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7)
2023(13540)
2022(11750)
2021(11156)
2020(9380)
2019(21901)
2018(21410)
2017(41824)
2016(22350)
2015(25319)
2014(24970)
2013(25026)
2012(23119)
2011(20955)
2010(20632)
2009(19135)
2008(18505)
2007(15914)
2006(13695)
2005(12197)
作者
(63341)
(52524)
(52191)
(49650)
(33623)
(25084)
(23798)
(20752)
(20056)
(18688)
(17990)
(17869)
(16493)
(16360)
(16274)
(16074)
(15652)
(15344)
(14945)
(14876)
(12821)
(12783)
(12623)
(11789)
(11753)
(11677)
(11453)
(11293)
(10461)
(10293)
学科
(95905)
经济(95804)
管理(62363)
(61889)
(48329)
企业(48329)
方法(47626)
数学(42673)
数学方法(42316)
中国(28268)
(24433)
(23897)
(19446)
贸易(19437)
业经(18984)
(18909)
地方(18628)
(17705)
(17286)
农业(16490)
(16066)
银行(16034)
(15375)
金融(15373)
(15272)
(14388)
财务(14328)
财务管理(14298)
环境(13957)
(13796)
机构
大学(322344)
学院(317394)
(136826)
经济(134284)
管理(129491)
理学(112611)
理学院(111413)
管理学(109731)
管理学院(109171)
研究(107630)
中国(84763)
(68699)
科学(63848)
(61788)
(52775)
财经(50636)
中心(48540)
研究所(48325)
(46966)
(46389)
业大(44837)
北京(44065)
经济学(42798)
(42750)
(40323)
师范(40009)
(38904)
经济学院(38856)
财经大学(38163)
农业(36824)
基金
项目(220512)
科学(174704)
基金(163771)
研究(162000)
(142117)
国家(141029)
科学基金(121672)
社会(104818)
社会科(99462)
社会科学(99438)
基金项目(86533)
(81256)
自然(78257)
自然科(76466)
自然科学(76449)
自然科学基金(75120)
教育(73251)
(69738)
资助(68596)
编号(64570)
成果(52128)
(50435)
重点(48659)
(46196)
(45186)
国家社会(44119)
教育部(43871)
课题(43435)
人文(42466)
创新(42252)
期刊
(140392)
经济(140392)
研究(98121)
中国(55714)
学报(47133)
管理(45249)
科学(44989)
(43934)
(41769)
大学(36238)
学学(34076)
(31631)
金融(31631)
教育(30214)
农业(29321)
技术(25544)
财经(24602)
经济研究(23639)
(20865)
业经(20566)
问题(18542)
理论(16116)
(16098)
图书(15712)
技术经济(15705)
(15700)
实践(14500)
(14500)
世界(14457)
统计(14202)
共检索到458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邹红  刘本定  罗彦杰  
本文分别构建了我国地区人身险和财产险影响因素的实证模型,使用1996年~200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重点采用动态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人身险和财产险需求地区差异的动态形成机制。研究发现:与人身保险需求相比,财产保险需求近年来的"习惯形成"特征更为显著,收入水平的增长更有利于加快当前财产保险市场的发展;东部省份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身险保费收入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财产险保费收入具有抑制效应,与人身险相比抑制效应更大且更为显著。此外,保险公司数量、人均储蓄存款和城市化率也是解释差异的关键因素。因此,缩小保险市场环境差异和地区经济环境差距、加强保险市场和保险产品结构的协调性是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魏华林  宋平凡  郭静艳  
基于非一致风险偏好现象对微观个体保险购买意愿的作用,本文从宏观理论层面阐述了收入差距影响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内在机理,并利用面板平滑转换回归方法和OECD 29个国家(和地区)1990-2012年的数据,建立多个模型实证检验了收入差距与保险需求收入效应的非线性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收入差距轻微增加对保险需求收入效应影响不确定,但当收入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时,无论是寿险还是财险的需求,其收入效应都会削弱。这表明,过大的收入差距对保险业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文章最后指出:保险业的发展水平体现了社会公平程度,发达的保险业是社会高度均富的重要标志。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安平  
On the basis of Thirlwall's framework (1966),this paper develops a model to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regional disparities and industry structure.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fferences of industry structure cannot fully account for regional economic disparities.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燕武  吴承业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首先从城乡差距和阶层差距方面分析福建省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宏观角度分别分析城镇居民、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对消费需求的影响,并进一步构建以收入分配为基础的福建省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和全国城镇居民消费函数,以此进行比较,最后据此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何艳  
中国地区投资分布的不均衡程度大于地区经济的不均衡,而且我国地区经济差距与投资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后期具有极为相似的变动趋势,到90年代后期则出现背离。其主要原因在于,技术、人力资本等带来的投资效率提高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差距成为地区投资数量与效率差距综合作用的结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军  闾晓兵  姜彩楼  
回顾1949~1978年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历程,运用泰尔指数对1978~2007年区域差距进行测度并按地区分解,结果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经历了一个先缩小后扩大的过程。从地区构成上看,东部地区内部的省际差异对中国地区差距影响显著,但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省际差异对全国的地区差异贡献较小,西部地区内部省际差异存在扩大的趋势;地区间差距仍是中国地区差距最为突出的问题,且整体上呈现出明显的扩大趋势,但2004年以来,地区间差距出现了缩小的迹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双菊  
利用1988~2003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条件收敛回归和弹性分析法,实证研究了市场化改革对我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以及政府从经济中的退出,均能显著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提高人均收入;产业结构、城市化和人力资本也能在相当程度上解释我国的地区经济差距;物质资本投资的解释力较弱,而劳动参与率几乎没有解释力。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肖志光  
本文运用标准差系数作为衡量地区差距的指标,在对其进行相对化和指数化处理后建立地区差距指数,以衡量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变化趋势,实际测算结果表明,1989年~2008年期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确实扩大了,但是扩大的趋势在减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各地区保险需求弹性的差异是导致保险市场发展水平地区差距扩大的直接原因;而保险市场发展水平的不协调性是导致地区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近年来保险市场发展的协调性程度逐步提高,这是保险市场地区差距扩大趋势减弱的主要原因所在。因此,建立保险市场的自我发展机制,以促进保险需求的合理释放,是促进保险市场协调发展、缩小保险市场地区差距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陆云航  
在扩展Solow模型的框架下,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方法研究了改革以来中国地区经济的收敛性问题,结果发现,在1992年以前我国地区之间呈现收敛,但此后地区经济趋于发散;三大地区之间不存在所谓的俱乐部收敛。在条件收敛回归中,城乡差距和财政赤字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而非国有化水平、对外开放度和优惠政策等则对经济增长产生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修岩  贺小海  殷醒民  
本文首先建立一个关于地区工资差距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然后使用1998-2004年中国地级面板数据,主要着眼于市场潜能与地区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对影响中国地区工资水平的新经济地理以及其他因素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地区的市场潜能对其工资水平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彭浩然  呙玉红  
与以往研究不同,本文从微观个人角度来研究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差距。通过测算并比较一位有代表性的个体在全国不同地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所获得的内含报酬率和替代率,本文发现,在现行制度规定下,工资增长率高的地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内含报酬率和替代率都比较高;工资增长率对内含报酬率的影响大于社会统筹缴费率;延迟退休会降低内含报酬率,提高替代率,并且会加剧地区之间的不平等。最后,本文对如何缩小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地区差距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玉连  郭丽  
从"两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旨在揭示城乡二元结构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西部落后地区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现状及差距、发展困境及影响、需求心理及倾向,并由此促进可行性对策与方略的思考。研究表明,"两欠"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呈现出基础设施滞后、生产服务缺乏、公共事业不足、发展服务稀缺的本土化特征;从发展上看,存在着政府责任缺失、体制设置缺陷、现行财税畸形的多重性困境;从需求上看,表现出对生产生活需求强烈、公共服务需求较高和发展服务需求弱化的心理倾向。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肖威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明显的消费需求不足问题,而消费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居民消费需求不足。本文从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角度,基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建立了理论模型的分析框架,并利用1980-2009年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结论: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是导致我国居民消费率不断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日东  王卓  
本文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我国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对消费需求的制约作用,并就转移支付对减小收入分配差距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戴钰  
文章分别从城镇、农村、城乡对比三个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差距——消费需求的小型联立方程模型,使spearman秩相关检验等统计方法揭示出现阶段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的关系,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改善目前消费需求低迷的现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