦基本电信协议的轰动效应,来昭示我国电信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电信业务,电信市场,电信法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常洪 姜爱林
The basic condition of informationization level was one of important gist for government to constitute development stratagem,policy measurement and guideline.But how about currently Chinese 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Through reviewing various research results in exist a total judgement was made,that is:from the whole country,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in China was in elementary stage;from eastem coastal area and partial big city,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has been in the overlapping section of elementary stage and intermediate stage;from west area and most of rural areas,informationization development level was in just start stage.
关键词:
中国 信息化水平 分析判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地区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贡献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闫超栋 马静
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3年的相关数据,采用Moran's I指数、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空间不平衡性、地区差距及动态演进趋势进行实证考察。结果表明:中国信息化发展呈现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最高,西南和西北地区相对落后;样本考察期内我国信息化发展指数的地区差距呈上下波动的不稳定态势,但总体上趋于下降。互联网与移动电话普及率的地区差距均呈显著下降趋势,总体差距逐年缩小。地区间差距是总体差距的主要来源,地区内差距相对稳定,超变密度贡献不断增大;Kernel密度估计显示,中国信息化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两极(多极)分化现象明显减弱,整体分布渐趋缓和,发展成效显著。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杨京英 姜澍 何强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把信息化发展作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为0.732,比上年增长11.51%。各地区信息化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中国在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仍有较大发展空间,各地区间存在着信息化发展不平衡问题。为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提高信息化应用消费水平,强化国民文化素质建设,加强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逐步缩小数字化鸿沟,建立信息化官方统计体系。
关键词:
信息化 信息化发展指数 数字鸿沟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杨京英 姜澍 何强
信息化发展水平已经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信息化发展取得了显著进展,发展速度居世界前列,但在绝对水平上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从近些年的发展比较看,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未来中国要通过政府、企业、家庭、个体以及社会组织与机构多层次的共同协作,加快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提升中国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能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信息化统计评价研究组 何强
中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提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对于优化经济结构、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2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56,比2011年增长8.78%。31个省份信息化建设继续以较快速度发展,但存在显著的不均衡问题,其中重庆、宁夏、安徽和广西等省份的信息化发展水平较2011年有较大进展。未来中国应积极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建设体系,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丰富信息消费手段,稳步提高社会事业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化发展统计监测评价体系,提升信息化发展的智力支撑力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姜爱林
中国加入WTO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21世纪初(即“十五”时期)是中国加入WTO的过渡期,在过渡期的五年里,中国信息化能否抓住机遇和迎头赶超,是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本文首先剖析了入世后中国信息化发展的机遇、挑战与利弊;接着对当前中国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了分析;最后给出了21世纪初中国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WTO 中国信息化 政策选择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龚振炜
当前世界各国不断加大对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持续催生新经济增长点,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信息化发展指数(Ⅱ)指标体系的监测结果显示:2011年世界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812,比2010年增长2.99%,同年中国信息化发展总指数达到0.732,居世界第38位,较2010年提高1位。中国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消费、知识支撑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较为突出。整体而言,目前中国仍属于信息化发展中等水平国家。未来中国应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演进升级,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信息消费需求和新消费手段,全面深化电子政务应用,优化信息化统计方法,着重加快培养创新型、专业技术型和技...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鱼明
本文利用小波时频相关性分析方法,从时域与频域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中国信息化发展与城乡收入之间的变动关系。由于小波相关性方法不仅能够在时域维度上捕捉时间序列所存在的结构性变化,还能在频域的视角下反映不同时间序列之间所存在的短期、中期和长期关系,因此对于分析非平稳时间序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结果发现中国信息化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且1994-2003年期间信息化发展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动的重要原因,而2005-2008年期间,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影响信息化的发展。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黄宁燕
信息产业成为带动新经济增长的龙头已成共识。针对我国国情的信息产业该如何发展,值得专家们认真地研究和思考。本文从信息化对发展信息产业所起的特殊作用出发,提出因特网连接和信息化管理必将成为未来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信息化需求实际上是信息产业存在和发展的不竭源泉。根据信息化主要内容的不同,将信息化进程分为以硬件信息化为主和以软件信息化为主的两个阶段,并提出持续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浪潮将为信息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牵引力。根据分析,提出了发展我国信息产业的信息化带动策略,以及实施该策略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信息产业 信息化 信息基础设施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据计世资讯对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趋势的分析研究,2007年教育行业信息化将呈现高投入低增长态势。在政策、技术、人为等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7年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INTERNET的发展与我国信息化建设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邓寿鹏一、Internet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近一时期,被称作“国际互联网”(Internet)的信息传输系统在世界各大洲延伸,一批又一批的团体和个人用户进入了这个“网络的网络”,使它成为当前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