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8)
2023(16553)
2022(14019)
2021(13426)
2020(11102)
2019(25909)
2018(25847)
2017(50040)
2016(27203)
2015(30872)
2014(31032)
2013(30211)
2012(27555)
2011(24952)
2010(25066)
2009(23107)
2008(22508)
2007(19654)
2006(17507)
2005(15809)
作者
(77106)
(63886)
(63371)
(60736)
(40953)
(30370)
(29000)
(25035)
(24439)
(23024)
(21664)
(21549)
(20491)
(20263)
(19781)
(19773)
(19115)
(18817)
(18443)
(18209)
(15977)
(15782)
(15404)
(14509)
(14333)
(14180)
(14166)
(14038)
(12794)
(12538)
学科
(111049)
经济(110928)
管理(78454)
(73998)
(60846)
企业(60846)
方法(50941)
数学(44692)
数学方法(43962)
中国(32435)
(30722)
(27325)
业经(24824)
(22599)
(21890)
贸易(21878)
(21353)
地方(20490)
(20397)
农业(20042)
理论(18968)
(17357)
银行(17321)
(17047)
(17015)
(16987)
财务(16897)
财务管理(16868)
技术(16617)
(16549)
机构
大学(386397)
学院(384283)
(158089)
经济(154825)
管理(153569)
理学(132518)
理学院(131099)
研究(130684)
管理学(128676)
管理学院(127983)
中国(99562)
(83154)
科学(79088)
(71721)
(64891)
研究所(59089)
中心(58916)
(58525)
财经(57393)
(55198)
业大(54520)
北京(53261)
(52312)
(51176)
师范(50768)
经济学(47597)
(47419)
农业(45596)
(44944)
经济学院(42869)
基金
项目(259116)
科学(204670)
研究(191731)
基金(189035)
(164004)
国家(162676)
科学基金(140194)
社会(120857)
社会科(114565)
社会科学(114535)
基金项目(98727)
(98558)
自然(90649)
教育(88680)
自然科(88619)
自然科学(88601)
自然科学基金(87014)
(83658)
资助(79538)
编号(78859)
成果(65165)
(57936)
重点(57612)
(54853)
课题(54228)
(53133)
教育部(50050)
国家社会(49837)
创新(49589)
科研(49058)
期刊
(170890)
经济(170890)
研究(116101)
中国(72829)
学报(57843)
管理(56700)
科学(54000)
(53647)
(53058)
教育(45176)
大学(44241)
学学(41079)
农业(37480)
(34627)
金融(34627)
技术(34236)
经济研究(28598)
财经(27709)
业经(27398)
(23740)
图书(23522)
问题(22243)
(20049)
技术经济(18809)
理论(18773)
(18609)
统计(17955)
科技(17583)
现代(17207)
世界(17027)
共检索到5679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刚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信息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许多有识之士都认为信息化的发展速度应该超前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然而现实中,中国的信息化速度远未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甚至有些环节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如何加速中国信息化进程,充分发挥信息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是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理论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吴慰慈  
阐释了信息化的内涵 ,分析了我国信息化的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 ,提出了我国信息环境建设应当采取的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臧兰  
本文在明确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时并举”这一观点的理论与事实依据,探讨了我国信息化建设应采取的策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中国信息化水平评价研究》课题组  
提出了信息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调查表设计,并对全国信息化水平及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企业和家庭四个方面信息化应用水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新祥  
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高校转变人才培养思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能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研究型教学模式具有不可比拟的巨大优势,能有助于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然而当前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拓展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应用空间,从而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优秀人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明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化俨然已经成为了21世纪的社会发展趋势。当下,高校学生通过移动互联网可以接受到广泛的信息渠道,且这些信息渠道会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而快速刷新,但这些刷新的信息渠道可以是优质的也可以是劣质的。如果是优质的信息渠道,固然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但如果是劣质的,则其结果不言而喻。在此背景下,作为一个高校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如何在信息化时代摒除传统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建立起信息化环境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分析传统的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和应急管理机制的基础上,阐述了信息化时代下传统教育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转变策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黄先蓉  吴楣  
文摘在概述WTO规则与我国信息政策法规间所存在的冲突与协调的基础上,对WTO规则在我国国内间接适用的政策法规模式进行了初步研究。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明  李奎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其特征是全方位、多层次、跨领域、一体化,包括企业、产业、社会、区域等多个层次,推进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且每个阶段每个层次的推进重点各有不同。结合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的建设经验,提出两化融合的重点是加强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两化融合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和应用,完善两化融合政策支撑体系,开展两化融合评价和监测,以及积极培育两化融合复合人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严昕  郑建明  
[目的 /意义]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是我国城镇协调发展的基础,也是带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从新型城镇化与信息化互动模式入手,揭示"两化"融合发展的具体内容。[方法 /过程]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文献和国家相关文件的查阅、梳理,在回顾城镇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上,从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构建"两化"互动模型、要素模型以及目标模型,研究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的互动模式。[结果 /结论]在新型城镇规划和建设过程中,"两化"应该从要素、目标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和对接,通过"两化"良性互动提高建设效率和质量;智慧城市是"两化"良性互动的初级产物,也是今后一段时期"两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曹俊杰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农业信息化逐渐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追求的重要目标,日本和韩国等都十分重视农业信息化建设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我国在追求农业信息化目标时应当很好地借鉴国际经验,并善于开创符合本国国情的新模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丹  王文生  闵耀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乌家培  
自本世纪40年代中期计算机问世以来,随着微电子技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光纤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压缩和系统集成技术等现代数字化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全世界掀起了新的信息技术革命浪潮。技术革命必然导致产业革命。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下,信息产业正在全世界范围内由先导产业逐渐变为主导产业,并将于不久的将来成为最大的产业。从工业经济到信息经济,从工业社会到信息社会,这是一个动态演进的信息化过程。信息化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以及人类进步的新标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汪向东  
一、中国信息化的概念模型及简要说明 研究中国信息化的目标,首先需要明确信息化的概念,明确信息化所包含的内容。信息化的涵义是相当广泛的,它是渗透力极强、应用范围极广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信息产业不断成长、信息产品与服务不断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并改造着社会状态的结果。从经济发展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沈小平  蓝海林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应用的先导性和渗透性使我国信息化进程步伐加快,过程工业信息化呈现出必然趋势。以过程工业信息化为背景研究其组织模式重构的动因、思维及其趋势。同时,基于一种逻辑构架提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过程工业企业的新型组织模式—核心功能型组织模式,并进一步研究了核心功能型组织模式的形成与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